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国与晋国的交界处,周国这边有一片黑色帐篷,晋国那边有一片黄颜色的帐篷。</p>
边境处人口稀少,在很远处才有一个村落。</p>
帐篷周围是绿草青山,还有条小河从周国这边潺潺向东,几只麋鹿吃草的时候偶尔会抬头看向那些帐篷,似乎不明白这些人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做什么?</p>
两团帐篷中间,是一座由集装箱、移动板房组成的临时建筑。</p>
这个建筑就是双方文战的地方,从远处看上去就像是块巨大的界碑。</p>
周国这边,在那顶最大的黑色帐篷里,经过了一个月文战的米国风等人都有些疲倦,不过他们还是要打起精神,商量接下来的战略。</p>
窦裕道:“诗词方面怕是要输一阵,我估计姜林楠应该还有些诗词储备,而我们的储备已经耗光了。”</p>
有个资深生员不服:“晋国人使诈!他们一定是把崇文阁所有的新诗都集中了起来对付我们!”</p>
晋国的崇文阁类似于周国的弘文馆,是晋国“最高战力”所在。</p>
汪荃道:“也不能说是使诈,三年前那场文战,晋国在诗词方面惨败,他们一直引以为耻。在文战之前,我们也猜测到,晋国会在诗词方面大做文章。”</p>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猜测,窦裕才带上了汪荃等精英,准备大战一场。</p>
没曾想晋国的准备比想象中更充足,他们还真有可能是集中了这三年晋国所有的高质量新诗,就为了在此次文战中一雪前耻。</p>
有个生员建议道:“求援吧,我们现在已经处于绝对劣势,再都下去也不是他们的对手。”</p>
只要文战一旦开始,不管是人员上的支援,还是物资上的支援,就算是打一通电话求助,这都叫做求援。</p>
有一方提出求援,另一方也能提出同样规格的援助。</p>
当然自己的国家没办法提供相关援助,那就是另一回事了。</p>
汪荃看向窦裕和米清风的方向,她也是希望求援的,直觉告诉她,晋国人也到了强弩之末,这时候再有几首诗,足够让晋国人头疼,说不定还能扳回现在的劣势。</p>
但是从战略的角度上来说,她又知道求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p>
米清风一手抱着“将军令”,一手捻着胡须。</p>
他是这一战的周国主将,要从全局考虑。</p>
其实这次周国与晋国之间的文战,完全是秦、楚文战的延续。</p>
楚国盟友晋国的战略目的,只不是想拖住秦国的盟友周国,所以双方只是进行了小规模文战。</p>
如今秦、楚文战的走势越来越明朗,秦国可能要败,不过看情形最多是小败,对大局的影响不大,所以秦国到现在也没有向周国求援。</p>
主战场的形式都明朗了,周、晋之间的文战,也没有继续扩大的必要。</p>
米清风最终决定:“不请外援,以免战事胶着,让燕国或楚国有机可趁!”</p>
诗词组的生员们多少有些失望,窦裕和汪荃明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也忍不住一起叹了口气。</p>
米清风又道:“诗词组尽力支撑,其他组分担压力。”</p>
这句话相当于是为此次文战收尾的大政方针了,诗词组战败的大局已定,其他小组的战场要争取更多的胜利。</p>
汪荃有些失落地回到自己的帐篷,虽然之前有了心理准备,却也没想到碰上了这么一块硬骨头。</p>
虽然住的是帐篷,不过应有尽有,生员们睡的都是宽大的木床,用的都是带书橱的书桌,地上有地毯,顶上有电灯,除了自来水要集体供应,跟在弘文馆的生活差不多。</p>
坐在书桌前,汪荃随手翻看自己的几本笔记本,希望能从中找到些灵感,临时再做一两首诗,应对明天的文战。</p>
翻着翻着,从其中一本笔记里掉出来几张酒店用的便签纸。</p>
她猛然想起来,自己怎么把这茬给忘了!</p>
汪荃赶紧打开,这些便签纸上,果然是穆白的十首诗。</p>
字迹娟秀,工工整整,汪荃现在还能回想起抄写诗句的那个小姑娘,认真的姿态。</p>
