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以千计的孔明灯,向着被围困一百天的太原飘去,有一多半孔明灯飘不到,还有不少偏离了方向,另外还有一些,被金人的弓箭射落!</p>
没错!</p>
当这些孔明灯从他们头上飘过之时,金人愤怒了,许许多多的神射手,从帐篷出来,弯弓射箭,将一个个孔明灯射穿。</p>
只是他们犯了糊涂,薄薄的孔明灯,多一个指头粗细的窟窿,并不会立刻落下来,还是会飘浮在空中,火光闪闪,仿佛嘲笑着恼羞成怒的金人。</p>
更为重要的是,不管金人的弓箭多厉害,从宋营出来的孔明灯,无穷无尽,一波接着一波,赵官家发誓,要用孔明灯,点亮太原的夜空,告诉每一个军民。</p>
官家来了,援兵来了!</p>
太原!</p>
没有被抛弃!</p>
终于,有孔明灯掉落进斑驳的城中。</p>
在这一刻,一个五十多岁的将军,泪水满脸。</p>
他哭了!</p>
这个人就叫王禀,一个被念叨了无数次,终于正式登场的男人。</p>
他的官职不低,曾经是童贯的副手,太原兵马副总管,总领宣抚司兵马,同太原知府张孝纯一起,戍守这座不屈的城市。</p>
他已经坚持了一百天,如果按照历史走向,他还要坚持一百五十多天,期间除了弹尽粮绝,种种艰难之外,还要面临自家皇帝的背叛。</p>
朝廷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给金人,双方议和。</p>
然则天子可以低头,太原的脊梁不可断。</p>
王禀断然拒绝旨意,挺身仗剑,高呼:“国君应保国爱民,臣民应忠君守义,现并州军民以大宋国为重,宁死而不作金鬼,朝廷竟如此弃子民于不顾,何颜见天下臣民,并州军民坚不受命,以死固守!”</p>
历经八个多月的苦战,太原城破,王禀身中数十枪,气力用尽,鲜血流干,父子跳汾河殉国,视死如归……</p>
王禀的抵抗,阻挡了大金西路精锐大半年。</p>
功绩如睢阳保卫战,如钓鱼城之战,史册不朽,英灵永在。</p>
可一个人,一座城,又如何抵挡泼天大势,举国屈膝,太原的抗争注定是失败的。但太原的血并没有白流,韩世忠、张俊、李彦仙、岳飞,无数志士,前赴后继,血洒山河,他们舍生忘死的奋战终于保住了江南半壁,保住了几千万生灵。</p>
或许王禀才是赵官家词中寻找的“他”!</p>
一条笔直的武人脊梁!</p>
“总管,王总管,是官家!官家派援兵了!”</p>
一个老卒兴奋叫着,他的左袖管空荡荡的,半截手臂早就没了。自从金人围城以来,太原城中,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所有男子,悉数参战,浴血厮杀,无休无止。</p>
丢了一条手臂算什么,只要一息尚存,战斗不息!</p>
老兵递给王禀的纸条被烧了一角,但上面的内容还能看的清楚……朝廷十万大军已经赶到,汾水一战,重创金兵黄龙府万户,完颜活女被杀!晓谕太原军民,大宋必胜,太原必胜!</p>
王禀反复看着上面的话,他突然扭头,冲上城头,向城外的一处空地,死死看着!</p>
“王小兄弟,你的仇……报了!”</p>
王禀的一声低吼,惊醒了城头所有守军,大家伙的目光,死死盯着城外,切齿咬牙,满眼怒火……</p>
就在七天前,有一个叫王珏的太原书生,他在那里死掉了,被完颜活女杀死,不光杀死,还用马蹄踏成了肉泥泄愤。</p>
而在王珏牺牲之前,他用尽平生的力气,向城头大吼,“王师大捷,金贼兵败,死守城池,不可降敌!”</p>
