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可知何人接替张督?
大明崇祯十五年,二月十一日。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烈日当空照耀着大地,初春的料峭寒风吹打在人们身上,也没有往日那般寒凉。bigétν
午时未到,宣府镇城的南关外便已聚起众多官将,大红的袍服与明亮的盔甲在阳光下交相辉映。
中间一人身穿大红袍服,白领至裔,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至肘,头上戴有梁冠,脚下着云头履,胸前赫然绣着正二品文官的锦鸡补子。
这人正是领兵部尚书衔、宣大总督张福臻,而在他身旁就是胸前绣着正四品云雁补子的领右佥都御史衔、宣府巡抚江禹绪。
他二人周围还有宣大督粮通判朱敏泰等一众文官,众人自然是以总督张福臻为尊,如同众星捧月一般,各依品阶围绕在他的身周。
而武将们则是以副总兵林登猷、郭英贤二人为尊,不过,似乎林登猷身边的人多了一些,郭英贤这个新晋的副总兵身边压根就没几个人。
只有刘广武这个老牌参将,余下都是勇毅军系统的参将何振雄、陈铮、魏知策、靳勇等人,以及游击郭安、于金、田明遇、唐先成四人,再有夏顺成和秦大忠两位营镇抚官。
其实,参将刘广武的大儿子刘世尊现在是勇毅军玄武营副将,而他的小儿子刘世杰此前一直在开平卫学中读书,现今也转入赤城工学堂继续修习经史法典。
再加上刘广武的夫人前时在独石堡又收了张诚妾室柳家姐妹为义女,他们刘家一门两代人均与张诚有着数不清的关系,俨然已经成为了永宁伯一系的强力臂助,在镇城内的官将场上也大受排挤。
宣府镇内各官各将对于张诚的情感都较为复杂,他们许多人亲眼看着张诚从一个小小千总,崛起成今天的模样,心里满满的妒忌之情。
他们不去思考张诚何以成功,眼睛里只是盯着张诚麾下强兵和库里的金银,恨不得将张诚按倒在地撕扯毁掉,好合伙吞没了他库里的金银。
不过,他们的这点小心思在勇毅军强大武力面前,却显得那么软弱无力,只能暗藏于心底,私下里咒骂一番罢了。
果然,游击将军温辉就一脸恶毒之相地对身旁李见明轻声说道:“张诚那个小瘪犊子,如今可好大架子啊,竟要我等出城迎候,还苦待这许多时。”
李见明也是冷笑着道:“哼,官大一级就能压死个人,何况人家现在还是超品的伯爵,没见督抚大员们都出城等候,咱这样的还能咋办?”
温辉闻言脸上神情更加阴冷起来,
一旁的李见明还不忘挖苦他:“温老弟,你这杀子之仇怕是难报了嘞。”
“咯噔……咯噔噔……”
温辉听了这话面目变得愈发狰狞起来,满嘴黑牙咬得直响。
总督张福臻正与巡抚江禹绪轻声交谈,他似乎也发觉了这边的异样,但也只是扭头看了一眼而已,并未十分在意。
忽然,远处一溜烟尘向着这边滚滚而来,紧接着就是“噔噔……噔噔噔”的急促马蹄踏地声音,随即滚滚烟尘中显出数骑战士。
他们奔至副总兵郭英贤身前,翻身下马,急急禀道:“郭副帅,大将军车架距此已不足五里。”
郭英贤闻讯后,立即向总督张福臻那边行去,将永宁伯车架即将到达的消息禀报给他。
张福臻闻信只是笑了笑,便与巡抚江禹绪一同走出了遮阳伞盖之下,他站立在镇城南关外向着官道远方眺望着。
很快,便可远远望见勇毅军和威远营的御赐军旗,在滚滚烟尘中逐渐显露出来,而在军旗之下则是阵列严整的马队缓缓行来。
原本在南关外列队而立的勇毅军标营、白虎营、腾蛇营骑兵们,也面容严肃地站直了身姿,为了节省马力,他们都是与自己的战马并立,要等到军令传来时才会跨上战马。
“嗵!嗵!嗵!……”
随着前方勇毅军骑兵越来越近,南关外列阵的腾蛇营炮车依令燃起了十二声号炮。
各营骑兵千总也在同时纷纷大声喝令:“全体上马,持枪列阵,接受大将军校阅!”
