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都知!”</p>
“这大热天的都知还得出宫办事,真是辛苦啊!”</p>
“……”</p>
一路回宫,那些内侍见了他就谄笑,马屁声一路不断。</p>
陈忠珩微微皱眉,却不肯应声。</p>
他一旦应声,就会有人去说他的小话。</p>
这宫中啊!就是个处处皆是陷阱的地方。</p>
一路进去,见到了赵祯。</p>
“官家,沈安的妹妹谢恩了。”</p>
赏赐臣子东西,或是封赏,去的人要记得臣子的神色和反应,然后回来禀告,让帝王心中有数。</p>
可果果不过是小女娃,哪有这个必要。</p>
赵祯问道:“沈安呢?”</p>
陈忠珩说道:“说是去了城外操练邙山军。”</p>
赵祯笑道:“一百余人罢了,难得他上心。”</p>
一百余人就是一滴水,在汴梁这个大海里不值一提。</p>
不过臣子态度认真总是好事。</p>
赵祯心中有些抑郁的道:“北低,黄河就会一直北流改道,到时候辽人就会直接冲杀过来。大宋却无险可挡,奈何啊!”</p>
黄河改道的事儿被压下去了,可辽人的威胁却来了。</p>
“官家,辽使请见……”</p>
门外来了内侍,陈忠珩回身摇头。</p>
赵祯已经痛苦的捂着额头了,这种时候怎么见辽使?</p>
……</p>
“……列阵……走!”</p>
一百余人排列整齐,面色漠然,脚步声渐渐沉重。</p>
“腿要伸直。”</p>
“保持住!”</p>
脚步声越发的整齐了。</p>
一百余人在庄里的直道上起步向前,人数不多,却气势如虹。</p>
折克行本来不赞同这项操练的,因为觉得走路的整齐与否,对于军队来说就是个鸡肋。</p>
军队存在的意义就是杀人。</p>
杀对手,杀敌人,保家卫国。</p>
走路干啥?</p>
可当这个阵列渐渐成型时,他不禁震惊的道:“走路还能走出这等气势来?”</p>
沈安摇头道:“还不够好,要走出一往无前的气势来,还有,杀气要弄出来。一支军队没有杀气怎么行?告诉黄春,老子要看到杀气!”</p>
有人跑去通知黄春,沈安说道:“这不只是走路,一是要锤炼出军纪严明的军队,这必不可少。”</p>
“其二就是凝聚力,当你在这个群体里,一起走出了气势磅礴的阵列时,你就会有归属感!”</p>
归属感是军队里最需要的东西,辅以严格的操练,那就是无敌之师。</p>
“军纪严明,操练严格,兵器锋锐,这样的军队,天下何人能敌?”</p>
折克行点点头,说道:“安北兄,阵列那么整齐,以后是要用长枪吗?”</p>
军队里,唯有长枪阵才需要保持整齐。</p>
“不管是用什么,排列整齐总是有好处的。”</p>
沈安不肯透露未来的走向,他在等待着时机。</p>
随后他又去了出云观。</p>
一进去就有些呛人的味道。</p>
焦煤虽然看似无烟,可那股子隐隐约约的味道却更刺鼻。</p>
‘丹炉’,不,现在更应该叫做钢炉。</p>
几个身体壮实的道士一起推拉着风箱的手柄,舍慧站在边上,不时从小口子里去看看炉子里的情况。</p>
这是第一炉,舍慧有些紧张,见沈安来了,就说道:“还得等等。”</p>
“不着急。”</p>
沈安真的不着急,现在弄出好东西来太早了些,一旦现世,各种掣肘都会纷至沓来。</p>
从古至今,什么最难?</p>
做事最难!</p>
不做事最好,只需会做人即可,然后权势富贵、美人如云,一切都不会缺。</p>
一做事就会牵扯到利益,有利益就会有纷争……</p>
然后……</p>
做事的同时你还得要去安抚、摆平、争执……</p>
这就是做事的代价。</p>
舍情进来,脸上堆着笑,可看着有些勉强。</p>
