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红楼可签到 第179章 陈米

小说:知否知否,红楼可签到 作者:三元肘子 更新时间:2021-05-24 03:36:17 源网站:新笔趣阁
  围观的女使婆子都是吓了一跳,原本以为仗着董姨娘的势,她们根本不用怕这个从东京城刚归来的庶女的。</p>

  说是二姑娘,实际上也就那样。</p>

  可短短的几天下来,林晴岚就让董姨娘吃了好几次亏!</p>

  特别是这一次,那牛二家的被打了两巴掌。</p>

  这还是轻的,牛二家的只不过说了几句之前董姨娘让人透露出来的消息。</p>

  季妈妈都在那边看着,结果老爷的书童,直接过来打了那牛二家的一巴掌。</p>

  这一下下去,那脸都是肿的老高了。</p>

  这还是轻的了!</p>

  那老柳说的话,河东路走一遭,那才是最吓人的!</p>

  特别是听起来,似乎不只是牛二家的,还有那牛二,在家里做采买的。</p>

  这两口子,之前可是投靠了董姨娘,是董姨娘身边的心腹。</p>

  要不然,也不敢在这里挡着二姑娘不是?</p>

  其他的女使婆子都在看着,没有人敢轻易的动手。</p>

  谁敢?万一哪天得了势,她们可吃不了兜着走!</p>

  这到底是老爷的亲闺女!</p>

  这两个可都是肥缺啊!</p>

  很快,又有人想到了这个,眼珠子转了转。</p>

  之前有人投靠了董姨娘,就得了这两个位置。</p>

  若是?</p>

  不,等等。暂时还看不清走向,万一董姨娘只是暂时被二姑娘压制了!</p>

  到时候,先投靠了二姑娘的,怕是也没有好下场。</p>

  那董姨娘可不是什么良善人士,这些年府里被换出去的人,多了去了。</p>

  林晴岚不说话,那小厮径自找出了要是,就把粮仓给打开了。</p>

  迎面而来的,有一些细微的霉味。</p>

  林晴岚皱了皱眉,也没有当场说出来。</p>

  她比其他人敏感一些,可能更先闻到味道。</p>

  等了一会,透了透气,林晴岚才带着人走了进去。</p>

  老柳和那个小厮也跟着一起进去了,老柳是跟着进来查看,那个小厮就站在门边守着。</p>

  这个时候,也怕有人在外面关了门。</p>

  虽然这盐院内,估计周先生应该是了若指掌!</p>

  但谁也不会将自己的安全放在别人的手里不是?</p>

  季妈妈见状,急忙转身,朝着董姨娘的院子奔去。</p>

  至于瘫倒在地上的牛二家的,没有人去管。</p>

  季妈妈都不管,其他的女使婆子自然更不会去管。</p>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p>

  本来交情也不深,谁愿意替别人趟雷?</p>

  这牛二家的得罪了二姑娘不说,之前还被老柳打了一巴掌,显然没有什么好下场。</p>

  从来只有锦上添花,雪中送炭可是罕见。</p>

  她们也怕被牵累,到时候丢了活计,或者身上稍微好一些的活计被别人得了去,那就得不偿失了。</p>

  但所有人都知道了一点,这个二姑娘不简单。</p>

  轻易,可千万不能得罪了。</p>

  一旦得罪了,可没有什么好下场。</p>

  反正不管怎么说,董姨娘的心腹,这是去掉一个了!</p>

  有不少婆子都看着其他几个位置,别的不说,那厨房的管事,也是个肥缺呢!</p>

  至于董姨娘其他的心腹,那也是忐忑不安。</p>

  至于抛弃董姨娘,转投林晴岚的旗下,不说没有机会,他们也不敢。</p>

  这些年,在董姨娘的手里,他们可是做了不少的事情。</p>

  他们早就和董姨娘是一条船上的蚂蚱了!</p>

  这也是牛二家的,尽管有些害怕,还是挡在了林晴岚面前的原因。</p>

  只是牛二家的动作,并没有用。</p>

  只是一句话,说错的一句话,就导致事情变成了这样!</p>

  老柳看着前面的二姑娘,内心也是感叹。</p>

  他知道自己的打算,还有周先生的打算,其实二姑娘都看穿了。</p>

  但二姑娘没有改变,也没有退缩,可事情还是走到了这一步!</p>

  自己不得不出手,也就代表了周先生和老爷的这一次的打算,是无疾而终了。</p>

  没办法啊,二姑娘的手段,倒是有些高明。</p>

  当然也是亏了董姨娘自己做事不讲究,将把柄递了出来。</p>

  那牛二家的若是不说那个“贤内助”,老柳是真的不会出手的。</p>

  “自作孽,不可活啊!”老柳在心里想到:“难道,这些也是二姑娘算计到的?要不然,之前曹嬷嬷听到说夫人两个字,就出手打了那一巴掌,就是为了激化矛盾,让事情开始演变?”</p>

  林晴岚带着人进来,就直奔里面来看。</p>

  这粮仓里,是林府这么大一个盐院的所有人的吃用。</p>

  那些盐院的兵丁,也是在林府吃饭的。</p>

  也就是说,林府的这个大厨房,管的人还挺多,每天吃饭的数量都是不少。</p>

  这里面的油水,可见一斑了。</p>

  米面大部分都是用袋子装的,是那种布袋,缝隙很小,但也有部分漏出来。</p>

  小部分,就直接堆积在地上,当然用竹制的席子围了起来,这是日常用的。</p>

  林晴岚看了看前面这部分,没有问题。</p>

  这应该是给林如海和周先生等人吃的,所以都是优质的大米和白面!</p>

  可也就前面这一些了,走到后面,那发霉的味道,就十分的重了。</p>

  都不用刻意的去闻,这股味道都压不住。</p>

  林晴岚不说话,拿眼睛去看老柳!</p>

  事实上,她就是故意拿粮仓来做文章的。</p>

  这管粮食的,是最容易做文章的。</p>

  以旧充新,拿往年的陈米,当做今年的新米。</p>

  这样的操作,简单粗暴,但利润却是极高的。</p>

  古代的保鲜保存工艺没有那么多,也比较粗糙。</p>

  所以往往粮食保存一段时间,就有发霉的可能。</p>

  所以很多人家,都会时时将米面拿出来晒一晒。</p>

  特别是江南地区,因为是水乡,空气中的水分比较多,东西就更容易发霉了。</p>

  每年的回南天,地板都出潮的时候,是最容易滋生细菌的时候。</p>

  连被子什么的,都会有发霉的可能,何况是粮食!</p>

  粮食的保质期是受品种、温度、水分所限制。</p>

  有外壳的粮食、水分比较低的情况下能保存很长时间,就是百姓说的陈谷子、烂芝麻,油菜籽超过安全水分较高,有一夜枯的现象!</p>

  经过加工的粮食不容易保管,这就是大米、面粉等成品粮容易生虫、霉变不容易度夏;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可延长储存时间,这就是许多玉米从东北运输过程变质的原因。</p>

  水分较低的粮食,可延长储存时间,粮食在常温下都有安全水分界限,另外粮食还有个陈化现象,一般在安全水分下、在室温下,大米、面粉的保质期是1年。</p>

  林府购买的,都是脱了壳的大米和面粉!</p>

  因为今年的新粮还没下来,所以仓库里肯定都是去年的陈粮。</p>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就是林如海和周先生吃的,也都是去年的晚稻。</p>

  可这后面的大米,绝对不是去年的。</p>

  林晴岚对老柳说道:“柳叔叔,您看看,这里的情况,要不要告诉爹爹?”</p>

  </p>sxbiquge/read/3/3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