远方的威远营将士在距离迎接人群还有三百步时,便停驻不前,纷纷向官道两边让开,整个大军数千人马就如一条大龙般,在官道上停了下来。
整个过程除了军官们的喝令外,再无一丝杂音,可见其军令森严,无一人敢于交头接耳,确非镇城那帮子营兵可比。
随着官道中间被让开,两辆长款轿厢马车缓缓出现在众人眼前,只见这两辆车的外面都包裹着厚实的毡布,左右两面又各开有两个换气的小窗。
中军官张成芳领着二十名金甲骑士,护卫着第一辆马车来到众人面前,他第一个翻身下马,亲自掀开了轿厢车前面的毡帘,只见勇毅军威远营参军王元景在书吏刘承祖的陪同下,率先出了毡帘。
而后他似乎对着车厢内又说了几句话,就见宣府镇总兵官、永宁伯张诚的身影也出现在众人眼前,他从轿厢里探出头来先是望着张福臻这边看了一眼,才似乎十分满意地点着头走下木阶梯。
张诚下了车后并未立刻向前行去,而是在原地等候着监军太监边永清,片刻后,边永清在四名小太监的服侍下从后面那辆车上下来,走到了张诚的身边。ъitv
“伯爷,督抚要员都在南关外相候,咱可不好使之久待啊。”
张诚笑着回道:“边公大驾在此,莫说稍待些时,便是再等上个把时辰,又能如何?”
边永清嘴角上挑,面含笑意道:“督抚皆属封疆重臣,我等还是不好太过怠慢喽。”
张诚也是笑笑便即迈步向着镇城南关方向行去,边永清紧跟其后,张成芳则领着二十名金甲战士,步行护卫在他们身周。
离得还有些距离,总督张福臻便大声打着招呼:“哎呀,忠忱你可算是来镇城了,本督可是等得你好苦啊。”
张诚面上显出十分惊讶的神情,快步抢上前去紧握着张福臻的手,对他道:“我张诚何德何能,竟要劳动督臣从洋河赶来镇城?”
张福臻先是与监军边永清打过招呼,才回他道:“忠忱有所不知,本督宣大任职届满,已收到朝廷的文书要我速返京师,另有任用。”
张诚闻言不由哑然,他最近因要赶赴镇城接任总兵一职,心思大多用在了安置北路、东路诸事上,竟将宣大总督换人一事给忽视了。
当下,便脱口问道:“未知是哪位老爷来接任张督之位。”
张福臻却不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顾左右而言他地说道:“忠忱你远来劳累,快些入城安置吧。”
张诚见他如此,便知不是有难言之隐,便是另有隐情,当下也不再多问,与一旁的抚臣江禹绪也见了礼,便待一同入城。
这边江禹绪正待给他介绍镇城各官,就见宣镇副总兵郭英贤与参将刘广武、何振雄、魏知策、陈铮等人快步抢上。
他们都是身着甲胄,虽不便行大礼,却也个个都是单膝跪地拜道:“末将郭英贤拜候大将军,恭迎大将军入镇城。”
“末将刘广武拜候大将军,恭迎……”
“末将魏知策拜候……”
张诚笑着对他们边摆手边说道:“各位兄弟免礼,大家都起来吧。”
众将起身后,巡抚江禹绪才开口向张诚介绍道:“永宁伯,这位是户部派在宣府的督粮郎中朱老爷。”
张诚与朱敏泰见过礼后,江禹绪又为他介绍几人,大家便一起跟随在骑兵大队身后,步入城内。
…………
宣府镇城初建之时是作为军事重地来用的,不过到了明中叶以后,此地也快速演变为京师西北的商贸中心。
镇城内中里宅栉比,人烟凑集,在城东南的大市坊,更是铺店鳞次,来自江南、山西、山东、京师各地的绸缎铺、布帛铺、杂货铺等等,延伸达四五里之长。
宣府镇“不置州县,只遣将率士守护。”
所以,镇城内人口绝大多数为在籍的军户,据嘉靖年间记载,宣府镇城就已有军户12万余人,官户4千余人,而民户却仅仅有2千余人,真正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军城”!
