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使和西夏使者站在一起,两人在低声说话。</p>
“大辽的铁骑正在集结,百万大军顷刻冲杀过去,李谅祚可准备好去大辽做客了吗?”</p>
“百万大军?耶律洪基拿什么给百万大军吃?吃土吗?”</p>
“拭目以待。”</p>
“谁怕了耶律洪基!”</p>
两人相对冷笑,边上的大宋官员对此视而不见,甚至巴不得他们打起来。</p>
可他们只是呛了几句,随后就互相不搭理。</p>
这里是殿外,赵曙突然决定在两国使者离去前见他们一面。</p>
“进来吧。”</p>
陈忠珩出来了,警告道:“礼仪无需某说,但注意言辞……”</p>
西夏使者此次出使大宋得到了保证,所以很是心满意足,“西夏和大宋是兄弟之国,您放心。”</p>
陈忠珩想起了沈安的比喻,把西夏比作是逆子,不禁眼角抽搐了一下。</p>
官家可不是慈父,弄不好一巴掌能把西夏抽晕去。</p>
随后进去。</p>
“听闻你等要回去了,朕想着这个世间有太多的纷争,太多的血腥味,就有些话想说。”</p>
赵曙的神色淡然,见两国使者很是恭谨的站在那里,就满意的道:“这几年还算是风调雨顺,只要努力耕种,不管是辽国还是西夏的日子都会不错。既然日子不错,为何还要纷争呢?”</p>
西夏使者叹道:“陛下,此事……此事我国是受害者啊!”</p>
辽国使者冷冷的道:“西夏对大辽不恭敬,他们的人经常越境抢掠……”</p>
这些都是借口,大家心知肚明,没谁当回事。</p>
以前这样的话大多是由辽人和西夏人对大宋说,可现在却变了。</p>
辽人和西夏斗一场,大宋在边上嗑瓜子看戏,爽啊!</p>
西夏使者只是冷笑,事到如今,双方只有做过一场才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谁怕谁呀!</p>
只是大宋皇帝看着好像有些傻,竟然还期盼世界和平……</p>
辽使也是这般想的,觉得有必要重新评估一下赵曙的性格。</p>
爱好和平?</p>
这个爱好好啊!</p>
估摸着耶律洪基听到了会笑抽。</p>
和平不是爱出来的,而是用长刀砍杀出来的。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去奢谈和平,赵曙莫不是智障?</p>
两个使者觉得好笑,赵曙依旧是淡淡的道:“既然你们一意孤行,那大宋也无话可说,只是记住了,别袭扰了大宋的疆土。除此之外,大宋一律不管。”</p>
“是。”</p>
大宋不管最好,我们自家关起门来打。</p>
辽使想起自己被韩琦抽了一巴掌的事儿,就冷冷的道:“宋人最好规矩些,否则大辽集结起来的铁骑也有南下的可能。”</p>
他说这话时眼中多了得意,不知道是有什么倚仗。</p>
赵曙只是冷笑,韩琦更是不屑。</p>
两国使者随即被带出去。</p>
这是一次表态,大宋的态度很清楚,你们哥俩打你们的,大宋不管。</p>
“陛下,枢密院那边建议屯兵边境,提防西夏或是辽国突然袭击。”韩琦直接把富弼想说的说了,这个跋扈……</p>
富弼心中火大,恨不能上去手撕韩琦,可想想自己的武力值差距太大,最后只得叹息一声。</p>
“屯兵边境?”赵曙不解的问道:“原先没有屯兵吗?”</p>
“原先有。”富弼终于抢到了说话的机会,出班说道:“陛下,不管是在北方还是西北,大宋都屯兵不少,只是此次辽人和西夏交战,臣担心辽人会趁机南下。”</p>
大宋的对手永远都是辽人,西夏人只能靠边站。</p>
赵曙摇头道:“辽人不敢南下。”</p>
富弼不解的道:“陛下,辽人可没有信誉可言啊!”</p>
哎!</p>
赵曙觉得富弼担任枢密使实在是有些不对头。</p>
