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觉华岛。</p>
经历了一场鏖战后明军获得了难得的休整时间。</p>
除夕之夜,于七跟何守义一起组织了一场宴席,庆贺新年的到来。</p>
对这些远在辽东的将士们而言,能够聚在一起过年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p>
所以这次宴席于七、何守义没有设任何的门槛,任何的将士们都能参加。</p>
“来,大哥我敬你一杯。”</p>
王二麻子端起一杯酒双手拱起送至于七面前和声道。</p>
“同饮同饮。”</p>
于七的心情显然也很不错,端起酒杯一饮而尽。</p>
“于总兵,我来敬你一杯。”</p>
何守义微微眯着眼睛,端起酒杯道。</p>
原本他还担心彼此之间会有些磨合问题,但现在看来磨合的很不错,甚至是配合的天衣无缝。</p>
照着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进攻宁远城了。</p>
“辽东虽然苦寒,但将士们的心是暖和的。”</p>
于七感慨道:“其实清军已经是强弩之末,这次觉华岛之战便可以看出端倪。”</p>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等待朝廷大军的到来。毕竟如果只靠我们自己,很难拿下宁远城。”</p>
何守义表示赞同。</p>
强弩之末归强弩之末。</p>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p>
清军到底是有数万兵马的。</p>
遏必隆也是领兵多年的老将,经验十分丰富。</p>
率部据守的话应该还是很稳当的。</p>
“嗯,还是稳一些,不可浪战。”</p>
他们的作用毕竟只是牵制,若是贸然出战,可能会坏了陛下的整盘棋。</p>
“其实我觉得如果忠王殿下的水师能够来到觉华岛海域的话对我们的帮助很大,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p>
“陛下圣明,肯定不会让忠王殿下闲着的。”</p>
王二麻子打趣道:“忠王殿下那支水师可真是无敌啊。”</p>
“就鞑子这些臭鱼烂虾,连给忠王殿下热手都不配。”</p>
“就是不知道鞑子会不会派兵来增援。”</p>
“增援是一定的,但没什么可怕的。来一个咱杀一个,来两个咱杀一双。”</p>
“嘿嘿,要的就是这个过瘾劲,来喝酒喝酒。”</p>
“你们说此刻京师是怎样的景象?”</p>
“还能怎样,跟这里差不多呗。过年哪里不都是一个样子,热热闹闹的。无非是排场更大一些罢了。”</p>
“说的也是。听说皇宫里面都是用金箔制成丝带挂在树上呢。”</p>
“金箔挂在树上?那得多少钱啊。”</p>
“陛下还缺钱,你这是瞧不起谁呢。”</p>
“听说皇帝陛下锄地用的锄头都是金子做的呢。”</p>
“真的假的?”</p>
“这事还能有假,都快是人尽皆知的了。”</p>
“乖乖,到底是天家,排场气场就是不一样。”</p>
“不知道陛下会不会御驾亲征啊。”</p>
“应该不会吧。陛下乃是千金之躯,岂能以身犯险。”</p>
“但是陛下以前也御驾亲征过啊。”</p>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以前的时候大明是处于绝境。陛下为了鼓舞士气,只能选择赌一把。现在大明却是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甚至可以说是胜势了。这种情况下陛下为何还要冒险?”</p>
“好像也是这个道理。”</p>
“咱们啊也不要想这些有的没的了,就顺其自然好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输!”</p>
“愿与诸位共建功业!”</p>
“共勉!满饮此杯!”</p>
…</p>
…</p>
辽东,沈阳。</p>
孝庄接到遏必隆的奏报后直是急得一头包。</p>
明贼都蹬鼻子上脸欺负到头上了,遏必隆就蹦出来这么一个蔫屁,真是无用至极!</p>
这样的废物是怎么当上辅命大臣的?</p>
大清真是无人了啊。</p>
孝庄虽然对遏必隆很不满,但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p>
骂归骂但他还得用遏必隆。</p>
不然找谁去替代呢。</p>
老索尼?还是他的宝贝儿子索额图?</p>
这些八旗子弟现在看来没有一个是成器的。</p>
无奈,孝庄现在满满的无奈。</p>
但凡出一两个能打的,大清也不至于落得如此田地。</p>
