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 ! 房俊明白管理对于效率的重要性。
保甲法组成基本的单位结构,以后无论管理还是生产,自然大为便利。
房家湾并无居住之处,这些灾民在开春之前,仍然要留在此地。
虽然依旧免不了餐风露宿,但灾民的精神面貌却截然不同。老百姓不怕苦,也能吃苦,只要给他们一个能够活下去的希望,他们就会最大限度的忍耐生活的艰辛,只为守护那一线看得见的光明。
粮食从长安城内源源不断的运抵山上的农庄,每日会有专门的人员安排派送粥饭。这些粮食大部分是房府的积蓄,也有不少各个纨绔支援房俊所送来的,甚至李二陛下也赐了不少,这让房俊很是感慨,李二陛下对于自己这个未过门的姑爷还是蛮好的……
饭当然不能白吃。
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吃饱了没事儿干,那还能有好儿?
再说,房俊也没打算白养这些人。
灾民们按照保甲被组织起来,在农庄管事的安排下,有的刨开冻土层挖山取土,烧制砖瓦;有的去挖细腻松软的高岭土,囤积起来留待开春烧制瓷器和耐火材料;有的伐木开山,截取木料以待建筑房舍……
有饭吃,便有足够的热情。
整个房家湾附近像是一个大工地,几千灾民轮番劳作,因为有着先进的管理制度,居然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偶尔有那做奸耍滑者,立即便会被李思文“绑走”,强制加入“护商队”。起先这些人无所谓,在哪里还不是待着?不用顶着寒风去干活,还有饭吃,日子不要太悠闲。
但是很快,他们便发现大错特错,却悔之晚矣……
既然是“护商队”,那就必有一定的战斗力。
战斗力是如何形成的呢?
房俊不懂,但是他有自己的理论,那就是——操练!
强兵是打出来的,也是练出来的,所以房俊便七拼八凑的将前世所知的训练手段整理出来,总结成一份厚厚的小册子,美其名曰——《护商队操典》……
于是,护商队的悲惨生活开始了。
站军姿、走正步、负重越野、障碍行进、俯卧撑、仰卧起坐、半夜集结、武装泅渡……
一旦规定的训练任务完不成,轻则责骂不准吃饭,重则鞭打体罚,护商队的一干油滑之辈叫苦连天,悔之不及。
对此,房俊很满意。
这帮家伙各个不怕事、敢惹事,平素横行乡里,无人敢惹,都是奸狡勇悍之辈,若是能训练出来,“破坏力”绝对在正规军之上,将来一准儿有大用。
房俊坐镇农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十里之外,几千人在他的指挥下为了将来的美好生活奋斗,那份成就感就甭提了。晚间搂着武媚娘卿卿我我摸摸搜搜,虽未真个剑及履及,但销魂处也足以是英雄气短……
只可惜,美好的生活随着房玄龄的一封家书戛然而止。
********
房氏出于山东齐州,除房玄龄因为早年追随李二陛下而将这一支迁至长安之外,老宅祖脉皆在老家。
房玄龄父母早丧,只余一个亲生兄长,年长房玄龄十几岁。房玄龄幼时便是兄长照料,弟兄之间情感颇深。
昨日晚间,一封来自老家的急信顶风冒雪进了长安城,送到房府。
房玄龄一见之下悲怮不已,老泪滂沱。
却是兄长病危,侄子遣人送信,希望房玄龄能回家见最后一面。
房玄龄倒是很想回去,可眼下关中灾情并未缓解多少,无数救灾事宜等候他的处置,如何能够脱身而去?这些事情一直是由自己安排调度,若是贸然换人,必然事权不分、贻误灾情,为家事而误国事,房玄龄做不出来。
再者,入冬以来他便身体不爽利,时常感染风寒,年老体衰。如此长途跋涉,怕是他这条老命也得交代了,妇人卢氏万万不可能允许的。
长子房遗直已于三日之前启程前往清河,为媳妇杜氏的老祖母贺寿。
家里只有尚在城外农庄的房俊可以抽身前往。
房玄龄当下便修书一封,命仆役带去,让房俊即刻启程,代表自己前往山东齐州。
对于自己这个二儿子,房玄龄也不知道是个啥心情。
头十五年那是伤透了脑筋,这个混账行子诞率无学、空有武力、却是榆木脑袋、绵羊性子……平素吃亏无数,不敢声张,性格与体力明显成反比。
若是放在以往,房玄龄宁可让尚是孩童的老三房遗则远去齐州,也不会放心让房俊去,这孩子,不省心啊……
可是现在,房玄龄倒是不怎么担心。
最近,这家伙突然就转了性子。
性格强势、不畏***便是亲王殿下那也是说打就打,倒是不吃亏了,可这祸却是闯得一次比一次大,便是陛下也有诸多不满,不过是看在自己这张老脸的份上,才不与其计较罢了。
最最诡异的是,这孩子不知从哪里得来的玻璃之法,虽然尚未公开售卖,但绝对是一个富可敌国的本事,那个“能召唤彩虹的神器”房玄龄甚至怀疑就是一个玻璃制品,只不过房俊打死不承认罢了。
对于这个孩子,房玄龄有些微的羞愧,源自李二陛下的一个请求。
房玄龄跟随李二陛下多年,对于陛下的抱负、理想,知之甚详。统一天下、荡清寰宇,是陛下的夙愿!