城内的街道也是以钟楼为中心向四面延展的十字大街为主路,但城内的大小街巷同样纵横交错,内里就有多条因市贸而得名的街巷,如米市街、菜市街、盐店街、油店街等种种。
以及骡马市、炸子市、皮货市等各处市坊,也为宣府镇城的商贸繁荣增力不少。
不过,如今到了崇祯年间,往日烟户稠密的商业中心也已慢慢衰败,不但人口有所减少,还官署坍损,城内的许多屋舍也多有塌毁,变成一处处园畦菜地。
现今镇城中的繁华商贸,主要还是靠着各衙门里官员军将,还有他们的家中眷属来勉力支撑。
宣府镇城内别的不多,就是官衙军署繁多,各衙署再加上谷王府的面积,就已经几乎占了镇城的一半有多。
这也是宣府镇城自建成以来的一大难题,官家将门占据了大量土地,留给底层军民的公共建筑空间,就极为稀少了。
当然,如今的镇城衰败归衰败,但其底子仍在,就说那些老牌将门世家在宣府扎根百多年,各自都有一些财富积累,更有绅衿、士民、商贾杂处其中。biqμgètν
而同居镇城的还有如巡抚、粮道郎中、理刑同知等流官,虽说各自俸禄也不是很高,但却也有当地世袭军户将门的孝敬,个别人更是还可上下其手,行中饱私囊、损公肥私之事。
在镇城内的西北、西南两隅僻街小巷中,亦无隙地,镇城里的军户百姓们也能理直气壮的大骂镇内其他各路,甚至北路如今繁华无匹,但在他们眼中却仍是――小地方、土包子也。
这一点还真是个通病,就如居住在京师的百姓,对全国其他地方不论贫富,一律视之为小地方,一律看作是穷乡僻野。
皇城根下的自豪感满满爆棚!
洪武年间,大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朱b得封初代谷王,奉命统领上谷郡地方和“长城九镇之一的宣府镇”。
他一边兴建谷王府,一边搞戍边建设,将元代的宣德府城扩展为周长二十四里有奇的城垣,沿城更设“一关七门”。
这一关即是指现在众人眼前的南关,其关城面积足有一平方里之大,而七门即城南有三门,分别为昌平门、宣德门、承安门;城北有二门,分别为广灵门、高远门;城东为定安门;城西为大新门。
其中的广灵门、定安门、大新门外更是建有瓮城与月城,城门上还有城楼,而在南面的昌平门外除了瓮城和月城,还另建有关城一座。
宣府镇城“其城,厚四丈五尺,uu看书ahref=&"uukanshu&"tart=&"_bnk&"uukanshu/a高三丈五尺。四门之外,各环以瓮城,设吊桥。”,在镇城外还有挖有护城河环绕四周。
另外,四城角各有角楼一座,而其外约百米处更是各筑有高台一座,台上建有悬楼,在镇城外四周数里之内共筑有护城台达二十二座之多,均有兵卒日夜守卫,与守城军士有遥相呼应之效。
前面勇毅军骑兵列阵而进,夹道欢迎的城中军民百姓见他们过来,纷纷避向两侧大街旁,有的甚至闪身避入各商铺里去了。
入关城、过月城,还未进瓮城时,便已见到名为著耕楼的昌平门楼,望着眼前恢宏大气的城门楼,永宁伯的心里也是跌宕起伏。
他初到这个奇幻般的世界时,便是在宣府镇城之内,可以说这里便是他的第一故乡,甚至相当于他的出生地一般。
而十一年勤王归来时,他以游击将军的身份护卫着叔父张岩的灵柩,也是从昌平门入的镇城,当时也是如今日一般,万民夹道相迎。
然今时今日,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他这一次可是以类似于主人的身份,再次回到宣府镇城,已经是时过境迁,往事已付云烟成过往,新的征程即将全新开始!
