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拿下了河南省,北面三府之地,大军渡过黄河就是洛阳。</p>
不到半年时间,在开封击败吴三桂后,争取的僵持局面,便再次恶化了。</p>
现在已经是六月初,再过四五个月,一旦黄河结冰,清军必定攻击中原。</p>
因此,高欢已经没有时间留在江南,必须尽快返回中原坐镇。</p>
正是因为如此,高欢才对南京勋贵进行屠杀,对江南士绅进行大规模清算,以残忍的手段,来震慑江南。</p>
如果不这么做,高欢的大军在江南,江南本地的势力畏惧兵威只能屈服,而一旦高欢大军走了,那难免又会弄出什么大事情来。</p>
现在看来,高欢杀戮勋贵,清理士绅大户,虽然留下了凶名,但确实震慑住了江南。</p>
在震慑之后,江南便需要恢复,因此高欢向史可法、陈友龙提出了,清丈田地,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赋的要求。</p>
众多士绅都是心中暗恨,这代表着他们掌握的土地,都要缴纳赋税,而且高欢还提出征收商税。</p>
花厅内,各人心中对高欢恨得牙痒痒,不过却没有写在脸上。</p>
在坐的都是江南士绅的代表,一方人物,怎能没点城府。</p>
这时,各人都不出声,史可法沉吟一阵,出声道:“江南是大明的江南!如今国朝有难,江南士绅百姓,愿意为朝廷出力,主持朝廷改革!”</p>
支持改革等于是断他们的财路,不过形势逼人,众人只能忍着,谁让高欢的拳头大呢?</p>
史可法和陈友龙等人知道,这是高欢结束拥潞案,不将案件继续扩大的条件,各人只能点头答应。</p>
在看见高欢将南京勋贵一锅端,连大明的招牌,开国公爵魏国公府都敢铲除后,士绅们来的时候,就已经商议过,不管高欢提出什么条件,都先答应下来。</p>
“哈哈~”高欢见史可法答应,不禁爽朗大笑,“好!诸位果然都是忠心为国的好绅民!”</p>
众人都是神情苦涩的附和着笑着,不少人笑容比哭还难看,但这不是重点。</p>
高欢扫视众人一眼,继续微笑道:“史公忠心为国,江南士绅深明大义,知大体,陛下知道后,想必会非常欣慰!现在朝廷新立,建设江南尚需诸位出力。本督打算推荐史公入阁,你们还可举荐一人,朝廷在内阁给江南留两个位置,你们以为如何?”</p>
一般而言,内阁都是百官举荐,还从没人敢这样明目张胆的瓜分。</p>
高欢的跋扈,狂妄自大,不将大明朝的规则放在眼里,令众人吃惊。</p>
以前内阁都是百官举荐,认为这个人有才能,有声望,才能入阁拜相,现在高欢直接搞利益交换,等于是撕下了文官的遮羞布。</p>
史可法被高欢举荐,脸上却没有兴奋之色,内心甚至感到一阵羞耻。</p>
这时陈友龙行礼道:“那拥潞案呢?”</p>
“到此为止!不再牵连扩大!”高欢爽快的摆手,然后继续道:“至于,狱中在押之人,若是罪行较轻,家属上缴赎罪银,便可恢复自由,并且不留案底。”</p>
众人闻语,不禁都松了口气。</p>
当下,高欢又与几人说了几句,告诉众人,江南绅民,以后只要奉公守法,支持朝廷,今后必定能过上更好的日子。</p>
议事结束后,众多士绅遂即行礼告辞。</p>
这时,一群人出了梁国公府邸,立时便纷纷变了脸色。</p>
“清丈土地,摊丁入亩,官绅纳粮,还要征收商税,这让我们以后怎么活?”一直没机会说话的谢三宾,咬牙切齿。</p>
众多士绅吩咐附和,觉得这笔张居正改革还很,是要大刀子割他身们上的肉。</p>
陈友龙听了众人的话语,却沉声呵斥道:“言多必失!现在既然与梁国公达成协议,那么大家最好遵守!”</p>
谢三宾等人,脸上满是怨气,明显不服,不过却也不敢多言。</p>
因为锦衣卫没了,却有一个国安司,笼罩在江南的头上。</p>