遏必隆在奏报中明确请求孝庄增派援军到宁远,孝庄仔细想了想似乎只能这么做。</p>
毕竟觉华岛距离宁远城实在是太近了。</p>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p>
这个道理孝庄还是明白的。</p>
气归气,恼归恼,但原则问题上孝庄不会犯错。</p>
只是该派多少人去呢?</p>
去的人太少起不到效果。去的人多的话盛京又危险了。</p>
万一明军调转方向直接绕到沈阳来,孝庄岂不是只能跟康熙大眼瞪小眼。</p>
郑成功的水师可是神出鬼没,完全没有绕过宁锦防线,从背后插上一刀啊。</p>
权衡再三孝庄还是决定增派三万人前往宁远。</p>
这是她能够给出的极限了。</p>
…</p>
…</p>
这个年遏必隆过得很糟心。</p>
忐忐忑忑的写了一份奏折,派人快马加鞭的送往盛京,然后就等待着太皇太后的批复。</p>
事关宁远安危,遏必隆不得不上心。</p>
如果宁远守不住,他倒是还能退往锦州。</p>
可如此一来太皇太后对他的看法就会发生很大变化。</p>
遏必隆能够有今天很不容易。</p>
他自然不希望千辛万苦得来的这一切成为一场空。</p>
所以他便是咬紧牙关也要顶住。</p>
这口气若是顶不住再想续上就难了。</p>
“大将军,圣旨来了。”</p>
遏必隆正自发愁着,亲兵喜不自胜的赶来。</p>
“什么?圣旨!”</p>
遏必隆激动不已,赶忙凑过去接旨。</p>
跪倒打千,一番仪式做足之后钦使才开始宣读圣旨。</p>
抑扬顿挫的念了一番,遏必隆才站起身来展开来仔细是看圣旨。</p>
他逐字逐句仔细的看,得知朝廷决定增派三万人来宁远后直是兴奋的无以复加,差点喊出声来。</p>
虽然盖了康熙皇帝的玉玺,但很明显是太皇太后的意思。</p>
太皇太后真是隆恩啊。</p>
遏必隆感动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p>
“此番我必要将明贼连根拔除,夺回觉华岛。”</p>
遏必隆急着表现自己,便对传旨的人拍着胸脯保证道:“请钦使转告太皇太后和皇上,请他们放心。不出半个月,我一定拿下觉华岛。”</p>
新年新气象,遏必隆必须要有所展现他的实力,这样才能体现他对大清的价值。</p>
…</p>
…</p>
</p>sxbiquge/read/0/562/ )
经历了一场鏖战后明军获得了难得的休整时间。</p>
除夕之夜,于七跟何守义一起组织了一场宴席,庆贺新年的到来。</p>
对这些远在辽东的将士们而言,能够聚在一起过年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p>
所以这次宴席于七、何守义没有设任何的门槛,任何的将士们都能参加。</p>
“来,大哥我敬你一杯。”</p>
王二麻子端起一杯酒双手拱起送至于七面前和声道。</p>
“同饮同饮。”</p>
于七的心情显然也很不错,端起酒杯一饮而尽。</p>
“于总兵,我来敬你一杯。”</p>
何守义微微眯着眼睛,端起酒杯道。</p>
原本他还担心彼此之间会有些磨合问题,但现在看来磨合的很不错,甚至是配合的天衣无缝。</p>
照着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进攻宁远城了。</p>
“辽东虽然苦寒,但将士们的心是暖和的。”</p>
于七感慨道:“其实清军已经是强弩之末,这次觉华岛之战便可以看出端倪。”</p>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等待朝廷大军的到来。毕竟如果只靠我们自己,很难拿下宁远城。”</p>
何守义表示赞同。</p>
强弩之末归强弩之末。</p>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p>
清军到底是有数万兵马的。</p>
遏必隆也是领兵多年的老将,经验十分丰富。</p>
率部据守的话应该还是很稳当的。</p>
“嗯,还是稳一些,不可浪战。”</p>
他们的作用毕竟只是牵制,若是贸然出战,可能会坏了陛下的整盘棋。</p>
“其实我觉得如果忠王殿下的水师能够来到觉华岛海域的话对我们的帮助很大,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p>
“陛下圣明,肯定不会让忠王殿下闲着的。”</p>
王二麻子打趣道:“忠王殿下那支水师可真是无敌啊。”</p>
“就鞑子这些臭鱼烂虾,连给忠王殿下热手都不配。”</p>
“就是不知道鞑子会不会派兵来增援。”</p>
“增援是一定的,但没什么可怕的。来一个咱杀一个,来两个咱杀一双。”</p>