(本章完)(.suya/70/70144/ )
大明崇祯十五年,二月十一日。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烈日当空照耀着大地,初春的料峭寒风吹打在人们身上,也没有往日那般寒凉。bigétν
午时未到,宣府镇城的南关外便已聚起众多官将,大红的袍服与明亮的盔甲在阳光下交相辉映。
中间一人身穿大红袍服,白领至裔,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至肘,头上戴有梁冠,脚下着云头履,胸前赫然绣着正二品文官的锦鸡补子。
这人正是领兵部尚书衔、宣大总督张福臻,而在他身旁就是胸前绣着正四品云雁补子的领右佥都御史衔、宣府巡抚江禹绪。
他二人周围还有宣大督粮通判朱敏泰等一众文官,众人自然是以总督张福臻为尊,如同众星捧月一般,各依品阶围绕在他的身周。
而武将们则是以副总兵林登猷、郭英贤二人为尊,不过,似乎林登猷身边的人多了一些,郭英贤这个新晋的副总兵身边压根就没几个人。
只有刘广武这个老牌参将,余下都是勇毅军系统的参将何振雄、陈铮、魏知策、靳勇等人,以及游击郭安、于金、田明遇、唐先成四人,再有夏顺成和秦大忠两位营镇抚官。
其实,参将刘广武的大儿子刘世尊现在是勇毅军玄武营副将,而他的小儿子刘世杰此前一直在开平卫学中读书,现今也转入赤城工学堂继续修习经史法典。
再加上刘广武的夫人前时在独石堡又收了张诚妾室柳家姐妹为义女,他们刘家一门两代人均与张诚有着数不清的关系,俨然已经成为了永宁伯一系的强力臂助,在镇城内的官将场上也大受排挤。
宣府镇内各官各将对于张诚的情感都较为复杂,他们许多人亲眼看着张诚从一个小小千总,崛起成今天的模样,心里满满的妒忌之情。
他们不去思考张诚何以成功,眼睛里只是盯着张诚麾下强兵和库里的金银,恨不得将张诚按倒在地撕扯毁掉,好合伙吞没了他库里的金银。
不过,他们的这点小心思在勇毅军强大武力面前,却显得那么软弱无力,只能暗藏于心底,私下里咒骂一番罢了。
果然,游击将军温辉就一脸恶毒之相地对身旁李见明轻声说道:“张诚那个小瘪犊子,如今可好大架子啊,竟要我等出城迎候,还苦待这许多时。”
李见明也是冷笑着道:“哼,官大一级就能压死个人,何况人家现在还是超品的伯爵,没见督抚大员们都出城等候,咱这样的还能咋办?”
温辉闻言脸上神情更加阴冷起来,
一旁的李见明还不忘挖苦他:“温老弟,你这杀子之仇怕是难报了嘞。”
“咯噔……咯噔噔……”
温辉听了这话面目变得愈发狰狞起来,满嘴黑牙咬得直响。
总督张福臻正与巡抚江禹绪轻声交谈,他似乎也发觉了这边的异样,但也只是扭头看了一眼而已,并未十分在意。
忽然,远处一溜烟尘向着这边滚滚而来,紧接着就是“噔噔……噔噔噔”的急促马蹄踏地声音,随即滚滚烟尘中显出数骑战士。
他们奔至副总兵郭英贤身前,翻身下马,急急禀道:“郭副帅,大将军车架距此已不足五里。”
郭英贤闻讯后,立即向总督张福臻那边行去,将永宁伯车架即将到达的消息禀报给他。
张福臻闻信只是笑了笑,便与巡抚江禹绪一同走出了遮阳伞盖之下,他站立在镇城南关外向着官道远方眺望着。
很快,便可远远望见勇毅军和威远营的御赐军旗,在滚滚烟尘中逐渐显露出来,而在军旗之下则是阵列严整的马队缓缓行来。
原本在南关外列队而立的勇毅军标营、白虎营、腾蛇营骑兵们,也面容严肃地站直了身姿,为了节省马力,他们都是与自己的战马并立,要等到军令传来时才会跨上战马。
“嗵!嗵!嗵!……”
随着前方勇毅军骑兵越来越近,南关外列阵的腾蛇营炮车依令燃起了十二声号炮。
各营骑兵千总也在同时纷纷大声喝令:“全体上马,持枪列阵,接受大将军校阅!”
