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早在崇祯十二年的八九月间,张诚麾下幕府参赞处、军务处、军情处就已针对探查出的东路各处匪贼情况,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剿除军略,只是一直未有实行罢了。
张诚本就没指望东路的屯军们出力,更何况他还要防着这些地头蛇们通风报信呢!
以现在北路各营的战力,即使只出动一部军兵,想要剿除东山贼也是好不吃力的,只不过张诚此番进入东路,内里是别有用心而已。
近六千的大军开进东路,吴志忠独领崔士杰部进驻了延庆州城,张诚领亲军部和陈大宽部,再加上魏知策的车营进驻永宁,而张广达所领的游骑部与轻骑部却不知所踪。
八月三日,永宁城内热闹非常,永宁的诸般官将都在西门外的清水河畔等候着宣镇参将、提督北路军务的张诚到来。
远远的就望见整齐的军阵缓缓行来,虽经长途行军,但众军士却仍是精神振奋,丝毫不见疲惫之态,大军缓缓沿桥过河后,便依着河岸裂开阵势。
望着那边陆续展现在诸人眼前的一乘乘辎车,他们惊叹不已,永宁知县刘敏慎也是看得目瞪口呆,对左右随行的县丞、主簿、典史说道:“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啊,张提督麾下官军确非永宁诸将可比!”
此刻,原驻于永宁的协守副总兵张国威已被击杀,而分守参将刘忠石又刚被调回镇城,诸军官中惟以永宁守备佟守信为尊。
他此时正站在永宁知县刘敏慎身旁,闻言忙接道:“能得当今圣上亲赞冠绝三军之名,自非沽名钓誉之辈,张提督实乃国之柱石!”
此时,步营与车营都已过了清水河,远处一杆大旗迎风招展,上书一个斗大的“张”字的帅旗,正缓缓移来。
远远望去,那杆帅旗之下一位极为英武的青年将军,他身着鎏金盔甲策在一匹玄色战马之上,正缓缓向前行来,其身后是一水的精壮骑士。
佟守信不在理会永宁知县刘敏慎,径直迎上前去躬身拜道:“永宁守备佟守信参见张提督。”
其实,永宁城实为县城,归属于延庆州管辖,所以城中有永宁县衙,更驻有知县、县丞、主簿、典史各官。
可城中却又军户、民户皆有,知县只管民户,而军户则归于永宁镇指挥使司管理,更为奇葩的是同样驻于永宁的守备、分守参将、副总兵各将的官阶都比知县高上许多。
虽大明朝末年这一时期,已是文贵武贱,但永宁知县才只正七品,莫说副总兵的正二品官阶,就是参将也大多正三品以上,就算守备也都是正五品以上的武官。
他一个七品知县又能如何,更何况这永宁城中大多都是军户,又非知县所管,因此平日里几乎是被驻守于此的诸武将忽视的人物。
现下里还是因为副总兵张国威被击杀,而参加刘忠石又被调回了镇城,剩下的最高军职便是守备佟守信,而他也只是正五品的千户衔,所以知县刘敏慎就有了出头之日。
张诚策在马上,沉声道:“佟守备辛苦了,我大军驻营之处,可是安排妥当了么?”>
佟守信自副总兵张国威被斩首那夜起,便已投靠张诚,非但放了张诚的妻舅宁光远和靳小果,更是将自己的年仅十三岁的儿子送到云州匠学中学习,以表忠心!
对此,张诚并未拒绝,反而很是欢迎,他甚至更希望以后就以此为定式,凡投身于自己麾下之人的子嗣,都须送到云州匠学或赤城军学中充为学员。
如此,自己也能少操些心思,岂不两相皆宜!
