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赵三虎引领,冯双礼等人最终踏上了那条小道。</p>
这条路其实并不算窄,竟然真的能够容纳四五个人同时通行。</p>
只是因为坑洼不平,运送起粮草辎重来十分艰难。</p>
冯双礼皱着眉头思考该如何做。</p>
若是走这条小道,可以完美绕过清军的戍堡群,但必须要舍弃一些粮草。</p>
这要冒相当大的风险,如果打不赢后果十分严重。</p>
粮草便是容错,只要有粮食心里边不慌,便是打输了一仗后果也不严重。</p>
完全可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p>
这次冯双礼带了三个月的粮食,便是考虑到这点。</p>
如果要让士兵们随身背着粮食,最多够带十五天的。</p>
十五天内如果拿不下汉中就必须撤退。</p>
冯双礼当时一怒之下率部出征,但经过这些日子热血已经冷下来不少。</p>
真的要冒着断粮的风险去强攻汉中吗?</p>
可走都走到这里了,若是再让冯双礼回去他也确实心有不甘。</p>
一想到回到成都之后白文选嘲笑的表情,他便感到出奇的愤怒。</p>
不行,绝对不能让白文选看笑话。</p>
他这次一定要拿下汉中,狠狠的打白文选的脸。</p>
在这一刻冯双礼彻底摒弃了打道回府的想法。</p>
“传令下去留下十五日的粮食,其余粮食就地掩埋起来。之后沿着这条小道急行军,不得有误,违者按照军法论处!”</p>
当断不乱,必受其乱。</p>
冯双礼下达决定下达的很坚决,亲兵们虽然有些担忧但没有人敢说什么。</p>
只是这么多的粮食要就地掩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刨坑就得刨很久。</p>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这么多粮食舍弃了实在是太可惜了。</p>
只有埋起来才比较靠谱。</p>
万一有了意外没有打赢,至少还有个念头。</p>
若是粮食不埋起来即便不被人夺了去,也很可能被野兽吃掉。亦或者是腐烂变质不能再食用。</p>
明军们挖了很多个坑,然后很不舍的把粮食埋了进去,之后用土封好又做了记号。</p>
这记号只有他们能够认出来,即便是有人经过也没有关系。</p>
见将士们将粮食埋好,冯双礼的心情很是复杂。</p>
古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冯双礼虽然没有这么做,但性质也算是差不多了。</p>
大战之前士气是很重要的,有了决心战斗力可以得到极大的加成。</p>
这种情况下拿下汉中城不说十拿九稳,但胜算可以增加不少。</p>
汉中,我来了!</p>
冯双礼攥紧拳头暗暗发誓道。</p>
这一战,我一定要拿下汉中。</p>
...</p>
...</p>
将汉中城的豪绅抓起来后李国英便大发淫威,直接杀了其中两个挑头的人。</p>
首级便悬挂在汉中城头示众,那可是血淋淋的脑袋啊,所有人都笼罩在恐惧之中,再也不敢闹事。</p>
李国英的手段如此狠厉,专治各种不服。</p>
敢于挑战李国英下场便是身首异处。</p>
李国英手段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把所有豪绅杀死。在杀人立威之后大部分被抓的人都得到了释放。</p>
当然不是白放的,而是用钱赎走。</p>
这些豪绅家里有的是钱,为了保住亲人的性命,少则千两多则万两。</p>
一家一户或许看起来还不算太多,但加到一起也是几十万两的巨额数目。</p>
除了银子还有粮食。</p>
清军现在最缺的就是粮食。</p>
事实证明地主家还是有余粮的。</p>
从这些豪商家里“勒索”到足够的粮食,李国英的心里就踏实多了。</p>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p>
至少短时间内李国英不用担心断粮的问题。</p>
而明军远道而来肯定不会带太多的粮食。</p>
若是拼消耗,李国英肯定能笑到最后。</p>
现在要做的就是静待明军到来。</p>
不管明军耍什么花枪最终都是要打汉中的,无非是早打晚打的区别。</p>
明贼既然要让老子死,那就拼个鱼死网破你死我活,看看谁能活到最后。</p>
...</p>
...</p>
