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五十九章 三峡口之战

小说: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作者:上善若无水 更新时间:2021-03-21 11:07:10 源网站:新笔趣阁
  朱棣这个人,年轻的时候跟随常遇春打仗。中年的时候和兄弟侄子争夺天下。步入年迈,就想要给后世留下自己的英名。</p>

  都说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朱棣也是如此。</p>

  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这次打不到狼居胥山就再也没有下一次的机会。</p>

  当年建文削藩的时候,为了麻痹建文皇帝,朱棣曾经在猪圈里装疯卖傻。那段时期的经历极大的影响了他的性格。</p>

  他的性格就是固执,一旦决定去做就要做到底的固执。</p>

  经过快一个月时间的运输筹备,赶在第一场雪下来之前,明军终于是渡过斡难河向着三峡口进发。</p>

  三峡口是两座高山之间一条狭窄的通道。</p>

  两侧高山目测海拔至少上千米,山势极为陡峭。</p>

  骑马的王霄看到这里的地形,当即就无奈的笑了。</p>

  边上的徐滨好奇询问“太孙为何发笑?”</p>

  “我想到了shang甘岭。”</p>

  徐滨仔细想了想,没想起来自己在哪本书上见过shang甘岭这个地名“这是何处?”</p>

  “没什么,我乱说的。”</p>

  直接冲击山谷毫无意义,人家占据着两侧山峰,直接仍石头就能砸死所有敢于进入山谷的人。</p>

  哪怕不扔石头,派人在山谷之中垒堡据守,依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p>

  想要打下这里,必须攻占两侧的山峰。</p>

  可两边山峰上密密麻麻的人影晃动,少说也有数万人守在山上。从山下仰攻,根本就不可能攻的上去。</p>

  明军打仗的战术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呆板。</p>

  因为他们打仗就是平推碾压,用强大的实力击溃对手。</p>

  所以看史书记载明初的时候大规模会战动不动就是二十万,三十万,五十万人马的。土木堡之变的时候甚至动用了七十万大军。</p>

  这些数字肯定有水分,加上空饷的话大致实际上也就是一半多一点。可哪怕如此,这种规模也已经完全是处于碾压状态。</p>

  战斗打响之后,明军就是硬生生的在火枪火炮的掩护下攻山。</p>

  天时地利人和,分别对应的是气象变化,地理环境以及士气。</p>

  在这三个方面,明军全部处于劣势。</p>

  之前是雨季,跟着气温下降眼看着就要进入冬季下大雪。</p>

  三峡口这里山势陡峭,从下往上仰攻,单单是爬山都能把人累趴下。更别提山上纷飞的箭雨和石块。</p>

  蒙古人以往打不赢的时候就会求和,说我们做兄弟吧。可这次朱棣铁了心要打到狼居胥山去,已经是打到人家的家里来了。被逼上了绝路的蒙古人只能是拼死一战。</p>

  掌管情报机密之事的赵王朱高燧说,瓦剌与鞑靼部落里只要是比车轮高的男丁都上了战场。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动员。</p>

  在这种全方位不利的情况下发起猛攻,明军收获的是一轮接一轮的失败。</p>

  半个月的时间里,明军对三峡口发起了无数次的冲击。损失之惨重已经无法具体统计。</p>

  明军的尸骸从山下一路铺到了半山坡,很多伤员因为撤不下来,夜里的哀嚎声响彻四野,极大的打击了明军的军心士气。</p>

  保守估计明军至少损失了数万战兵,而他们与蒙古人的战损比甚至都做不到十比一。</p>

  明军众将都是心生退意,可却是没人能够劝说的得动固执的朱棣。</p>

  为了推动战局,明军将神机营的火炮推到山脚下。垫高炮口向着山上猛轰。</p>

  这些火炮的射程很近,大约只有里许地。不过哪怕如此,也足以支援明军不断仰攻上山占据半山坡。</p>

  可也就到此为止了。</p>

  想要继续向上打,那就只能是用血肉之躯和山顶上的蒙古人死战。</p>

  王霄也是心疼明军的损失,因为这些都是未来属于他的力量。</p>

  只是,王霄深知朱棣的性格,所以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默默的在等待着。</p>

  时间来到十月底,天空之中飘起了鹅毛大雪。</p>

  大雪飘落的第一夜,朱棣捂着头晕了过去。</p>

  清醒过来的朱棣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封锁消息,可是在军中众将那里却是不可避免的传播开来。</p>

  朱棣的固执让人担忧,他坚信自己一定能打赢。残酷血腥的战斗依旧还在延续。</p>

  随着时间的流逝,明军的士气愈发低落。</p>

  补给线太过漫长,天气又不好。后方送来的物资越来越少还无法按时抵达。</p>

  明军缺医少药,很多伤员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而身亡。军士的口粮与马匹的草料也逐渐开始短缺。</p>