枢密使要能在军事上给帝王提供建议,统筹规划……</p>
可富弼是文官转枢密使,眼光还是文官的眼光,要不得啊!</p>
赵曙想了想现任的重臣。</p>
韩琦能压住下面的人,可以当做是帝王和重臣之间的缓冲。</p>
曾公亮算是中庸,但却能牵制韩琦,让他不能专权。</p>
欧阳修原先是个调和关系的人选,可如今看来却有些老迈了。</p>
看来看去,赵曙竟然找不到人来接任枢密使这个职务。</p>
赵曙不满的道:“辽人敢南下,大宋难道怕了他们?”</p>
韩琦点头道:“你富弼怕了,老夫可不怕。若是他们南下,老夫愿领军北上迎战,不胜不归!”</p>
这话说的极为豪气,赵曙也频频点头。</p>
富弼冷笑道:“你自己去?沈安呢?”</p>
韩琦干咳一声,说道:“你说他作甚?”</p>
“你若是敢自己领军前去,那便是好汉。但要把沈安留在京城。”</p>
韩琦的脸色有些难看,“沈安在何处与你何干?”</p>
“呵呵!”富弼来了个恶心人的呵呵,“没有沈安同行,你哪来的底气去迎战辽人的大军?”</p>
赵曙此刻才恍然大悟,同时有些失望。</p>
弄了半天,原来韩琦还是比不过沈安啊!</p>
什么统军北上,没有沈安同行是万万不能的。</p>
那朕要你统军何用?还不如用包拯。</p>
是啊!</p>
赵曙觉得自己找到了使用沈安的好办法。</p>
以后沈安若是统帅大军出征,这个派监军吧,赵曙觉得有些不恰当。可若是不派,百官估摸着都会弹劾沈安,就和当年弹劾狄青一样。</p>
这样的处境下,沈安的境遇可就危险了。</p>
怎么办?</p>
赵曙想到了包拯。</p>
老包拯年纪大了,谋反是不可能的,说出去别人都会笑话。</p>
而且包绶也还小,老包就这么一个儿子,宠爱的据说包家无人能治,也就是果果能收拾他。</p>
谁敢说包拯谋反,只需告诉他包绶在京城即可。</p>
包绶就是包拯的命根子,他在京城,包拯谋什么反?</p>
所以以后让包拯去就好,让他掌总,管管后勤,压压阵,这样既不会累垮他,也不会显得无所事事。</p>
朕真是英明啊!</p>
赵曙心中欢喜,正好富弼来请示:“陛下,那沈安年少,总不能让他每次出兵吧?臣愿意去。若是不能胜,臣甘愿在北方做个小卒,卫国戍边!永世不回汴梁。”</p>
富弼当年可是强硬的很,所以才能发出这等毒誓来。</p>
他斜睨着韩琦,冷笑道:“韩相以为如何?”</p>
老韩,来,咱们一起发个毒誓吧。</p>
这年月发誓可不是后世那么简单,所以韩琦犹豫了一下。</p>
富弼嗤笑了一声,觉得自己占据了上风。</p>
“好!”韩琦终于开口了。</p>
两个宰辅都发下了毒誓,觉得统军就是自己的事了。</p>
允文允武,可文可武……这是文人的最高梦想。</p>
大宋让这种思想得以付诸实施,从范仲淹韩琦等人开始,文官统军就成为了现实。</p>
“陛下,沈安求见。”</p>
沈安进来了,发现韩琦和富弼都在看着自己,就不禁有些自恋。</p>
莫不是哥最近又变帅了?</p>
是了,怪不得早上妻子会迷醉的看着自己,可见是被自己的男色给迷住了。</p>
沈安摸摸自己的脸,这时韩琦说道:“你对外交颇有天赋,那老夫问你,此次辽国可会趁机南下?”</p>
狗曰的老韩,又抢了老夫的话。</p>
富弼恨得牙痒痒的,觉得韩琦就是自己前世的冤家。</p>
“不会。”</p>
沈安的回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p>
“为何?”</p>
这次是富弼问的。</p>
沈安说道:“因为大宋不怕他们。”</p>
“好!”</p>
韩琦满面红光的道:“大宋本就不怕他们。若是耶律洪基敢南下,大宋就全力迎战,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让辽人吃个大亏。”</p>