上次,许多人造谣高有才,以为没什么事情,结果高欢一过江,就进行报复,派遣特务进行抓捕。</p>
那些人被抓后,起初都不承认,却不想他们说的话,做的事,都被国安司细作记录,让他们无法争辩,只能认罪。</p>
现在南京城中,肯定遍布高欢的眼线,甚至自己这群人中,也有可能有软骨头投靠高欢。</p>
众人心中感到恐惧,因此都阴沉着脸,不再表达不满。</p>
这时,史可法则长叹一声,“走吧!他们还等着消息了!”</p>
当下众人离开了梁国公府,而后各种返回家乡,将消息传到各地士绅和大户耳中。</p>
这时,随着高欢与江南士绅达成了和解协议,而福潞之争,也终于告一段落。</p>
此次统序之争,终是已高欢的全面胜利而告终,而南京一方,则彻底失败。</p>
潞王朱常淓被削去王爵,关入凤阳高墙。</p>
魏国公徐弘基、抚宁侯朱国弼等人,被斩首抄家,传承二百多年的勋戚世家,就此覆灭。</p>
钱谦益等东林大佬,则进了河南刘庄农场。</p>
当然,这种和解,对于双方而言,都只是暂时的妥协。</p>
虽然经过高欢的打击,江南本土势力,损失惨重,但他们依旧掌握着江南六七成的财富和社会资源。</p>
高欢还想赢更多!</p>
江南士绅大户被迫屈服,心里也不情愿,不甘心自己偷税漏税,欺压良善赚了的钱,进入高欢的口袋。</p>
凤阳高墙内。</p>
失去爵位的朱常淓,遇见另一个失去爵位的藩王朱聿键,诉说了自己在南京的遭遇,陈述了高欢在江南的作为。</p>
朱聿键听了他的话,不禁走到铁窗边,目光仰头看着窗户射进来的阳光,神情忧郁,沉声道:“亡明者,必高欢也!”</p>
浙江士绅谢三宾回到老家,通报了朝廷的政策后,便与相熟的士绅,商议起了对策。</p>
河南登封牛庄农场。</p>
侯方域和黄澍正在喂猪,农场狱卒忽然走过来,大声喊道:“侯方域!你带人将宿舍收拾一下,中午有新人过来!”</p>
侯方域问令,忙熟练的立正行礼,“是!”</p>
因为是二进宫,原来的劳改犯大多释放,现在侯方域资历最老,混了个刘庄劳改农场猪圈的圈长。</p>
狱卒纷纷一句,便转身离开,侯方域忙催促众多劳改犯,“都快点喂食!然后去收拾宿舍!”</p>
“是圈长!”劳改犯们的动作都麻利了一些,感觉他们第一猪圈,又要壮大一些了。</p>
侯方域带人收拾了一上午,到中午时分,一大群江南官绅,被带进农场。</p>
这时,侯方域和黄澍蹲在农场内吃饭,忽然惊得碗筷掉在地上,“老师!”</p>
钱谦益寻声望来,只见侯方域和黄澍,如家里佃户和长工般蹲在地上,手里端着一个破碗。</p>
四目相对,众人都落下泪来。</p>
~~~~~~</p>
南京城,梁国公府邸。</p>
高欢坐在中堂,听着丁启睿给他汇报。</p>
“国公!算上江南士绅上缴的赎罪银,这次朝廷所得,超过两千万两!”丁启睿笑道:“有了这笔银子,国公驱逐建奴,收服北京,不再话下!”</p>
高欢却摇了摇头,“银子是够了!可是有银子,却不能马上转化为战力。本督募个新兵,训练加装备器械,怎么也要一年,才能勉强能用,而要成为精兵,则至少要两到三年。建奴未必给本督时间!”</p>
现在能收编的人马,大多已经被收编,继续扩军,就只能招募新兵了。</p>
丁启睿闻语,不禁微微颔首。</p>
这时高欢忽然问道:“于河南、山东、淮北设藩之事,怎么还没落实?”</p>
丁启睿忙解释道:“内阁有点分歧,不过已经决定下来,就这两日,旨意就会下发!”</p>
高欢皱起眉头,目光一寒,问道:“有什么分歧?”</p>
丁启睿忙掩饰笑道:“是史可法有异议,不过拟票时,他的意见被否决了!”</p>
高欢闻语点了点头,没再说话,他还以为周延儒、马士英和丁启睿有什么想法。</p>
(感谢平穷的微笑的500,朱尚炳的秦国,书友2567的打赏,求月票,推荐,订阅)</p>
</p>
