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诸侯,眨眼睛就去了大半。</p>
还剩下孙坚曹操鲍信公孙瓒。</p>
这几人当中,孙坚和曹操,确实是敢打敢拼。</p>
关东联军畏惧不前,唯独他们二人一往无前,虽然接连被徐荣击败。</p>
但这也证明与袁绍袁术等各路诸侯相比,孙坚曹操的格局就远比他们高了一大截。</p>
这其中鲍信和公孙瓒算是两个异类,公孙瓒是看在刘备的面子上,而鲍信是跟曹操刎颈之交。</p>
如果没有刘备和曹操在,公孙瓒和鲍信会不会走,犹未可知。</p>
看着殿内寥寥几人,刘备不无感慨。目前关东联军,也就只剩下这点底子了。</p>
最让刘备感动的是,曹操和孙坚的不离不弃,让他很是欣慰。</p>
路遥方知马力,患难才见真情。</p>
袁绍等人带走了大半兵马,曹操孙坚鲍信三人的实力明明不强,却依旧不离不弃,总算是让刘备稍微舒服一些。</p>
他扫视殿内,缓缓从首席上下来,对身边的侍从说道:“将我的席子取下来,就铺在这殿中。”</p>
“盟主?”</p>
曹操不解,也站起来问道:“这是何意?”</p>
刘备摇摇头:“在汉室最危急的时候,才能够看到谁才是大汉的忠臣。高祖开创基业不易,多少年艰辛才换来今日的大汉江山。后来王莽篡汉,世祖武皇帝奋起拼搏,终究又换来一百余年的安宁。”</p>
“而如今董卓篡逆,如那王莽一般要为祸这天下。我刘备得庇于先帝赏识,从一届平民之身窃居今日诸侯之位,不说我宗室身份,便为先帝遗臣,亦有守卫江山之责。”</p>
“袁本初袁公路四世三公,世受皇恩。且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袁家数百人口皆丧命于董卓之手,本应当悍然而起抨击国贼,却一个个心怀叵测,令人齿寒,唯有诸公,才是汉室支柱,国家栋梁,请受刘备一拜!”</p>
说罢,环视一圈,向着曹操孙坚鲍信公孙瓒四人拱手一礼。</p>
众人连忙道:“使不得,使不得。盟主为天下殚精竭虑,亦是攻董主力,我等不过是附为羽翼,摇旗呐喊而已,何须盟主如此大礼。”</p>
刘备却笑着说道:“正所谓孤木难成林,滴水莫做海。没有众人之力,又怎么能逼得董卓退守函谷关呢?那袁绍袁术等人既然如此不忠不义,便不管他们了,诸位,我想与你们一起结盟,请坐而相谈。”</p>
这是打算放弃二月初在酸枣定的盟约,重新定一个新的会盟。</p>
伟人曾经评价过刘备,说刘备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用人,善于团结各方力量一起对抗强敌。</p>
在这一点上,伟人的评价绝对是正确的。</p>
在发现袁绍袁术等人心怀鬼胎,不堪重用之后,就立即放弃他们,转而开始团结起曹操鲍信孙坚公孙瓒的力量。</p>
而且刘备也完全没有因为自己是宗室,先帝请封的乡侯,以及青州牧的身份来看低他们。</p>
干脆邀请他们几个人一起坐在中间两张拼凑起来的席子上谈国家大事。</p>
要知道,这里的人年龄差距都不大,最大的是鲍信,元嘉元年(151)出生,今年是40岁,最小的是刘备,延熹四年(161)出生,30岁。</p>
而曹操和孙坚都是永寿元年(155)年,36岁。公孙瓒则是延熹三年(160)出生,31岁。</p>
古人都讲究虚岁,所以实际年龄都要小一岁。</p>
但不管怎么样,即便是十八路诸侯加起来,论起官职和地位,也都是刘备最高。</p>
一州州牧,一地乡侯,先帝汉孝康帝亲自录入宗室,赐予爵位。</p>
整个天下,也仅仅是三公九卿大将军等人比刘备身份高一点。</p>
所以刘备坐在首席,是没有任何争议的。</p>
但他现在却邀请大家一起坐在下面,这意味着刘备其实是在和他们平辈且同等身份在交往。</p>
这一点就让所有人都觉得很舒服。</p>
众人在刘备的邀请下一起坐在了中间的席子上,因为席子不大,五个人肩膀并着肩膀,几乎是身子互相靠在一起。</p>
在后世,这件事情变成了一个成语。</p>
叫“携手同席”。</p>
跟“吴越同舟”一样,表示大家团结互助,齐心协力,一起战胜困难。</p>
孙坚坐下之后,第一个拍着胸脯说道:“盟主,别的不用多说,只要冬季真的可以淌水过河滩,坚请命为先锋,必为盟主破了函谷关!”</p>