这十首诗的水平大部分都能称为中上,有三首堪称极品,关键十首诗都朗朗上口,最适合用在文战中。</p>
而且就现在而言,绝对能打晋国个措手不及。</p>
简单看了一遍,汪荃赶紧拿着便签纸奔向窦裕的帐篷。</p>
第二天周、晋两国再次进行会战,一般而言,大部分文战项目三天会战一次。</p>
以诗词为例,会战当天以不记名的形式,在两国的官网上同时发布文战中的作品。</p>
两国人有一天半的投票的时间,因为是不记名发布,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票投给了自己国家的诗人,还是投给了敌国。</p>
即便文战再激烈,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把票投给了自己喜欢的作品。</p>
在投票结束后,“观摩团”在公布票数的时候,会一起公布作品的作者。</p>
而“观摩团”,是由文战国双方各三百人组成,由他们监督文战的公正,保证信息的保密。</p>
“观摩团”的整体结构很复杂,但是具体操作却不难,每个岗位上都采用“双人制”,就能基本上保证不会存在作弊现象。</p>
比如在诗词对战中,负责让文战双方抽签的岗位,就由一个周国“观摩团”的成员,跟一个晋国“观摩团”的成员组成。</p>
让生员们抽签之前,两个“观摩团”成员身上的所有电子设施都要被没收,抽签结束后,两个人一刻都能不分开,会像是犯人一样被关在一座帐篷中。</p>
不管对方做什么,都要在另一个人的视线里。</p>
等到投票结束,才会把两个人放出来,先公布抽签的结果,再公布作品的作者,最后公布作品投票的成绩。</p>
诗词组的文战现场,两国的摄像们早早地就过来,调试直播用的摄像机。</p>
光从摄像师傅们身上,就基本上能看出现在哪方占了优势。</p>
周国这边的摄像们愁云惨淡,而晋国那边则有说有笑。</p>
上午九点,新的文战开始。</p>
双方坐定后,上一轮输掉的周国发起挑战。</p>
汪荃不疾不徐地道:“我方要求十人战!”</p>
</p>sxbiquge/read/5/5327/ )
边境处人口稀少,在很远处才有一个村落。</p>
帐篷周围是绿草青山,还有条小河从周国这边潺潺向东,几只麋鹿吃草的时候偶尔会抬头看向那些帐篷,似乎不明白这些人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做什么?</p>
两团帐篷中间,是一座由集装箱、移动板房组成的临时建筑。</p>
这个建筑就是双方文战的地方,从远处看上去就像是块巨大的界碑。</p>
周国这边,在那顶最大的黑色帐篷里,经过了一个月文战的米国风等人都有些疲倦,不过他们还是要打起精神,商量接下来的战略。</p>
窦裕道:“诗词方面怕是要输一阵,我估计姜林楠应该还有些诗词储备,而我们的储备已经耗光了。”</p>
有个资深生员不服:“晋国人使诈!他们一定是把崇文阁所有的新诗都集中了起来对付我们!”</p>
晋国的崇文阁类似于周国的弘文馆,是晋国“最高战力”所在。</p>
汪荃道:“也不能说是使诈,三年前那场文战,晋国在诗词方面惨败,他们一直引以为耻。在文战之前,我们也猜测到,晋国会在诗词方面大做文章。”</p>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猜测,窦裕才带上了汪荃等精英,准备大战一场。</p>
没曾想晋国的准备比想象中更充足,他们还真有可能是集中了这三年晋国所有的高质量新诗,就为了在此次文战中一雪前耻。</p>
有个生员建议道:“求援吧,我们现在已经处于绝对劣势,再都下去也不是他们的对手。”</p>
只要文战一旦开始,不管是人员上的支援,还是物资上的支援,就算是打一通电话求助,这都叫做求援。</p>
有一方提出求援,另一方也能提出同样规格的援助。</p>
当然自己的国家没办法提供相关援助,那就是另一回事了。</p>
汪荃看向窦裕和米清风的方向,她也是希望求援的,直觉告诉她,晋国人也到了强弩之末,这时候再有几首诗,足够让晋国人头疼,说不定还能扳回现在的劣势。</p>