</p>sxbiquge/read/1/1112/ )
不到半年时间,在开封击败吴三桂后,争取的僵持局面,便再次恶化了。</p>
现在已经是六月初,再过四五个月,一旦黄河结冰,清军必定攻击中原。</p>
因此,高欢已经没有时间留在江南,必须尽快返回中原坐镇。</p>
正是因为如此,高欢才对南京勋贵进行屠杀,对江南士绅进行大规模清算,以残忍的手段,来震慑江南。</p>
如果不这么做,高欢的大军在江南,江南本地的势力畏惧兵威只能屈服,而一旦高欢大军走了,那难免又会弄出什么大事情来。</p>
现在看来,高欢杀戮勋贵,清理士绅大户,虽然留下了凶名,但确实震慑住了江南。</p>
在震慑之后,江南便需要恢复,因此高欢向史可法、陈友龙提出了,清丈田地,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赋的要求。</p>
众多士绅都是心中暗恨,这代表着他们掌握的土地,都要缴纳赋税,而且高欢还提出征收商税。</p>
花厅内,各人心中对高欢恨得牙痒痒,不过却没有写在脸上。</p>
在坐的都是江南士绅的代表,一方人物,怎能没点城府。</p>
这时,各人都不出声,史可法沉吟一阵,出声道:“江南是大明的江南!如今国朝有难,江南士绅百姓,愿意为朝廷出力,主持朝廷改革!”</p>
支持改革等于是断他们的财路,不过形势逼人,众人只能忍着,谁让高欢的拳头大呢?</p>
史可法和陈友龙等人知道,这是高欢结束拥潞案,不将案件继续扩大的条件,各人只能点头答应。</p>
在看见高欢将南京勋贵一锅端,连大明的招牌,开国公爵魏国公府都敢铲除后,士绅们来的时候,就已经商议过,不管高欢提出什么条件,都先答应下来。</p>
“哈哈~”高欢见史可法答应,不禁爽朗大笑,“好!诸位果然都是忠心为国的好绅民!”</p>
众人都是神情苦涩的附和着笑着,不少人笑容比哭还难看,但这不是重点。</p>
高欢扫视众人一眼,继续微笑道:“史公忠心为国,江南士绅深明大义,知大体,陛下知道后,想必会非常欣慰!现在朝廷新立,建设江南尚需诸位出力。本督打算推荐史公入阁,你们还可举荐一人,朝廷在内阁给江南留两个位置,你们以为如何?”</p>
一般而言,内阁都是百官举荐,还从没人敢这样明目张胆的瓜分。</p>
高欢的跋扈,狂妄自大,不将大明朝的规则放在眼里,令众人吃惊。</p>
以前内阁都是百官举荐,认为这个人有才能,有声望,才能入阁拜相,现在高欢直接搞利益交换,等于是撕下了文官的遮羞布。</p>
史可法被高欢举荐,脸上却没有兴奋之色,内心甚至感到一阵羞耻。</p>
这时陈友龙行礼道:“那拥潞案呢?”</p>
“到此为止!不再牵连扩大!”高欢爽快的摆手,然后继续道:“至于,狱中在押之人,若是罪行较轻,家属上缴赎罪银,便可恢复自由,并且不留案底。”</p>
众人闻语,不禁都松了口气。</p>
当下,高欢又与几人说了几句,告诉众人,江南绅民,以后只要奉公守法,支持朝廷,今后必定能过上更好的日子。</p>
议事结束后,众多士绅遂即行礼告辞。</p>
这时,一群人出了梁国公府邸,立时便纷纷变了脸色。</p>
“清丈土地,摊丁入亩,官绅纳粮,还要征收商税,这让我们以后怎么活?”一直没机会说话的谢三宾,咬牙切齿。</p>
众多士绅吩咐附和,觉得这笔张居正改革还很,是要大刀子割他身们上的肉。</p>
陈友龙听了众人的话语,却沉声呵斥道:“言多必失!现在既然与梁国公达成协议,那么大家最好遵守!”</p>
谢三宾等人,脸上满是怨气,明显不服,不过却也不敢多言。</p>
因为锦衣卫没了,却有一个国安司,笼罩在江南的头上。</p>
上次,许多人造谣高有才,以为没什么事情,结果高欢一过江,就进行报复,派遣特务进行抓捕。</p>
那些人被抓后,起初都不承认,却不想他们说的话,做的事,都被国安司细作记录,让他们无法争辩,只能认罪。</p>
