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崇祯十二年六月初八日,京师城北德胜门外。
御史喻上猷、礼部主事袁彭年、吏科给事中王调鼎和马嘉植、行人司梁羽明等诸人正在为张诚送行。
他们看到连兵部职方司郎中张若麒都屈尊前来为张诚送行,一个个看向张诚的眼色里满是期盼,尤其是王调鼎更是显得热情。
世人都说文官们清高,但张诚看着这一切,心里确是清楚的知道,官位对于眼前的这些人而言,还是极具吸引力的。
他不排除有那等清高的文人士子,可我大明朝的读书人那么多,十几年,甚至数十年寒窗苦读,图的是个啥?
还不是为的金榜题名时,得官坐高堂,一朝把印掌,便拿令来行嘛!
就说这张若麒吧,前日张诚入宫觐见崇祯皇帝后,杨嗣昌便把他召进内阁中说话,要他以兵部行文给宣府北路、东路两道兵备,叫他们在张诚募勇操军一事上要全力支持。
他自然知道杨嗣昌在崇祯心中的地位,观朝中之形势,如无意外杨嗣昌必定会接替薛国观出任首辅之位。
这张诚能得皇上连番召见,更有杨阁老、陈新甲这样朝廷大员相拉拢扶持,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啊,此刻若不在与他亲近,将来就怕没有机会了。
只见他说道:“张将军此番来去匆匆,哥哥连顿酒水都未曾安排得上。”
张诚拉着他的手道:“哥哥怎能如此说话,待张诚再次进京时,定当登门拜访,与哥哥一醉方休。”
原来张若麒在适才便与张诚热情攀谈,大有与他连宗之意,张诚未置可否,他二人便嬉笑着以兄弟相称了。
“对了,我的好兄长,这王调鼎也是略知兵事,今后到你的兵部任职,兄长可要提点一二。”
张诚当着王调鼎的面仍不忘说上几句好话,极力收拢着人心。
那日在同春楼吃酒时,他说出要提点王调鼎、马嘉植、梁羽明等人的话,连日里魏知策便游走与薛国观和吏部之间,使了些银两和人情,这事便是有了眉目。
张若麒听了张诚的话,笑着道:“自家弟弟举荐之人,必是有些才学,好说好说,弟弟放心就是啦。”
张诚也是笑着,又转身对王调鼎、马嘉植、梁羽明等人道:“我已在今上和阁部那里举荐几位,这几日便会有眉目,稍安勿躁,静候佳音吧。”
诸人皆是喜笑颜开,眉目间满满的兴奋之意,齐齐向着张诚称谢。
这时,陈忠已将战马牵来,张诚接过马缰翻身上了战马,对着众人抱拳道:“张诚得阁部大人教诲,需速回北路,为国操军,不得与诸位再聚,实是一大憾事,待得张诚再来京师,必定与诸位共聚同欢!”
张诚说完便提鞭抽马,胯下白龙驹一声嘶鸣,前蹄扬起,后蹄奋力一跃,便奔腾而去,陈忠、魏知策等人策马追随在后,奔昌平居庸关方向而去。
…………>
长安岭,因岭上有石矗立似枪竿,故旧名枪竿岭,其位置介于怀来、龙门之间,为全燕之北障,距离宣府镇城一百四十里。
长安岭堡的地势极为险要,其堡城东西两端横跨山岭,建于两岭之间的山口要道之上,中部正扼守南北间的通路,上岭之城墙几经盘旋回转。
《宣府镇志》记载“长安岭堡长五里十三步,高三丈,置城楼四座,置城门二座,南门称‘迎恩’,北门称‘拱寰’。”
长安岭堡城为不规则的橄榄形,东西城尖伸到两边山顶上,好似凤凰展翅,故又名为凤凰城,《宣化府志》就记录着“凤凰山,在长安岭堡南百步,长安岭城亦为凤凰城。”
这日午时,张诚等一众七十余骑士就在这长安岭堡城中歇息,他们出了京城一路行来,正好在巳时末赶到长安岭堡。
长安岭千户所的千户,正是原上北路参将刘广武的大儿子刘世尊,他此时陪在张诚身边与他说着话,极力挽留张诚在堡内住宿一晚,明日再走。
他拉着张诚道:“张将军连日奔波,定必劳累,今日且在下官这里歇下,明日再赶路也是不迟啊。”
张诚站在长安岭堡的南门堡墙上望着瓮城,道:“好弟弟,你我就没差了几岁,我家那柳氏姐妹又认了刘夫人做义母,我们就兄弟相称吧。”
他说到这里,回身望着刘世尊又道:“我也想在刘兄弟这里住上一宿,与弟弟好好把酒言欢,怎奈何初到北路,诸事未定,