“有神威弩!”</p>
欧阳修就这么一句话。</p>
富弼赞道:“神威弩啊!臣当初见识过弩阵,虽然没发射,可那无边无沿的弩阵让人激奋不已。”</p>
弩阵对于大宋来说就是最大的倚仗。</p>
而这个倚仗就是沈安打造出来的。</p>
赵曙想到了这一点,“那神威弩当初就是沈安弄出来的,说来给你的功劳却是少了……”</p>
“是啊。”</p>
沈安心中大喜,觉得这是个机会。</p>
赵曙看了他一眼,觉得这人脸皮真厚,“辽人南下不可怕,除非是倾国。”</p>
众人都点头,赵曙接着说道:“沈安对外事颇有探究,回头就去……嗯……”</p>
“嗯?”沈安不知道他这个嗯是什么意思。</p>
“嗯!”赵曙再嗯了一声,觉得沈安是在装傻。</p>
可沈安真是不知道啊!</p>
韩琦看不下去了,说道:“你那个……能不能让两国使者闹腾起来,结个仇就更好了。”</p>
“这事好说啊!”沈安觉得这是自己的老本行,“此事交给臣就好了。”</p>
“你倒是勤勉,臣子里也少见的勤勉。”赵曙点点头,觉得算是完事了。</p>
可沈安却唏嘘了一下,韩琦见状就问道:“这是有难处?”</p>
“非也。”沈安一脸的难过,“陛下,臣原先懒惰,是包公谆谆教导,日日提携,这才好了些。想到包公一边在三司辛劳,一边还得教导臣,臣就觉得难受……”</p>
赵曙想起他早年丧父,没人教导的事儿,就同情的道:“包拯不错。”</p>
“包公大公无私。”沈安的吹捧流水般的冲了出来。</p>
“包公对陛下那叫做一个忠心耿耿,而且为人耿直,眼睛里不揉沙子,路见不平一声吼……”</p>
沈安说了一通,等他告退后,赵曙默然片刻说道:“包拯是不容易。”</p>
瞬间欧阳修和曾公亮都觉得屁股一凉。</p>
沈安这是在给包拯造势啊!</p>
包拯要是进了政事堂,咱俩谁滚蛋?</p>sxbiquge/read/64/64622/ )
“大辽的铁骑正在集结,百万大军顷刻冲杀过去,李谅祚可准备好去大辽做客了吗?”</p>
“百万大军?耶律洪基拿什么给百万大军吃?吃土吗?”</p>
“拭目以待。”</p>
“谁怕了耶律洪基!”</p>
两人相对冷笑,边上的大宋官员对此视而不见,甚至巴不得他们打起来。</p>
可他们只是呛了几句,随后就互相不搭理。</p>
这里是殿外,赵曙突然决定在两国使者离去前见他们一面。</p>
“进来吧。”</p>
陈忠珩出来了,警告道:“礼仪无需某说,但注意言辞……”</p>
西夏使者此次出使大宋得到了保证,所以很是心满意足,“西夏和大宋是兄弟之国,您放心。”</p>
陈忠珩想起了沈安的比喻,把西夏比作是逆子,不禁眼角抽搐了一下。</p>
官家可不是慈父,弄不好一巴掌能把西夏抽晕去。</p>
随后进去。</p>
“听闻你等要回去了,朕想着这个世间有太多的纷争,太多的血腥味,就有些话想说。”</p>
赵曙的神色淡然,见两国使者很是恭谨的站在那里,就满意的道:“这几年还算是风调雨顺,只要努力耕种,不管是辽国还是西夏的日子都会不错。既然日子不错,为何还要纷争呢?”</p>
西夏使者叹道:“陛下,此事……此事我国是受害者啊!”</p>
辽国使者冷冷的道:“西夏对大辽不恭敬,他们的人经常越境抢掠……”</p>
这些都是借口,大家心知肚明,没谁当回事。</p>
以前这样的话大多是由辽人和西夏人对大宋说,可现在却变了。</p>
辽人和西夏斗一场,大宋在边上嗑瓜子看戏,爽啊!</p>
西夏使者只是冷笑,事到如今,双方只有做过一场才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谁怕谁呀!</p>
只是大宋皇帝看着好像有些傻,竟然还期盼世界和平……</p>
辽使也是这般想的,觉得有必要重新评估一下赵曙的性格。</p>
