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第216章 被沈安揭穿的盛世

小说:北宋大丈夫 作者:迪巴拉爵士 更新时间:2022-04-24 18:38:58 源网站:新笔趣阁
  赵祯从未觉得自己这般虚弱。</p>

  他呆呆的看着沈安手中的黑团子,然后缓缓起身走了下来。</p>

  有内侍惊呼道:“官家,这不合规矩。”</p>

  可赵祯却充耳不闻,他走到了沈安的身前,自然的接过了黑团子。</p>

  然后他咬了一口。</p>

  嘶!</p>

  那黑团子太过僵硬,他竟然没咬动。</p>

  坚硬的黑团子刮破了他的牙龈,鲜血从唇边流淌了下来。</p>

  “沈安,你竟然在上面下毒!”</p>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外面就冲进来了几个侍卫。</p>

  “退下!”</p>

  赵祯拿着黑团子,嘴角的血也不擦,就这么看着沈安,问道:“百姓怎么吃?”</p>

  沈安没想到他竟然会咬一口,所以有些尴尬的道:“加水煮,熬煮成稀粥的模样,或是用火烤。”</p>

  这玩意儿你当做是饭团子抱着啃,没把你的牙齿给撂倒几颗就算是幸运了。</p>

  赵祯点点头,说道:“朕的牙不好,怕是啃不动,拿去煮了。”</p>

  陈忠珩一脸难色的过来接了去,富弼劝道:“陛下,知道百姓的苦就好了。”</p>

  你别想着什么和百姓同甘共苦,这很幼稚好不好。</p>

  赵祯说道:“晚些都尝尝。”</p>

  瞬间宰辅们人人变色。</p>

  让我们吃土?</p>

  赵祯却不管这个,他对沈安点点头,赞许的道:“你能和灾民厮混在一起,可见是心思用对了地方。说吧,他们托你对朕说了些什么。”</p>

  他是皇帝,需要倾听来自于底层的声音。</p>

  可他身处深宫之中,很难获得真实的情况禀告。</p>

  沈安低下头,说道:“他们说,官家您仁慈,是个仁君……”</p>

  若是以往听到这话,赵祯大抵会欢喜,可今天他却沉声问道:“还有什么?”</p>

  “他们还说……”</p>

  沈安抬头看了赵祯一眼,说道:“不是逼的走投无路了,不是快被饿死了……只要能果腹,这便是盛世,他们会为了这个盛世而欢呼,并祈祷官家万岁……”</p>

  赵祯的手无力的垂落下去。</p>

  他缓缓回身,脚下蹒跚。</p>

  一个内侍突然捂嘴,神色惊惶。</p>

  “官家……”</p>

  赵祯落泪了。</p>

  他觉得从这里到御座的每一步都走的那么艰难。</p>

  “这便是盛世……可笑朕还以为大宋国泰民安,可百姓求的只是能果腹罢了!”</p>

  他终于走到了御座之前,然后回身,脸上泪水纵横。</p>

  “诸卿,你等整日都在说盛世,这盛世该是个什么模样?”</p>

  无人能答。</p>

  稍后‘稀粥’熬煮来了,宰辅们每人都得了一点。</p>

  这是沾了‘龙血’的稀粥,沈安是坚决不吃的。</p>

  幸而也轮不到他吃。</p>

  “苦!”</p>

  赵祯喝了粥,说道:“吃着苦,百姓也苦,朕知道了。”</p>

  他吩咐道:“此后但凡灾荒,赈灾为先。”</p>

  他的目光转动间,宰辅们有些不安。</p>

  这是祖宗之法啊!</p>

  韩琦的嘴唇张开,但却说不出话来。</p>

  所谓的祖宗之法在沈安所列举的事实面前显得格外的苍白,怎么辩论?</p>

  老赵家是靠造反起家的,最忌惮的就是别人造自家的反,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p>

  包括什么以文制武,什么内外相制,精兵都收拢在京城附近,宗旨就是要保证不管是任何地方造反,京城都能有这个实力把它镇压下去。</p>

  这等敏感让人唏嘘不已,可这些君臣却早已习惯了,并美其名曰‘祖宗之法’,谁敢反对谁就是奸贼。</p>

  可今天官家却主动要废掉一个祖宗之法,这个兆头不好啊!</p>

  此刻大家都想到了一个人。</p>

  一个悲情人物。</p>

  范仲淹!</p>

  那位就是敢于拿祖宗家法来动手的好汉,只是后果不好,直接扑街了。</p>

  “朕……”</p>

  赵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说,这事儿也怪不到他的头上,要怪也只能怪祖宗。</p>