在喊过这十六个字之后,一柄弯刀恼怒劈下,从肩膀到后背,一尺多长的伤口,连脊柱都砍断了。王珏瘦弱的身躯,栽倒地上。他的脸冲上,正好能看见杀他之人的面目,那是一张仿佛吃了二斤苍蝇扭曲抓狂的面孔。</p>
王珏笑了,满含嘲弄地笑了。</p>
区区金狗,也想收买他,做梦去吧!</p>
金钱美女,买不来爷的一身骨头!</p>
原来王禀守卫太原,并不是对外面一无所知。</p>
最初童贯逃跑,把太原甩给他和张孝纯,王禀是怀着悲愤之情,同军民百姓,一起守城,彼时金人尚且不能完全封锁太原。</p>
不久之后,王禀就得到确切消息,新君登基,怒斩童贯,并且要求各地兵马,守土抗金。</p>
那是王禀得到最好的消息,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将绕着太原奔跑,逢人就喊,童贼死矣!童贼死矣!</p>
当时王禀觉得新君登基,万象更新,很快各地勤王之师云集,就可以打败金人。</p>
而且就在这时候,王禀派出了不少人,联络朝廷,打听各地兵马的情况,想要里应外合,大破金人。</p>
凑巧的是,岳飞就是这时候离开河东,加入勤王队伍的。</p>
可随着时间流逝,王禀渐渐意识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p>
他指望着朝廷援救,可朝廷还有多少力量?</p>
紧接着,金人加强了对太原的封锁,不但切断了和其他各地的联系,还在太原城外,修建土墙,堆积鹿角,简言之,就是修一道外墙,把太原活活困死!</p>
王禀终于冷静下来,这不是一场短暂的战斗,真正可怕的还在后面。他随即在城中找了三名年轻的读书人,他们都曾经去过开封,朝中还有亲朋做官。</p>
王禀交代他们,要把太原的情况如实告诉朝廷,不管还有没有援兵,太原军民都必将死守到底,决不放弃。</p>
王珏就是这三人之一,可惜的是,他没有逃出去,而是被金人的骑兵抓住。事实上,这时候粘罕已经亲自部署,将太原包围得水泄不通了。</p>
这位大金的权臣,从踏足河东之时,就相中了这块土地,不管大金能不能夺得整个天下,作为臣子,他能得到的总归是有限的。</p>
而河东的表里河山,就是最理想的根据地。</p>
所以粘罕才卯足了劲头儿,跟太原死磕,甚至拒绝了宗望的提议,只派遣娄室一个万户……</p>
但有王禀在,想破太原,又谈何容易。</p>
粘罕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在抓捕了王珏之后,没有急着处死,而是在饿了三天之后,突然送来了美酒佳肴,还派了两位美女照料,</p>
就这样一连养了十天,不但身体恢复,还比以前胖了不少。</p>
在鬼门关前走了一圈,又领教了人世繁华,这样的人,还会舍得死吗?</p>
只要让他去见王禀,告诉被围困的太原城,西军溃败,开封城破,除了投降,别无他途。</p>
为了增加可信度,粘罕还把从娄室那里得到的西军缴获亮了出来,其中就包括种师中的帅旗!</p>
怎么样?</p>
你们的小种相公已经死了,西军尽灭,大宋国度不堪一击,赵官家走投无路,一座孤城,还能如何?</p>
自从防守太原以来,那是王禀最难的一天。</p>
种师中的帅旗,血迹斑斑,他曾经也在这面帅旗之下,临阵杀敌……最强的西军已经完蛋了,还有谁能挽救大宋?挽救太原?</p>
没有了!</p>
也不会有了!</p>
王禀的确死心了,只不过和粘罕预想的不一样,他没打算投降,而是决定死战到底!</p>
“弟兄们,父老乡亲们!太原不降,只为宋鬼,不做金贼!”</p>
短暂的沉默之后,军民齐声高呼,追随王总管,誓死守城!</p>
本想劝降,却没有料到,城中群情激愤,竟然要和太原共存亡。</p>
