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收时节的夕阳总是特别艳丽,红彤彤地斜挂在西边天际,落在平原尽头的树梢上,更显得比往日稍大一些,仿佛一个硕大无比的红苹果般,举手可摘。
此间的许多地方上,那稀稀落落的庄稼地也都还没有收完,有些庄稼更长势愁人,许多都已经干枯在田地里,无人问津。
近一段时日里,不断有各方消息传扬。
有说大批官军要经过此间,前往豫北去剿贼,他们听闻后都十分害怕,毕竟“贼过如梳,兵过如篦”,他们是既怕流贼,也更怕官军。新笔趣阁
总之,他们最清楚不过的一点是,一旦真的打起仗来,最后苦的还是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所以许多人都离开村庄,躲开了大路,田地里的庄稼也就因此而耽误了。
豫南一带的百姓同豫西那边相比,还是有很大不同,他们虽然也听说过“闯王”的名号,但对其印象却并不好,仍是将他们视为无恶不作的“流寇”。
虽然,对官军的印象也并不友好,但在这些贫苦百姓看来,至少官军还有朝廷的管束,还有地方官员的制衡和约束。
而所谓的“流寇”,还不是跟个吃人的魔鬼一般,他们一路劫掠,走到哪里就抢到哪里,据说流寇和蝗祸也差不多少,所过之处寸草不留。
此刻,闯王李自成在攻克洛阳后,开仓放粮,赈济百姓等等收拢人心的事迹,还远未传颂到这里。
就算偶尔有人提及,百姓们也大多当做是饭后笑谈,并无多少人相信。
多少年来,他们所听到的都是说“流寇”如何残暴,每破一城,除了将城中粮秣金银洗劫一空,更会连城墙都给铲平,还美其名曰“铲城”。
而且,流寇更会在铲城之后,将城中百姓尽数裹挟,充为随军脚夫与杂役,以此来扩充自己人马队伍,当然那些无用的老弱就会被遗弃掉,任其自生自灭。
然而,老百姓却是既怕贼寇,也怕官军。
大明的许多官军中更是兵疲众多,玉龙混杂,他们围剿流寇不行,可滋扰地方,劫掠百姓,却是丝毫也不比流寇差。
所以,此间的人们是也怕闯王的人马南下,又怕官军的人马西来,尤其这一两天风声更紧,沿着这条通往新蔡的大路周边,许多村庄里的人都早早逃空了。
…………
这一日黄昏,一群外出逃荒的饥民,正艰难地行走在汝宁往上蔡的大道上,他们在夕阳的余辉中踏着一路烟尘,在渐渐浓起来的暮色中,自南奔北而去。
突然,迎面驰来一大队骑兵,逃荒的饥民们不及躲藏,只得慌慌张张地在大道旁跪成一片。
他们害怕自己胡乱瞎跑,反而会激怒迎面奔来的那一队骑兵,不管他们是官军,又或者是贼寇,发起怒来对他们都是一样的打杀,因此个个心惊肉跳不已。
此刻天时已是黄昏,娃儿们腹中空空,早就饿得不行,正小声啼哭不止,旁边的大人忙探手上前,捂紧了他们的嘴巴,生怕惊扰过路的大军,惹来杀身灾祸。
一些胡须花白的老人也跪伏在道旁,深秋的晚风吹拂下,他们本就衣衫单薄的身躯不住颤抖,声声痛苦的呻吟也不时传出。
这群饥民的头都贴到了地上,他们不是不想瞅一下过路的大军,但又不敢正面去看,只得将额头紧贴着地面,用眼角的余光悄悄窥望着行过的骑兵马队,眼神中满是畏惧之色。
之所以畏惧,是因为他们这些贫苦百姓,永远都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不论遇到官军,还是对上贼寇,都注定是被劫掠一空的命运,稍有反抗便会身首异处。
其实,若真的对上了贼寇,可能还会好一些,他们大多只是劫掠,并不会大肆屠戮他们这种贫苦百姓,可官军却不一样,他们劫掠之后,甚至会将百姓杀光,再砍下头颅以冒充贼首去邀功。
这些穷苦百姓中也有一些略识文字之人,他们远远望着行过去的大军,犹自心魂未定,但一杆大旗却格外醒目。
只见上面用正楷书写着一个大大的“闯”字,顿时恍然大悟:“这是‘闯贼’的人马!”