“待诏……人心有些不稳啊!”</p>
“为何?”</p>
沈安已经看到了唐仁,但还是先问了舍情。</p>
舍情说道:“观里的人总担心以后。”</p>
沈安明白了,就说道:“召集他们。”</p>
现在只是开了一炉,道观里的人大多是闲人。</p>
除去官家之外,没人愿意养闲人,这是共识。</p>
出于本能,那些无事可做的道人都在担心自己以后会被扫地出门。</p>
道人们在院子里集合,心中忐忑的看着沈安这位大老板。</p>
沈安说道:“某希望在几年后,这里能让官家亲临,所以……安心做事!”</p>
就这点话?</p>
道人们的心中没底,有人问道:“待诏,咱们没事做呢!会不会被赶出去?”</p>
这是他们最担心的事。</p>
沈安笑道:“这里某说一句,以后的出云观里,只有懒惰的人才会被赶出去。”</p>
一阵寂静之后,有人问道:“真的吗?”</p>
沈安摇头道:“某不差这点钱,所以还是那句话,安心做事。”</p>
他回身对舍慧说道:“炼出来的东西除去少量留存之外,全部交给三司。”</p>
这是一个交代,也是一个扩大生产规模的法子。</p>
三司给出铁矿石,回收了钢铁,这就是生意。</p>
下一步就可以和三司要钱了。</p>
加工费你得给吧!</p>
沈安一步步的在推进着,不急不躁。</p>
道人们得了这话,顿时喜笑颜开。</p>
“去打水!”</p>
舍慧只是吩咐了一句,稍后水缸里的水都满了,边上全是满满当当的水桶。</p>
这就是积极性。</p>
“下官近日精神萎靡,可方才听了待诏的一番话之后,下官只觉着精神一振,一股子力气就涌了上来,精神百倍,精神百倍啊!”</p>
唐仁依旧是习惯性的谄笑。</p>
“何事?”</p>
出云观外,沈安有些飘飘然的问道。</p>
唐仁马上就愁眉苦脸的说道:“待诏,辽使咄咄逼人,说是让大宋毁掉府州那边的京观和碑石。”</p>
这事儿算是黄河改道的后遗症。</p>
大宋认为黄河是屏障,辽人也有些虚,担心会在黄河一线损失惨重。</p>
现在大宋放弃了黄河改道的工程,辽人大抵认为是有了敲诈的机会。</p>
“他们提出加岁币,若是不肯,铁骑就会跨过黄河,直扑汴梁。”</p>
唐仁有些愁眉不展,他觉得这就是个死局。</p>
“改道是不能了,可辽人来了怎么办?”</p>
唐仁很头痛,“待诏,辽人求见官家被拒,已经在使馆里放话了,说是准备回去。”</p>
“这是虚张声势。”</p>
沈安不屑的道:“若是真要进攻,辽使就该是私下派人回去报信,而不是大张旗鼓的来恐吓。”</p>
唐仁苦笑道:“可谁也不敢说辽人不会趁机南下。”</p>
辽人南下,这就是驱使大宋君臣给黄河改道的动力,持续不断,若非是后面北宋亡了,怕是还会第四次作死。只是那时防御的不是辽人,而是金人。</p>
两人并马而行,沈安在沉思着,唐仁低声道:“听说官家怒了,有人出了个主意,说等辽人南下时,直接决堤放水,以水代兵,直接淹没了辽人。”</p>
“这是两败俱伤,大宋伤的更多。”</p>
所谓的以水代兵,也就是放水淹了辽军南下的大军,可这一带的百姓也要遭殃了。</p>
沈安问道:“官家可答应了?”</p>
赵祯要是答应了,那不是被吓坏了,就是黑心了。</p>
唐仁摇头,“官家呵斥了那人,宰辅们也纷纷弹劾……那人据说已经自请下州县。”</p>
他没说是谁,沈安也没兴趣问。</p>
“此事并非没有办法……”</p>
“待诏救我!”</p>
唐仁抓住这句话就像是得了救命稻草,恨不能以身相许。</p>
沈安去了宫中,也不知道是和赵祯说了些什么,随后御驾就去了城外。</p>
第二天,枢密院里,三衙长官在,宋庠也在,沈安在侧面坐着。</p>