所以,对高句丽用兵,已是必然之事。
历代帝王从未曾完成的伟业,若是能在陛下的手中完成,那将会是一份多大的荣光?
同样,身为尚书仆射、当朝宰辅的房玄龄,更清楚制约陛下远征高句丽的障碍是什么。
无非军费而已!
大唐立国二十年,却一直在平乱中缓慢前行。刘黑闼、宋金刚、王世充……一干枭雄尽皆授首;战突厥、降吐谷浑、平高昌、讨焉耆、征龟兹,西域震骇,中西商路复通。看似风光的战绩背后,是国力的巨大损耗。
若是依照目前的国力,至少要五年之后,才会凝聚起对高丽的一击之力。
就在这个时候,玻璃的出现,吸引了李二陛下的目光。
如此巧夺天工的器物,必然能在短时间内积聚起大量的金钱,所以李二陛下命房玄龄暗中审计此物的价值。
而房玄龄的审计,也给李二陛下打了一剂强心针!
每年不低于五十万贯!
大唐一年的赋税才多少?
毫无疑问,将玻璃之法收归国有,是必行之事。
房玄龄为人清正,从不在意身外之物,但玻璃毕竟是儿子弄出来的,老爹帮着皇帝去谋夺儿子的东西……有点不像话。
所以他说不出口,万一这个楞怂犯了倔劲,自己的脸面往哪儿搁?只能等一个机会,让房俊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才好……
另一方面房玄龄亦知道陛下必然不会亏待自家二郎。
但房玄龄毕竟身为人父,替儿子尽可能的争取利益也是应有之事。依着房俊平素的表现,陛下顶了天赐予一个清贵的爵位了事,可若是房俊表现得更好一点,说不定就能某一个实权职位。
自己的爵位必然是老大承袭,二郎虽然有了一门皇亲,但也不能一辈子混吃等死吧?
所以,房玄龄让房俊远赴齐州。
只要这一路表现出稳妥之风,自己便有借口向陛下多谋取一些补偿……123xyq/read/4/4799/ )
保甲法组成基本的单位结构,以后无论管理还是生产,自然大为便利。
房家湾并无居住之处,这些灾民在开春之前,仍然要留在此地。
虽然依旧免不了餐风露宿,但灾民的精神面貌却截然不同。老百姓不怕苦,也能吃苦,只要给他们一个能够活下去的希望,他们就会最大限度的忍耐生活的艰辛,只为守护那一线看得见的光明。
粮食从长安城内源源不断的运抵山上的农庄,每日会有专门的人员安排派送粥饭。这些粮食大部分是房府的积蓄,也有不少各个纨绔支援房俊所送来的,甚至李二陛下也赐了不少,这让房俊很是感慨,李二陛下对于自己这个未过门的姑爷还是蛮好的……
饭当然不能白吃。
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吃饱了没事儿干,那还能有好儿?
再说,房俊也没打算白养这些人。
灾民们按照保甲被组织起来,在农庄管事的安排下,有的刨开冻土层挖山取土,烧制砖瓦;有的去挖细腻松软的高岭土,囤积起来留待开春烧制瓷器和耐火材料;有的伐木开山,截取木料以待建筑房舍……
有饭吃,便有足够的热情。
整个房家湾附近像是一个大工地,几千灾民轮番劳作,因为有着先进的管理制度,居然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偶尔有那做奸耍滑者,立即便会被李思文“绑走”,强制加入“护商队”。起先这些人无所谓,在哪里还不是待着?不用顶着寒风去干活,还有饭吃,日子不要太悠闲。
但是很快,他们便发现大错特错,却悔之晚矣……
既然是“护商队”,那就必有一定的战斗力。
战斗力是如何形成的呢?
房俊不懂,但是他有自己的理论,那就是——操练!