远方的威远营将士在距离迎接人群还有三百步时,便停驻不前,纷纷向官道两边让开,整个大军数千人马就如一条大龙般,在官道上停了下来。
整个过程除了军官们的喝令外,再无一丝杂音,可见其军令森严,无一人敢于交头接耳,确非镇城那帮子营兵可比。
随着官道中间被让开,两辆长款轿厢马车缓缓出现在众人眼前,只见这两辆车的外面都包裹着厚实的毡布,左右两面又各开有两个换气的小窗。
中军官张成芳领着二十名金甲骑士,护卫着第一辆马车来到众人面前,他第一个翻身下马,亲自掀开了轿厢车前面的毡帘,只见勇毅军威远营参军王元景在书吏刘承祖的陪同下,率先出了毡帘。
而后他似乎对着车厢内又说了几句话,就见宣府镇总兵官、永宁伯张诚的身影也出现在众人眼前,他从轿厢里探出头来先是望着张福臻这边看了一眼,才似乎十分满意地点着头走下木阶梯。
张诚下了车后并未立刻向前行去,而是在原地等候着监军太监边永清,片刻后,边永清在四名小太监的服侍下从后面那辆车上下来,走到了张诚的身边。ъitv
“伯爷,督抚要员都在南关外相候,咱可不好使之久待啊。”
张诚笑着回道:“边公大驾在此,莫说稍待些时,便是再等上个把时辰,又能如何?”
边永清嘴角上挑,面含笑意道:“督抚皆属封疆重臣,我等还是不好太过怠慢喽。”
张诚也是笑笑便即迈步向着镇城南关方向行去,边永清紧跟其后,张成芳则领着二十名金甲战士,步行护卫在他们身周。
离得还有些距离,总督张福臻便大声打着招呼:“哎呀,忠忱你可算是来镇城了,本督可是等得你好苦啊。”
张诚面上显出十分惊讶的神情,快步抢上前去紧握着张福臻的手,对他道:“我张诚何德何能,竟要劳动督臣从洋河赶来镇城?”
张福臻先是与监军边永清打过招呼,才回他道:“忠忱有所不知,本督宣大任职届满,已收到朝廷的文书要我速返京师,另有任用。”
张诚闻言不由哑然,他最近因要赶赴镇城接任总兵一职,心思大多用在了安置北路、东路诸事上,竟将宣大总督换人一事给忽视了。
当下,便脱口问道:“未知是哪位老爷来接任张督之位。”
张福臻却不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顾左右而言他地说道:“忠忱你远来劳累,快些入城安置吧。”
张诚见他如此,便知不是有难言之隐,便是另有隐情,当下也不再多问,与一旁的抚臣江禹绪也见了礼,便待一同入城。
这边江禹绪正待给他介绍镇城各官,就见宣镇副总兵郭英贤与参将刘广武、何振雄、魏知策、陈铮等人快步抢上。
他们都是身着甲胄,虽不便行大礼,却也个个都是单膝跪地拜道:“末将郭英贤拜候大将军,恭迎大将军入镇城。”
“末将刘广武拜候大将军,恭迎……”
“末将魏知策拜候……”
张诚笑着对他们边摆手边说道:“各位兄弟免礼,大家都起来吧。”
众将起身后,巡抚江禹绪才开口向张诚介绍道:“永宁伯,这位是户部派在宣府的督粮郎中朱老爷。”
张诚与朱敏泰见过礼后,江禹绪又为他介绍几人,大家便一起跟随在骑兵大队身后,步入城内。
…………
宣府镇城初建之时是作为军事重地来用的,不过到了明中叶以后,此地也快速演变为京师西北的商贸中心。
镇城内中里宅栉比,人烟凑集,在城东南的大市坊,更是铺店鳞次,来自江南、山西、山东、京师各地的绸缎铺、布帛铺、杂货铺等等,延伸达四五里之长。
宣府镇“不置州县,只遣将率士守护。”
所以,镇城内人口绝大多数为在籍的军户,据嘉靖年间记载,宣府镇城就已有军户12万余人,官户4千余人,而民户却仅仅有2千余人,真正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军城”!