刘备无比高兴,看孙坚的眼神一下子变得不同起来,笑着说道:“大家不要叫我盟主了,这里再也没有盟主。如果不嫌弃的话,我们以兄弟相称,叫我表字即可,备想问问诸位年纪。”</p>
鲍信左右看看,略微不好意思地道:“盟......玄德,我生于元嘉元年,应当是我最大。”</p>
“操生于永寿元年九月。”</p>
“我也是,不过我是二月,比孟德大。”</p>
“玄德,你是知道我的,我就比你大一岁。”</p>
几人纷纷说道。</p>
刘备大笑道:“那好,此后我们五人便为兄弟,允诚兄最大,便是大哥。文台兄其次,便是二兄。孟德兄排三,伯圭兄为四,小弟添居末席。”</p>
“诶,玄德乃宗室,又是诸侯,青州牧,我等最高不过一地太守,怎么有资格与玄德称兄道弟?”</p>
几人连连推辞。</p>
刘备却说道:“大家都是为国为民,岂有高低贵贱之分?诸位不用多说,今日痛快,怎么能少酒才行,来人,上酒。”</p>
旁边就有侍从去取酒。</p>
陈暮关羽张飞三人站在刘备身后,互相对视,耸耸肩,没有人的眼里露出不满。</p>
因为结义,与誓为兄弟是两个概念。</p>
结义跟后世的收养养子是一样的,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同样有继承权。就跟亲兄弟一样,属于异父异母的同胞兄弟。</p>
根据史料记载,公孙瓒也有三个结义兄弟,所以他跟刘备关系好是好,但还没有到结义为亲兄弟的地步。</p>
而誓为兄弟,就属于朋友的最高境界,如刎颈之交,莫逆之交,管鲍之交说的就是这种。</p>
像刘备跟公孙瓒,跟牵招,就都属于刎颈之交,好朋友的最高境界。</p>
刘备今天就是打算和孙坚曹操鲍信一起成为最好的朋友。</p>
很快,酒上来。</p>
“玄德,我是个粗人,只知道打仗。但我知道你是个仁义之人,不会骗我。今日既然我等誓为兄弟,它日有需要我孙文台之处,尽管直说。”</p>
孙坚端起酒来,豪气干云。</p>
刘备也端起酒,流下了眼泪,感叹道:“汉室凋零,天子垂危,国家之际,有几位忠肝义胆之辈,我想汉朝二十三代先帝,必然会护佑我等,讨董顺利。”</p>
曹操亦是感动得流泪,说道:“玄德弟乃忠义之君也,操虽然德微力小,但也愿意尽绵薄之力。如果不嫌弃操鄙陋,此番讨董,我愿与文台兄一同为先锋,讨伐董卓,匡扶汉室。”</p>
鲍信端起酒来,看向众人感激涕零道:“玄德汉室宗亲,又为诸侯,身份尊贵,却屈尊降贵,与我等粗鄙之人称兄道弟,足见君子之风。我亦是愿意肝脑涂地,生死相随!”</p>
公孙瓒哈哈大笑道:“那我等今日就自己结盟,待讨伐了董卓,他日迎回天子,平定天下叛乱,则大家一起同朝为官,共同辅佐天子,待将来天子亲政,亦不失为周公、霍公这等佳话。”</p>
刘备擦干了眼泪,被公孙瓒逗笑了,摇头说道:“这些事情还是太遥远,还是先顾着眼下。等将董贼碎尸万段之后,再去想这些,其它的都不说了,来,喝酒!”</p>
“喝酒!”</p>
众人一起举杯,一饮而尽。</p>
陈暮等他们饮完这杯,从侍者手里取来酒壶,上去就给他们准备续上。</p>
曹操连忙捂住自己的酒杯道:“尚书令怎可亲自倒酒?”</p>
当年在长社,陈暮和曹操还有一些不太愉快。</p>
但这些都成了过往云烟。</p>
至少在刘备眼里,曹操现在的形象和为人,都深得他心,让他充满了好感。</p>
如今的曹老板还没发迹,现在的官职也不过是个西园校尉而已。</p>
相比之下,跟刘备现在的身份简直是天壤之别。</p>
所以相对的,曹操面对陈暮,也略微礼貌拘谨了很多。</p>
身份不同了,形势自然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
陈暮却笑道:“今日之事,必然名流千古,我能为诸位倒酒,乃是荣幸,怎么不能倒酒?”</p>
“哦?”</p>
鲍信纳闷道:“今日之事如何会名流千古?”</p>
陈暮一边强行给他们倒上酒,一边解释道:“诸公想想,十八路诸侯讨董,天下何等大事。孰料袁本初袁公路等人如此不济,一仗不打就匆匆离开,天下人会怎么看?”</p>
听他说完,众人就沉思起来。</p>
袁绍袁术等人说是参加了讨董,但其实也就是个重在参与。</p>
真正打了硬仗的,就只有孙坚和刘备二人而已。</p>
其他人要么打酱油,要么没法出力。</p>
而袁家还和董卓有深仇大恨,结果就在准备进攻关中的时候,袁家人却跑了,天下人会怎么想?</p>
但问题是古时信息不发达,消息传递出去,恐怕不会那么容易。</p>