这条小道确实很是方便,在急行军下明军只用了两天两夜便来到了汉中城下。</p>
不但绕过了清军的戍堡群,还节省了大量的效率。</p>
冯双礼有些庆幸当初的选择。</p>
如果他没有丢掉大量粮食,军队是不可能这么快抵达汉中城外的。</p>
他抢来的可都是宝贵的时间啊。</p>
冯双礼下令士兵们赶制一些简易的攻城器械,随后便开始攻城。</p>
因为人数有限,冯双礼主攻的只有南门和西门。</p>
至于东门和北门则只是佯攻,意思意思。</p>
李国英看到明军的围城军队后却是长松了一口气。</p>
明军神出鬼没的斥候一直打听不到消息,李国英还以为明军来了多少人。</p>
现在这么看上去,似乎连两万人都没有。</p>
就这么点人也想拿下汉中?</p>
也太不把他当人了吧?</p>
“打了一场胜仗,就以为自己无敌了,真是可笑至极。”</p>
李国英冷笑一声道:“命令全军准备应战。”</p>
在李国英看来清军的准备工作很充分。</p>
别说是一两万人了,便是一口气来了五万人,他也完全能够应付的来。</p>
这一战便是他李国英洗刷屈辱的一战。</p>
若是能够重创明军斩首数千,李国英一定要再写一封捷报送到京师去。</p>
这是他扬名立万的好机会。</p>
能否成为后洪承畴时代清军的头号人物,就看这一战了。</p>
“传令下去,斩首贼兵一人赏银三十两,此战之后立即兑现。”</p>
刚刚从豪绅那里捞了一笔,李国英许起诺言来丝毫也不心疼。</p>
反正也不是他的钱,若能换得朝廷的信任也算是值了。</p>
清兵们听到这句话直是双眼放光。</p>
以往朝廷也不是不给封赏,只不过得等到兵部核准首级之后统一下发。时间一般拖得很久,最少也得半年时间。</p>
而李国英承诺的是此战之后立即兑现,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p>
那意味着他们立即就能拿到赏银!</p>
金钱的刺激还是很强大的,他们仿佛觉得自己和明军的战斗力之间并没有太明显的差距,之前只是大意了。</p>
如今有坚城据守他们人数还占据了优势,凭什么会输?</p>
他们不仅要赢还要大获全胜,赢得漂漂亮亮。</p>
…</p>
…</p>
</p>sxbiquge/read/0/562/ )
这条路其实并不算窄,竟然真的能够容纳四五个人同时通行。</p>
只是因为坑洼不平,运送起粮草辎重来十分艰难。</p>
冯双礼皱着眉头思考该如何做。</p>
若是走这条小道,可以完美绕过清军的戍堡群,但必须要舍弃一些粮草。</p>
这要冒相当大的风险,如果打不赢后果十分严重。</p>
粮草便是容错,只要有粮食心里边不慌,便是打输了一仗后果也不严重。</p>
完全可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p>
这次冯双礼带了三个月的粮食,便是考虑到这点。</p>
如果要让士兵们随身背着粮食,最多够带十五天的。</p>
十五天内如果拿不下汉中就必须撤退。</p>
冯双礼当时一怒之下率部出征,但经过这些日子热血已经冷下来不少。</p>
真的要冒着断粮的风险去强攻汉中吗?</p>
可走都走到这里了,若是再让冯双礼回去他也确实心有不甘。</p>
一想到回到成都之后白文选嘲笑的表情,他便感到出奇的愤怒。</p>
不行,绝对不能让白文选看笑话。</p>
他这次一定要拿下汉中,狠狠的打白文选的脸。</p>
在这一刻冯双礼彻底摒弃了打道回府的想法。</p>
“传令下去留下十五日的粮食,其余粮食就地掩埋起来。之后沿着这条小道急行军,不得有误,违者按照军法论处!”</p>
当断不乱,必受其乱。</p>
冯双礼下达决定下达的很坚决,亲兵们虽然有些担忧但没有人敢说什么。</p>
只是这么多的粮食要就地掩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刨坑就得刨很久。</p>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这么多粮食舍弃了实在是太可惜了。</p>
只有埋起来才比较靠谱。</p>
万一有了意外没有打赢,至少还有个念头。</p>
若是粮食不埋起来即便不被人夺了去,也很可能被野兽吃掉。亦或者是腐烂变质不能再食用。</p>
明军们挖了很多个坑,然后很不舍的把粮食埋了进去,之后用土封好又做了记号。</p>
这记号只有他们能够认出来,即便是有人经过也没有关系。</p>