粘罕恼怒,只能派出王珏,让他去打击城中士气。</p>
王珏在两个美女的服侍之下,穿戴整齐,转身出账,在离去的刹那,他凝视两个女人一眼,微不可查地摇摇头,随即断然离去。</p>
太原城下,少年书生,用尽全身气力,把他从两个侍女姐姐嘴里得知的消息,告诉了城里。</p>
王师未曾战败!</p>
太原不可放弃!</p>
战斗!</p>
只有战斗,才有希望!</p>
王珏死在了活女的刀下,尸体被踩烂,连一块完整的骨头都没有留下……他未曾持刀,也未曾杀一个金人,但是他却是不折不扣的勇士!</p>
成仁取义,舍身报国!</p>
王珏死后,太原城中军民无不看透了金人的诡计,大家鼓足勇气,信心十足,朝廷会赢的,早晚会有援兵的,坚持就是胜利!</p>
而这种坚持,并没有持续太久,漫天的孔明灯,送来了最珍贵的消息。</p>
援兵到了!</p>
不但如此,还斩杀了活女!</p>
交战这么多天,大家伙都知道了,活女就是那个完颜娄室的儿子,耀武扬威,多次攻击城池,杀了无数百姓,双方仇深似海。</p>
终于,活女死了!</p>
杀别人的孩子,你也会面临丧子之痛。</p>
这就是报应!</p>
苍天有眼!</p>
“传我的命令,除了骑兵马匹之外,其余牲畜,悉数斩杀,把知府衙门后院的存粮拿出来,让大家伙饱餐。还有,擦亮刀剑,准备配合王师,杀出城去!”</p>
王禀果断下令,此刻他举目望去,天上还有孔明灯落下,每当落入城中,就会有人冲过去,小心翼翼捡起,然后取下上面的纸条,用最洪亮的声音朗读,一遍又一遍……天上的灯,心中的火,完全点燃,血液都在沸腾,手里的刀剑仿佛嘶鸣。</p>
断头折臂,肠子流出,不曾皱眉头的汉子们,此刻手舞足蹈,泪流满面,哭得像是个孩子。</p>
他们也的确如此。</p>
在落入绑匪手里一百天之后,亲人终于来营救他们了。</p>
金贼,放手一战吧!</p>
……</p>
“现在就商议一下,该如何进军吧!”</p>
赵桓岔着腿,不怎么讲究形象地坐在了主位上。</p>
韩世忠、折可求、刘锜、刘晏、姚平仲、王渊,许许多多的将领都在,甚至包括这次随同赵桓前来的翰林学士李若水等人。</p>
唯一让人讶异的是京兆府知府,半步宰执的大能范致虚怎么没来?</p>
哪怕韩世忠得了枢密使的衔,他范相公可是军营品级最高的文官,如何能缺席?</p>
仿佛察觉了大家的疑惑,赵桓呵呵笑道:“一个私心作祟的小人,朕已经让皇城司把他押回开封,本想拿他的脑袋祭旗来的,但又觉得他不配。既然良臣斩杀了活女,他的脑袋也够用了。”</p>
听到了赵桓点名,韩世忠身躯一震,刚刚官家的那首词,还让他想不通透。上阙写的元宵场景,万家灯火,的确是像靖康之前的开封。</p>
可下阙写了一堆红粉美人,官家辛苦寻觅,突然发现灯火阑珊处的“他”,莫非说军中将领很多,却都不是官家心头好,只有到了这里,才找到那个人?</p>
只是这首词是赵官家的旧作,那时候他还没登基,只是太子啊!</p>
莫非官家是说他自己?</p>
举朝上下,沉醉在丰亨豫大之中,他看清了盛世危局,却又无可奈何?</p>
韩世忠的文化水平着实有限,解读不出更深的东西,当他依旧觉得,这一战非常非常重要,只许胜,不许败!</p>
“良臣,你打算怎么打?”</p>
韩世忠猛然抬头,迎着赵桓的目光,朗声道:“金人铁骑六万,围一城而百日不克,师老卒怠,我军正好以初锐击之,必定大获全胜!”</p>
一句话,莽就是了!</p>
在场所有人先是一愣,随后又微微颔首,或许最简单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p>