曹操说出了自己的疑虑道:“袁家四世三公,在士人中素有威望,恐怕即便他们确实匆匆离开,士人们也不会说什么。”</p>
“孟德兄是以为天下人的喉舌掌握在士人手里?”</p>
陈暮反问。</p>
曹操一头雾水道:“难道不是吗?”</p>
陈暮微微一笑:“自然不是。”</p>
“那是?”</p>
老曹就更加纳闷了。</p>
陈暮说道:“我青州改良了造纸术,纸张价格低廉,逐渐普及开来。今日之事,我便要请大儒郑玄执笔,写一篇浩浩荡荡的《讨董记》,名为记录天下大事,实则为我等发声。”</p>
“到时候将为什么讨董,如何讨董,讨董的过程又发送了什么事情,详细一一记录下来。编纂成册,刊印成书,发遍天下,让世人都知道这中间发生了什么。”</p>
“如此一来,在十八路诸侯虎头蛇尾,草草结束之后。诸位兄长五人不畏艰险,决定重头再来的精神,岂不是为天下人所知?岂不是名留青史?”</p>
他这话说完,几人的呼吸就顿时急促起来。</p>
但陈暮却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继续说道:“诸位兄长想一想,别人畏惧董卓,连与董卓有深仇大恨的袁家都逃跑了。唯独你们五人还坚持讨董,那天下人会说什么?当然会说你们品德高尚,忠君爱国,仁义典范。”</p>
“上一个被如此称赞的是谁?天下三君,游平公,仲承公,仲举公,以及为天下楷模的元礼公。若今日之事被编纂入书,供世人游览,那么大家的德行就要被世人所知,新的天下五君,即将冉冉诞生。”</p>
“而我,添为前尚书令,虽然不像各位兄长一样带兵入关,为天下奉献出一切,但也是给各位倒了酒。那青史之中,寥寥给我记上几笔,我亦是幸甚至哉,诸位说说,我该不该倒这个酒?”</p>
陈暮给五个人倒完酒,将酒壶放下,笑吟吟地退后两步,看向众人。</p>
所有人都呆住了。</p>
天下五君?</p>
想都不敢想的称谓。</p>
上一个被称为天下三君的,那可是世间公认的道德君子。</p>
窦武刘淑陈蕃,加上一个八俊之首的李膺。</p>
这四个人,就是被世人敬仰的人。</p>
而现在,陈暮却说自己有资格与他们并列在一起,如何不让几人情绪激动?</p>
要知道汉朝可不是后世那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p>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p>
这八个字可谓当时至高的道德形容规范标准。</p>
而能够被称为“君”的人,就意味着做到了上述八点。要受世人尊敬,出门走路,沿途的人都要向他拱手让行弯腰敬礼。</p>
如果能够被世人尊称一句“君”,对于古代人来说,那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耀。</p>
特别是曹操。</p>
曹操历史上最大的诟病就是屠城。</p>
而现在的诟病就是出生不好。</p>
老郭说谦大爷是宦官之后那是相声里开玩笑。</p>
而曹操是真的宦官之后。</p>
所以别人说起曹操来,一句“阉竖之后”就肯定跑不了。</p>
比如边让,还有陈琳《讨曹操檄文》。</p>
要是某一天曹操也能被称为道德楷模,那这“阉竖之后”,估计就再也没人敢提了。</p>
想到这里,曹操不仅呼吸急促,手里端着的酒杯都有些颤抖起来,略微惶恐地说道:“我德行浅薄,怎么可能被称为“君”呢?”</p>
陈暮立即说道:“我想问诸公,董卓是何人?”</p>
刘备毫不犹豫道:“大奸大恶之人也!”</p>
“那天下谁敢讨伐此恶贼?”</p>
陈暮环视众人,说道:“是那些平日自诩大仁大勇之人吗?我为何没有看到他们?”</p>
“这......”</p>
几人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p>
陈暮又道:“董贼坏事做尽,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就连四世三公的袁家在他面前都退而却步,唯独诸位敢于手持三尺剑,悍然抨击此贼,暮试问,诸位不是大仁大勇之人,谁才是大仁大勇之人呢?”</p>
“也许在乡间有贤者,如康成公,此辈才应当被称为当世君子也。”</p>
曹操略微迟疑地回答。</p>