但是从战略的角度上来说,她又知道求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p>
米清风一手抱着“将军令”,一手捻着胡须。</p>
他是这一战的周国主将,要从全局考虑。</p>
其实这次周国与晋国之间的文战,完全是秦、楚文战的延续。</p>
楚国盟友晋国的战略目的,只不是想拖住秦国的盟友周国,所以双方只是进行了小规模文战。</p>
如今秦、楚文战的走势越来越明朗,秦国可能要败,不过看情形最多是小败,对大局的影响不大,所以秦国到现在也没有向周国求援。</p>
主战场的形式都明朗了,周、晋之间的文战,也没有继续扩大的必要。</p>
米清风最终决定:“不请外援,以免战事胶着,让燕国或楚国有机可趁!”</p>
诗词组的生员们多少有些失望,窦裕和汪荃明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也忍不住一起叹了口气。</p>
米清风又道:“诗词组尽力支撑,其他组分担压力。”</p>
这句话相当于是为此次文战收尾的大政方针了,诗词组战败的大局已定,其他小组的战场要争取更多的胜利。</p>
汪荃有些失落地回到自己的帐篷,虽然之前有了心理准备,却也没想到碰上了这么一块硬骨头。</p>
虽然住的是帐篷,不过应有尽有,生员们睡的都是宽大的木床,用的都是带书橱的书桌,地上有地毯,顶上有电灯,除了自来水要集体供应,跟在弘文馆的生活差不多。</p>
坐在书桌前,汪荃随手翻看自己的几本笔记本,希望能从中找到些灵感,临时再做一两首诗,应对明天的文战。</p>
翻着翻着,从其中一本笔记里掉出来几张酒店用的便签纸。</p>
她猛然想起来,自己怎么把这茬给忘了!</p>
汪荃赶紧打开,这些便签纸上,果然是穆白的十首诗。</p>
字迹娟秀,工工整整,汪荃现在还能回想起抄写诗句的那个小姑娘,认真的姿态。</p>
这十首诗的水平大部分都能称为中上,有三首堪称极品,关键十首诗都朗朗上口,最适合用在文战中。</p>
而且就现在而言,绝对能打晋国个措手不及。</p>
简单看了一遍,汪荃赶紧拿着便签纸奔向窦裕的帐篷。</p>
第二天周、晋两国再次进行会战,一般而言,大部分文战项目三天会战一次。</p>
以诗词为例,会战当天以不记名的形式,在两国的官网上同时发布文战中的作品。</p>
两国人有一天半的投票的时间,因为是不记名发布,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票投给了自己国家的诗人,还是投给了敌国。</p>
即便文战再激烈,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把票投给了自己喜欢的作品。</p>
在投票结束后,“观摩团”在公布票数的时候,会一起公布作品的作者。</p>
而“观摩团”,是由文战国双方各三百人组成,由他们监督文战的公正,保证信息的保密。</p>
“观摩团”的整体结构很复杂,但是具体操作却不难,每个岗位上都采用“双人制”,就能基本上保证不会存在作弊现象。</p>
比如在诗词对战中,负责让文战双方抽签的岗位,就由一个周国“观摩团”的成员,跟一个晋国“观摩团”的成员组成。</p>
让生员们抽签之前,两个“观摩团”成员身上的所有电子设施都要被没收,抽签结束后,两个人一刻都能不分开,会像是犯人一样被关在一座帐篷中。</p>
不管对方做什么,都要在另一个人的视线里。</p>
等到投票结束,才会把两个人放出来,先公布抽签的结果,再公布作品的作者,最后公布作品投票的成绩。</p>
诗词组的文战现场,两国的摄像们早早地就过来,调试直播用的摄像机。</p>
光从摄像师傅们身上,就基本上能看出现在哪方占了优势。</p>
周国这边的摄像们愁云惨淡,而晋国那边则有说有笑。</p>
上午九点,新的文战开始。</p>
双方坐定后,上一轮输掉的周国发起挑战。</p>
汪荃不疾不徐地道:“我方要求十人战!”</p>
</p>sxbiquge/read/5/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