京中的杨阁老和皇上又热切期盼着为兄早成劲旅,为兄真真是不敢耽搁,老弟莫急,待北路诸事稍定,我还要到永宁拜见张副总兵,那时定要走你这长安岭,我兄弟总有聚时。”
刘世尊脸上现出失望的神情,却也无可奈何,只是说道:“既是如此,世尊也不敢强留,只有等下次再与将军痛饮。”
“你我自家弟兄,又何必多礼,稍歇一晌,午时正便要出发,今日赶到雕號堡下榻,明日此时便可至赤城了。”张诚笑着道。
他顺着堡墙的马道向下走去,对身边的刘世尊道:“刘参将一切都还好吧。”
“回将军话,承蒙将军挂念,家父一切安好,就是总来信念叨着将军,盼望将军早去镇城,好与您共饮。”刘世尊回着。
张诚停下脚步,沉声说道:“世尊,今后你我之间就以兄弟相称,切不可再如此拘谨,当然,若是在军帐之内,那自当别论。”
刘世尊笑着答应下来,张诚与他又在堡内逛了一会,四下里都看了看,再简单吃些东西,便自北面的“拱寰门”策马奔至,往雕號堡而去。
…………
张诚等七十余骑出了长安岭堡,沿着谷道一路向北行去,两侧陡壁嶙峋非常的险峻,中间一条狭长的线道。
正是由于有长安岭这等为险阻之地,就算蒙古鞑子突破独石堡、马营堡南下,多会被阻于此处,却不能轻易的威胁大明京畿要地。
虽说此为大明内地,又是才出长安岭堡,但张诚为了安全起见,仍是分作三路行进,前头是陈忠领二十骑探路,相隔二百余步是张诚、魏知策领着护卫二十名居中,再后是张国栋领三十骑断后。(.suya/70/70144/ )
大明,崇祯十二年六月初八日,京师城北德胜门外。
御史喻上猷、礼部主事袁彭年、吏科给事中王调鼎和马嘉植、行人司梁羽明等诸人正在为张诚送行。
他们看到连兵部职方司郎中张若麒都屈尊前来为张诚送行,一个个看向张诚的眼色里满是期盼,尤其是王调鼎更是显得热情。
世人都说文官们清高,但张诚看着这一切,心里确是清楚的知道,官位对于眼前的这些人而言,还是极具吸引力的。
他不排除有那等清高的文人士子,可我大明朝的读书人那么多,十几年,甚至数十年寒窗苦读,图的是个啥?
还不是为的金榜题名时,得官坐高堂,一朝把印掌,便拿令来行嘛!
就说这张若麒吧,前日张诚入宫觐见崇祯皇帝后,杨嗣昌便把他召进内阁中说话,要他以兵部行文给宣府北路、东路两道兵备,叫他们在张诚募勇操军一事上要全力支持。
他自然知道杨嗣昌在崇祯心中的地位,观朝中之形势,如无意外杨嗣昌必定会接替薛国观出任首辅之位。
这张诚能得皇上连番召见,更有杨阁老、陈新甲这样朝廷大员相拉拢扶持,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啊,此刻若不在与他亲近,将来就怕没有机会了。
只见他说道:“张将军此番来去匆匆,哥哥连顿酒水都未曾安排得上。”
张诚拉着他的手道:“哥哥怎能如此说话,待张诚再次进京时,定当登门拜访,与哥哥一醉方休。”
原来张若麒在适才便与张诚热情攀谈,大有与他连宗之意,张诚未置可否,他二人便嬉笑着以兄弟相称了。
“对了,我的好兄长,这王调鼎也是略知兵事,今后到你的兵部任职,兄长可要提点一二。”
张诚当着王调鼎的面仍不忘说上几句好话,极力收拢着人心。
那日在同春楼吃酒时,他说出要提点王调鼎、马嘉植、梁羽明等人的话,连日里魏知策便游走与薛国观和吏部之间,使了些银两和人情,这事便是有了眉目。
张若麒听了张诚的话,笑着道:“自家弟弟举荐之人,必是有些才学,好说好说,弟弟放心就是啦。”
张诚也是笑着,又转身对王调鼎、马嘉植、梁羽明等人道:“我已在今上和阁部那里举荐几位,这几日便会有眉目,稍安勿躁,静候佳音吧。”
诸人皆是喜笑颜开,眉目间满满的兴奋之意,齐齐向着张诚称谢。
这时,陈忠已将战马牵来,张诚接过马缰翻身上了战马,对着众人抱拳道:“张诚得阁部大人教诲,需速回北路,为国操军,不得与诸位再聚,实是一大憾事,待得张诚再来京师,必定与诸位共聚同欢!”
