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 第五百九十七章 郑成功发兵兖州

小说:南明第一狠人 作者:一袖乾坤 更新时间:2021-03-15 15:42:03 源网站:新笔趣阁
  就在郑经所率水师即将对登州发动总攻时,郑成功所统领大军也从徐州沛县出发,进军兖州。</p>

  兖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最出名的就要数三国时期了。</p>

  当然,三国时期的兖州范围要大的多,远不是大明山东一府的概念。</p>

  但饶是如此,兖州在山东诸府中也是地盘最大的一个。</p>

  可以说兖州府就是山东的南大门,如果兖州有失那整个山东都会陷入到危险之中。</p>

  郑成功的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不管是粮草辎重还是哨探斥候都准备的近乎完美。</p>

  故而在刚刚进入兖州不久,郑成功就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苏克萨哈临时改变了主意,把本来囤积在济南、青州两府的军队往南调去。</p>

  意图嘛自然是不言自明,就是想要把郑成功的大军阻截在山东外围。</p>

  恐怕是苏克萨哈也觉得一味的龟缩防守不是办法。</p>

  而且即便守住了济南,朝堂那边也免不了会被人弹劾,这才心下一狠决定在兖州和郑成功大战一场。</p>

  对此郑成功倒是没有过于担心,既然早晚要打,那早打晚打还不是一样的。</p>

  苏克萨哈这个人他是听说过的,此人自诩带兵如神,实际上是个好大喜功的货色,真本事没有多少歪道道一堆。</p>

  对这种人郑成功完全不需要忌惮,只要郑成功发挥,要想打赢还是很轻松的。</p>

  当然,郑成功也没有大意。他第一时间派出何守义做先锋进军兖州府城,他则驻扎在邹县一代。</p>

  何守义这个人他是信得过的。且不说他四明山的抗清事迹,就凭他几次三番救郑成功于危难之中,郑成功也可以对其保持信任。</p>

  兖州府治滋阳与济宁州、邹县呈一个三角形,互相之间可以及时支援。</p>

  郑成功的计划是先取邹县,再取滋阳,最后再折回来攻打济宁州。</p>

  这当然不是一拍脑袋作出的决定,而是郑成功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p>

  如今的济宁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繁盛无比的济宁了。经过清军几次劫掠,济宁本就是变得萧条无比。</p>

  再加上运河被切断后,济宁商业几乎凋零,商人们都改去别处谋生。</p>

  如今的济宁之冷清恐怕不比邹县这样的小县城好多少。</p>

  所以郑成功的当务之急是拿下兖州府,至于济宁州只是个附带。</p>

  却说他率领大军抵达邹县县城外时,见县城大门紧闭便派人上前叫阵。</p>

  郑成功觉得如果能够劝降就尽量不要强攻。毕竟将士们的性命也是性命,汉家儿郎的血不能白流。</p>

  不战而屈之兵自然是最好的。</p>

  结果却是并没有得到回应。</p>

  郑成功掏出皇帝陛下御赐的单筒望远镜开始仔细观察城头的情况。</p>

  他惊讶的发现邹县城头居然没有多少士兵。</p>

  看这样子,最多也就是几千人。</p>

  虽说邹县只是一个小县城,但却是兖州府的门户。</p>

  只驻扎几千人,这是瞧不起谁呢?</p>

  更让郑成功感到惊讶的是,只有区区几千人竟然也敢死守,不接受郑成功的劝降。</p>

  谁给他们的勇气?</p>

  郑成功不再犹豫,当即下令开始攻城。</p>

  如今明军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攻城手段。</p>

  对那种坚固的城池,一般先用棺材炸开城墙,然后主力一拥而上奠定胜局。</p>

  但对这种小县城,根本用不了那么麻烦。</p>

  郑成功下令用火炮进行轰射,进行火力压制,继而选择直接蚁附攻城。</p>

  由于明军的火炮威力巨大,炮轰之下城头的清军只有招架之力毫无还手之能。</p>

  城头一时间瓦砾纷飞鸡飞狗跳,清兵们个个抱头鼠窜,哭爹喊娘。</p>

  郑成功见状心中冷哼一声,这些人真是看不清形势。</p>

  自己都被人卖了,还在这里效忠。</p>

  如果他们真的有价值的话,恐怕此刻已经早都到兖州府治了吧?怎么会被当做弃子困守一座孤城。</p>

  从目前看来,苏克萨哈也没有增援邹县的意思。</p>

  对苏克萨哈来说只要兖州府城没事就能接受。</p>

  偏偏这些清兵到死都没有明白这个道理。</p>

  郑成功令何守义提前前往兖州府治也是因为知道主战场在那里,明军要提前做好准备。</p>

  至于邹县拿下是迟早的事情,根本不需要何守义也耗费在这里。</p>

  一轮炮轰后明军便发起了凶猛的攻势。</p>

  邹县县城外是一圈护城壕。</p>

  相较于大城外围的护城河,这护城壕就显得秀珍了不少。</p>

  它根本不能阻止明军进攻的步伐,很快明军就跳过护城壕开始搭设排梯。</p>

  清军直到此刻才反应过来,仓惶的搬起滚木擂石准备向下砸去。</p>

  等到石块砸下的时候,明军有的士兵已经攀到一半了。</p>

  当然还是会有伤亡出现,但比起一般的攻城战已经好了许多。</p>

  明军的速度十分迅捷,以最快的速度攀登到城头后他们立即展开了一轮凶猛的进攻。</p>

  那些垛口旁的清兵们直是傻了眼,呆若木鸡的站在那里。</p>

  知道明军士兵挥刀砍来这才如梦方醒,提刀去挡。</p>

  刀刃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几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p>

  不管是明军还是清军,他们都很清楚这种时候不能有任何的分神。</p>

  “杀虏报国!”</p>

  一名明军伍长大喊一声,随即冲进了人群。</p>

  他要给弟兄们争取空间和时间,既然必须有人做这个牺牲那就由他来吧。</p>

  出人意料的是,看到这个悍不畏死的明军伍长冲过来,人数众多的清军绿营兵们竟然下意识的向后退去。</p>

  所有人都觉得会有人补位,但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故而出现了一个缺口!</p>

  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缺口,给了明军将士们攀上城头站稳脚跟的空间。</p>

  须臾的工夫后上百名明军士兵已经登上了城头。</p>

  他们挥刀便砍,尽自己所能最大化的扩大优势。</p>

  清兵们如梦方醒,连忙上前迎战。</p>

  但气势已出的明军根本不理会他们。只稳稳的守住自己的阵脚。</p>

  越来越多的明军士兵冲上城头,战局也对明军越来越有利。</p>

  清兵们心态彻底炸裂了。</p>

  本来他们的人数就远远不如这支明军,如今唯一的地形优势也荡然无存,个个做鸟兽散从马道上冲下逃命。</p>

  ...</p>

  ...</p>

  </p>sxbiquge/read/0/5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