陈暮笑道:“康成公确实是当世君子,可公已老,治学教育后辈才是他的职责。而诸位之品德,却不是在治学上。而是怀揣着大仁大智大勇大义也。没有这般品德,又如何敢来此间讨董呢?”</p>
几人就都没有说话了,互相看看,手里的酒微微摇晃,泛起阵阵涟漪波纹。</p>
谁不想成名?</p>
谁不想在外面有个好名声?</p>
只是名声这个东西,其实都是士人相传,真正有品德的人,确实是让人尊敬。</p>
可几十年如一日的循规蹈矩,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p>
所以天下三君,八俊等人,也仅仅只是少数人。在数次党锢之祸后,这样有品德的君子,就已经很少。</p>
特别是天下大乱,又如何能聚起这样的名望?</p>
但现在陈暮却准备邀请郑玄执笔,将他们的事迹编纂成书,供世人瞻仰,如此美名声,流芳百世,那岂不是真的有成为“君”的那一天?</p>
这让几个人既期待,又惶恐。</p>
期待的是他们莫非真的有成为君子的品质?</p>
惶恐的是,怕自己的品德不够,书出来之后,就被世人攻击,让名声变臭。</p>
所以每个人包括曹操刘备在内,都是心情复杂,左顾右盼不知所措。</p>
也许有人说,曹操刘备孙坚可是魏蜀吴的奠基人,都是成大事者,怎么可能会因为这事而紧张?</p>
但一来三人现在还处于幼年期,三十多岁的年纪人生阅历远不如后来那么丰富。</p>
二来,汉以德治,仁义君子是真的会受世人尊敬的,名望很重要。</p>
所以这样一个传播名望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是激动,患得患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p>
最后还是刘备勉强忍住激动,说道:“诸公,我们就不要听四弟胡扯了,我们只做好我们自己本份的事情就行,来,喝酒。”</p>
“喝酒!”</p>
几人连忙举杯又喝,但之前那一杯的心情与现在这一杯的心情,都变得不同了起来。</p>
夏日清凉的微风从殿外吹入,每个人脸颊微红,心情荡漾起伏不定。</p>
看到外面那么好的天气,鸟语花香,刘备说道:“今日风光大好,不若去殿外看看?”</p>
“好。”</p>
“听闻先帝的西园风景如画?我却是还未见过。”</p>
“是倒是,可惜被那董贼烧了大半。”</p>
“还有一半看看也好。”</p>
“那便同游西园,想来我等拳拳爱国之心,先帝也不会怪罪。”</p>
借着酒意,刘备说道:“待冬日出兵之时,我们便去先帝墓前,焚香祷告祭拜,请先帝保佑我们击破董贼,迎回圣驾!”</p>
众人便出了却非殿,在数千护卫的保护下,一行人来到了西园。</p>
西园早就被烧了大半,曾经的奇花异草,阁楼庭院,都被烧得一干二净,连西园的湖池都已经干涸,少数没有被烧到的地方也遍地生出杂草,再难有当初的盛况。</p>
唯有当初先帝刘宏最喜欢登的那座高台还在,矗立在西园西侧,靠近西墙,在风中萧瑟,似乎是见证了这些年来岁月变迁的历史,充满了沧桑。</p>
五人登上高台,秋夏之时,下午的阳光并不浓烈,暖风吹拂众人的发梢,像那些年的先帝一样,观看着远方起伏不定的高山与浩瀚大河。</p>
陈暮取出刀来,每人取了一滴血,滴入酒壶之中,接着又给他们添上了酒。</p>
众人立于高台之上,一起举起酒杯。</p>
“今日我刘备!”</p>
“我公孙瓒!”</p>
“我曹操!”</p>
“我孙坚!”</p>
“我鲍信!”</p>
“我等五人,今日结盟。誓为兄弟,同舟共济,共讨董卓,匡扶汉室。有违此言,天人共戮之!”</p>
提杯仰头,一饮而尽。</p>
徐徐微风中,大家一同仰天大笑。</p>
台下数千士兵,纷纷高呼:“讨董卓,扶汉室。讨董卓,扶汉室。”</p>
声音恢宏,刺破云霄。</p>
像是有一股风雷之气,冲天而起。</p>
陈暮站在他们的身边,仰望着苍穹,双手笼在袖子里,只是保持着微笑。</p>
山河万里,宫殿千阙,几人兴亡几人枯。</p>
千百年后,谁都是一捧黄土。</p>
但英雄人物,之所以是英雄人物,就是因为他们的格局,可以撼动整个天地。</p>
哪怕他们无法永远留在时间里,却在此时此刻,豪气干云,震慑乾坤。</p>
是非成败笑谈之间青史寥寥几笔。</p>
对他们而言,不过是浊酒一杯,笑对苍穹与星河罢了。</p>
</p>sxbiquge/read/1/1810/ )