见将士们将粮食埋好,冯双礼的心情很是复杂。</p>
古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冯双礼虽然没有这么做,但性质也算是差不多了。</p>
大战之前士气是很重要的,有了决心战斗力可以得到极大的加成。</p>
这种情况下拿下汉中城不说十拿九稳,但胜算可以增加不少。</p>
汉中,我来了!</p>
冯双礼攥紧拳头暗暗发誓道。</p>
这一战,我一定要拿下汉中。</p>
...</p>
...</p>
将汉中城的豪绅抓起来后李国英便大发淫威,直接杀了其中两个挑头的人。</p>
首级便悬挂在汉中城头示众,那可是血淋淋的脑袋啊,所有人都笼罩在恐惧之中,再也不敢闹事。</p>
李国英的手段如此狠厉,专治各种不服。</p>
敢于挑战李国英下场便是身首异处。</p>
李国英手段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把所有豪绅杀死。在杀人立威之后大部分被抓的人都得到了释放。</p>
当然不是白放的,而是用钱赎走。</p>
这些豪绅家里有的是钱,为了保住亲人的性命,少则千两多则万两。</p>
一家一户或许看起来还不算太多,但加到一起也是几十万两的巨额数目。</p>
除了银子还有粮食。</p>
清军现在最缺的就是粮食。</p>
事实证明地主家还是有余粮的。</p>
从这些豪商家里“勒索”到足够的粮食,李国英的心里就踏实多了。</p>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p>
至少短时间内李国英不用担心断粮的问题。</p>
而明军远道而来肯定不会带太多的粮食。</p>
若是拼消耗,李国英肯定能笑到最后。</p>
现在要做的就是静待明军到来。</p>
不管明军耍什么花枪最终都是要打汉中的,无非是早打晚打的区别。</p>
明贼既然要让老子死,那就拼个鱼死网破你死我活,看看谁能活到最后。</p>
...</p>
...</p>
这条小道确实很是方便,在急行军下明军只用了两天两夜便来到了汉中城下。</p>
不但绕过了清军的戍堡群,还节省了大量的效率。</p>
冯双礼有些庆幸当初的选择。</p>
如果他没有丢掉大量粮食,军队是不可能这么快抵达汉中城外的。</p>
他抢来的可都是宝贵的时间啊。</p>
冯双礼下令士兵们赶制一些简易的攻城器械,随后便开始攻城。</p>
因为人数有限,冯双礼主攻的只有南门和西门。</p>
至于东门和北门则只是佯攻,意思意思。</p>
李国英看到明军的围城军队后却是长松了一口气。</p>
明军神出鬼没的斥候一直打听不到消息,李国英还以为明军来了多少人。</p>
现在这么看上去,似乎连两万人都没有。</p>
就这么点人也想拿下汉中?</p>
也太不把他当人了吧?</p>
“打了一场胜仗,就以为自己无敌了,真是可笑至极。”</p>
李国英冷笑一声道:“命令全军准备应战。”</p>
在李国英看来清军的准备工作很充分。</p>
别说是一两万人了,便是一口气来了五万人,他也完全能够应付的来。</p>
这一战便是他李国英洗刷屈辱的一战。</p>
若是能够重创明军斩首数千,李国英一定要再写一封捷报送到京师去。</p>
这是他扬名立万的好机会。</p>
能否成为后洪承畴时代清军的头号人物,就看这一战了。</p>
“传令下去,斩首贼兵一人赏银三十两,此战之后立即兑现。”</p>
刚刚从豪绅那里捞了一笔,李国英许起诺言来丝毫也不心疼。</p>
反正也不是他的钱,若能换得朝廷的信任也算是值了。</p>
清兵们听到这句话直是双眼放光。</p>
以往朝廷也不是不给封赏,只不过得等到兵部核准首级之后统一下发。时间一般拖得很久,最少也得半年时间。</p>
而李国英承诺的是此战之后立即兑现,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p>
那意味着他们立即就能拿到赏银!</p>
金钱的刺激还是很强大的,他们仿佛觉得自己和明军的战斗力之间并没有太明显的差距,之前只是大意了。</p>
如今有坚城据守他们人数还占据了优势,凭什么会输?</p>
他们不仅要赢还要大获全胜,赢得漂漂亮亮。</p>
…</p>
…</p>
</p>sxbiquge/read/0/5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