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说走通用电气yf-120,或者普·惠f-135的技术路线?”杨东升皱着眉问。</p>
“嗯!”王副总点点头。</p>
“步子迈的太大了!”杨东升摇了摇头,“你应该知道yf-120的变循环技术复杂程度太高,响应速度慢,直接导致yf-120竞标f-22发动机的时候出局!”</p>
“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美国那边其实并没有放弃yf-120。我们从通用电气挖来的人说,通用电气竞标f-22发动机失败后,美国政府继续支持通用电气完善yf-120的技术,据说是准备做下一代发动机。想要涡扇的节油能力,又想要涡喷的高空高速性能,变循环是最佳选择!”王副总道。</p>
“可是通用电气的变循环技术完善都不知道需要多久!我们一点变循环的发动机的经验也没有,直接就上变循环,太冒险了!”杨东升道。</p>
这个时代,美国可是指望f-22吊打全世界50年的。</p>
一切跟f-22相关的技术,都是顶级技术机密。新笔趣阁</p>
连以色列想买f-22,都没有被允许。</p>
通用电气的yf-120曾经参与f-22项目,还是美国的下一代发动机。</p>
这款发动机的保密级别,绝对不是已经卖到全世界的民用燃气轮机,以及已经服役了几十年的f-110发动机可比的。</p>
即便明年发生经济危机,杨东升也没有把握能从通用电气,挖到相关团队。</p>
何况通用电气恐怕自己也没解决变循环发动机的相关技术。</p>
我们的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发工作可是不等人!</p>
“至于f-135发动机?”杨东升抓了抓下巴颏,“根据我最近得到的消息,f-35战斗机的机动性能太差了,几乎只能做一款对地攻击机使用,美国空军非常不满意!不过他们有f-22,f-35空战能力差不是问题!我们可没有!”</p>
f-35战斗机2006年12月才定型,绰号还是“闪电”,很多问题现在还没暴露出来。</p>
“那样我们就只有尽量压缩涵道比了!”王副总道。</p>
涵道比是涡扇发动机外涵道与内涵道空气流量的比值。</p>
涵道比越大,发动机前端的风扇越大,推力越大,燃油效率越高。</p>
运输机和民航客机使用的都是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p>
波音737、空客a320客机所用的cfm-56发动机,涵道比达到了6。</p>
波音777客机使用的ge-90发动机,涵道比甚至达到了9。</p>
大涵道比发动机前端的大风扇对推力、燃油效率是有利的,但也是巨大的空气阻力。</p>
而且风扇直径越大,转速就得相应越低。</p>
一旦风扇叶尖的速度超过音速,就会形成激波。</p>
激波会对机匣、相邻叶片造成破坏,还会影响进气效率。</p>
所以战斗机选用的涡扇发动机涵道比都小于1。</p>
f-16、f-15战斗机使用的f-110发动机,涵道比是0.76。</p>
为了能让f-22超音速巡航,f-119发动机的涵道比只有0.25。</p>
到f-35的时候,f-135发动机涵道比又增大到了0.57。</p>
结果就是f-135发动机虽然使用了更先进的单晶叶片,推力增加了,但是f-35战斗机基本丧失了超音速巡航能力。</p>
“从一款涡扇发动机衍生出一款涡喷发动机,技术难度大吗?”杨东升问。</p>
“这个难度倒是不大!”王副总一愣道,“涡扇发动机涵道比降为0,也就是没有外涵道,就是涡喷发动机了。可是涡喷发动机油耗高、经济性较差,优势也就是直径小,可使用的速度范围大,目前基本只在无人机、巡航导弹上,还有应用!”</p>
此时他们已经走出了厂房,杨东升仰头看了一下天,“老王,你不觉得的这种材料只考虑在航空发动机上应用,太浪费了吗?”</p>
“您是说……”王副总一时不明白杨东升的意思。</p>
“你对超燃冲压发动机、旋转爆震发动机,了解多少?”杨东升问。</p>>
王副总想了想道,“超燃冲压发动机,我还了解一些。旋转爆震发动机?之前只听说过名字!”</p>
杨东升笑了笑,又问,“空天飞机呢?”</p>
王副总一愣,“您想涉足航天?可是咱们国家现在还没有对民间资本放开这一块。”</p>
“美国那边已经放开了,我们早晚也会放开!”</p>
杨东升答应小老虎,让她做宇航员,可不只是说说而已。</p>