城内的街道也是以钟楼为中心向四面延展的十字大街为主路,但城内的大小街巷同样纵横交错,内里就有多条因市贸而得名的街巷,如米市街、菜市街、盐店街、油店街等种种。
以及骡马市、炸子市、皮货市等各处市坊,也为宣府镇城的商贸繁荣增力不少。
不过,如今到了崇祯年间,往日烟户稠密的商业中心也已慢慢衰败,不但人口有所减少,还官署坍损,城内的许多屋舍也多有塌毁,变成一处处园畦菜地。
现今镇城中的繁华商贸,主要还是靠着各衙门里官员军将,还有他们的家中眷属来勉力支撑。
宣府镇城内别的不多,就是官衙军署繁多,各衙署再加上谷王府的面积,就已经几乎占了镇城的一半有多。
这也是宣府镇城自建成以来的一大难题,官家将门占据了大量土地,留给底层军民的公共建筑空间,就极为稀少了。
当然,如今的镇城衰败归衰败,但其底子仍在,就说那些老牌将门世家在宣府扎根百多年,各自都有一些财富积累,更有绅衿、士民、商贾杂处其中。biqμgètν
而同居镇城的还有如巡抚、粮道郎中、理刑同知等流官,虽说各自俸禄也不是很高,但却也有当地世袭军户将门的孝敬,个别人更是还可上下其手,行中饱私囊、损公肥私之事。
在镇城内的西北、西南两隅僻街小巷中,亦无隙地,镇城里的军户百姓们也能理直气壮的大骂镇内其他各路,甚至北路如今繁华无匹,但在他们眼中却仍是――小地方、土包子也。
这一点还真是个通病,就如居住在京师的百姓,对全国其他地方不论贫富,一律视之为小地方,一律看作是穷乡僻野。
皇城根下的自豪感满满爆棚!
洪武年间,大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朱b得封初代谷王,奉命统领上谷郡地方和“长城九镇之一的宣府镇”。
他一边兴建谷王府,一边搞戍边建设,将元代的宣德府城扩展为周长二十四里有奇的城垣,沿城更设“一关七门”。
这一关即是指现在众人眼前的南关,其关城面积足有一平方里之大,而七门即城南有三门,分别为昌平门、宣德门、承安门;城北有二门,分别为广灵门、高远门;城东为定安门;城西为大新门。
其中的广灵门、定安门、大新门外更是建有瓮城与月城,城门上还有城楼,而在南面的昌平门外除了瓮城和月城,还另建有关城一座。
宣府镇城“其城,厚四丈五尺,uu看书ahref=&"uukanshu&"tart=&"_bnk&"uukanshu/a高三丈五尺。四门之外,各环以瓮城,设吊桥。”,在镇城外还有挖有护城河环绕四周。
另外,四城角各有角楼一座,而其外约百米处更是各筑有高台一座,台上建有悬楼,在镇城外四周数里之内共筑有护城台达二十二座之多,均有兵卒日夜守卫,与守城军士有遥相呼应之效。
前面勇毅军骑兵列阵而进,夹道欢迎的城中军民百姓见他们过来,纷纷避向两侧大街旁,有的甚至闪身避入各商铺里去了。
入关城、过月城,还未进瓮城时,便已见到名为著耕楼的昌平门楼,望着眼前恢宏大气的城门楼,永宁伯的心里也是跌宕起伏。
他初到这个奇幻般的世界时,便是在宣府镇城之内,可以说这里便是他的第一故乡,甚至相当于他的出生地一般。
而十一年勤王归来时,他以游击将军的身份护卫着叔父张岩的灵柩,也是从昌平门入的镇城,当时也是如今日一般,万民夹道相迎。
然今时今日,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他这一次可是以类似于主人的身份,再次回到宣府镇城,已经是时过境迁,往事已付云烟成过往,新的征程即将全新开始!
(本章完)(.suya/70/70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