宋庠握着茶杯,缓缓说道:“官家刚才吩咐,让挑选一万人操练,都要个子高大,身体健壮的,你等可精心挑选。”</p>
三衙长官都点头应命,李璋问道:“可是抽出去就不回来吗?”</p>
这是询问是否组建一支新军,如果是,那么就该重新招募人手,填补被抽调之后的空缺。</p>
宋庠摇头道:“半个月即可,稍后会各自回去。”</p>
半个月啊!</p>
李璋笑道:“如此更好,军中还省了他们的嚼用。”</p>
三衙长官都笑了起来。</p>
然后笑声在宋庠的冷漠中消散。</p>
“这一万人在半个月里的开销不小,官家一力承当,所以你等要谨慎,莫要弄虚作假,否则军法无情!”</p>
宋庠起身道:“就这样吧。你等各自回去,马上着手。”</p>
李璋问道:“挑出来之后交给谁?”</p>
“沈安。”</p>
宋庠出去了,一直沉默着的沈安才说道:“这些人要尽快召集,然后送到城外去。”</p>
这是有大事?</p>
李璋想起辽人跳梁的事,就问道:“可是要对付辽人?”</p>
沈安微笑道:“不可说。”</p>
……</p>
此刻的使馆里,辽使在咆哮着。</p>
“……京观和碑石是对大辽的挑衅,不去除掉,百万铁骑将会踏破汴梁!”</p>
唐仁木然的道:“好,踏破。”</p>
“西夏人正在发狂,若是大辽和他们联手,顷刻间就能让你等化为肉泥!”</p>
“好,肉泥!”</p>
唐仁得了最新指示,那就是忽悠。</p>
你只要能把辽使忽悠好了,回头就是大功一件。</p>
而在城外,一个大型庄子里。</p>
“列阵!”</p>
“保持住!稳住!”</p>
“脚踢起来!”</p>
“起步……走!”</p>
脚步声散乱,然后渐渐整齐。</p>
……</p>
月初,继续求月票。早餐稀粥一小碗……</p>sxbiquge/read/64/64622/ )
“这大热天的都知还得出宫办事,真是辛苦啊!”</p>
“……”</p>
一路回宫,那些内侍见了他就谄笑,马屁声一路不断。</p>
陈忠珩微微皱眉,却不肯应声。</p>
他一旦应声,就会有人去说他的小话。</p>
这宫中啊!就是个处处皆是陷阱的地方。</p>
一路进去,见到了赵祯。</p>
“官家,沈安的妹妹谢恩了。”</p>
赏赐臣子东西,或是封赏,去的人要记得臣子的神色和反应,然后回来禀告,让帝王心中有数。</p>
可果果不过是小女娃,哪有这个必要。</p>
赵祯问道:“沈安呢?”</p>
陈忠珩说道:“说是去了城外操练邙山军。”</p>
赵祯笑道:“一百余人罢了,难得他上心。”</p>
一百余人就是一滴水,在汴梁这个大海里不值一提。</p>
不过臣子态度认真总是好事。</p>
赵祯心中有些抑郁的道:“北低,黄河就会一直北流改道,到时候辽人就会直接冲杀过来。大宋却无险可挡,奈何啊!”</p>
黄河改道的事儿被压下去了,可辽人的威胁却来了。</p>
“官家,辽使请见……”</p>
门外来了内侍,陈忠珩回身摇头。</p>
赵祯已经痛苦的捂着额头了,这种时候怎么见辽使?</p>
……</p>
“……列阵……走!”</p>
一百余人排列整齐,面色漠然,脚步声渐渐沉重。</p>
“腿要伸直。”</p>
“保持住!”</p>
脚步声越发的整齐了。</p>
一百余人在庄里的直道上起步向前,人数不多,却气势如虹。</p>
折克行本来不赞同这项操练的,因为觉得走路的整齐与否,对于军队来说就是个鸡肋。</p>
军队存在的意义就是杀人。</p>
杀对手,杀敌人,保家卫国。</p>
走路干啥?</p>
可当这个阵列渐渐成型时,他不禁震惊的道:“走路还能走出这等气势来?”</p>