</p>sxbiquge/read/3/3722/ )
没错!</p>
当这些孔明灯从他们头上飘过之时,金人愤怒了,许许多多的神射手,从帐篷出来,弯弓射箭,将一个个孔明灯射穿。</p>
只是他们犯了糊涂,薄薄的孔明灯,多一个指头粗细的窟窿,并不会立刻落下来,还是会飘浮在空中,火光闪闪,仿佛嘲笑着恼羞成怒的金人。</p>
更为重要的是,不管金人的弓箭多厉害,从宋营出来的孔明灯,无穷无尽,一波接着一波,赵官家发誓,要用孔明灯,点亮太原的夜空,告诉每一个军民。</p>
官家来了,援兵来了!</p>
太原!</p>
没有被抛弃!</p>
终于,有孔明灯掉落进斑驳的城中。</p>
在这一刻,一个五十多岁的将军,泪水满脸。</p>
他哭了!</p>
这个人就叫王禀,一个被念叨了无数次,终于正式登场的男人。</p>
他的官职不低,曾经是童贯的副手,太原兵马副总管,总领宣抚司兵马,同太原知府张孝纯一起,戍守这座不屈的城市。</p>
他已经坚持了一百天,如果按照历史走向,他还要坚持一百五十多天,期间除了弹尽粮绝,种种艰难之外,还要面临自家皇帝的背叛。</p>
朝廷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给金人,双方议和。</p>
然则天子可以低头,太原的脊梁不可断。</p>
王禀断然拒绝旨意,挺身仗剑,高呼:“国君应保国爱民,臣民应忠君守义,现并州军民以大宋国为重,宁死而不作金鬼,朝廷竟如此弃子民于不顾,何颜见天下臣民,并州军民坚不受命,以死固守!”</p>
历经八个多月的苦战,太原城破,王禀身中数十枪,气力用尽,鲜血流干,父子跳汾河殉国,视死如归……</p>
王禀的抵抗,阻挡了大金西路精锐大半年。</p>
功绩如睢阳保卫战,如钓鱼城之战,史册不朽,英灵永在。</p>
可一个人,一座城,又如何抵挡泼天大势,举国屈膝,太原的抗争注定是失败的。但太原的血并没有白流,韩世忠、张俊、李彦仙、岳飞,无数志士,前赴后继,血洒山河,他们舍生忘死的奋战终于保住了江南半壁,保住了几千万生灵。</p>
或许王禀才是赵官家词中寻找的“他”!</p>
一条笔直的武人脊梁!</p>
“总管,王总管,是官家!官家派援兵了!”</p>
一个老卒兴奋叫着,他的左袖管空荡荡的,半截手臂早就没了。自从金人围城以来,太原城中,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所有男子,悉数参战,浴血厮杀,无休无止。</p>
丢了一条手臂算什么,只要一息尚存,战斗不息!</p>
老兵递给王禀的纸条被烧了一角,但上面的内容还能看的清楚……朝廷十万大军已经赶到,汾水一战,重创金兵黄龙府万户,完颜活女被杀!晓谕太原军民,大宋必胜,太原必胜!</p>
王禀反复看着上面的话,他突然扭头,冲上城头,向城外的一处空地,死死看着!</p>
“王小兄弟,你的仇……报了!”</p>
王禀的一声低吼,惊醒了城头所有守军,大家伙的目光,死死盯着城外,切齿咬牙,满眼怒火……</p>
就在七天前,有一个叫王珏的太原书生,他在那里死掉了,被完颜活女杀死,不光杀死,还用马蹄踏成了肉泥泄愤。</p>
而在王珏牺牲之前,他用尽平生的力气,向城头大吼,“王师大捷,金贼兵败,死守城池,不可降敌!”</p>
在喊过这十六个字之后,一柄弯刀恼怒劈下,从肩膀到后背,一尺多长的伤口,连脊柱都砍断了。王珏瘦弱的身躯,栽倒地上。他的脸冲上,正好能看见杀他之人的面目,那是一张仿佛吃了二斤苍蝇扭曲抓狂的面孔。</p>
王珏笑了,满含嘲弄地笑了。</p>