周围的人群听说是“闯贼”大军,不由就议论了起来。
有的猜测着难道这是去攻打汝宁府城?
也有人猜测着,很可能是南下去迎战官军!
一个年在五十多岁的老者,起身后说道:“汝宁,可是刘洪起大爷的地盘,就算‘闯贼’破了洛阳又如何?终归还是强龙难压地头蛇!”
他身周几人听了这话,都是频频点头,似乎十分认同。
这时,那些在豫西早已流传开来的什么“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等口号,在豫南还是十分的鲜见。
而豫南的老百姓对“闯王”的概念,也仍然停留在几年前,仍然还把他当作那些普通流寇一般看待。
人群中有些老妇,本来还在为自家的媳妇、闺女们担心不已,但直到这队骑兵都已过去后,才发现竟没有一人停下来调戏骚扰,顿觉放下心来,她们不由念起了“阿弥陀佛”。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一名小头目策骑奔回,他到了这些灾民面前,便勒住了胯下的战马,又从马上扔下一大包粮谷来。
只听他大声说道:“各位父老,大家不要害怕。俺们是李闯王的人马,前来汝宁地界为的是剿兵安民。
俺们李闯王一心为民,向来恤老怜贫,每到一处地方,总是先开仓放赈,救济饥民。
如今,俺们为大军前驱,往汝宁打探官军动静,途经此地,未想会与各位父老相遇,所带粮谷也是不多。
适才俺家将爷见你们都是贫苦百姓,心生怜悯,特命俺策骑回来,将这一包粮谷留给你等,希望可解一时饥饿。
你等中可有乡老做头之人,快把粮谷分一分,大家都分点,先救救急。”
他丢下那一包粮谷后,就拨转了马头,又回身道:“等俺们打败了官军,占领这周边一带地方,就会有更多的粮食接济你们。
你等也不要害怕,先把粮谷分一分,带着上路,从此往北,经郾城再往西,只要到了伏牛山,俺家李闯王自会收留你们。
天快黑啦,大家快些赶路吧!”
>
说完这些话后,这个闯军小头目就扬鞭催马,准备离去。
这时一个老翁从灾民群中走了出来,他看上去似乎就是那个带头的乡老,只见他跪在地上,先是向着策骑马上的闯军小头目磕了个头,才又谢道:“多谢闯王,他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他接着又试探问道,“那前边骑马行在‘闯’字旗下的,可是闯王本人嘛?”
“不是。那是俺们将军,他是李闯王的侄儿,唤作‘一只虎’!”那闯军小头目说完便策骑奔去。
…………
原来,李自成得到陕西、三边总督傅宗龙领军离陕的讯息后,十分重视,接着又探得傅宗龙想要与保定总督杨文岳在新蔡会师的信息。
他也不敢怠慢,忙召集自己的军师、大将,以及“曹操”罗汝才在一起商议。
他们认为傅宗龙与杨文岳会师后,不外乎两个方向,其一是据守汝宁,因为汝宁是一个府城,又是明朝的宗室崇王分封所在。
所以,傅宗龙和杨文岳二人固守汝宁,似乎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其二则是大家也担心,官军如若害怕一旦被围便是死路一条,所以他们如果不专守汝宁,而是自新蔡北趋项城,这样既可使项城与汝宁互为犄角,互相声援。
然若战事不利,更可自项城北上,走陈州、杞县,直趋开封。
经过商议,他们遂决定派李过率领三万人马,步兵骑兵都有,尽速赶往新蔡以北地方,以求截住明军北上之路,力求一举将其击溃在豫南。
当时,太子少保、平贼将军、总兵左良玉还驻军信阳与罗山之间,他手下兵马很多。