“嘿嘿,要的就是这个过瘾劲,来喝酒喝酒。”</p>
“你们说此刻京师是怎样的景象?”</p>
“还能怎样,跟这里差不多呗。过年哪里不都是一个样子,热热闹闹的。无非是排场更大一些罢了。”</p>
“说的也是。听说皇宫里面都是用金箔制成丝带挂在树上呢。”</p>
“金箔挂在树上?那得多少钱啊。”</p>
“陛下还缺钱,你这是瞧不起谁呢。”</p>
“听说皇帝陛下锄地用的锄头都是金子做的呢。”</p>
“真的假的?”</p>
“这事还能有假,都快是人尽皆知的了。”</p>
“乖乖,到底是天家,排场气场就是不一样。”</p>
“不知道陛下会不会御驾亲征啊。”</p>
“应该不会吧。陛下乃是千金之躯,岂能以身犯险。”</p>
“但是陛下以前也御驾亲征过啊。”</p>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以前的时候大明是处于绝境。陛下为了鼓舞士气,只能选择赌一把。现在大明却是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甚至可以说是胜势了。这种情况下陛下为何还要冒险?”</p>
“好像也是这个道理。”</p>
“咱们啊也不要想这些有的没的了,就顺其自然好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输!”</p>
“愿与诸位共建功业!”</p>
“共勉!满饮此杯!”</p>
…</p>
…</p>
辽东,沈阳。</p>
孝庄接到遏必隆的奏报后直是急得一头包。</p>
明贼都蹬鼻子上脸欺负到头上了,遏必隆就蹦出来这么一个蔫屁,真是无用至极!</p>
这样的废物是怎么当上辅命大臣的?</p>
大清真是无人了啊。</p>
孝庄虽然对遏必隆很不满,但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p>
骂归骂但他还得用遏必隆。</p>
不然找谁去替代呢。</p>
老索尼?还是他的宝贝儿子索额图?</p>
这些八旗子弟现在看来没有一个是成器的。</p>
无奈,孝庄现在满满的无奈。</p>
但凡出一两个能打的,大清也不至于落得如此田地。</p>
遏必隆在奏报中明确请求孝庄增派援军到宁远,孝庄仔细想了想似乎只能这么做。</p>
毕竟觉华岛距离宁远城实在是太近了。</p>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p>
这个道理孝庄还是明白的。</p>
气归气,恼归恼,但原则问题上孝庄不会犯错。</p>
只是该派多少人去呢?</p>
去的人太少起不到效果。去的人多的话盛京又危险了。</p>
万一明军调转方向直接绕到沈阳来,孝庄岂不是只能跟康熙大眼瞪小眼。</p>
郑成功的水师可是神出鬼没,完全没有绕过宁锦防线,从背后插上一刀啊。</p>
权衡再三孝庄还是决定增派三万人前往宁远。</p>
这是她能够给出的极限了。</p>
…</p>
…</p>
这个年遏必隆过得很糟心。</p>
忐忐忑忑的写了一份奏折,派人快马加鞭的送往盛京,然后就等待着太皇太后的批复。</p>
事关宁远安危,遏必隆不得不上心。</p>
如果宁远守不住,他倒是还能退往锦州。</p>
可如此一来太皇太后对他的看法就会发生很大变化。</p>
遏必隆能够有今天很不容易。</p>
他自然不希望千辛万苦得来的这一切成为一场空。</p>
所以他便是咬紧牙关也要顶住。</p>
这口气若是顶不住再想续上就难了。</p>
“大将军,圣旨来了。”</p>
遏必隆正自发愁着,亲兵喜不自胜的赶来。</p>
“什么?圣旨!”</p>
遏必隆激动不已,赶忙凑过去接旨。</p>
跪倒打千,一番仪式做足之后钦使才开始宣读圣旨。</p>
抑扬顿挫的念了一番,遏必隆才站起身来展开来仔细是看圣旨。</p>
他逐字逐句仔细的看,得知朝廷决定增派三万人来宁远后直是兴奋的无以复加,差点喊出声来。</p>
虽然盖了康熙皇帝的玉玺,但很明显是太皇太后的意思。</p>
太皇太后真是隆恩啊。</p>
遏必隆感动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p>
“此番我必要将明贼连根拔除,夺回觉华岛。”</p>
遏必隆急着表现自己,便对传旨的人拍着胸脯保证道:“请钦使转告太皇太后和皇上,请他们放心。不出半个月,我一定拿下觉华岛。”</p>
新年新气象,遏必隆必须要有所展现他的实力,这样才能体现他对大清的价值。</p>
…</p>
…</p>
</p>sxbiquge/read/0/5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