原本他准备学马斯克,搞火箭,现在他有了更好的选择。</p>
卫星发射之所以贵,有多方面的原因。</p>
第一,火箭是垂直起飞的。</p>
火箭推重比必须大于1才能飞起来,而且发射一旦失败,只能做自由落地运动,救无可救。</p>
对可靠性要求极端严格!</p>
相比之下,民航客机的推重比大多只有0.2多一点。</p>
无人机推重比可以更小。</p>
第二,火箭箭体基本上就是个一次性用品。</p>
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那种火箭回收技术方式,要预留大量燃料,要加强箭体,还要加装回收装置。</p>
回收之后,还要进行繁琐的检查。</p>
基本抵消了火箭回收的利润,实际上,噱头大于收益。</p>
第三,此时的火箭制造,大量零部件还离不开手工打磨。</p>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最重要的技术,是实现了火箭发动机的工业化制造。</p>
依靠电子技术进步,控制系统完善。</p>
无论火箭发射重量多大,只需要往上堆梅林发动机。</p>
把火箭从“工艺品”做成了“工业品”。</p>
当年苏联的n-1运载火箭,如果有这项技术,也就不会失败了。</p>
这也是杨东升原本想走的路线。</p>
第四,火箭要自带氧化剂。</p>
一枚火箭90%的重量是燃料,燃料四分之三以上又是氧化剂。</p>
再去掉火箭舰体本身的重量。</p>
一颗起飞重量上百吨的火箭,最终只能实现几吨的有效荷载。</p>
这样的卫星发射不贵才怪!</p>
空天飞机不同,它是像民航客机一样水平起飞的。</p>
就算失败,也可以自己飞回去。</p>
空天飞机可以重复使用,先使用涡喷发动机,加速到3马赫,然后启动超燃冲压发动机,加速到10马赫以上,最后启动火箭发动机,进入太空。</p>
可以省下大量的氧化剂。</p>
或者是使用旋转爆震发动机,直接从零加速。</p>
在太空电梯技术实现前,这可能是最便宜的飞入太空的方式。</p>
前世各国都没有搞出空天飞机,最主要的原因是无论超燃冲压发动机本身,还是空天飞机机体,都需要能承受四五千度高温的材料。</p>sxbiquge/read/10/10754/ )
“你是说走通用电气yf-120,或者普·惠f-135的技术路线?”杨东升皱着眉问。</p>
“嗯!”王副总点点头。</p>
“步子迈的太大了!”杨东升摇了摇头,“你应该知道yf-120的变循环技术复杂程度太高,响应速度慢,直接导致yf-120竞标f-22发动机的时候出局!”</p>
“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美国那边其实并没有放弃yf-120。我们从通用电气挖来的人说,通用电气竞标f-22发动机失败后,美国政府继续支持通用电气完善yf-120的技术,据说是准备做下一代发动机。想要涡扇的节油能力,又想要涡喷的高空高速性能,变循环是最佳选择!”王副总道。</p>
“可是通用电气的变循环技术完善都不知道需要多久!我们一点变循环的发动机的经验也没有,直接就上变循环,太冒险了!”杨东升道。</p>
这个时代,美国可是指望f-22吊打全世界50年的。</p>
一切跟f-22相关的技术,都是顶级技术机密。新笔趣阁</p>
连以色列想买f-22,都没有被允许。</p>
通用电气的yf-120曾经参与f-22项目,还是美国的下一代发动机。</p>
这款发动机的保密级别,绝对不是已经卖到全世界的民用燃气轮机,以及已经服役了几十年的f-110发动机可比的。</p>
即便明年发生经济危机,杨东升也没有把握能从通用电气,挖到相关团队。</p>
何况通用电气恐怕自己也没解决变循环发动机的相关技术。</p>
我们的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发工作可是不等人!</p>
“至于f-135发动机?”杨东升抓了抓下巴颏,“根据我最近得到的消息,f-35战斗机的机动性能太差了,几乎只能做一款对地攻击机使用,美国空军非常不满意!不过他们有f-22,f-35空战能力差不是问题!我们可没有!”</p>
f-35战斗机2006年12月才定型,绰号还是“闪电”,很多问题现在还没暴露出来。</p>
“那样我们就只有尽量压缩涵道比了!”王副总道。</p>
涵道比是涡扇发动机外涵道与内涵道空气流量的比值。</p>
涵道比越大,发动机前端的风扇越大,推力越大,燃油效率越高。</p>