沈安摇头道:“还不够好,要走出一往无前的气势来,还有,杀气要弄出来。一支军队没有杀气怎么行?告诉黄春,老子要看到杀气!”</p>
有人跑去通知黄春,沈安说道:“这不只是走路,一是要锤炼出军纪严明的军队,这必不可少。”</p>
“其二就是凝聚力,当你在这个群体里,一起走出了气势磅礴的阵列时,你就会有归属感!”</p>
归属感是军队里最需要的东西,辅以严格的操练,那就是无敌之师。</p>
“军纪严明,操练严格,兵器锋锐,这样的军队,天下何人能敌?”</p>
折克行点点头,说道:“安北兄,阵列那么整齐,以后是要用长枪吗?”</p>
军队里,唯有长枪阵才需要保持整齐。</p>
“不管是用什么,排列整齐总是有好处的。”</p>
沈安不肯透露未来的走向,他在等待着时机。</p>
随后他又去了出云观。</p>
一进去就有些呛人的味道。</p>
焦煤虽然看似无烟,可那股子隐隐约约的味道却更刺鼻。</p>
‘丹炉’,不,现在更应该叫做钢炉。</p>
几个身体壮实的道士一起推拉着风箱的手柄,舍慧站在边上,不时从小口子里去看看炉子里的情况。</p>
这是第一炉,舍慧有些紧张,见沈安来了,就说道:“还得等等。”</p>
“不着急。”</p>
沈安真的不着急,现在弄出好东西来太早了些,一旦现世,各种掣肘都会纷至沓来。</p>
从古至今,什么最难?</p>
做事最难!</p>
不做事最好,只需会做人即可,然后权势富贵、美人如云,一切都不会缺。</p>
一做事就会牵扯到利益,有利益就会有纷争……</p>
然后……</p>
做事的同时你还得要去安抚、摆平、争执……</p>
这就是做事的代价。</p>
舍情进来,脸上堆着笑,可看着有些勉强。</p>
“待诏……人心有些不稳啊!”</p>
“为何?”</p>
沈安已经看到了唐仁,但还是先问了舍情。</p>
舍情说道:“观里的人总担心以后。”</p>
沈安明白了,就说道:“召集他们。”</p>
现在只是开了一炉,道观里的人大多是闲人。</p>
除去官家之外,没人愿意养闲人,这是共识。</p>
出于本能,那些无事可做的道人都在担心自己以后会被扫地出门。</p>
道人们在院子里集合,心中忐忑的看着沈安这位大老板。</p>
沈安说道:“某希望在几年后,这里能让官家亲临,所以……安心做事!”</p>
就这点话?</p>
道人们的心中没底,有人问道:“待诏,咱们没事做呢!会不会被赶出去?”</p>
这是他们最担心的事。</p>
沈安笑道:“这里某说一句,以后的出云观里,只有懒惰的人才会被赶出去。”</p>
一阵寂静之后,有人问道:“真的吗?”</p>
沈安摇头道:“某不差这点钱,所以还是那句话,安心做事。”</p>
他回身对舍慧说道:“炼出来的东西除去少量留存之外,全部交给三司。”</p>
这是一个交代,也是一个扩大生产规模的法子。</p>
三司给出铁矿石,回收了钢铁,这就是生意。</p>
下一步就可以和三司要钱了。</p>
加工费你得给吧!</p>
沈安一步步的在推进着,不急不躁。</p>
道人们得了这话,顿时喜笑颜开。</p>
“去打水!”</p>
舍慧只是吩咐了一句,稍后水缸里的水都满了,边上全是满满当当的水桶。</p>
这就是积极性。</p>
“下官近日精神萎靡,可方才听了待诏的一番话之后,下官只觉着精神一振,一股子力气就涌了上来,精神百倍,精神百倍啊!”</p>
唐仁依旧是习惯性的谄笑。</p>
“何事?”</p>
出云观外,沈安有些飘飘然的问道。</p>
唐仁马上就愁眉苦脸的说道:“待诏,辽使咄咄逼人,说是让大宋毁掉府州那边的京观和碑石。”</p>
这事儿算是黄河改道的后遗症。</p>