还剩下孙坚曹操鲍信公孙瓒。</p>
这几人当中,孙坚和曹操,确实是敢打敢拼。</p>
关东联军畏惧不前,唯独他们二人一往无前,虽然接连被徐荣击败。</p>
但这也证明与袁绍袁术等各路诸侯相比,孙坚曹操的格局就远比他们高了一大截。</p>
这其中鲍信和公孙瓒算是两个异类,公孙瓒是看在刘备的面子上,而鲍信是跟曹操刎颈之交。</p>
如果没有刘备和曹操在,公孙瓒和鲍信会不会走,犹未可知。</p>
看着殿内寥寥几人,刘备不无感慨。目前关东联军,也就只剩下这点底子了。</p>
最让刘备感动的是,曹操和孙坚的不离不弃,让他很是欣慰。</p>
路遥方知马力,患难才见真情。</p>
袁绍等人带走了大半兵马,曹操孙坚鲍信三人的实力明明不强,却依旧不离不弃,总算是让刘备稍微舒服一些。</p>
他扫视殿内,缓缓从首席上下来,对身边的侍从说道:“将我的席子取下来,就铺在这殿中。”</p>
“盟主?”</p>
曹操不解,也站起来问道:“这是何意?”</p>
刘备摇摇头:“在汉室最危急的时候,才能够看到谁才是大汉的忠臣。高祖开创基业不易,多少年艰辛才换来今日的大汉江山。后来王莽篡汉,世祖武皇帝奋起拼搏,终究又换来一百余年的安宁。”</p>
“而如今董卓篡逆,如那王莽一般要为祸这天下。我刘备得庇于先帝赏识,从一届平民之身窃居今日诸侯之位,不说我宗室身份,便为先帝遗臣,亦有守卫江山之责。”</p>
“袁本初袁公路四世三公,世受皇恩。且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袁家数百人口皆丧命于董卓之手,本应当悍然而起抨击国贼,却一个个心怀叵测,令人齿寒,唯有诸公,才是汉室支柱,国家栋梁,请受刘备一拜!”</p>
说罢,环视一圈,向着曹操孙坚鲍信公孙瓒四人拱手一礼。</p>
众人连忙道:“使不得,使不得。盟主为天下殚精竭虑,亦是攻董主力,我等不过是附为羽翼,摇旗呐喊而已,何须盟主如此大礼。”</p>
刘备却笑着说道:“正所谓孤木难成林,滴水莫做海。没有众人之力,又怎么能逼得董卓退守函谷关呢?那袁绍袁术等人既然如此不忠不义,便不管他们了,诸位,我想与你们一起结盟,请坐而相谈。”</p>
这是打算放弃二月初在酸枣定的盟约,重新定一个新的会盟。</p>
伟人曾经评价过刘备,说刘备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用人,善于团结各方力量一起对抗强敌。</p>
在这一点上,伟人的评价绝对是正确的。</p>
在发现袁绍袁术等人心怀鬼胎,不堪重用之后,就立即放弃他们,转而开始团结起曹操鲍信孙坚公孙瓒的力量。</p>
而且刘备也完全没有因为自己是宗室,先帝请封的乡侯,以及青州牧的身份来看低他们。</p>
干脆邀请他们几个人一起坐在中间两张拼凑起来的席子上谈国家大事。</p>
要知道,这里的人年龄差距都不大,最大的是鲍信,元嘉元年(151)出生,今年是40岁,最小的是刘备,延熹四年(161)出生,30岁。</p>
而曹操和孙坚都是永寿元年(155)年,36岁。公孙瓒则是延熹三年(160)出生,31岁。</p>
古人都讲究虚岁,所以实际年龄都要小一岁。</p>
但不管怎么样,即便是十八路诸侯加起来,论起官职和地位,也都是刘备最高。</p>
一州州牧,一地乡侯,先帝汉孝康帝亲自录入宗室,赐予爵位。</p>
整个天下,也仅仅是三公九卿大将军等人比刘备身份高一点。</p>
所以刘备坐在首席,是没有任何争议的。</p>
但他现在却邀请大家一起坐在下面,这意味着刘备其实是在和他们平辈且同等身份在交往。</p>
这一点就让所有人都觉得很舒服。</p>
众人在刘备的邀请下一起坐在了中间的席子上,因为席子不大,五个人肩膀并着肩膀,几乎是身子互相靠在一起。</p>
在后世,这件事情变成了一个成语。</p>
叫“携手同席”。</p>
跟“吴越同舟”一样,表示大家团结互助,齐心协力,一起战胜困难。</p>
孙坚坐下之后,第一个拍着胸脯说道:“盟主,别的不用多说,只要冬季真的可以淌水过河滩,坚请命为先锋,必为盟主破了函谷关!”</p>
刘备无比高兴,看孙坚的眼神一下子变得不同起来,笑着说道:“大家不要叫我盟主了,这里再也没有盟主。如果不嫌弃的话,我们以兄弟相称,叫我表字即可,备想问问诸位年纪。”</p>
