抗日之晋北小卒 第一百九十七章 浑源最重要的东西

小说:抗日之晋北小卒 作者:弈芷 更新时间:2021-04-30 00:31:38 源网站:新笔趣阁
  “营长,你找我?”</p>

  带着些许沉重的表情,林文站在沐阳面前,像是做错事的小学生在等待老师批评一般。</p>

  但小学生做错事多是儿戏,值此民族危急存亡之秋,哪有儿戏一说?</p>

  “对,找你!你也知道自己干了啥?”</p>

  沐阳用眼睛斜了他一眼,用鼻子哼了一声。</p>

  “我愿意接受组织给我的惩罚。”</p>

  “哟?你还挺能啊?”</p>

  沐阳在他面前来回走了两圈,盯着他的脸看了一会。</p>

  “反了你……”</p>

  “我也不好说什么,你这违抗军令是跑不了的,你这主力连的连长也别当了,先去给我当个民兵大队长。”</p>

  “连指导员不变,副连长担任临时连长。”</p>

  “……是。”</p>

  见林文已经走出指挥部,沐阳心里则是在仔细盘算。</p>

  他三个连里,一连最能打,二连最能守,三连攻守兼备但平均素质要差不少。</p>

  但游击战、运动战需要的就是能攻能守的带兵能将,不管是一连还是二连,都缺一点能力。</p>

  要是一连二连一起行动还好,单独派出去独当一面,沐阳是不放心的。以后他的地盘只会越来越大,战士们的素质提上去了还不够,指战员的水平也要提高。</p>

  他记得37年之后,八路军会在各个地方建立军校,或许可以送一些优秀的干部去学习学习?</p>

  …</p>

  “老沐,我跟你谈谈浑源城的问题!”</p>

  正当沐阳还在思考着以后该怎么部署兵力的时候,身后传来王刚那非常严肃的声音。</p>

  “哦?教导员,怎么了?”</p>

  “老沐,你考虑过浑源城的损毁情况吗?”</p>

  沐阳转头,立刻就对上了王刚那双明亮的眼睛,眼眸之中满是谨慎与精明。</p>

  “损毁?”</p>

  沐阳低头沉思了一阵。</p>

  “据我估计,城西、城南损毁应该低一成,城北损毁大约在两成,但城东损毁应该超过七成!”</p>

  “不错,城东处于河流下游,农田反倒不多,居住在这里的老百姓可不少,只不过战前都被日本人赶出这片区域。”</p>

  王刚这么一说,沐阳这才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p>

  “这些老百姓在哪?”</p>

  “不清楚!”</p>

  王刚很是实事求是,他当然不清楚这些老百姓具体去了哪里。</p>

  “应该在浑源城其他地方,也就是他们还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亟需我们给予援助。”</p>

  “援助……”</p>

  “就是修缮浑源城,给老百姓重新建一片屋子,这些屋子可都是你用炮炸毁的,当然也是我们负责重建。”</p>

  “不!”</p>

  沐阳摇了摇头,反对了王刚说的话。</p>

  “嗯?”</p>

  王刚眉毛一挑,看来沐阳应该有更好的意见,便竖起了耳朵,听听沐阳是怎么说的。</p>

  “我建议把城东全部铲平,再把城墙全部拆除!城东这块就作为我们独立营的营区,再把浑源城西北边几里外的神溪山化为军事区域,交给炮排驻守。”</p>

  沐阳一语惊人,王刚立刻愣在了原地。</p>

  “可失去了房屋的乡亲们怎么办?”</p>

  “将城市往西扩张,沿着河道往西建,我们建一个新的城区。”</p>

  “这……”</p>

  王刚第一反应是觉得沐阳不清楚其中的难度。</p>

  拆除城墙,那浑源城的安全怎么办?</p>

  建一片新的房区,那得需要多少人手?需要多少时间?需要多少建材?他们还来得及吗?</p>

  “拆除城墙这块……这城墙经历了一次攻城战之后,不少地方已经成了危墙。”</p>

  “……更何况,浑源城的安全岂是一两段城墙就能完全搞定的?日本人派一个联队过来我们照样得撤走,这城墙又不是钢筋混凝土建成的,一个炮过来就能炸出一个大坑,多几枚炮弹就能炸出一个窟窿,这怎么守?”</p>