而丁启睿也正驻军在光山一带,顿兵不前,他此时任大明的兵部尚书衔督师,总督湖广、河南、四川及长江南北诸军,勠力剿贼。
然而,他知闯贼正如日中天,却不敢往伏牛山方向进剿,就奏表朝廷说“献贼”在固始活动猖獗,急需进剿,可他又是顿兵光山,犹豫不前。
然而,在李自成和曹操等人看来,却变成了丁启睿的意图不明。
最后为了安全起见,在李过的三万人马起行之后,闯王李自成与罗汝才也率领大军进兵西平、遂平之间,以观动静。
同时,派出一股股贼兵,向周边各州县催索军粮,征集骡马。
…………
“一只虎”李过率着三万闯军一路急行,他因害怕傅宗龙、杨文岳的明军逃脱,自己亲率八千骑兵为前驱,昼夜疾驰,往汝宁与项城之间奔去,而其余大队人马则在后跟随。
他这八千闯军轻骑中,不只是闯王李自成营中骑兵,更有曹营部将杨承祖的两千轻骑在内。
杨承祖可是“曹操”罗汝才的爱将,李过与他本就是老相识,近来闯、曹合营之后,他两人相见的机会自然更多,感情也越发融洽起来。
正是因为知道他们二人平日里就比较合得来,所以,这一次闯王李自成让曹操出一部分人马,协同作战,曹操当场就把杨承祖派了出来。
这天晚上,李过与杨承祖驻兵在射桥附近,他下令闯军兵马不得骚扰普通贫苦百姓的家宅,只有那些大户人家的宅子,才可以驻扎。
然大户人家的宅子毕竟有限,因此在无人的空地上,又搭起了许多的军帐,大部分闯军都驻扎在了寨外的旷野间。
而且,为了防止走漏闯军大举进兵的消息,无论是寨内,还是寨外,都一律严禁火光。
李过的老营就驻扎在一座略显残破的庙里,他才一住下,便派人召集当地的乡老,当时就来了十多人。
李过首先向他们宣扬了闯王军队的宗旨是奉天倡义,吊民伐罪。
特别强调的是现今到汝宁这一带来,主要目的是剿兵安民,将那些杀良冒功、残害百姓的官军们,斩尽杀绝,更要将那些平素里,踩在老百姓头上的乡宦土豪彻底诛除。
他的话说完以后,被召集来的乡老们,也都是半信半疑,毕竟都是第一次和闯军打交道,多少还是有些放不下心来。
有一位衣着略显破烂,但面相却很斯文的乡老,却很识趣的上前说道:“我等也是久闻李闯王大名,知道他的人马尽是些仁义之。
李闯王在豫西是如何行事,对咱平头百姓是如何好的,小老儿等也是到处焚香祷告,巴不得李闯王早日前来解救小老儿等人的苦难。
今天虽未能亲见闯王,但得见将军亲率骑兵来到此地,果然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真是前所未见之事。
李将军但有吩咐,小老儿怎敢不尽力!”
李过笑笑,又说道:“上天已然厌弃了朱家,如今上是朝廷**,下是官贪吏滑。这就表示他大明的气数已尽,如今是非亡不可。
我们李闯王之名,已在图谶‘十八子,主神器’上启示众人,何况还有‘李代朱’的那些民谚,图谶上都已经说得清清楚楚,可见天意早就归于我们闯王这一边啦。
如今,我大军到了河南之地,百姓处处响应,个个焚香来迎,这更说俺家李闯王真是顺天应人,估摸着要不了三年五载,我大军就会攻进京师去,重整乾坤,建立新朝之江山。”
一众乡老们都听得入神,不敢做声,只有不住的轻轻点头。
其实,在如今已经风雨飘摇的大明,《推背图》之一说,早已彻底流传开来。
然大多数人,却对此并不十分相信,他们根本不相信朱家的大明会很快灭亡,也更不相信救民于水火的真命天子,此刻已经出世!
一个被请来的乡老,就在心里说道:“人人都想当真命天子,连未曾读过书的闯贼都动起了这歪心思。
难道大明,就真的完了吗?”
