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身穿越,是一种十分微妙的体验。</p>
钟神秀宛若陷入一道暗流之中,四周尽皆是混沌之色。</p>
若没有体外那层万门之门的莹莹光华,虽然薄弱,却抗衡着混沌侵蚀。</p>
或许纵然以元丹法力,也无法在这两方世界的间隙中生存多久。</p>
一切时间、空间……都似乎失去了定义,变得混乱。</p>
当钟神秀眼前一亮之时,他已经落在一处全新的天地。</p>
四周绿树成荫、草长莺飞。</p>
不远处,还有一方碧玉般的湖泊。</p>
“呼……”</p>
他轻轻呼吸,一枚外丹在识海之中浮现,自动吞吐着天地之间无处不在的元气。</p>
“此方天地,似乎也是一方修仙世界……”</p>
感受着与七曜天相差不大的天地元气环境,钟神秀不由满足地伸了个懒腰。</p>
他望着自己右手,不由又是一笑。</p>
在他掌中,赫然多了一张金页书册,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了一道功法。</p>
《太上龙虎镇劫妙经》!</p>
“我的根基大部分是《龙虎丹书》,张太一推演的外丹法,也是偏向于太上龙虎宗道法……有着此部经书作为参考,悟出外道元神之法,当可顺利不少……”</p>
靠着之前谋划,再加上天地改换的巨变,钟神秀总算从钟吾脑海之中弄到此法诀。</p>
“虽然……此人身为真传,地位却不如张太一,没有元神之后的修行之法,但也足够了……”</p>
“那九宫洞天,短时间内也无法回去……”</p>
想到这里,钟神秀不由一扫属性栏:</p>
【称号:降临者】</p>
【境界:元丹】</p>
【肉身神通:虚空之毒、九死返命(9)、石佛不坏】</p>
【炼丹术:宗师】</p>
【炼器术:宗师】</p>
【天秀点:1203(3%)】</p>
【万门之门:开启中(1%)】</p>
……</p>
“之前大闹龙虎福地,连魔道元神老祖都知道了我的存在,果然天秀点收入颇丰……”</p>
“除此之外,因为我是真身穿越,也不需要再完成什么执念了。”</p>
“只是万门之门的开启,还需要一点时间等待,或许是充能?”</p>
“正好炎汉看起来将有大乱,我就先在这个世界修行一番再说……如果这里特别适合修行,那不回去,似乎也可以啊。”</p>
“就是不知道,两边世界光阴流速如何……”</p>
钟神秀来到碧玉般的湖泊边上,找了块青石,盘膝而坐。</p>
他心神一下变得无比宁静,宛若做了持续数日的斋戒沐浴一般,开始阅读起手上的金页功法。</p>
《太上龙虎镇劫妙经》乃是真传弟子与元丹长老才能获得传授,道法自然神妙无比。</p>
文字用的也是古篆书写,号称‘龙章凤篆’,最能阐述天地奥秘。</p>
要是换成其它文字,就没有此种玄妙。</p>
换成魔门中人,纵然得到这宝典,恐怕也只能抓瞎。</p>
幸好,作为太上龙虎宗嫡传,张太一对于这种篆文却是从小就开始学习的。</p>
而在奴役对方神魂的那段岁月里,钟神秀早已将有用的知识都压榨干净。</p>
解读起来,并无丝毫滞塞。</p>
甚至,一些道门甚至是太上龙虎宗专属的秘语、暗指、隐喻等等,他也是门清。</p>
‘这也是道法一脉相承的优势,否则扔给我一本太平宗的元神秘典,我都不一定能看懂,就更不用说体系不同的佛门与魔道功法了……’</p>
一个大宗门的根本传承,不仅仅是那些根基道法,同时还有一种文化、一种烙印、一种熏陶与积累。</p>
钟神秀感慨一声,继续阅读。</p>
《太上龙虎镇劫妙经》,从炼出法力开始阐述,有不同的天罡地煞法术,可以组合成更加犀利的神通,比如袖里乾坤、十二元辰宙神光等等,都是位列一品的大神通。</p>
当然,同为从《太一龙虎统摄真篆神法》中拆分出来的典籍,它与《龙虎丹书》也十分匹配。</p>
那些以《龙虎丹书》炼成元丹的长老,可以直接从结丹篇开始修行。</p>
而这,也是《太上龙虎镇劫妙经》的真正精髓所在。</p>
此部道书最为擅长的,就是应对与化解灾劫,有‘镇’、‘化’、‘替’种种秘诀。</p>
所谓‘镇’,就是指镇劫秘术,一旦修士感应到即将渡劫,可以施展秘法,将灾劫暂时镇压,等待回到宗门,或者炼成几件护身法宝,或者邀请亲友护法,再从容而过。</p>