鲍信左右看看,略微不好意思地道:“盟......玄德,我生于元嘉元年,应当是我最大。”</p>
“操生于永寿元年九月。”</p>
“我也是,不过我是二月,比孟德大。”</p>
“玄德,你是知道我的,我就比你大一岁。”</p>
几人纷纷说道。</p>
刘备大笑道:“那好,此后我们五人便为兄弟,允诚兄最大,便是大哥。文台兄其次,便是二兄。孟德兄排三,伯圭兄为四,小弟添居末席。”</p>
“诶,玄德乃宗室,又是诸侯,青州牧,我等最高不过一地太守,怎么有资格与玄德称兄道弟?”</p>
几人连连推辞。</p>
刘备却说道:“大家都是为国为民,岂有高低贵贱之分?诸位不用多说,今日痛快,怎么能少酒才行,来人,上酒。”</p>
旁边就有侍从去取酒。</p>
陈暮关羽张飞三人站在刘备身后,互相对视,耸耸肩,没有人的眼里露出不满。</p>
因为结义,与誓为兄弟是两个概念。</p>
结义跟后世的收养养子是一样的,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同样有继承权。就跟亲兄弟一样,属于异父异母的同胞兄弟。</p>
根据史料记载,公孙瓒也有三个结义兄弟,所以他跟刘备关系好是好,但还没有到结义为亲兄弟的地步。</p>
而誓为兄弟,就属于朋友的最高境界,如刎颈之交,莫逆之交,管鲍之交说的就是这种。</p>
像刘备跟公孙瓒,跟牵招,就都属于刎颈之交,好朋友的最高境界。</p>
刘备今天就是打算和孙坚曹操鲍信一起成为最好的朋友。</p>
很快,酒上来。</p>
“玄德,我是个粗人,只知道打仗。但我知道你是个仁义之人,不会骗我。今日既然我等誓为兄弟,它日有需要我孙文台之处,尽管直说。”</p>
孙坚端起酒来,豪气干云。</p>
刘备也端起酒,流下了眼泪,感叹道:“汉室凋零,天子垂危,国家之际,有几位忠肝义胆之辈,我想汉朝二十三代先帝,必然会护佑我等,讨董顺利。”</p>
曹操亦是感动得流泪,说道:“玄德弟乃忠义之君也,操虽然德微力小,但也愿意尽绵薄之力。如果不嫌弃操鄙陋,此番讨董,我愿与文台兄一同为先锋,讨伐董卓,匡扶汉室。”</p>
鲍信端起酒来,看向众人感激涕零道:“玄德汉室宗亲,又为诸侯,身份尊贵,却屈尊降贵,与我等粗鄙之人称兄道弟,足见君子之风。我亦是愿意肝脑涂地,生死相随!”</p>
公孙瓒哈哈大笑道:“那我等今日就自己结盟,待讨伐了董卓,他日迎回天子,平定天下叛乱,则大家一起同朝为官,共同辅佐天子,待将来天子亲政,亦不失为周公、霍公这等佳话。”</p>
刘备擦干了眼泪,被公孙瓒逗笑了,摇头说道:“这些事情还是太遥远,还是先顾着眼下。等将董贼碎尸万段之后,再去想这些,其它的都不说了,来,喝酒!”</p>
“喝酒!”</p>
众人一起举杯,一饮而尽。</p>
陈暮等他们饮完这杯,从侍者手里取来酒壶,上去就给他们准备续上。</p>
曹操连忙捂住自己的酒杯道:“尚书令怎可亲自倒酒?”</p>
当年在长社,陈暮和曹操还有一些不太愉快。</p>
但这些都成了过往云烟。</p>
至少在刘备眼里,曹操现在的形象和为人,都深得他心,让他充满了好感。</p>
如今的曹老板还没发迹,现在的官职也不过是个西园校尉而已。</p>
相比之下,跟刘备现在的身份简直是天壤之别。</p>
所以相对的,曹操面对陈暮,也略微礼貌拘谨了很多。</p>
身份不同了,形势自然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
陈暮却笑道:“今日之事,必然名流千古,我能为诸位倒酒,乃是荣幸,怎么不能倒酒?”</p>
“哦?”</p>
鲍信纳闷道:“今日之事如何会名流千古?”</p>
陈暮一边强行给他们倒上酒,一边解释道:“诸公想想,十八路诸侯讨董,天下何等大事。孰料袁本初袁公路等人如此不济,一仗不打就匆匆离开,天下人会怎么看?”</p>
听他说完,众人就沉思起来。</p>
袁绍袁术等人说是参加了讨董,但其实也就是个重在参与。</p>
真正打了硬仗的,就只有孙坚和刘备二人而已。</p>
其他人要么打酱油,要么没法出力。</p>
而袁家还和董卓有深仇大恨,结果就在准备进攻关中的时候,袁家人却跑了,天下人会怎么想?</p>
但问题是古时信息不发达,消息传递出去,恐怕不会那么容易。</p>
曹操说出了自己的疑虑道:“袁家四世三公,在士人中素有威望,恐怕即便他们确实匆匆离开,士人们也不会说什么。”</p>
