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一百六十三章 晒一晒

小说:抗战之血染长空 作者:西瓜是水果 更新时间:2021-07-08 14:37:45 源网站:新笔趣阁
  归德机场东八里,包河泽国芦苇荡。</p>

  “嗡——”</p>

  在350米空层,2308轻盈的飞向机场。</p>

  杜剑南在掠过这段空域的时候,突然想到,为什么在这个时空和另一个时空之中,3大队都是在返航途中,被成功拦截?</p>

  7中队的E-152,只有500千米的最大航程。</p>

  从归德到韩庄,来回就有300千米距离。</p>

  所以3大队在韩庄-台儿庄空域,逗留的时间十分有限。</p>

  也就是说,日军陆航绝不是在韩庄受袭时,才得到了中国机群从归德升空东进的信息。</p>

  因为假如是那样,就算是日军立即从汶上机场升空,也有近150千米的航程。</p>

  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及时赶到。</p>

  任何事情,一旦抽丝剥茧,就能发现很多隐藏于下的东西。</p>

  也就是说,有日军间谍潜伏。</p>

  而且就在商丘城内。</p>

  或者城东区域。</p>

  这里,就是城东区域。</p>

  而且既可以全方位监控,机场战机的起降。</p>

  又足够的隐蔽。</p>

  电光火石之间,这些念头在杜剑南的脑海蜂拥闪现。</p>

  他伸头下望,四向搜寻。</p>

  突然一点有别于下方景色的白条,在他的眼角晃了一下。</p>

  杜剑南凝目望去,随即眼光一凛。</p>

  只见在一处沼泽河流围绕的山丘上,废弃着一个破炭窑。</p>

  在炭窑顶部的树林朝阳处,挂着三条长长的白布条。</p>

  假如是一个普通民国人看到这一幕,说不定在心里面就会打一个寒颤,联想到这个废弃炭窑十几条人命的故事。</p>

  十之八九都会远远避开。</p>

  但是杜剑南却不会这么想。</p>

  因为他知道,这个布条假如用在东洋人的身上,还有一个很猥琐的名字。</p>

  兜裆布。</p>

  在二战时的东洋,男人,女人,都穿这种用布条裹起来的兜裆布。</p>

  “还真在这里,真是不是一般的巧啊!炭窑里面,就真的这么潮湿?”</p>

  杜剑南的嘴角露出一丝阴冷的冷笑。</p>

  除了这种解释,他想不出别的还有第二种可能。</p>

  难道是山贼用来上吊的白布,也需要晒一晒?</p>

  还是有人在里面做豆腐。</p>

  “嗡——”</p>

  战机一掠而过,快速飞向归德机场。</p>

  在杜剑南的飞机升空的时候,就通知了归德机场。</p>

  途经砀山县城的时候,警戒哨的电话,也随即打了过来。</p>

  驱逐机3大队,4大队的飞行员们,纷纷自动跑到机场。</p>

  张有谷,张廷孟,刘牧群,也都大步来到停机坪。</p>

  此时,通过广播,报纸的宣传报道。</p>

  中国驱逐机6比24(虚数),驱逐机23中队0比11(虚数)的战绩,已经传到海内外世界各地。</p>

  因为在15号,德国出兵攻击奥地利,吸引了欧美所有的目光,所以这场战绩,欧洲根本就没有版面报道。</p>

  但是在亚洲,还有北美华人圈,到处都是一片喜庆。</p>

  今天上午,南亚马来的庄家老太爷,更是大手笔的一次性捐赠二十架美国战机。</p>

  现在这笔钱,已经打到美国一碗饭运动的发起团体‘美国医药援华会’。</p>

  而且世界各地,全国各地的贺电,也如同雪片一样的发到武汉。</p>

  包括在商丘,昨天下午到今天,四周涌来无数的慰问百姓。</p>

  很多百姓直接赶着家里的猪羊,养着的老母鸡,成篮子的鸡蛋,放到机场的接待处拔腿就走,说什么都不愿意带回去。</p>

  这一切,归根结底,就在于杜剑南无畏的坚持。</p>

  不然别说这场大捷,3大队的剩余6架战机,可能一架都飞不回来。</p>

  “嗡——”</p>

  在众人翘首遥望间,突然听到空气里面传来微微的轰鸣声,人群不禁一阵骚动,人人带着喜色望向东面的天空。</p>

  一个小点出现在东面的空层,快速逼近。</p>

  “来了!”</p>

  “回来了!”</p>

  人群里面顿时各种叫嚷。</p>

  机场,塔楼。</p>

  “杨倩姐,王子飞回来了,是不是该放歌曲呢?”</p>

  来到归德机场,忙碌的话务室的姑娘们猛然轻松起来,一天都转不了二三十个电话。</p>

  此时都挨挨挤挤的趴在几个窗户边,纷纷回头打趣杨倩。</p>

  “杜队长可不是我的什么——,他是国家的英雄,又取了这么大的大捷,当然应该放歌曲。”</p>

  杨倩故作一本正经的说着话。</p>

  可是一对变得红玛瑙一般剔透的小耳朵,还是暴露了她此时内心的心情。</p>

  “得遂凌云愿,空际任回旋,报国怀壮志,正好乘风飞去,长空万里,复我旧河山。</p>

  努力,努力!</p>

  莫偷闲苟安,民族兴亡责任担吾肩,须具有牺牲精神,凭展双翼一冲天!</p>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p>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p>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p>

  随着这首激昂歌曲的放响。</p>

  在停机坪等待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笔直站立,大声的合唱。</p>

  新任驱逐机3大队8中队长苑金函,此时也站在人群里面大声的合唱,热泪满眶。</p>

  在淞沪空战中,他坠机重伤。</p>

  为了救他,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第一救护队’副队长苏克己及队员谢惠贤、刘中武、陈秀芳——。</p>

  九名伟大的白衣使者,用担架一路轮换这抬着他,往后方撤退。</p>

  结果沿途遇到鬼子士兵。</p>

  这些鬼子根本不管救护队的医生和护士,穿着白罩衣佩有红十字徽。</p>

  而是举枪一一射杀。</p>

  副队长苏克己的遗体,被豺狼一般的日军,碎为六段,惨不忍睹。</p>

  然后,鬼子士兵又用军刺对着苑金函的胸口捅了一刀,以为必死,才侥幸活了下来。</p>

  每个夜晚,苑金函想起那些美丽的护士少女,艰难的抬着担架,磨得手掌全是血肉模糊的水泡。</p>

  却没有一个姑娘,发出一句怨言。</p>

  而是银铃一般嘶哑的笑声,互相激励着响了一路。</p>

  想到这九个同胞的惨烈牺牲。</p>

  苑金函就心如刀绞。</p>

  “报仇,报仇!”</p>

  在高唱歌曲的时候,苑金函的心中,发出一声声的无声咆哮。</p>

  “嗡——”</p>

  2308快速的飞到机场上空,保持着大约230米的低空高度。</p>

  盘旋着。</p>

  “怎么回事?”</p>

  损失,机场停机坪,机场塔楼的各个窗户。</p>

  都是一脸的诧异。</p>

  “——”</p>

  看到这异常的一幕,杨倩连忙跑到播放机那里,关掉了喇叭。</p>

  整个机场一片寂静。</p>

  只有上面空域,2308战机的轰鸣声。</p>sxbiquge/read/6/6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