强兵是打出来的,也是练出来的,所以房俊便七拼八凑的将前世所知的训练手段整理出来,总结成一份厚厚的小册子,美其名曰——《护商队操典》……
于是,护商队的悲惨生活开始了。
站军姿、走正步、负重越野、障碍行进、俯卧撑、仰卧起坐、半夜集结、武装泅渡……
一旦规定的训练任务完不成,轻则责骂不准吃饭,重则鞭打体罚,护商队的一干油滑之辈叫苦连天,悔之不及。
对此,房俊很满意。
这帮家伙各个不怕事、敢惹事,平素横行乡里,无人敢惹,都是奸狡勇悍之辈,若是能训练出来,“破坏力”绝对在正规军之上,将来一准儿有大用。
房俊坐镇农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十里之外,几千人在他的指挥下为了将来的美好生活奋斗,那份成就感就甭提了。晚间搂着武媚娘卿卿我我摸摸搜搜,虽未真个剑及履及,但销魂处也足以是英雄气短……
只可惜,美好的生活随着房玄龄的一封家书戛然而止。
********
房氏出于山东齐州,除房玄龄因为早年追随李二陛下而将这一支迁至长安之外,老宅祖脉皆在老家。
房玄龄父母早丧,只余一个亲生兄长,年长房玄龄十几岁。房玄龄幼时便是兄长照料,弟兄之间情感颇深。
昨日晚间,一封来自老家的急信顶风冒雪进了长安城,送到房府。
房玄龄一见之下悲怮不已,老泪滂沱。
却是兄长病危,侄子遣人送信,希望房玄龄能回家见最后一面。
房玄龄倒是很想回去,可眼下关中灾情并未缓解多少,无数救灾事宜等候他的处置,如何能够脱身而去?这些事情一直是由自己安排调度,若是贸然换人,必然事权不分、贻误灾情,为家事而误国事,房玄龄做不出来。
再者,入冬以来他便身体不爽利,时常感染风寒,年老体衰。如此长途跋涉,怕是他这条老命也得交代了,妇人卢氏万万不可能允许的。
长子房遗直已于三日之前启程前往清河,为媳妇杜氏的老祖母贺寿。
家里只有尚在城外农庄的房俊可以抽身前往。
房玄龄当下便修书一封,命仆役带去,让房俊即刻启程,代表自己前往山东齐州。
对于自己这个二儿子,房玄龄也不知道是个啥心情。
头十五年那是伤透了脑筋,这个混账行子诞率无学、空有武力、却是榆木脑袋、绵羊性子……平素吃亏无数,不敢声张,性格与体力明显成反比。
若是放在以往,房玄龄宁可让尚是孩童的老三房遗则远去齐州,也不会放心让房俊去,这孩子,不省心啊……
可是现在,房玄龄倒是不怎么担心。
最近,这家伙突然就转了性子。
性格强势、不畏***便是亲王殿下那也是说打就打,倒是不吃亏了,可这祸却是闯得一次比一次大,便是陛下也有诸多不满,不过是看在自己这张老脸的份上,才不与其计较罢了。
最最诡异的是,这孩子不知从哪里得来的玻璃之法,虽然尚未公开售卖,但绝对是一个富可敌国的本事,那个“能召唤彩虹的神器”房玄龄甚至怀疑就是一个玻璃制品,只不过房俊打死不承认罢了。
对于这个孩子,房玄龄有些微的羞愧,源自李二陛下的一个请求。
房玄龄跟随李二陛下多年,对于陛下的抱负、理想,知之甚详。统一天下、荡清寰宇,是陛下的夙愿!
所以,对高句丽用兵,已是必然之事。
历代帝王从未曾完成的伟业,若是能在陛下的手中完成,那将会是一份多大的荣光?
同样,身为尚书仆射、当朝宰辅的房玄龄,更清楚制约陛下远征高句丽的障碍是什么。
无非军费而已!
大唐立国二十年,却一直在平乱中缓慢前行。刘黑闼、宋金刚、王世充……一干枭雄尽皆授首;战突厥、降吐谷浑、平高昌、讨焉耆、征龟兹,西域震骇,中西商路复通。看似风光的战绩背后,是国力的巨大损耗。
若是依照目前的国力,至少要五年之后,才会凝聚起对高丽的一击之力。
就在这个时候,玻璃的出现,吸引了李二陛下的目光。
如此巧夺天工的器物,必然能在短时间内积聚起大量的金钱,所以李二陛下命房玄龄暗中审计此物的价值。
而房玄龄的审计,也给李二陛下打了一剂强心针!
每年不低于五十万贯!
大唐一年的赋税才多少?
毫无疑问,将玻璃之法收归国有,是必行之事。
房玄龄为人清正,从不在意身外之物,但玻璃毕竟是儿子弄出来的,老爹帮着皇帝去谋夺儿子的东西……有点不像话。
所以他说不出口,万一这个楞怂犯了倔劲,自己的脸面往哪儿搁?只能等一个机会,让房俊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才好……
另一方面房玄龄亦知道陛下必然不会亏待自家二郎。
但房玄龄毕竟身为人父,替儿子尽可能的争取利益也是应有之事。依着房俊平素的表现,陛下顶了天赐予一个清贵的爵位了事,可若是房俊表现得更好一点,说不定就能某一个实权职位。
自己的爵位必然是老大承袭,二郎虽然有了一门皇亲,但也不能一辈子混吃等死吧?
所以,房玄龄让房俊远赴齐州。
只要这一路表现出稳妥之风,自己便有借口向陛下多谋取一些补偿……123xyq/read/4/47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