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二百七十一章:你就别装了

小说:皇兄何故造反? 作者:月麒麟 更新时间:2023-04-13 07:32:45 源网站:新笔趣阁
  >

  [[第二百七十一章:你就别装了</p>

  天空当中飘着零星的小雪。</p>

  两顶宽大的轿子,悠悠的在东华门前停下。</p>

  轿帘掀开,从当中下来两位精神矍铄的绯袍老者。</p>

  不是别人,正是工部尚书陈循和内阁次辅高谷。</p>

  如今陈循调离了内阁,高谷接替了他成了次辅,两个人没有了直接的竞争,于是关系自然又恢复到了往常的亲密无间。</p>

  今日除夕休沐,两个人正在陈循府中小酌,却不曾想,突然就接到了进宫的令谕。</p>

  成敬早在东华门外等候许久了。</p>

  见此情况,快步上前,打着圈拱手一揖,道。</p>

  “见过陈工部,高次辅,这大过节了,辛苦二位进宫,咱家在这给二位拜年了。”</p>

  两位老大人穿着崭新的官服,踏着刚刚落下的薄薄一层积雪,同样笑呵呵的回礼,道</p>

  “也给成公公拜年。”</p>

  各自见礼之后,成敬便侧了侧身子,道。</p>

  “天气寒凉,二位就别在这站着了,这就随咱家进宫吧。”</p>

  说着,成敬抬步引着两人,便往宫里去,边走边说道。</p>

  “陛下还没过来,但是兵部的于尚书,五军都督府的石驸马,还有内阁的俞阁老,都已经在偏殿候着了。”</p>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成敬的话音落下,陈循的脚步立刻滞了滞,身子都微微有些僵硬。</p>

  转头看了一眼高谷,见后者同样也是面色肃然,陈循方深吸了一口气,问道。</p>

  “成公公,陛下这个时候召我等进宫,莫不是也先又举兵进犯了?是大同,还是宣府?又或者,是辽东?”</p>

  成敬眨了眨眼睛,转过身见两位老大人一脸紧张,也有些摸不着头脑,道。</p>

  “二位这话是从何说起,边境且安宁着呢……”</p>

  高谷脸色沉重,道。</p>

  “公公就不必瞒着我们了,如今朝廷封印,若非是紧急军务,陛下怎会急召我等进宫。”</p>

  “若是寻常军务,有于尚书和石驸马便是,可是陛下连老夫和德遵兄都一并召来,想必此刻,其他的部院大臣,也在赶来宫中的途中了吧?”</p>

  陈循也面带愁容,叹气道。</p>

  “公公放心,土木之役这么大的事情,我们都挺过来了,还有什么消息遭不住的,总归局面再坏也不会比那个时候更差。”</p>

  高谷没说话,但是脸上却一副“你就别装了,我们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的样子。</p>

  在来的一路上,陈循和高谷两人,都在猜测天子这个时候叫他们进宫,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p>

