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撞上更年期 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杨开战

小说:盛唐撞上更年期 作者:蟹之大者 更新时间:2021-04-12 13:33:12 源网站:新笔趣阁
  积石军守军按照计划,一触即溃...</p>

  这些吐蕃骑兵见唐军落荒而逃,忍不住哈哈大笑。不过他们并没有追击,这种场景每年都会见到一次,实在没什么好骄傲的。他们现在要做的赶紧收麦子!</p>

  于是在警戒了一阵之后,开始下马割麦。</p>

  早已等待于城中的哥舒翰眼见时机成熟,一声令下,带着大军冲杀出来!</p>

  忙着割麦子的吐蕃军起初被吓了一跳,但很快镇定下来。杀出来又怎么样,一群手下败将而已…既然来了,那就把他们再打回去就是了。</p>

  可是...</p>

  当这群唐军冲到眼前时吐蕃军发现了不对,不但人数众多连军服、兵器都有些区别,尤其是那个冲在最前面的老将,看上去好生威猛!</p>

  难道...这些不是本地守军?</p>

  接下来的混战证明了吐蕃军的猜测,这群唐军的战斗力是那些普通守军的数倍不止。</p>

  特别是那个老将,手提长枪骑马穿梭于战场,武艺真可谓高强!只要遇到他必定死于枪下还被挑飞数米...</p>

  “上当了!!!”</p>

  这是所有吐蕃骑兵的内心想法..</p>

  敌众我寡、战力悬殊,这仗没法打,吐蕃军将领连忙下令撤军。</p>

  这时,早就埋伏在必经之路上的王难得率领伏兵杀出,拦住了吐蕃军的退路。</p>

  两相夹击,使得吐蕃骑兵军心大乱,再难挽回败局。</p>

  杀到最后,按照史书记载,这五六千名骑兵只剩下大批马匹,活人一个没剩....全军覆没!</p>

  从这一年开始,吐蕃军再也没有来抢过麦子。</p>

  这场雪耻之战,再一次让哥舒翰的名字传到李隆基的耳朵里。也就是从那时起,李隆基开始高度重视哥舒翰。</p>

  </p>

  长安城..</p>

  邢縡谋反案告一段落,数百人被牵连斩首,王珙也被杨国忠和吉温间接联手除掉。</p>

  王珙一倒,受益最大的就是吉温,他如愿坐上了京兆尹的位子。</p>

  对于杨国忠来说,王珙的死不过是少了一位争宠的政敌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p>

  现在王珙死了,杨国忠面前最大政敌对手便是吉温!吉温本身有些能力,背后又有好友安禄山帮忙,在王珙死后没几天就成了李隆基面前的心腹重臣。</p>

  杨国忠,要对吉温下手了...</p>

  而要搞掉吉温,必须先除了他身后的靠山:安禄山。</p>

  </p>

  一阵北风刮过,为长安城带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p>

  虢国夫人府,后园中..</p>

  “真像一个云雾飘渺仙界,引人入胜。”</p>

  杨贵妃推开小楼木窗,欣喜地望着园中美景。</p>

  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仿佛是雪海洋,就连光秃秃树枝上也都压满了厚厚积雪,一颗棵像雪松一样,耸立在雪地里,漂亮极了。</p>

  “哈哈,雪大风寒,爱妃莫要受了凉!”</p>

  李隆基说着,很贴心的将一件锦袍披在了杨玉环的肩上。</p>

  “谢陛下!”</p>

  杨贵妃媚眼如丝,轻轻依偎在李隆基的怀里。</p>

  二人行为暧昧、不知避人,身边太监侍女的脸上竟毫无波澜,一看就是习惯了..</p>

  “还是三姐会享受,把宅子建造的如此雅致!”杨玉环不由赞叹道。</p>

  李隆基笑道:“这个好说,待来年开春,朕也为爱妃在宫内修建一座!”</p>

  杨玉环听罢摇摇头道:“谢陛下恩宠,臣妾只是说说而已。三姐不是外人,有闲暇便过来住两日也就够了。”</p>

  这时..</p>

  小太监进来奏报道:“圣上,杨相公求见!”</p>

  “哦,让他进来吧。”</p>

  李隆基点头道。</p>

  不多会,杨国忠躬身迈着小碎步,小跑着就进了木楼。</p>

  虢国夫人杨玉筝的府邸在她刻意的“装修和设计”下,越来越受李隆基“夫妻二人”的青睐,有事没事就带杨玉环来做客。大臣有事怎么办?</p>

  久而久之,这里俨然成了众多官员面圣奏事的重要之所。</p>

  “圣上!”</p>

  杨国忠看到李隆基,赶紧弯腰施礼。</p>

  “这大清早的,有何事不能等朕回宫再报吗?”李隆基见到杨国忠,很不高兴得不得了说道。</p>

  杨国忠连忙回道:“臣知道圣上日理万机十分辛苦,但有一事臣不得不禀报!”</p>

  “说吧..”李隆基随口道。</p>

  “臣得到地方官员密报,安禄山在幽州、蓟州、营州、沧州等地设置了数十座军寨!幽州、营州还说得过去,毕竟可以防御奚部和契丹,但是沧州等处于内地,设置要寨所为何来?!臣以为,安禄山定是图谋不轨!”</p>

  “哦?真有此事?”李隆基不耐烦的神色逐渐消息,开始严肃起来。</p>

  杨玉环见此情形,很识相的离开李隆基,走到一侧做起其他。</p>

  杨国忠道:“臣以为绝不会假,地方官员不敢拿这种事来戏耍朝廷。”</p>

  “在蓟州、营州建立军事要塞朕是知道的,但是河东道内....朕并不知晓。</p>

  但...不太可能啊,安禄山向来对朕忠心耿耿,绝不会做出谋反的事。在沧州设置要塞...应该是有别的用意。”李隆基仅仅惊讶了一下,然后就打消了怀疑...</p>

  杨国忠见李隆基这种反应,急道:“圣上,这种事容不得半点沙子,安禄山手握三镇十五万大军!如果真的有异心....我大唐江山将会遭受灭顶之灾啊!”</p>

  “放肆!按照你的说法,我大唐就这么弱不禁风吗?!”李隆基大怒道。</p>

  “圣上赎罪!臣不是那个意思!臣....”</p>

  杨国忠自知失言,连忙下跪,不过话还没有说完,李隆基便开口了:“好了,朕知道你也很忠心。这样吧,为了解除疑虑,就派个人去查查吧,是忠是奸一看便知。”</p>

  “圣上英明!”杨国忠转忧为喜,高兴不已。</p>

  然后..就在第二天..</p>

  太监辅缪琳被任命为朝廷特使,前往平卢。</p>

  </p>

  放眼此刻的盛唐天下..</p>

  长安不安、东南吃紧、西北不静,而西北以西的安西四镇,同样难以安宁。</p>

  高仙芝的安西军在怛罗斯城下败了,但是败的值得,至少大唐朝廷是这么认为的。</p>

  所以,高仙芝回到安西以后不但没有受到朝廷的惩罚或者训斥,反而得到李隆基的肯定,再度召回长安任职。</p>

  </p>sxbiquge/read/2/2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