秋收时节的夕阳总是特别艳丽,红彤彤地斜挂在西边天际,落在平原尽头的树梢上,更显得比往日稍大一些,仿佛一个硕大无比的红苹果般,举手可摘。
此间的许多地方上,那稀稀落落的庄稼地也都还没有收完,有些庄稼更长势愁人,许多都已经干枯在田地里,无人问津。
近一段时日里,不断有各方消息传扬。
有说大批官军要经过此间,前往豫北去剿贼,他们听闻后都十分害怕,毕竟“贼过如梳,兵过如篦”,他们是既怕流贼,也更怕官军。新笔趣阁
总之,他们最清楚不过的一点是,一旦真的打起仗来,最后苦的还是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所以许多人都离开村庄,躲开了大路,田地里的庄稼也就因此而耽误了。
豫南一带的百姓同豫西那边相比,还是有很大不同,他们虽然也听说过“闯王”的名号,但对其印象却并不好,仍是将他们视为无恶不作的“流寇”。
虽然,对官军的印象也并不友好,但在这些贫苦百姓看来,至少官军还有朝廷的管束,还有地方官员的制衡和约束。
而所谓的“流寇”,还不是跟个吃人的魔鬼一般,他们一路劫掠,走到哪里就抢到哪里,据说流寇和蝗祸也差不多少,所过之处寸草不留。
此刻,闯王李自成在攻克洛阳后,开仓放粮,赈济百姓等等收拢人心的事迹,还远未传颂到这里。
就算偶尔有人提及,百姓们也大多当做是饭后笑谈,并无多少人相信。
多少年来,他们所听到的都是说“流寇”如何残暴,每破一城,除了将城中粮秣金银洗劫一空,更会连城墙都给铲平,还美其名曰“铲城”。
而且,流寇更会在铲城之后,将城中百姓尽数裹挟,充为随军脚夫与杂役,以此来扩充自己人马队伍,当然那些无用的老弱就会被遗弃掉,任其自生自灭。
然而,老百姓却是既怕贼寇,也怕官军。
大明的许多官军中更是兵疲众多,玉龙混杂,他们围剿流寇不行,可滋扰地方,劫掠百姓,却是丝毫也不比流寇差。
所以,此间的人们是也怕闯王的人马南下,又怕官军的人马西来,尤其这一两天风声更紧,沿着这条通往新蔡的大路周边,许多村庄里的人都早早逃空了。
…………
这一日黄昏,一群外出逃荒的饥民,正艰难地行走在汝宁往上蔡的大道上,他们在夕阳的余辉中踏着一路烟尘,在渐渐浓起来的暮色中,自南奔北而去。
突然,迎面驰来一大队骑兵,逃荒的饥民们不及躲藏,只得慌慌张张地在大道旁跪成一片。
他们害怕自己胡乱瞎跑,反而会激怒迎面奔来的那一队骑兵,不管他们是官军,又或者是贼寇,发起怒来对他们都是一样的打杀,因此个个心惊肉跳不已。
此刻天时已是黄昏,娃儿们腹中空空,早就饿得不行,正小声啼哭不止,旁边的大人忙探手上前,捂紧了他们的嘴巴,生怕惊扰过路的大军,惹来杀身灾祸。
一些胡须花白的老人也跪伏在道旁,深秋的晚风吹拂下,他们本就衣衫单薄的身躯不住颤抖,声声痛苦的呻吟也不时传出。
这群饥民的头都贴到了地上,他们不是不想瞅一下过路的大军,但又不敢正面去看,只得将额头紧贴着地面,用眼角的余光悄悄窥望着行过的骑兵马队,眼神中满是畏惧之色。
之所以畏惧,是因为他们这些贫苦百姓,永远都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不论遇到官军,还是对上贼寇,都注定是被劫掠一空的命运,稍有反抗便会身首异处。
其实,若真的对上了贼寇,可能还会好一些,他们大多只是劫掠,并不会大肆屠戮他们这种贫苦百姓,可官军却不一样,他们劫掠之后,甚至会将百姓杀光,再砍下头颅以冒充贼首去邀功。
这些穷苦百姓中也有一些略识文字之人,他们远远望着行过去的大军,犹自心魂未定,但一杆大旗却格外醒目。
只见上面用正楷书写着一个大大的“闯”字,顿时恍然大悟:“这是‘闯贼’的人马!”