运输机和民航客机使用的都是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p>
波音737、空客a320客机所用的cfm-56发动机,涵道比达到了6。</p>
波音777客机使用的ge-90发动机,涵道比甚至达到了9。</p>
大涵道比发动机前端的大风扇对推力、燃油效率是有利的,但也是巨大的空气阻力。</p>
而且风扇直径越大,转速就得相应越低。</p>
一旦风扇叶尖的速度超过音速,就会形成激波。</p>
激波会对机匣、相邻叶片造成破坏,还会影响进气效率。</p>
所以战斗机选用的涡扇发动机涵道比都小于1。</p>
f-16、f-15战斗机使用的f-110发动机,涵道比是0.76。</p>
为了能让f-22超音速巡航,f-119发动机的涵道比只有0.25。</p>
到f-35的时候,f-135发动机涵道比又增大到了0.57。</p>
结果就是f-135发动机虽然使用了更先进的单晶叶片,推力增加了,但是f-35战斗机基本丧失了超音速巡航能力。</p>
“从一款涡扇发动机衍生出一款涡喷发动机,技术难度大吗?”杨东升问。</p>
“这个难度倒是不大!”王副总一愣道,“涡扇发动机涵道比降为0,也就是没有外涵道,就是涡喷发动机了。可是涡喷发动机油耗高、经济性较差,优势也就是直径小,可使用的速度范围大,目前基本只在无人机、巡航导弹上,还有应用!”</p>
此时他们已经走出了厂房,杨东升仰头看了一下天,“老王,你不觉得的这种材料只考虑在航空发动机上应用,太浪费了吗?”</p>
“您是说……”王副总一时不明白杨东升的意思。</p>
“你对超燃冲压发动机、旋转爆震发动机,了解多少?”杨东升问。</p>>
王副总想了想道,“超燃冲压发动机,我还了解一些。旋转爆震发动机?之前只听说过名字!”</p>
杨东升笑了笑,又问,“空天飞机呢?”</p>
王副总一愣,“您想涉足航天?可是咱们国家现在还没有对民间资本放开这一块。”</p>
“美国那边已经放开了,我们早晚也会放开!”</p>
杨东升答应小老虎,让她做宇航员,可不只是说说而已。</p>
原本他准备学马斯克,搞火箭,现在他有了更好的选择。</p>
卫星发射之所以贵,有多方面的原因。</p>
第一,火箭是垂直起飞的。</p>
火箭推重比必须大于1才能飞起来,而且发射一旦失败,只能做自由落地运动,救无可救。</p>
对可靠性要求极端严格!</p>
相比之下,民航客机的推重比大多只有0.2多一点。</p>
无人机推重比可以更小。</p>
第二,火箭箭体基本上就是个一次性用品。</p>
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那种火箭回收技术方式,要预留大量燃料,要加强箭体,还要加装回收装置。</p>
回收之后,还要进行繁琐的检查。</p>
基本抵消了火箭回收的利润,实际上,噱头大于收益。</p>
第三,此时的火箭制造,大量零部件还离不开手工打磨。</p>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最重要的技术,是实现了火箭发动机的工业化制造。</p>
依靠电子技术进步,控制系统完善。</p>
无论火箭发射重量多大,只需要往上堆梅林发动机。</p>
把火箭从“工艺品”做成了“工业品”。</p>
当年苏联的n-1运载火箭,如果有这项技术,也就不会失败了。</p>
这也是杨东升原本想走的路线。</p>
第四,火箭要自带氧化剂。</p>
一枚火箭90%的重量是燃料,燃料四分之三以上又是氧化剂。</p>
再去掉火箭舰体本身的重量。</p>
一颗起飞重量上百吨的火箭,最终只能实现几吨的有效荷载。</p>
这样的卫星发射不贵才怪!</p>
空天飞机不同,它是像民航客机一样水平起飞的。</p>
就算失败,也可以自己飞回去。</p>
空天飞机可以重复使用,先使用涡喷发动机,加速到3马赫,然后启动超燃冲压发动机,加速到10马赫以上,最后启动火箭发动机,进入太空。</p>
可以省下大量的氧化剂。</p>
或者是使用旋转爆震发动机,直接从零加速。</p>
在太空电梯技术实现前,这可能是最便宜的飞入太空的方式。</p>
前世各国都没有搞出空天飞机,最主要的原因是无论超燃冲压发动机本身,还是空天飞机机体,都需要能承受四五千度高温的材料。</p>sxbiquge/read/10/107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