现在南京城中,肯定遍布高欢的眼线,甚至自己这群人中,也有可能有软骨头投靠高欢。</p>
众人心中感到恐惧,因此都阴沉着脸,不再表达不满。</p>
这时,史可法则长叹一声,“走吧!他们还等着消息了!”</p>
当下众人离开了梁国公府,而后各种返回家乡,将消息传到各地士绅和大户耳中。</p>
这时,随着高欢与江南士绅达成了和解协议,而福潞之争,也终于告一段落。</p>
此次统序之争,终是已高欢的全面胜利而告终,而南京一方,则彻底失败。</p>
潞王朱常淓被削去王爵,关入凤阳高墙。</p>
魏国公徐弘基、抚宁侯朱国弼等人,被斩首抄家,传承二百多年的勋戚世家,就此覆灭。</p>
钱谦益等东林大佬,则进了河南刘庄农场。</p>
当然,这种和解,对于双方而言,都只是暂时的妥协。</p>
虽然经过高欢的打击,江南本土势力,损失惨重,但他们依旧掌握着江南六七成的财富和社会资源。</p>
高欢还想赢更多!</p>
江南士绅大户被迫屈服,心里也不情愿,不甘心自己偷税漏税,欺压良善赚了的钱,进入高欢的口袋。</p>
凤阳高墙内。</p>
失去爵位的朱常淓,遇见另一个失去爵位的藩王朱聿键,诉说了自己在南京的遭遇,陈述了高欢在江南的作为。</p>
朱聿键听了他的话,不禁走到铁窗边,目光仰头看着窗户射进来的阳光,神情忧郁,沉声道:“亡明者,必高欢也!”</p>
浙江士绅谢三宾回到老家,通报了朝廷的政策后,便与相熟的士绅,商议起了对策。</p>
河南登封牛庄农场。</p>
侯方域和黄澍正在喂猪,农场狱卒忽然走过来,大声喊道:“侯方域!你带人将宿舍收拾一下,中午有新人过来!”</p>
侯方域问令,忙熟练的立正行礼,“是!”</p>
因为是二进宫,原来的劳改犯大多释放,现在侯方域资历最老,混了个刘庄劳改农场猪圈的圈长。</p>
狱卒纷纷一句,便转身离开,侯方域忙催促众多劳改犯,“都快点喂食!然后去收拾宿舍!”</p>
“是圈长!”劳改犯们的动作都麻利了一些,感觉他们第一猪圈,又要壮大一些了。</p>
侯方域带人收拾了一上午,到中午时分,一大群江南官绅,被带进农场。</p>
这时,侯方域和黄澍蹲在农场内吃饭,忽然惊得碗筷掉在地上,“老师!”</p>
钱谦益寻声望来,只见侯方域和黄澍,如家里佃户和长工般蹲在地上,手里端着一个破碗。</p>
四目相对,众人都落下泪来。</p>
~~~~~~</p>
南京城,梁国公府邸。</p>
高欢坐在中堂,听着丁启睿给他汇报。</p>
“国公!算上江南士绅上缴的赎罪银,这次朝廷所得,超过两千万两!”丁启睿笑道:“有了这笔银子,国公驱逐建奴,收服北京,不再话下!”</p>
高欢却摇了摇头,“银子是够了!可是有银子,却不能马上转化为战力。本督募个新兵,训练加装备器械,怎么也要一年,才能勉强能用,而要成为精兵,则至少要两到三年。建奴未必给本督时间!”</p>
现在能收编的人马,大多已经被收编,继续扩军,就只能招募新兵了。</p>
丁启睿闻语,不禁微微颔首。</p>
这时高欢忽然问道:“于河南、山东、淮北设藩之事,怎么还没落实?”</p>
丁启睿忙解释道:“内阁有点分歧,不过已经决定下来,就这两日,旨意就会下发!”</p>
高欢皱起眉头,目光一寒,问道:“有什么分歧?”</p>
丁启睿忙掩饰笑道:“是史可法有异议,不过拟票时,他的意见被否决了!”</p>
高欢闻语点了点头,没再说话,他还以为周延儒、马士英和丁启睿有什么想法。</p>
(感谢平穷的微笑的500,朱尚炳的秦国,书友2567的打赏,求月票,推荐,订阅)</p>
</p>
</p>sxbiquge/read/1/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