爱好和平?</p>
这个爱好好啊!</p>
估摸着耶律洪基听到了会笑抽。</p>
和平不是爱出来的,而是用长刀砍杀出来的。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去奢谈和平,赵曙莫不是智障?</p>
两个使者觉得好笑,赵曙依旧是淡淡的道:“既然你们一意孤行,那大宋也无话可说,只是记住了,别袭扰了大宋的疆土。除此之外,大宋一律不管。”</p>
“是。”</p>
大宋不管最好,我们自家关起门来打。</p>
辽使想起自己被韩琦抽了一巴掌的事儿,就冷冷的道:“宋人最好规矩些,否则大辽集结起来的铁骑也有南下的可能。”</p>
他说这话时眼中多了得意,不知道是有什么倚仗。</p>
赵曙只是冷笑,韩琦更是不屑。</p>
两国使者随即被带出去。</p>
这是一次表态,大宋的态度很清楚,你们哥俩打你们的,大宋不管。</p>
“陛下,枢密院那边建议屯兵边境,提防西夏或是辽国突然袭击。”韩琦直接把富弼想说的说了,这个跋扈……</p>
富弼心中火大,恨不能上去手撕韩琦,可想想自己的武力值差距太大,最后只得叹息一声。</p>
“屯兵边境?”赵曙不解的问道:“原先没有屯兵吗?”</p>
“原先有。”富弼终于抢到了说话的机会,出班说道:“陛下,不管是在北方还是西北,大宋都屯兵不少,只是此次辽人和西夏交战,臣担心辽人会趁机南下。”</p>
大宋的对手永远都是辽人,西夏人只能靠边站。</p>
赵曙摇头道:“辽人不敢南下。”</p>
富弼不解的道:“陛下,辽人可没有信誉可言啊!”</p>
哎!</p>
赵曙觉得富弼担任枢密使实在是有些不对头。</p>
枢密使要能在军事上给帝王提供建议,统筹规划……</p>
可富弼是文官转枢密使,眼光还是文官的眼光,要不得啊!</p>
赵曙想了想现任的重臣。</p>
韩琦能压住下面的人,可以当做是帝王和重臣之间的缓冲。</p>
曾公亮算是中庸,但却能牵制韩琦,让他不能专权。</p>
欧阳修原先是个调和关系的人选,可如今看来却有些老迈了。</p>
看来看去,赵曙竟然找不到人来接任枢密使这个职务。</p>
赵曙不满的道:“辽人敢南下,大宋难道怕了他们?”</p>
韩琦点头道:“你富弼怕了,老夫可不怕。若是他们南下,老夫愿领军北上迎战,不胜不归!”</p>
这话说的极为豪气,赵曙也频频点头。</p>
富弼冷笑道:“你自己去?沈安呢?”</p>
韩琦干咳一声,说道:“你说他作甚?”</p>
“你若是敢自己领军前去,那便是好汉。但要把沈安留在京城。”</p>
韩琦的脸色有些难看,“沈安在何处与你何干?”</p>
“呵呵!”富弼来了个恶心人的呵呵,“没有沈安同行,你哪来的底气去迎战辽人的大军?”</p>
赵曙此刻才恍然大悟,同时有些失望。</p>
弄了半天,原来韩琦还是比不过沈安啊!</p>
什么统军北上,没有沈安同行是万万不能的。</p>
那朕要你统军何用?还不如用包拯。</p>
是啊!</p>
赵曙觉得自己找到了使用沈安的好办法。</p>
以后沈安若是统帅大军出征,这个派监军吧,赵曙觉得有些不恰当。可若是不派,百官估摸着都会弹劾沈安,就和当年弹劾狄青一样。</p>
这样的处境下,沈安的境遇可就危险了。</p>
怎么办?</p>
赵曙想到了包拯。</p>
老包拯年纪大了,谋反是不可能的,说出去别人都会笑话。</p>
而且包绶也还小,老包就这么一个儿子,宠爱的据说包家无人能治,也就是果果能收拾他。</p>
谁敢说包拯谋反,只需告诉他包绶在京城即可。</p>
包绶就是包拯的命根子,他在京城,包拯谋什么反?</p>
所以以后让包拯去就好,让他掌总,管管后勤,压压阵,这样既不会累垮他,也不会显得无所事事。</p>
朕真是英明啊!</p>