  于是他的目光转向了沈安,说道:“你很好,为朕带来了百姓的话,让朕知道了大宋的现状。”</p>

  若非是沈安,他还在深宫之中做着仁君的美梦,却不知道底层的情况。</p>

  他此刻又莫名其妙的想到了赵仲鍼。</p>

  他自己年少时也有老师,可那些老师都是些所谓的学问人,哪里知道民间疾苦。</p>

  沈安谦逊的道:“陛下谬赞了。”</p>

  给好处吧,别空口白牙的就夸赞几句完事,那多虚啊!</p>

  沈安觉得振兴大宋的头一件事就是要务实,别耍口炮。</p>

  赵祯觉得这个少年真的不错,虽然没有城府,被人一激就爱动手,可这才显得淳朴啊!</p>

  “国子监……说书吧。”</p>

  什么?</p>

  沈安苦着脸道:“陛下,臣虽然挂着个待诏的名头,可真不会说书。”</p>

  殿内诡异的沉寂了一下,然后不知道是谁带的头,都大笑了起来。</p>

  “哈哈哈哈!”</p>

  人人都在笑,连赵祯的脸上还挂着泪水都在笑,笑的前仰后合的。</p>

  等笑完后,赵祯叹道:“你这个少年啊!”</p>

  富弼笑道:“那是国子监的学官。”</p>

  “蠢!”</p>

  包拯恨铁不成钢的道:“可精通经典?”</p>

  翰林院说书就是教书的,你不懂儒家经典进去会作死。</p>

  包拯只是回忆了一下沈安的过往,就严重怀疑这小子对儒家经典的生疏,反而是杂学,也就是跟着那位邙山隐士学的更多。</p>

  弄错了秩序啊!</p>

  应该是经典为主,杂学为辅才对嘛。</p>

  所以他故意问了一下。</p>

  沈安愕然:“陛下,臣……那些经典臣怕是都忘的差不多了。”</p>

  “岂有此理!”</p>

  富弼怒道:“为何不读书?”</p>

  连曾公亮都不满的道:“每日在家带妹妹也罢,做香露也好,为何不读书?”</p>

  这些人都是一脸正色的问着同一个问题。</p>

  这是个爱读书的时代,但凡有条件的,都会抽空读书。</p>

  所以沈安就成了异类。</p>

  沈安搪塞了几句,赵祯说道:“挂着吧。”</p>

  沈安这年纪咋去国子监教书?给个国子监说书的学官名头,只是一个褒奖而已,顺带堵住了沈安那个进士出身的漏洞。</p>

  你这个进士出身是赏赐的,丢人。</p>

  咦!你竟然还是国子监说书?</p>

  失敬失敬!</p>

  哥都在国子监说书了……不是,在国子监教书了,你敢质疑那个进士出身的来历?</p>

  沈安一听就乐了,拱手道:“多谢陛下,那臣以后就是说书了。”</p>

  哥会说很多书,什么西游记红楼梦……西厢记也行,必要时……那些书也可以说一说的嘛。</p>

  一想到自己在国子监说书,引得一群学生旁听,一旦中断就催更……</p>

  这样的日子好像也不错啊!</p>

  赵祯深吸一口气,起身看着群臣,说道:“大宋还没到盛世,诸卿,不可懈怠啊!”</p>

  这是皇帝下的判断,沈安发现宰辅们都有些郁郁。</p>

  不过你们不高兴哥就高兴了。</p>

  沈安的嘴角翘起,心情愉悦之极。</p>

  赵祯知道宰辅们的心思,不过是觉得自己的努力被否定了,所以觉得难受。</p>

  “朕承袭至今,德薄少智,皆赖诸卿辅佐,此后但凡有何建言,只管递进来。”</p>

  官家的态度很诚恳,宰辅们也只得应了,然后振奋精神,准备回去找毛病。</p>

  所谓的找毛病,实则就和王安石准备的万言书一个样,找出大宋目前存在的毛病,然后给出自己的建议。</p>

  赵祯点头道:“各自去吧。”</p>

  沈安弯腰准备捡起包袱,陈忠珩过来说道:“这个留下。”</p>

  “干啥?老陈你要吃?我告诉你,吃了这东西小心拉不出来,到时候你的痔瘘……满坑的血啊!”</p>

  沈安说的龌龊,可陈忠珩却一脸轻松的道:“这玩意轮不到咱吃,官家……”</p>

  他放低了声音,眼角瞟了一下左边的那个内侍,那内侍被吓了一跳,赶紧往边上跑。</p>

  无意中听到大佬的话可不是好事,小心被灭口。</p>

  陈忠珩见他知机,这才满意的说道:“官家是准备给宫中的那些娘子吃,说是要……念着百姓的艰难,不可靡费……”</p>

  卧槽!</p>

  沈安不禁想着一群娇滴滴的女人吃这个东西后的反应,然后遗憾的道:“这些太少了,早说我多带些回来。”</p>

  他出了大殿,包拯在等着。</p>

  这里的地势高,一眼看去,全是殿宇。</p>

  阳光洒在屋顶的瓦片上,让人不觉要微微眯眼,以避开那反射而来的光。</p>

  “知道自己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吗?”</p>

  沈安扶着包拯下去,包拯缓缓的问道。</p>

  沈安随口道:“当然是本事大。”</p>

  包拯没好气的道:“大什么大?你以为他们不知道厢军的弊端?只是木秀于林罢了,不肯出头。”</p>

  他叹息道:“这世上有几个范文正?那等人……你听文人提起他时总会是钦佩赞叹,可那是把死人说给活人听的,若是内心话,那肯定是会轻佻的骂一句傻子。”</p>

  他偏头看着沈安,笑道:“你的长处就是真,有时候老夫就觉着你是贼大胆,什么都敢说,好似什么都不在乎,谁都不入你的眼。你看人的时候看似纯良,可……老夫觉得你看不起人。你好像谁都看不起似的,也不对,果果,你看果果时才换一个眼神……”</p>

  沈安笑着说道:“您这是眼睛花了,可别学欧阳公,他是不近身都认不出人。到时候啊……我看看能否弄个给老人戴的玳瑁给您试试……”</p>

  阳光从屋顶滑落下来,映照在这一老一小的身上,跟随着他们缓缓而行。</p>sxbiquge/read/64/6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