周围的人群听说是“闯贼”大军,不由就议论了起来。
有的猜测着难道这是去攻打汝宁府城?
也有人猜测着,很可能是南下去迎战官军!
一个年在五十多岁的老者,起身后说道:“汝宁,可是刘洪起大爷的地盘,就算‘闯贼’破了洛阳又如何?终归还是强龙难压地头蛇!”
他身周几人听了这话,都是频频点头,似乎十分认同。
这时,那些在豫西早已流传开来的什么“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等口号,在豫南还是十分的鲜见。
而豫南的老百姓对“闯王”的概念,也仍然停留在几年前,仍然还把他当作那些普通流寇一般看待。
人群中有些老妇,本来还在为自家的媳妇、闺女们担心不已,但直到这队骑兵都已过去后,才发现竟没有一人停下来调戏骚扰,顿觉放下心来,她们不由念起了“阿弥陀佛”。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一名小头目策骑奔回,他到了这些灾民面前,便勒住了胯下的战马,又从马上扔下一大包粮谷来。
只听他大声说道:“各位父老,大家不要害怕。俺们是李闯王的人马,前来汝宁地界为的是剿兵安民。
俺们李闯王一心为民,向来恤老怜贫,每到一处地方,总是先开仓放赈,救济饥民。
如今,俺们为大军前驱,往汝宁打探官军动静,途经此地,未想会与各位父老相遇,所带粮谷也是不多。
适才俺家将爷见你们都是贫苦百姓,心生怜悯,特命俺策骑回来,将这一包粮谷留给你等,希望可解一时饥饿。
你等中可有乡老做头之人,快把粮谷分一分,大家都分点,先救救急。”
他丢下那一包粮谷后,就拨转了马头,又回身道:“等俺们打败了官军,占领这周边一带地方,就会有更多的粮食接济你们。
你等也不要害怕,先把粮谷分一分,带着上路,从此往北,经郾城再往西,只要到了伏牛山,俺家李闯王自会收留你们。
天快黑啦,大家快些赶路吧!”
>
说完这些话后,这个闯军小头目就扬鞭催马,准备离去。
这时一个老翁从灾民群中走了出来,他看上去似乎就是那个带头的乡老,只见他跪在地上,先是向着策骑马上的闯军小头目磕了个头,才又谢道:“多谢闯王,他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他接着又试探问道,“那前边骑马行在‘闯’字旗下的,可是闯王本人嘛?”
“不是。那是俺们将军,他是李闯王的侄儿,唤作‘一只虎’!”那闯军小头目说完便策骑奔去。
…………
原来,李自成得到陕西、三边总督傅宗龙领军离陕的讯息后,十分重视,接着又探得傅宗龙想要与保定总督杨文岳在新蔡会师的信息。
他也不敢怠慢,忙召集自己的军师、大将,以及“曹操”罗汝才在一起商议。
他们认为傅宗龙与杨文岳会师后,不外乎两个方向,其一是据守汝宁,因为汝宁是一个府城,又是明朝的宗室崇王分封所在。
所以,傅宗龙和杨文岳二人固守汝宁,似乎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其二则是大家也担心,官军如若害怕一旦被围便是死路一条,所以他们如果不专守汝宁,而是自新蔡北趋项城,这样既可使项城与汝宁互为犄角,互相声援。
然若战事不利,更可自项城北上,走陈州、杞县,直趋开封。
经过商议,他们遂决定派李过率领三万人马,步兵骑兵都有,尽速赶往新蔡以北地方,以求截住明军北上之路,力求一举将其击溃在豫南。
当时,太子少保、平贼将军、总兵左良玉还驻军信阳与罗山之间,他手下兵马很多。