永宁守备佟守信仍是躬身抱拳施礼道:“回禀提督大人,永宁东、南、北三处皆有营房,尤其是东、南两面更有校场和演武厅,现已将东南两处营房腾出,各可供近两千的大军驻扎。
城内副总兵官署因东山贼焚毁,未曾修复,现已将参将官署清理出来,可供提督大人处置军务与下榻,参将署旁亦有一处演武场,可驻下五百余骑兵。”
张诚对此深表满意,他策在马上点首道:“佟守备费心了,本将自会向都司如实上报,绝不埋没佟守备的功绩。”
“能为提督大人效力,实是佟某的福分,何来功绩。”
佟守信很是谦恭的说着,他转身让在一边,又为张诚介绍道:“回禀提督大人,这位是永宁知县刘敏慎刘大人。”
张诚策在马上仔细看去,却见此人年齿不高,似乎不到三十岁的样貌,只在下颌留着一绺须髯,身形也是颇为瘦削,只是身上的七品官袍却略显破旧。
他此时身着常服,在胸前纹着鸂鶒,而他的身后同样站立着几名八品、九品的官吏,张诚猜测定必是县衙中的县丞、主簿之流。
其实,似这等七品芝麻官,本用不着过多的在意,但张诚似乎对这位永宁知县刘敏慎有些兴趣,另类之人自然关注另类之事,张诚看到刘敏慎这身颇为破旧的官袍,就有了些想法。
虽说这永宁城中大多是军户,当归永宁卫司管辖,但毕竟还有少数民户,县衙每年都是有些收入。
更何况这城中商事也颇为繁华,毕竟是副总兵、参将、守备诸将聚集之地,不惟官将众多,其家眷及各将家丁亲随亦是众多。
永宁城县府衙门中的税项自是有些收入,无论如何也不至于使县尊老爷衣着破旧,即是在场的众人中,那县丞、主簿,甚至是典史都比县尊刘敏慎衣着光鲜许多。
因其节俭的形象,使得张诚不由对之另眼相看,他翻身下马,来到永宁诸官之前,刘敏慎也忙躬身拜道:“永宁知县刘敏慎拜见张提督!”
张诚虽然年少,但已不再是崇祯十一年进京勤王时的样子,这近两年的经历,已使他真正的成长起来,对此时大明朝的现状有了更为清楚直接的认识。
再随着他军职的不断高升,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张诚此时的思维和想法可谓是今非昔比,且其自身的气质亦有所改变,无论何时何地自有一股威势,叫人无法抗拒。
其实,早在崇祯十二年的八九月间,张诚麾下幕府参赞处、军务处、军情处就已针对探查出的东路各处匪贼情况,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剿除军略,只是一直未有实行罢了。
张诚本就没指望东路的屯军们出力,更何况他还要防着这些地头蛇们通风报信呢!
以现在北路各营的战力,即使只出动一部军兵,想要剿除东山贼也是好不吃力的,只不过张诚此番进入东路,内里是别有用心而已。
近六千的大军开进东路,吴志忠独领崔士杰部进驻了延庆州城,张诚领亲军部和陈大宽部,再加上魏知策的车营进驻永宁,而张广达所领的游骑部与轻骑部却不知所踪。
八月三日,永宁城内热闹非常,永宁的诸般官将都在西门外的清水河畔等候着宣镇参将、提督北路军务的张诚到来。
远远的就望见整齐的军阵缓缓行来,虽经长途行军,但众军士却仍是精神振奋,丝毫不见疲惫之态,大军缓缓沿桥过河后,便依着河岸裂开阵势。
望着那边陆续展现在诸人眼前的一乘乘辎车,他们惊叹不已,永宁知县刘敏慎也是看得目瞪口呆,对左右随行的县丞、主簿、典史说道:“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啊,张提督麾下官军确非永宁诸将可比!”
此刻,原驻于永宁的协守副总兵张国威已被击杀,而分守参将刘忠石又刚被调回镇城,诸军官中惟以永宁守备佟守信为尊。
他此时正站在永宁知县刘敏慎身旁,闻言忙接道:“能得当今圣上亲赞冠绝三军之名,自非沽名钓誉之辈,张提督实乃国之柱石!”