“孟德兄是以为天下人的喉舌掌握在士人手里?”</p>
陈暮反问。</p>
曹操一头雾水道:“难道不是吗?”</p>
陈暮微微一笑:“自然不是。”</p>
“那是?”</p>
老曹就更加纳闷了。</p>
陈暮说道:“我青州改良了造纸术,纸张价格低廉,逐渐普及开来。今日之事,我便要请大儒郑玄执笔,写一篇浩浩荡荡的《讨董记》,名为记录天下大事,实则为我等发声。”</p>
“到时候将为什么讨董,如何讨董,讨董的过程又发送了什么事情,详细一一记录下来。编纂成册,刊印成书,发遍天下,让世人都知道这中间发生了什么。”</p>
“如此一来,在十八路诸侯虎头蛇尾,草草结束之后。诸位兄长五人不畏艰险,决定重头再来的精神,岂不是为天下人所知?岂不是名留青史?”</p>
他这话说完,几人的呼吸就顿时急促起来。</p>
但陈暮却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继续说道:“诸位兄长想一想,别人畏惧董卓,连与董卓有深仇大恨的袁家都逃跑了。唯独你们五人还坚持讨董,那天下人会说什么?当然会说你们品德高尚,忠君爱国,仁义典范。”</p>
“上一个被如此称赞的是谁?天下三君,游平公,仲承公,仲举公,以及为天下楷模的元礼公。若今日之事被编纂入书,供世人游览,那么大家的德行就要被世人所知,新的天下五君,即将冉冉诞生。”</p>
“而我,添为前尚书令,虽然不像各位兄长一样带兵入关,为天下奉献出一切,但也是给各位倒了酒。那青史之中,寥寥给我记上几笔,我亦是幸甚至哉,诸位说说,我该不该倒这个酒?”</p>
陈暮给五个人倒完酒,将酒壶放下,笑吟吟地退后两步,看向众人。</p>
所有人都呆住了。</p>
天下五君?</p>
想都不敢想的称谓。</p>
上一个被称为天下三君的,那可是世间公认的道德君子。</p>
窦武刘淑陈蕃,加上一个八俊之首的李膺。</p>
这四个人,就是被世人敬仰的人。</p>
而现在,陈暮却说自己有资格与他们并列在一起,如何不让几人情绪激动?</p>
要知道汉朝可不是后世那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p>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p>
这八个字可谓当时至高的道德形容规范标准。</p>
而能够被称为“君”的人,就意味着做到了上述八点。要受世人尊敬,出门走路,沿途的人都要向他拱手让行弯腰敬礼。</p>
如果能够被世人尊称一句“君”,对于古代人来说,那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耀。</p>
特别是曹操。</p>
曹操历史上最大的诟病就是屠城。</p>
而现在的诟病就是出生不好。</p>
老郭说谦大爷是宦官之后那是相声里开玩笑。</p>
而曹操是真的宦官之后。</p>
所以别人说起曹操来,一句“阉竖之后”就肯定跑不了。</p>
比如边让,还有陈琳《讨曹操檄文》。</p>
要是某一天曹操也能被称为道德楷模,那这“阉竖之后”,估计就再也没人敢提了。</p>
想到这里,曹操不仅呼吸急促,手里端着的酒杯都有些颤抖起来,略微惶恐地说道:“我德行浅薄,怎么可能被称为“君”呢?”</p>
陈暮立即说道:“我想问诸公,董卓是何人?”</p>
刘备毫不犹豫道:“大奸大恶之人也!”</p>
“那天下谁敢讨伐此恶贼?”</p>
陈暮环视众人,说道:“是那些平日自诩大仁大勇之人吗?我为何没有看到他们?”</p>
“这......”</p>
几人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p>
陈暮又道:“董贼坏事做尽,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就连四世三公的袁家在他面前都退而却步,唯独诸位敢于手持三尺剑,悍然抨击此贼,暮试问,诸位不是大仁大勇之人,谁才是大仁大勇之人呢?”</p>
“也许在乡间有贤者,如康成公,此辈才应当被称为当世君子也。”</p>
曹操略微迟疑地回答。</p>
陈暮笑道:“康成公确实是当世君子,可公已老,治学教育后辈才是他的职责。而诸位之品德,却不是在治学上。而是怀揣着大仁大智大勇大义也。没有这般品德,又如何敢来此间讨董呢?”</p>