赵曙心中欢喜,正好富弼来请示:“陛下,那沈安年少,总不能让他每次出兵吧?臣愿意去。若是不能胜,臣甘愿在北方做个小卒,卫国戍边!永世不回汴梁。”</p>
富弼当年可是强硬的很,所以才能发出这等毒誓来。</p>
他斜睨着韩琦,冷笑道:“韩相以为如何?”</p>
老韩,来,咱们一起发个毒誓吧。</p>
这年月发誓可不是后世那么简单,所以韩琦犹豫了一下。</p>
富弼嗤笑了一声,觉得自己占据了上风。</p>
“好!”韩琦终于开口了。</p>
两个宰辅都发下了毒誓,觉得统军就是自己的事了。</p>
允文允武,可文可武……这是文人的最高梦想。</p>
大宋让这种思想得以付诸实施,从范仲淹韩琦等人开始,文官统军就成为了现实。</p>
“陛下,沈安求见。”</p>
沈安进来了,发现韩琦和富弼都在看着自己,就不禁有些自恋。</p>
莫不是哥最近又变帅了?</p>
是了,怪不得早上妻子会迷醉的看着自己,可见是被自己的男色给迷住了。</p>
沈安摸摸自己的脸,这时韩琦说道:“你对外交颇有天赋,那老夫问你,此次辽国可会趁机南下?”</p>
狗曰的老韩,又抢了老夫的话。</p>
富弼恨得牙痒痒的,觉得韩琦就是自己前世的冤家。</p>
“不会。”</p>
沈安的回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p>
“为何?”</p>
这次是富弼问的。</p>
沈安说道:“因为大宋不怕他们。”</p>
“好!”</p>
韩琦满面红光的道:“大宋本就不怕他们。若是耶律洪基敢南下,大宋就全力迎战,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让辽人吃个大亏。”</p>
“有神威弩!”</p>
欧阳修就这么一句话。</p>
富弼赞道:“神威弩啊!臣当初见识过弩阵,虽然没发射,可那无边无沿的弩阵让人激奋不已。”</p>
弩阵对于大宋来说就是最大的倚仗。</p>
而这个倚仗就是沈安打造出来的。</p>
赵曙想到了这一点,“那神威弩当初就是沈安弄出来的,说来给你的功劳却是少了……”</p>
“是啊。”</p>
沈安心中大喜,觉得这是个机会。</p>
赵曙看了他一眼,觉得这人脸皮真厚,“辽人南下不可怕,除非是倾国。”</p>
众人都点头,赵曙接着说道:“沈安对外事颇有探究,回头就去……嗯……”</p>
“嗯?”沈安不知道他这个嗯是什么意思。</p>
“嗯!”赵曙再嗯了一声,觉得沈安是在装傻。</p>
可沈安真是不知道啊!</p>
韩琦看不下去了,说道:“你那个……能不能让两国使者闹腾起来,结个仇就更好了。”</p>
“这事好说啊!”沈安觉得这是自己的老本行,“此事交给臣就好了。”</p>
“你倒是勤勉,臣子里也少见的勤勉。”赵曙点点头,觉得算是完事了。</p>
可沈安却唏嘘了一下,韩琦见状就问道:“这是有难处?”</p>
“非也。”沈安一脸的难过,“陛下,臣原先懒惰,是包公谆谆教导,日日提携,这才好了些。想到包公一边在三司辛劳,一边还得教导臣,臣就觉得难受……”</p>
赵曙想起他早年丧父,没人教导的事儿,就同情的道:“包拯不错。”</p>
“包公大公无私。”沈安的吹捧流水般的冲了出来。</p>
“包公对陛下那叫做一个忠心耿耿,而且为人耿直,眼睛里不揉沙子,路见不平一声吼……”</p>
沈安说了一通,等他告退后,赵曙默然片刻说道:“包拯是不容易。”</p>
瞬间欧阳修和曾公亮都觉得屁股一凉。</p>
沈安这是在给包拯造势啊!</p>
包拯要是进了政事堂,咱俩谁滚蛋?</p>sxbiquge/read/64/6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