张诚说完便提鞭抽马,胯下白龙驹一声嘶鸣,前蹄扬起,后蹄奋力一跃,便奔腾而去,陈忠、魏知策等人策马追随在后,奔昌平居庸关方向而去。
…………>
长安岭,因岭上有石矗立似枪竿,故旧名枪竿岭,其位置介于怀来、龙门之间,为全燕之北障,距离宣府镇城一百四十里。
长安岭堡的地势极为险要,其堡城东西两端横跨山岭,建于两岭之间的山口要道之上,中部正扼守南北间的通路,上岭之城墙几经盘旋回转。
《宣府镇志》记载“长安岭堡长五里十三步,高三丈,置城楼四座,置城门二座,南门称‘迎恩’,北门称‘拱寰’。”
长安岭堡城为不规则的橄榄形,东西城尖伸到两边山顶上,好似凤凰展翅,故又名为凤凰城,《宣化府志》就记录着“凤凰山,在长安岭堡南百步,长安岭城亦为凤凰城。”
这日午时,张诚等一众七十余骑士就在这长安岭堡城中歇息,他们出了京城一路行来,正好在巳时末赶到长安岭堡。
长安岭千户所的千户,正是原上北路参将刘广武的大儿子刘世尊,他此时陪在张诚身边与他说着话,极力挽留张诚在堡内住宿一晚,明日再走。
他拉着张诚道:“张将军连日奔波,定必劳累,今日且在下官这里歇下,明日再赶路也是不迟啊。”
张诚站在长安岭堡的南门堡墙上望着瓮城,道:“好弟弟,你我就没差了几岁,我家那柳氏姐妹又认了刘夫人做义母,我们就兄弟相称吧。”
他说到这里,回身望着刘世尊又道:“我也想在刘兄弟这里住上一宿,与弟弟好好把酒言欢,怎奈何初到北路,诸事未定,
京中的杨阁老和皇上又热切期盼着为兄早成劲旅,为兄真真是不敢耽搁,老弟莫急,待北路诸事稍定,我还要到永宁拜见张副总兵,那时定要走你这长安岭,我兄弟总有聚时。”
刘世尊脸上现出失望的神情,却也无可奈何,只是说道:“既是如此,世尊也不敢强留,只有等下次再与将军痛饮。”
“你我自家弟兄,又何必多礼,稍歇一晌,午时正便要出发,今日赶到雕號堡下榻,明日此时便可至赤城了。”张诚笑着道。
他顺着堡墙的马道向下走去,对身边的刘世尊道:“刘参将一切都还好吧。”
“回将军话,承蒙将军挂念,家父一切安好,就是总来信念叨着将军,盼望将军早去镇城,好与您共饮。”刘世尊回着。
张诚停下脚步,沉声说道:“世尊,今后你我之间就以兄弟相称,切不可再如此拘谨,当然,若是在军帐之内,那自当别论。”
刘世尊笑着答应下来,张诚与他又在堡内逛了一会,四下里都看了看,再简单吃些东西,便自北面的“拱寰门”策马奔至,往雕號堡而去。
…………
张诚等七十余骑出了长安岭堡,沿着谷道一路向北行去,两侧陡壁嶙峋非常的险峻,中间一条狭长的线道。
正是由于有长安岭这等为险阻之地,就算蒙古鞑子突破独石堡、马营堡南下,多会被阻于此处,却不能轻易的威胁大明京畿要地。
虽说此为大明内地,又是才出长安岭堡,但张诚为了安全起见,仍是分作三路行进,前头是陈忠领二十骑探路,相隔二百余步是张诚、魏知策领着护卫二十名居中,再后是张国栋领三十骑断后。(.suya/70/70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