而丁启睿也正驻军在光山一带,顿兵不前,他此时任大明的兵部尚书衔督师,总督湖广、河南、四川及长江南北诸军,勠力剿贼。
然而,他知闯贼正如日中天,却不敢往伏牛山方向进剿,就奏表朝廷说“献贼”在固始活动猖獗,急需进剿,可他又是顿兵光山,犹豫不前。
然而,在李自成和曹操等人看来,却变成了丁启睿的意图不明。
最后为了安全起见,在李过的三万人马起行之后,闯王李自成与罗汝才也率领大军进兵西平、遂平之间,以观动静。
同时,派出一股股贼兵,向周边各州县催索军粮,征集骡马。
…………
“一只虎”李过率着三万闯军一路急行,他因害怕傅宗龙、杨文岳的明军逃脱,自己亲率八千骑兵为前驱,昼夜疾驰,往汝宁与项城之间奔去,而其余大队人马则在后跟随。
他这八千闯军轻骑中,不只是闯王李自成营中骑兵,更有曹营部将杨承祖的两千轻骑在内。
杨承祖可是“曹操”罗汝才的爱将,李过与他本就是老相识,近来闯、曹合营之后,他两人相见的机会自然更多,感情也越发融洽起来。
正是因为知道他们二人平日里就比较合得来,所以,这一次闯王李自成让曹操出一部分人马,协同作战,曹操当场就把杨承祖派了出来。
这天晚上,李过与杨承祖驻兵在射桥附近,他下令闯军兵马不得骚扰普通贫苦百姓的家宅,只有那些大户人家的宅子,才可以驻扎。
然大户人家的宅子毕竟有限,因此在无人的空地上,又搭起了许多的军帐,大部分闯军都驻扎在了寨外的旷野间。
而且,为了防止走漏闯军大举进兵的消息,无论是寨内,还是寨外,都一律严禁火光。
李过的老营就驻扎在一座略显残破的庙里,他才一住下,便派人召集当地的乡老,当时就来了十多人。
李过首先向他们宣扬了闯王军队的宗旨是奉天倡义,吊民伐罪。
特别强调的是现今到汝宁这一带来,主要目的是剿兵安民,将那些杀良冒功、残害百姓的官军们,斩尽杀绝,更要将那些平素里,踩在老百姓头上的乡宦土豪彻底诛除。
他的话说完以后,被召集来的乡老们,也都是半信半疑,毕竟都是第一次和闯军打交道,多少还是有些放不下心来。
有一位衣着略显破烂,但面相却很斯文的乡老,却很识趣的上前说道:“我等也是久闻李闯王大名,知道他的人马尽是些仁义之。
李闯王在豫西是如何行事,对咱平头百姓是如何好的,小老儿等也是到处焚香祷告,巴不得李闯王早日前来解救小老儿等人的苦难。
今天虽未能亲见闯王,但得见将军亲率骑兵来到此地,果然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真是前所未见之事。
李将军但有吩咐,小老儿怎敢不尽力!”
李过笑笑,又说道:“上天已然厌弃了朱家,如今上是朝廷**,下是官贪吏滑。这就表示他大明的气数已尽,如今是非亡不可。
我们李闯王之名,已在图谶‘十八子,主神器’上启示众人,何况还有‘李代朱’的那些民谚,图谶上都已经说得清清楚楚,可见天意早就归于我们闯王这一边啦。
如今,我大军到了河南之地,百姓处处响应,个个焚香来迎,这更说俺家李闯王真是顺天应人,估摸着要不了三年五载,我大军就会攻进京师去,重整乾坤,建立新朝之江山。”
一众乡老们都听得入神,不敢做声,只有不住的轻轻点头。
其实,在如今已经风雨飘摇的大明,《推背图》之一说,早已彻底流传开来。
然大多数人,却对此并不十分相信,他们根本不相信朱家的大明会很快灭亡,也更不相信救民于水火的真命天子,此刻已经出世!
一个被请来的乡老,就在心里说道:“人人都想当真命天子,连未曾读过书的闯贼都动起了这歪心思。
难道大明,就真的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