  “这……倒也是。”</p>

  王刚思虑一阵,倒也确实是这个道理。</p>

  城墙除了挡住间谍翻墙,好像真的没有什么用处,如果要扩大居民区,这城墙反倒是有些碍手碍脚了。</p>

  “西、北城门修缮之后,要留下。”</p>

  “??为什么这两个城门要留下来?”</p>

  “没为什么,这两个城门拆了就是多此一举。”</p>

  沐阳摇了摇头。</p>

  给后人留一些历史文物也不错,而且城墙外面有护城河,城门处正好可以设置哨卡。</p>

  “那扩建居民区呢?”</p>

  “建材哪里来?人手哪里来?周边形势怎么办?”</p>

  王刚又抛出几个问题,只要都能解决,他倒不会反对扩建民房。</p>

  浑源县饱受战火已久,很多村民去年往华夏内地逃难,但他们发现不管逃到哪里,日本人都能追上来,他们拖家带口一天往内地行走15里,可日本人一日就能行军30、40里,所过之处雁过拔毛,连一点粮食都买不到,最后只能回乡。</p>

  不少老人回到浑源县的时候,发现自己村子都已经变成废墟了,只能披着被子坐在以前的家门口。</p>

  “建材……”</p>

  沐阳摇了摇头,现在老百姓,有一间砖土为墙、草木为顶的小房子就很满意了,他们要真盖这种民房,倒也不会有问题。</p>

  “青磁窑乡知道在哪吗?”</p>

  “青磁窑乡?你是说花岗?”</p>

  “对,我们就用花岗建房。”</p>

  沐阳抽出来一张浑源县地图。</p>

  “先把浑源县出口给占领,二连先去镇梁子乡驻守,严防应县日军渗透,而且还要注意镇梁子湖面防御。”</p>

  “这样我们可操作性就提高很多了,日本人原本就修了一条浑源通往灵丘的小路,去年反围攻的时候,野原大队就是从这条山路进攻落叶镇的。”</p>

  “我们继续修这条路,把它扩宽,青磁窑乡离浑源城20里,汽车带着花岗一天就能走一个来回。”</p>

  花岗是非常难得的建材,浑源矿区多得是这玩意,而且只要有足够好的开采设备和加工技术,在古代花岗绝对比大理石流行。</p>

  “一定要用石料建屋吗?”</p>

  王刚摸着长满胡须的下巴,有些疑惑。</p>

  “浑源本身就是石料城,今后当统一用石料建城……借此机会,我们正好将浑源城重新规划一遍,我们进攻的时候就是钻了浑源城建筑分布混乱的空子……那些地方最容易暗藏奸细,必须从根源解决这个问题,绝对不能让日本人借此倒打一耙。”</p>

  “其次,城南出去就通向青磁窑乡,而城东出去的那一条路,却是通往古瓷窑村!这才是防卫的重中之重,必须把控这个路口。”</p>

  沐阳道出他规划城市最重要的一个原因。</p>

  “古瓷窑?”</p>

  王刚将视线转向青磁窑乡东北方不远的另一个矿区,两个地方就隔着一座山,并不远,但彼此之间交集很少,一般人也难以翻过这些荒山。</p>

  “你是说那黑油炭炭?”</p>

  “是煤。”</p>

  沐阳纠正了他的说法。</p>

  “浑源矿产非常丰富,沸石全山西仅此一家,膨润土多得是,花岗多得数不清,而煤田更是至少有20-40万亩(约300平方公里),这才是日本人丢掉浑源之后的最大损失,也是我们得到的最大宝藏,可不能把这些忘了。”</p>

  </p>sxbiquge/read/3/36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