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第1493章 罚酒一杯

小说:北宋大丈夫 作者:迪巴拉爵士 更新时间:2022-04-24 18:38:58 源网站:新笔趣阁
  “怎么处置王诜?”</p>

  高滔滔很生气。</p>

  赵曙更是怒不可遏。</p>

  “他别想过科举!”赵曙决心断了王诜的科举之路。</p>

  这是一个报复,可高滔滔却觉得不够,“宝安的一辈子差点就被毁了呀!”</p>

  赵曙皱眉,“容我好生想想。”</p>

  父母为儿女之心天日可鉴,可身份被限制住的赵曙却很难展开报复。</p>

  “圣人,王诜之事怕是瞒不过人。”陈忠珩觉得此事得缓缓,“此刻若是出手报复,怕是会被人诟病,以后那些人会说什么……”</p>

  他看了赵曙一眼,赵曙点头,心道‘果然是个忠仆’。</p>

  陈忠珩这才敢接着说下去,“那些人会在公主招驸马时四处传谣,说万万不可应召,否则一旦选不中,就会被皇家报复……您想想,到时候公主们可就麻烦了。”</p>

  高滔滔悚然而惊,起身道:“官家,我要赏他。”</p>

  赵曙欣赏的点头。</p>

  皇后赏赐官家的身边人,这事儿有些犯忌讳,所以需要他点头。</p>

  “若非是你,我差点就犯下大错。”</p>

  陈忠珩心中暗乐,稍后得了赏赐,出去时一群人在恭维。</p>

  而高滔滔却依旧咽不下那口气。</p>

  “那个王诜,可恨!”</p>

  赵曙安慰道:“缓缓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缓个一年半载的。”</p>

  女人一旦恨上了谁,那几乎是不死不休。</p>

  “官家,要让他身败名裂!”</p>

  赵曙点头,“消息已经放出去了。”</p>

  ……</p>

  消息被刻意放了出去。</p>

  “郎君!”</p>

  王诜正在读书。</p>

  “何事?”</p>

  他放下书卷,心想既然以后走不了科举之路,还那么刻苦做什么?</p>

  仆役冲了进来,面色惨白的道:“皇城里传来消息,说是王家人收买宫中的管事,想蒙蔽官家和圣人……”</p>

  王诜的第一反应就是跑。</p>

  “快,准备金子,别弄铜钱,快快快!”</p>

  他急得不行,卢氏来了,却是恼火。</p>

  “那些事为何被人知道了?”卢氏自觉所行无差,所以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家里的仆役身上。</p>

  “娘,此时还管这些作甚?”王诜跺脚道:“如今就怕被报复啊!”</p>

  “你想差了。”卢氏毕竟是见过世面的,她冷静的道:“官家不敢报复……”</p>

  王诜心中一喜,“为何?”</p>

  卢氏笑道:“娘这边马上叫人去外面传话,就说但凡应召驸马不中的,官家都想让他身败名裂。如此……”</p>

  “妙啊!”王诜欢喜的道:“如此孩儿就算是过关了。”。</p>

  他躬身道:“娘可谓是神机妙算,名将也不如。”</p>

  卢氏被儿子这记马屁拍的很是舒爽,嗔道:“你此后好生读书,此事渐渐的就会被官家给忘记了。”</p>

  “是。”</p>

  王诜送走了老娘,回头坐下后,那种死里逃生的感觉让他不禁想找人来发泄。</p>

  “叫她们来!”</p>

  他觉得有些燥热,就脱开了衣裳,露出了瘦削的胸膛。</p>

  “啊……有贼人!”</p>

  外面有女人在尖叫。</p>

  王诜怒道:“让你等来,磨磨蹭蹭的作甚?青天白日,哪来的贼人……”</p>

  房门被推开,一个男子走了进来。</p>

  王诜盯着男子,双手在地上撑着往后退,“你是……你是闻小种!”</p>

  闻小种经常跟在沈安的身边,不少人认识他。</p>

  “来人呐!沈安要杀某!来人呐!”</p>

  闻小种摸出短刀,认真的道:“我家小娘子很生气。”</p>

  赵浅予差点被骗,这让果果很是不高兴,闻小种看在眼里,就等着事后报复。可沈安却一日都不愿意等待,直接令他出手,这算是正中下怀吧。</p>

  “沈果果……”</p>

  王诜见过果果,就在闹市。</p>

  果果的身边不是跟着一只鹦鹉,就是跟着一只狗。她总是那么欢喜,笑容看着和阳光一样,让人心生喜悦。</p>

  这是一个欢乐的少女,让心底阴暗者羡慕嫉妒的少女。</p>

  王诜就是其中的一个。</p>

  可他知道这个少女不能动,否则许多人会对自己赶尽杀绝。</p>

  宁可动沈安都不要动沈果果。</p>

  这是他得出的结论。</p>

  “救命……”</p>

  他被闻小种按住了,叫声变得和女人般的尖锐。</p>

  “沈安要杀人了!”</p>

  门外出现了几个手持木棍的仆役。</p>

  闻小种一手揪住他的耳朵,一手挥刀。</p>

  王诜只觉得耳朵一凉,然后才传来疼痛。</p>

  “啊……”</p>

  闻小种就在这惨叫声中,拎着一只耳朵走了出来。</p>

  那些仆役步步后退。</p>

  “这是沈安身边的护卫,武艺高强!”</p>

  有人怕了,可有人却毫不畏惧的冲了上来,随即被闻小种一脚踹倒。</p>

  “报官!快去报官!”</p>

  军巡铺的反应很快,可等他们来时,闻小种早就消失了。</p>

  “是沈安身边的闻小种,他割了郎君的一只耳朵。”</p>

  我去!</p>

  青天白日上门来割耳朵?太大胆了吧?</p>

  那些军士有些懵。</p>

  “为何?”</p>

  这事儿得有个动机吧?</p>

  王家人摇头,这事儿他们真的不知道啊!</p>

  军士们一路追赶,等看到榆林巷时,上官出现了。</p>

  “都回去!”</p>

  “为何?”</p>

  “那王诜骗了官家。”</p>

  众人愕然。</p>

  “他还骗了圣人。”</p>

  得,散了吧。</p>

  男人可能会顾全大局,女人一旦发现被骗了,那恨意会从早到晚煎熬着,寻机就会去报复。</p>

  而沈安此时出手,对于帝后而言就是大快人心,谁去追究闻小种的事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p>