几人就都没有说话了,互相看看,手里的酒微微摇晃,泛起阵阵涟漪波纹。</p>
谁不想成名?</p>
谁不想在外面有个好名声?</p>
只是名声这个东西,其实都是士人相传,真正有品德的人,确实是让人尊敬。</p>
可几十年如一日的循规蹈矩,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p>
所以天下三君,八俊等人,也仅仅只是少数人。在数次党锢之祸后,这样有品德的君子,就已经很少。</p>
特别是天下大乱,又如何能聚起这样的名望?</p>
但现在陈暮却准备邀请郑玄执笔,将他们的事迹编纂成书,供世人瞻仰,如此美名声,流芳百世,那岂不是真的有成为“君”的那一天?</p>
这让几个人既期待,又惶恐。</p>
期待的是他们莫非真的有成为君子的品质?</p>
惶恐的是,怕自己的品德不够,书出来之后,就被世人攻击,让名声变臭。</p>
所以每个人包括曹操刘备在内,都是心情复杂,左顾右盼不知所措。</p>
也许有人说,曹操刘备孙坚可是魏蜀吴的奠基人,都是成大事者,怎么可能会因为这事而紧张?</p>
但一来三人现在还处于幼年期,三十多岁的年纪人生阅历远不如后来那么丰富。</p>
二来,汉以德治,仁义君子是真的会受世人尊敬的,名望很重要。</p>
所以这样一个传播名望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是激动,患得患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p>
最后还是刘备勉强忍住激动,说道:“诸公,我们就不要听四弟胡扯了,我们只做好我们自己本份的事情就行,来,喝酒。”</p>
“喝酒!”</p>
几人连忙举杯又喝,但之前那一杯的心情与现在这一杯的心情,都变得不同了起来。</p>
夏日清凉的微风从殿外吹入,每个人脸颊微红,心情荡漾起伏不定。</p>
看到外面那么好的天气,鸟语花香,刘备说道:“今日风光大好,不若去殿外看看?”</p>
“好。”</p>
“听闻先帝的西园风景如画?我却是还未见过。”</p>
“是倒是,可惜被那董贼烧了大半。”</p>
“还有一半看看也好。”</p>
“那便同游西园,想来我等拳拳爱国之心,先帝也不会怪罪。”</p>
借着酒意,刘备说道:“待冬日出兵之时,我们便去先帝墓前,焚香祷告祭拜,请先帝保佑我们击破董贼,迎回圣驾!”</p>
众人便出了却非殿,在数千护卫的保护下,一行人来到了西园。</p>
西园早就被烧了大半,曾经的奇花异草,阁楼庭院,都被烧得一干二净,连西园的湖池都已经干涸,少数没有被烧到的地方也遍地生出杂草,再难有当初的盛况。</p>
唯有当初先帝刘宏最喜欢登的那座高台还在,矗立在西园西侧,靠近西墙,在风中萧瑟,似乎是见证了这些年来岁月变迁的历史,充满了沧桑。</p>
五人登上高台,秋夏之时,下午的阳光并不浓烈,暖风吹拂众人的发梢,像那些年的先帝一样,观看着远方起伏不定的高山与浩瀚大河。</p>
陈暮取出刀来,每人取了一滴血,滴入酒壶之中,接着又给他们添上了酒。</p>
众人立于高台之上,一起举起酒杯。</p>
“今日我刘备!”</p>
“我公孙瓒!”</p>
“我曹操!”</p>
“我孙坚!”</p>
“我鲍信!”</p>
“我等五人,今日结盟。誓为兄弟,同舟共济,共讨董卓,匡扶汉室。有违此言,天人共戮之!”</p>
提杯仰头,一饮而尽。</p>
徐徐微风中,大家一同仰天大笑。</p>
台下数千士兵,纷纷高呼:“讨董卓,扶汉室。讨董卓,扶汉室。”</p>
声音恢宏,刺破云霄。</p>
像是有一股风雷之气,冲天而起。</p>
陈暮站在他们的身边,仰望着苍穹,双手笼在袖子里,只是保持着微笑。</p>
山河万里,宫殿千阙,几人兴亡几人枯。</p>
千百年后,谁都是一捧黄土。</p>
但英雄人物,之所以是英雄人物,就是因为他们的格局,可以撼动整个天地。</p>
哪怕他们无法永远留在时间里,却在此时此刻,豪气干云,震慑乾坤。</p>
是非成败笑谈之间青史寥寥几笔。</p>
对他们而言,不过是浊酒一杯,笑对苍穹与星河罢了。</p>
</p>sxbiquge/read/1/1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