大宋认为黄河是屏障,辽人也有些虚,担心会在黄河一线损失惨重。</p>
现在大宋放弃了黄河改道的工程,辽人大抵认为是有了敲诈的机会。</p>
“他们提出加岁币,若是不肯,铁骑就会跨过黄河,直扑汴梁。”</p>
唐仁有些愁眉不展,他觉得这就是个死局。</p>
“改道是不能了,可辽人来了怎么办?”</p>
唐仁很头痛,“待诏,辽人求见官家被拒,已经在使馆里放话了,说是准备回去。”</p>
“这是虚张声势。”</p>
沈安不屑的道:“若是真要进攻,辽使就该是私下派人回去报信,而不是大张旗鼓的来恐吓。”</p>
唐仁苦笑道:“可谁也不敢说辽人不会趁机南下。”</p>
辽人南下,这就是驱使大宋君臣给黄河改道的动力,持续不断,若非是后面北宋亡了,怕是还会第四次作死。只是那时防御的不是辽人,而是金人。</p>
两人并马而行,沈安在沉思着,唐仁低声道:“听说官家怒了,有人出了个主意,说等辽人南下时,直接决堤放水,以水代兵,直接淹没了辽人。”</p>
“这是两败俱伤,大宋伤的更多。”</p>
所谓的以水代兵,也就是放水淹了辽军南下的大军,可这一带的百姓也要遭殃了。</p>
沈安问道:“官家可答应了?”</p>
赵祯要是答应了,那不是被吓坏了,就是黑心了。</p>
唐仁摇头,“官家呵斥了那人,宰辅们也纷纷弹劾……那人据说已经自请下州县。”</p>
他没说是谁,沈安也没兴趣问。</p>
“此事并非没有办法……”</p>
“待诏救我!”</p>
唐仁抓住这句话就像是得了救命稻草,恨不能以身相许。</p>
沈安去了宫中,也不知道是和赵祯说了些什么,随后御驾就去了城外。</p>
第二天,枢密院里,三衙长官在,宋庠也在,沈安在侧面坐着。</p>
宋庠握着茶杯,缓缓说道:“官家刚才吩咐,让挑选一万人操练,都要个子高大,身体健壮的,你等可精心挑选。”</p>
三衙长官都点头应命,李璋问道:“可是抽出去就不回来吗?”</p>
这是询问是否组建一支新军,如果是,那么就该重新招募人手,填补被抽调之后的空缺。</p>
宋庠摇头道:“半个月即可,稍后会各自回去。”</p>
半个月啊!</p>
李璋笑道:“如此更好,军中还省了他们的嚼用。”</p>
三衙长官都笑了起来。</p>
然后笑声在宋庠的冷漠中消散。</p>
“这一万人在半个月里的开销不小,官家一力承当,所以你等要谨慎,莫要弄虚作假,否则军法无情!”</p>
宋庠起身道:“就这样吧。你等各自回去,马上着手。”</p>
李璋问道:“挑出来之后交给谁?”</p>
“沈安。”</p>
宋庠出去了,一直沉默着的沈安才说道:“这些人要尽快召集,然后送到城外去。”</p>
这是有大事?</p>
李璋想起辽人跳梁的事,就问道:“可是要对付辽人?”</p>
沈安微笑道:“不可说。”</p>
……</p>
此刻的使馆里,辽使在咆哮着。</p>
“……京观和碑石是对大辽的挑衅,不去除掉,百万铁骑将会踏破汴梁!”</p>
唐仁木然的道:“好,踏破。”</p>
“西夏人正在发狂,若是大辽和他们联手,顷刻间就能让你等化为肉泥!”</p>
“好,肉泥!”</p>
唐仁得了最新指示,那就是忽悠。</p>
你只要能把辽使忽悠好了,回头就是大功一件。</p>
而在城外,一个大型庄子里。</p>
“列阵!”</p>
“保持住!稳住!”</p>
“脚踢起来!”</p>
“起步……走!”</p>
脚步声散乱,然后渐渐整齐。</p>
……</p>
月初,继续求月票。早餐稀粥一小碗……</p>sxbiquge/read/64/6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