此时,步营与车营都已过了清水河,远处一杆大旗迎风招展,上书一个斗大的“张”字的帅旗,正缓缓移来。
远远望去,那杆帅旗之下一位极为英武的青年将军,他身着鎏金盔甲策在一匹玄色战马之上,正缓缓向前行来,其身后是一水的精壮骑士。
佟守信不在理会永宁知县刘敏慎,径直迎上前去躬身拜道:“永宁守备佟守信参见张提督。”
其实,永宁城实为县城,归属于延庆州管辖,所以城中有永宁县衙,更驻有知县、县丞、主簿、典史各官。
可城中却又军户、民户皆有,知县只管民户,而军户则归于永宁镇指挥使司管理,更为奇葩的是同样驻于永宁的守备、分守参将、副总兵各将的官阶都比知县高上许多。
虽大明朝末年这一时期,已是文贵武贱,但永宁知县才只正七品,莫说副总兵的正二品官阶,就是参将也大多正三品以上,就算守备也都是正五品以上的武官。
他一个七品知县又能如何,更何况这永宁城中大多都是军户,又非知县所管,因此平日里几乎是被驻守于此的诸武将忽视的人物。
现下里还是因为副总兵张国威被击杀,而参加刘忠石又被调回了镇城,剩下的最高军职便是守备佟守信,而他也只是正五品的千户衔,所以知县刘敏慎就有了出头之日。
张诚策在马上,沉声道:“佟守备辛苦了,我大军驻营之处,可是安排妥当了么?”>
佟守信自副总兵张国威被斩首那夜起,便已投靠张诚,非但放了张诚的妻舅宁光远和靳小果,更是将自己的年仅十三岁的儿子送到云州匠学中学习,以表忠心!
对此,张诚并未拒绝,反而很是欢迎,他甚至更希望以后就以此为定式,凡投身于自己麾下之人的子嗣,都须送到云州匠学或赤城军学中充为学员。
如此,自己也能少操些心思,岂不两相皆宜!
永宁守备佟守信仍是躬身抱拳施礼道:“回禀提督大人,永宁东、南、北三处皆有营房,尤其是东、南两面更有校场和演武厅,现已将东南两处营房腾出,各可供近两千的大军驻扎。
城内副总兵官署因东山贼焚毁,未曾修复,现已将参将官署清理出来,可供提督大人处置军务与下榻,参将署旁亦有一处演武场,可驻下五百余骑兵。”
张诚对此深表满意,他策在马上点首道:“佟守备费心了,本将自会向都司如实上报,绝不埋没佟守备的功绩。”
“能为提督大人效力,实是佟某的福分,何来功绩。”
佟守信很是谦恭的说着,他转身让在一边,又为张诚介绍道:“回禀提督大人,这位是永宁知县刘敏慎刘大人。”
张诚策在马上仔细看去,却见此人年齿不高,似乎不到三十岁的样貌,只在下颌留着一绺须髯,身形也是颇为瘦削,只是身上的七品官袍却略显破旧。
他此时身着常服,在胸前纹着鸂鶒,而他的身后同样站立着几名八品、九品的官吏,张诚猜测定必是县衙中的县丞、主簿之流。
其实,似这等七品芝麻官,本用不着过多的在意,但张诚似乎对这位永宁知县刘敏慎有些兴趣,另类之人自然关注另类之事,张诚看到刘敏慎这身颇为破旧的官袍,就有了些想法。
虽说这永宁城中大多是军户,当归永宁卫司管辖,但毕竟还有少数民户,县衙每年都是有些收入。
更何况这城中商事也颇为繁华,毕竟是副总兵、参将、守备诸将聚集之地,不惟官将众多,其家眷及各将家丁亲随亦是众多。
永宁城县府衙门中的税项自是有些收入,无论如何也不至于使县尊老爷衣着破旧,即是在场的众人中,那县丞、主簿,甚至是典史都比县尊刘敏慎衣着光鲜许多。
因其节俭的形象,使得张诚不由对之另眼相看,他翻身下马,来到永宁诸官之前,刘敏慎也忙躬身拜道:“永宁知县刘敏慎拜见张提督!”
张诚虽然年少,但已不再是崇祯十一年进京勤王时的样子,这近两年的经历,已使他真正的成长起来,对此时大明朝的现状有了更为清楚直接的认识。
再随着他军职的不断高升,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张诚此时的思维和想法可谓是今非昔比,且其自身的气质亦有所改变,无论何时何地自有一股威势,叫人无法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