‘化’则是各种化劫之术,比如之前的张太一,化结丹天劫为人劫,再以杀渡过,便是其中一点皮毛。</p>
此化劫之术,可以将天劫化为人劫,也可以将人劫化为天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p>
同时,还可以通过积攒大量功德,以及借助贵人的气运命格,缓缓化解劫数。</p>
最后的‘替’,则是替劫之法,能于十死无生的境遇中,硬生生挣得一线天机!</p>
此替劫秘术,有正邪两种,正道做法是炼制某件气息相关的法宝,以法宝代替修士承担劫数。</p>
而邪法则有些残忍,需要以人代替,最好的办法是找个弟子,将衣钵传授,再暗中施展秘术,便可以代替修士去渡劫,说白了就是找替死鬼。</p>
“靠着这种种渡劫秘术,太上龙虎宗的元丹与元神修士,是整个炎汉第二帝国中活得最滋润的。”</p>
“但即使如此,陨落于种种劫数之下的太上龙虎宗修士,依旧不在少数,只是存活率比其它宗门高上一点而已。”</p>
“道书之中,最后警告——‘天劫好过,人劫难防,命劫最难抵挡’!”</p>
钟神秀对此很有感悟。</p>
所谓天劫,最是简单粗暴,拿自身道行硬拼就是,只要渡过雷劫,就算成功。</p>
比如元丹第一灾,便是天降雷霆来打你,渡过了继续逍遥,挨不过就灰飞烟灭,最是简单粗暴。</p>
而人劫就十分难说,有的只是普通劫数,比如某个仇家,在他道法未成之际就算出位置,提剑斩杀,渡过就十分简单。</p>
奈何人劫防不胜防,难以提前算出,往往等到大祸临头还不自知。</p>
甚至,就是修士的亲近之人,成为人劫,比如道侣、子女、徒弟等等,纵然杀了,也要留下心魔。</p>
至于最后的命劫,则无法抵挡。</p>
因为命劫往往发自于内,无法依靠护身法宝、乃至师长护持解决。</p>
比如元丹第二灾与第三灾,阴火与风灾,都是起于修士自身体内,跟走火入魔一般,极难抵挡。</p>
到了元神四劫,就更加诡异莫测,比如爱上了某个孽债缠身的女子,纵然转了三生三世都无法摆脱,连师长都要叹息是‘命中注定的劫数’!</p>
</p>sxbiquge/read/1/1148/ )
钟神秀宛若陷入一道暗流之中,四周尽皆是混沌之色。</p>
若没有体外那层万门之门的莹莹光华,虽然薄弱,却抗衡着混沌侵蚀。</p>
或许纵然以元丹法力,也无法在这两方世界的间隙中生存多久。</p>
一切时间、空间……都似乎失去了定义,变得混乱。</p>
当钟神秀眼前一亮之时,他已经落在一处全新的天地。</p>
四周绿树成荫、草长莺飞。</p>
不远处,还有一方碧玉般的湖泊。</p>
“呼……”</p>
他轻轻呼吸,一枚外丹在识海之中浮现,自动吞吐着天地之间无处不在的元气。</p>
“此方天地,似乎也是一方修仙世界……”</p>
感受着与七曜天相差不大的天地元气环境,钟神秀不由满足地伸了个懒腰。</p>
他望着自己右手,不由又是一笑。</p>
在他掌中,赫然多了一张金页书册,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了一道功法。</p>
《太上龙虎镇劫妙经》!</p>
“我的根基大部分是《龙虎丹书》,张太一推演的外丹法,也是偏向于太上龙虎宗道法……有着此部经书作为参考,悟出外道元神之法,当可顺利不少……”</p>
靠着之前谋划,再加上天地改换的巨变,钟神秀总算从钟吾脑海之中弄到此法诀。</p>
“虽然……此人身为真传,地位却不如张太一,没有元神之后的修行之法,但也足够了……”</p>
“那九宫洞天,短时间内也无法回去……”</p>
想到这里,钟神秀不由一扫属性栏:</p>
【称号:降临者】</p>
【境界:元丹】</p>
【肉身神通:虚空之毒、九死返命(9)、石佛不坏】</p>
【炼丹术:宗师】</p>
【炼器术:宗师】</p>
【天秀点:1203(3%)】</p>
【万门之门:开启中(1%)】</p>
……</p>
“之前大闹龙虎福地,连魔道元神老祖都知道了我的存在,果然天秀点收入颇丰……”</p>
“除此之外,因为我是真身穿越,也不需要再完成什么执念了。”</p>
“只是万门之门的开启,还需要一点时间等待,或许是充能?”</p>