  消息进宫,赵曙先是一惊,旋即淡淡的道:“年轻人,总是太冲动了些,传朕的话,沈安跋扈,随后赶去西南。”</p>

  呃!</p>

  陈忠珩开始以为是惩罚,听到这个不禁就乐了。</p>

  沈安本就在准备南下,这话是送行吗?</p>

  哈哈哈哈!</p>

  “割的好!”高滔滔得了消息,欢喜的道:“速速去了沈家,把果果接来,放话出去,就说果果这孩子贤良淑德,只可惜沈安不肯,否则我定然要为她做主。”</p>

  这是给果果背书。</p>

  女官低声道:“圣人,官家都惩罚了沈安呢!”</p>

  您这时候弄这个,是不是在唱反调啊!</p>

  “速去!”</p>

  高滔滔知道沈安要南下,所以不禁就笑了起来。</p>

  稍后消息传出去,脑袋被包了一圈布的王诜咬牙切齿的道:“他沈安也有今日?去了西南……某诅咒他死在那片瘴疠之地!”</p>

  他在家养伤,只觉得沈安这次算是绝无仅有的被重罚了,心情不禁愉悦之极。</p>

  这日他正在和女婢调笑,就听到外面有人在嘀咕。</p>

  “……大军明日出发……”</p>

  “是啊!还是那沈安领军南下。”</p>

  “那不是惩罚吗?”</p>

  “惩罚个屁!原先不是说沈安要单独领军吗?这就是了。”</p>

  “这是早就有的谋划,官家顺水推舟说是处罚,实则沈安屁事没有。哎!郎君的耳朵算是白被割了。”</p>

  女婢兀自起伏,王诜却如遭雷亟。</p>

  他猛地一个抽抽,眼睛就翻白了。</p>

  女婢兀自不觉,稍后觉得不对劲,仔细一看,就惊呼道:“郎君走火了!”</p>

  走火是青楼的术语,在民间有个说法,叫做:马上风。</p>

  ……</p>

  政事堂里,沈安指着地图说道:“水军此刻应当靠近了高丽,随后惩戒式的一战后,他们将马上赶往交趾。他们会在路上会和运送军士的大船……这是水路。”</p>

  “陆路大军五万还在路上,随后某率领骑兵去追赶,争取在五月准备就绪,随后发动进攻。”</p>

  沈安抬头,“某有一种预感,李日尊怕是已经忍不住,要发动进攻了。”</p>

  韩琦抚须问道:“若是如此,此刻的西南可能挡住?”</p>

  “若是他倾国而来,挡不住。”</p>

  沈安很坦然的道:“不过某会率领骑兵火速赶到。”</p>

  韩琦点头,“如此你要抓紧了。”</p>

  “其实他主动进攻反而是好事。”沈安发现气氛有些凝重,就笑道:“他主动出击,随行的必然是精锐,一战击溃他的精锐,剩下的就省事了。”</p>

  但这只是猜测。</p>

  “沈郡公,官家召见。”</p>

  “诸位相公,一并去吧。”</p>

  随后众人在宫中聚首。</p>

  赵曙竟然穿了一身戎装,配着长刀,看着面色微红。</p>

  “此战可有信心?”</p>

  若是能一战让交趾俯首,大宋的西南就解除了威胁,随后倾力北顾,复仇辽人。</p>

  这样的局面让赵曙兴奋的夜不能寐,高滔滔忍无可忍,最终自己回去睡觉。</p>

  “官家放心。”</p>

  沈安很是认真的道:“此战臣会解除交趾对大宋的威胁。”</p>

  他没说明自己的目标,说了怕是会被君臣一番嘀咕。</p>

  灭国,那么容易?</p>

  赵曙满意的道:“如此朕便在汴梁等候你的好消息。此战……小心。”</p>

  “是。”</p>

  随后就是一番交代,顺带挂职。</p>

  出宫时,沈安看到了灰头土脸的种谔。</p>

  “见过郡公。”</p>

  种谔看着疲惫欲死,但眼中全是火焰。</p>

  “西北之战,某输给了折继祖,西南之战,某会让折家看看何为将门!”</p>

  将门之争贯穿了整个宋朝,有意也无意。上面纵容,下面刻意,渐渐的就演变成了一种平衡之道。</p>

  “某拭目以待。”</p>

  沈安对种谔最不满的大抵就是御下的手段太过残忍,不把麾下当人看,动辄重罚。</p>

  这是自诩儒将的御下手段,可沈安就是看不惯。</p>

  “准备一下,明日出发。”</p>

  他没有给种谔好脸色,种谔拱手,“遵命。”</p>

  沈安看着西南方向,左侧的夕阳辉映着他的侧面,血红一片。</p>

  ……</p>

  依旧是四更,第一更。求个月票啊!</p>sxbiquge/read/64/6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