  甚至就连神机营的大炮都快撑不下去了。</p>

  火药倒是还有,可大炮的炮管长时间射击早已经到了报废的边缘。</p>

  限于明朝的技术水平,火炮制作都是用模具浇铸而成。内里有不少气泡,质地也是参差不齐。</p>

  长时间的射击使用,炮管都快报废,再用下去就该炸膛了。</p>

  而更换的炮管太重,从山海关那边一路运输几千里过来,在这种天气状况下简直就是要命。</p>

  朱棣的身体每况愈下,可他还在坚持。每天他都会骑马来到战场上,向着北方眺望。</p>

  北边,那是狼居胥山。</p>

  面对把防线修建的固若金汤的蒙古人,明军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用血肉之躯扑过去。</p>

  汉王朱高煦出卖情报,导致明军两批辎重队遇袭,大量物资损失之下,剩下的物资只够大军使用不足一个月。</p>

  然后在这个时候,王霄接到了一封家书。</p>

  家书上写了几件事情,让王霄看完之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p>

  第一件事情是太子朱高炽的身体状况不好,甚至都快到了药石无用的程度。</p>

  第二件事情是内阁三杨动作频繁,派兵封锁了长城沿线的各处关口。</p>

  而最后一件事情则是说,孙若微已经生了,是个男孩,按照出征前定下的交代,起名朱祁镇。</p>

  王霄早早的就解决掉朱高炽身边下毒的太监,可朱高煦的势力是如此之大,太子还是无法避免的中招了。</p>

  至于内阁三杨,他们是铁杆的太子党。调动备倭兵封锁长城关口,应该是他们得知太子的身体状况后做出的应对。</p>

  他们防备的不是朱棣也不是王霄,而是手握重兵的汉王与赵王。</p>

  汉王与赵王靖难的时候就是朱棣的左膀右臂,在军中经营多年实力雄厚。一旦他们挥兵入关,那太子党一系绝对都是死翘翘的下场。</p>

  王霄坐在自己的营帐里,手中拿着家书看着外面纷飞的鹅毛大雪,久久不语。</p>

  他的种种策划与安排,现在看起来还是有漏洞。</p>

  别人不是NPC,不可能按照王霄的计划去行动。不得不承认的是,他有些小瞧那两位常年在军中的王爷了。</p>

  此刻摆在王霄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和原着一样按照原剧情推动。另外一个则是放手一搏!</p>

  如果走第一条路,王霄手里现在已经有了战斗力强大的神机营作为依仗。朱棣如果想要阵前传位给汉王,绝对不可能把神机营留下。</p>

  而且汉王心思缜密,想要对他长时间隐瞒朱棣的死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p>

  这已经不仅仅是王霄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包括了女人孩子,以及整个太子一党无数人的脑袋。</p>

  于谦和徐滨一起走进营帐,想要向王霄汇报今天的军务。却是看到王霄出神的坐在那里看外面的大雪。</p>

  “太孙,怎么了?”</p>

  王霄笑了笑,随手将家书丢进了面前的火盆“你们说,人活在世上为的是什么?”</p>

  两人愣了下,对视一眼后于谦说“大丈夫顶天立地,自当齐家治国平天下。”</p>

  徐滨想了想,拱手说“人活着,其实就是为了家人而活。”</p>

  笑容满面的王霄起身戴上铁盔,迈步向着营帐外走去“跟我去见皇上。”</p>

  “你说什么?”</p>

  坐在椅子上的朱棣直直的看着王霄“再说一遍。”</p>

  “皇上,臣请率神机营绕行三峡口直扑蒙古人大营。毁其部落,烧其辎重。断绝三峡口守军后路。”</p>

  这不是战旗游戏,打来打去就是那么大的地图。这里是真实的战场,无边无际。</p>

  蒙古人兵力还是有的,但是绝对做不到遮蔽四周数百里的程度。别说他们,人多势众的明军都做不到。</p>

  王霄的计划是带着火枪兵们远远的绕开三峡口防线,从远处翻山越岭爬山突袭三峡口后方的蒙古人大营。</p>

  蒙古人也是需要辎重才能打仗的。</p>

  他们的部落子民,牛羊马匹,兵器箭矢,食盐草料甚至跳大神的巫医都在后方的大营里面。</p>

  一旦大营被摧毁,失去了辎重的蒙古人除了溃败之外别无选择。</p>

  这个计划在后世并不新鲜,大家看到了都会笑着来一句不就是迂回穿插嘛。</p>

  可在此时此刻,这确是打破目前僵局的最好选择。</p>

  这个计划早就存在于王霄的脑海之中。之所以一直没有提出来,那是因为他一直再等。</p>

  看到家书之后,王霄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p>

  “好!”</p>

  朱棣用力一拍椅子就站了起来“你有什么要求?”</p>

  王霄手握佩剑,目光扫过不远处面无表情的朱高煦。</p>

  “皇上,微臣请皇上下令,在神机营出兵之后。军中各营无论人,马还是鸽子一个都不许进出。违者,杀无赦。”</p>

  朱棣皱起眉头“这是为何?”</p>

  王霄拱手行礼说“因为军中有人和蒙古人勾结,出卖我们的情报。”</p>

  </p>sxbiquge/read/1/1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