“正好炎汉看起来将有大乱,我就先在这个世界修行一番再说……如果这里特别适合修行,那不回去,似乎也可以啊。”</p>
“就是不知道,两边世界光阴流速如何……”</p>
钟神秀来到碧玉般的湖泊边上,找了块青石,盘膝而坐。</p>
他心神一下变得无比宁静,宛若做了持续数日的斋戒沐浴一般,开始阅读起手上的金页功法。</p>
《太上龙虎镇劫妙经》乃是真传弟子与元丹长老才能获得传授,道法自然神妙无比。</p>
文字用的也是古篆书写,号称‘龙章凤篆’,最能阐述天地奥秘。</p>
要是换成其它文字,就没有此种玄妙。</p>
换成魔门中人,纵然得到这宝典,恐怕也只能抓瞎。</p>
幸好,作为太上龙虎宗嫡传,张太一对于这种篆文却是从小就开始学习的。</p>
而在奴役对方神魂的那段岁月里,钟神秀早已将有用的知识都压榨干净。</p>
解读起来,并无丝毫滞塞。</p>
甚至,一些道门甚至是太上龙虎宗专属的秘语、暗指、隐喻等等,他也是门清。</p>
‘这也是道法一脉相承的优势,否则扔给我一本太平宗的元神秘典,我都不一定能看懂,就更不用说体系不同的佛门与魔道功法了……’</p>
一个大宗门的根本传承,不仅仅是那些根基道法,同时还有一种文化、一种烙印、一种熏陶与积累。</p>
钟神秀感慨一声,继续阅读。</p>
《太上龙虎镇劫妙经》,从炼出法力开始阐述,有不同的天罡地煞法术,可以组合成更加犀利的神通,比如袖里乾坤、十二元辰宙神光等等,都是位列一品的大神通。</p>
当然,同为从《太一龙虎统摄真篆神法》中拆分出来的典籍,它与《龙虎丹书》也十分匹配。</p>
那些以《龙虎丹书》炼成元丹的长老,可以直接从结丹篇开始修行。</p>
而这,也是《太上龙虎镇劫妙经》的真正精髓所在。</p>
此部道书最为擅长的,就是应对与化解灾劫,有‘镇’、‘化’、‘替’种种秘诀。</p>
所谓‘镇’,就是指镇劫秘术,一旦修士感应到即将渡劫,可以施展秘法,将灾劫暂时镇压,等待回到宗门,或者炼成几件护身法宝,或者邀请亲友护法,再从容而过。</p>
‘化’则是各种化劫之术,比如之前的张太一,化结丹天劫为人劫,再以杀渡过,便是其中一点皮毛。</p>
此化劫之术,可以将天劫化为人劫,也可以将人劫化为天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p>
同时,还可以通过积攒大量功德,以及借助贵人的气运命格,缓缓化解劫数。</p>
最后的‘替’,则是替劫之法,能于十死无生的境遇中,硬生生挣得一线天机!</p>
此替劫秘术,有正邪两种,正道做法是炼制某件气息相关的法宝,以法宝代替修士承担劫数。</p>
而邪法则有些残忍,需要以人代替,最好的办法是找个弟子,将衣钵传授,再暗中施展秘术,便可以代替修士去渡劫,说白了就是找替死鬼。</p>
“靠着这种种渡劫秘术,太上龙虎宗的元丹与元神修士,是整个炎汉第二帝国中活得最滋润的。”</p>
“但即使如此,陨落于种种劫数之下的太上龙虎宗修士,依旧不在少数,只是存活率比其它宗门高上一点而已。”</p>
“道书之中,最后警告——‘天劫好过,人劫难防,命劫最难抵挡’!”</p>
钟神秀对此很有感悟。</p>
所谓天劫,最是简单粗暴,拿自身道行硬拼就是,只要渡过雷劫,就算成功。</p>
比如元丹第一灾,便是天降雷霆来打你,渡过了继续逍遥,挨不过就灰飞烟灭,最是简单粗暴。</p>
而人劫就十分难说,有的只是普通劫数,比如某个仇家,在他道法未成之际就算出位置,提剑斩杀,渡过就十分简单。</p>
奈何人劫防不胜防,难以提前算出,往往等到大祸临头还不自知。</p>
甚至,就是修士的亲近之人,成为人劫,比如道侣、子女、徒弟等等,纵然杀了,也要留下心魔。</p>
至于最后的命劫,则无法抵挡。</p>
因为命劫往往发自于内,无法依靠护身法宝、乃至师长护持解决。</p>
比如元丹第二灾与第三灾,阴火与风灾,都是起于修士自身体内,跟走火入魔一般,极难抵挡。</p>
到了元神四劫,就更加诡异莫测,比如爱上了某个孽债缠身的女子,纵然转了三生三世都无法摆脱,连师长都要叹息是‘命中注定的劫数’!</p>
</p>sxbiquge/read/1/1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