  毋庸置疑的是,这个时候召大臣进宫,必定是军务无疑!</p>

  然后,他们就不约而同的想起,上一回宫里为了军务,将在京所有的部院大臣都召进宫的时候。</p>

  还是那个下着大雨的晚上,于谦深夜叩阙,带出来的消息,震惊了整个大明朝廷,险些动摇了社稷。</p>

  这一回,场景仿佛相似啊!</p>

  说着,陈循似是想起了什么,瞪大眼睛道:“难不成,是太上皇……”</p>

  成敬闻言,一脸的哭笑不得,道:“这都什么跟什么呀,这大过年了,您二位可不敢胡说。”</p>

  “咱家真的没有欺瞒二位,陛下没召其他的老大人进宫,就于尚书,石驸马,俞阁老再加上您二位。”</p>

  “为的,也不是什么边境之事,而是苗地的军务。”</p>>

  见陈循等人还有几分怀疑,成敬无奈,只得继续解释道。</p>

  “今儿是除夕,陛下命人整理之前批过的奏疏,无意间翻到了苗地叛乱的奏疏,便问起了此事。”</p>

  “您二位是知晓的,前段时间征南总兵官宫聚上书向朝廷求援,陛下命了王骥率征麓川的十万大军去平叛。”</p>

  “如今王骥大军已到达苗地三月有余,却仍然裹足不前,屯兵辰州,陛下心忧着苗地的百姓,便想要另派得力大臣前往平叛。”</p>

  “因着此事,这才急召了几位老大人进宫,您二位就把心放到肚子里,莫要胡思乱想了。”</p>

  陈循二人不约而同的长舒了一口气,一直提着的心,这才算是放了下去。</p>

  派遣王骥增援苗地的时候,内阁还只有他们两个,一应的奏疏都是过了他们的眼的,自然是知晓这件事情。</p>

  只要不是边境又出事了就行,不过……</p>

  陈循跟着成敬继续往前走,却还是有些疑惑,问道。</p>

  “苗地之事,陛下怎会召老夫进宫,难不成是军械不足,需要工部协调匠人增制?”</p>

  这也不对啊,苗地那边又没有什么坚城,也用不着什么大型的军械,就算是要用,现造也来不及啊。</p>

  成敬摇了摇头,笑着道。</p>

  “这咱家就不知道了,您二位也不要乱猜了,一会见了皇上,自然就知道了。”</p>

  进了武英殿的偏殿,果不其然,于谦,石璟和俞士悦三人,都已经到了,正围坐在炉火旁聊着。</p>

  见成敬带着陈循二人进来,他们也纷纷起身,各自见礼。</p>

  眼瞧着人都齐了,成敬告了声罪,便匆匆赶去通报天子了。</p>

  陈循便趁机跟于谦等人打探了一番,结果发现,他们也是一头雾水。</p>

  不多时,成敬回转到偏殿,道。</p>

  “诸位,陛下口谕,宣诸位觐见,请吧。”</p>

  于是,几位老大人各自起身,整理好自己的衣袍仪容,跟着成敬便进了武英殿。</p>

  “臣等参见陛下!”</p>

  大殿当中有地龙,不必生炉子也暖烘烘的,几位老大人站在大殿中央,俯身为礼。</p>

  朱祁钰坐在上首,笑呵呵的摆了摆手,让他们免礼,又叫人搬了几个墩子给他们赐座,然后才开口道。</p>

  “今日除夕封印,是个大过节的好日子,朕急召几位卿家进宫,没有打扰你们休沐吧?”</p>

  您这不是明知故问吗……</p>

  几个老大人对视了一眼,纷纷道。</p>

  “为国分忧,臣等自当尽心尽力,不敢稍有怨言。”</p>

  于谦是个急性子,没有过多的寒暄,扫了其他几位一眼,见他们都没有开口,于谦便主动道。</p>

  “陛下,成公公传谕召臣等来时,说陛下乃是为苗地叛乱一事,想要罢去王骥的总兵官一职,另选得力大臣率军平叛,不知是否如此?”</p>

  提起正事,朱祁钰便收敛了笑意,肃然道。</p>

  “不错,苗地叛乱,自三月起,迁延已有大半年了,先前朝廷未曾料到苗军如此势大,故而只命宫聚率了两万大军,他不敢贸然出兵,尚且情有可原。”</p>

  “但是如今,王骥手握十万重兵,却龟缩辰城,畏惧避战,置百姓于水火之中而不顾,朕每思之,便觉痛心。”</p>

  “今日除夕,本是万家欢庆之时,然苗地却仍在战火之中,实乃朝廷剿贼不利之故。”</p>

  “因此,朕急召几位卿家进宫,商议此事,打算再派京军两万,增援苗地,另外罢去王骥总兵官之职,另选得力大臣充总兵官剿贼。”</p>

  朱祁钰的话音落下,武英殿中却静悄悄的,几位老大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说话……&gt;</p>sxbiquge/read/4/4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