区区金狗,也想收买他,做梦去吧!</p>
金钱美女,买不来爷的一身骨头!</p>
原来王禀守卫太原,并不是对外面一无所知。</p>
最初童贯逃跑,把太原甩给他和张孝纯,王禀是怀着悲愤之情,同军民百姓,一起守城,彼时金人尚且不能完全封锁太原。</p>
不久之后,王禀就得到确切消息,新君登基,怒斩童贯,并且要求各地兵马,守土抗金。</p>
那是王禀得到最好的消息,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将绕着太原奔跑,逢人就喊,童贼死矣!童贼死矣!</p>
当时王禀觉得新君登基,万象更新,很快各地勤王之师云集,就可以打败金人。</p>
而且就在这时候,王禀派出了不少人,联络朝廷,打听各地兵马的情况,想要里应外合,大破金人。</p>
凑巧的是,岳飞就是这时候离开河东,加入勤王队伍的。</p>
可随着时间流逝,王禀渐渐意识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p>
他指望着朝廷援救,可朝廷还有多少力量?</p>
紧接着,金人加强了对太原的封锁,不但切断了和其他各地的联系,还在太原城外,修建土墙,堆积鹿角,简言之,就是修一道外墙,把太原活活困死!</p>
王禀终于冷静下来,这不是一场短暂的战斗,真正可怕的还在后面。他随即在城中找了三名年轻的读书人,他们都曾经去过开封,朝中还有亲朋做官。</p>
王禀交代他们,要把太原的情况如实告诉朝廷,不管还有没有援兵,太原军民都必将死守到底,决不放弃。</p>
王珏就是这三人之一,可惜的是,他没有逃出去,而是被金人的骑兵抓住。事实上,这时候粘罕已经亲自部署,将太原包围得水泄不通了。</p>
这位大金的权臣,从踏足河东之时,就相中了这块土地,不管大金能不能夺得整个天下,作为臣子,他能得到的总归是有限的。</p>
而河东的表里河山,就是最理想的根据地。</p>
所以粘罕才卯足了劲头儿,跟太原死磕,甚至拒绝了宗望的提议,只派遣娄室一个万户……</p>
但有王禀在,想破太原,又谈何容易。</p>
粘罕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在抓捕了王珏之后,没有急着处死,而是在饿了三天之后,突然送来了美酒佳肴,还派了两位美女照料,</p>
就这样一连养了十天,不但身体恢复,还比以前胖了不少。</p>
在鬼门关前走了一圈,又领教了人世繁华,这样的人,还会舍得死吗?</p>
只要让他去见王禀,告诉被围困的太原城,西军溃败,开封城破,除了投降,别无他途。</p>
为了增加可信度,粘罕还把从娄室那里得到的西军缴获亮了出来,其中就包括种师中的帅旗!</p>
怎么样?</p>
你们的小种相公已经死了,西军尽灭,大宋国度不堪一击,赵官家走投无路,一座孤城,还能如何?</p>
自从防守太原以来,那是王禀最难的一天。</p>
种师中的帅旗,血迹斑斑,他曾经也在这面帅旗之下,临阵杀敌……最强的西军已经完蛋了,还有谁能挽救大宋?挽救太原?</p>
没有了!</p>
也不会有了!</p>
王禀的确死心了,只不过和粘罕预想的不一样,他没打算投降,而是决定死战到底!</p>
“弟兄们,父老乡亲们!太原不降,只为宋鬼,不做金贼!”</p>
短暂的沉默之后,军民齐声高呼,追随王总管,誓死守城!</p>
本想劝降,却没有料到,城中群情激愤,竟然要和太原共存亡。</p>
粘罕恼怒,只能派出王珏,让他去打击城中士气。</p>
王珏在两个美女的服侍之下,穿戴整齐,转身出账,在离去的刹那,他凝视两个女人一眼,微不可查地摇摇头,随即断然离去。</p>
太原城下,少年书生,用尽全身气力,把他从两个侍女姐姐嘴里得知的消息,告诉了城里。</p>
王师未曾战败!</p>
太原不可放弃!</p>
战斗!</p>
只有战斗,才有希望!</p>
王珏死在了活女的刀下,尸体被踩烂,连一块完整的骨头都没有留下……他未曾持刀,也未曾杀一个金人,但是他却是不折不扣的勇士!</p>
成仁取义,舍身报国!</p>
王珏死后,太原城中军民无不看透了金人的诡计,大家鼓足勇气,信心十足,朝廷会赢的,早晚会有援兵的,坚持就是胜利!</p>
而这种坚持,并没有持续太久,漫天的孔明灯,送来了最珍贵的消息。</p>
援兵到了!</p>
不但如此,还斩杀了活女!</p>
交战这么多天,大家伙都知道了,活女就是那个完颜娄室的儿子,耀武扬威,多次攻击城池,杀了无数百姓,双方仇深似海。</p>
终于,活女死了!</p>
杀别人的孩子,你也会面临丧子之痛。</p>
这就是报应!</p>
苍天有眼!</p>
“传我的命令,除了骑兵马匹之外,其余牲畜,悉数斩杀,把知府衙门后院的存粮拿出来,让大家伙饱餐。还有,擦亮刀剑,准备配合王师,杀出城去!”</p>
王禀果断下令,此刻他举目望去,天上还有孔明灯落下,每当落入城中,就会有人冲过去,小心翼翼捡起,然后取下上面的纸条,用最洪亮的声音朗读,一遍又一遍……天上的灯,心中的火,完全点燃,血液都在沸腾,手里的刀剑仿佛嘶鸣。</p>
断头折臂,肠子流出,不曾皱眉头的汉子们,此刻手舞足蹈,泪流满面,哭得像是个孩子。</p>
他们也的确如此。</p>
在落入绑匪手里一百天之后,亲人终于来营救他们了。</p>
金贼,放手一战吧!</p>
……</p>
“现在就商议一下,该如何进军吧!”</p>
赵桓岔着腿,不怎么讲究形象地坐在了主位上。</p>
韩世忠、折可求、刘锜、刘晏、姚平仲、王渊,许许多多的将领都在,甚至包括这次随同赵桓前来的翰林学士李若水等人。</p>
唯一让人讶异的是京兆府知府,半步宰执的大能范致虚怎么没来?</p>
哪怕韩世忠得了枢密使的衔,他范相公可是军营品级最高的文官,如何能缺席?</p>
仿佛察觉了大家的疑惑,赵桓呵呵笑道:“一个私心作祟的小人,朕已经让皇城司把他押回开封,本想拿他的脑袋祭旗来的,但又觉得他不配。既然良臣斩杀了活女,他的脑袋也够用了。”</p>
听到了赵桓点名,韩世忠身躯一震,刚刚官家的那首词,还让他想不通透。上阙写的元宵场景,万家灯火,的确是像靖康之前的开封。</p>
可下阙写了一堆红粉美人,官家辛苦寻觅,突然发现灯火阑珊处的“他”,莫非说军中将领很多,却都不是官家心头好,只有到了这里,才找到那个人?</p>
只是这首词是赵官家的旧作,那时候他还没登基,只是太子啊!</p>
莫非官家是说他自己?</p>
举朝上下,沉醉在丰亨豫大之中,他看清了盛世危局,却又无可奈何?</p>
韩世忠的文化水平着实有限,解读不出更深的东西,当他依旧觉得,这一战非常非常重要,只许胜,不许败!</p>
“良臣,你打算怎么打?”</p>
韩世忠猛然抬头,迎着赵桓的目光,朗声道:“金人铁骑六万,围一城而百日不克,师老卒怠,我军正好以初锐击之,必定大获全胜!”</p>
一句话,莽就是了!</p>
在场所有人先是一愣,随后又微微颔首,或许最简单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p>
</p>sxbiquge/read/3/3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