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文武相争

小说:天唐锦绣 作者:公子許 更新时间:2021-08-10 15:14:39 源网站:123言情
  om,最快更新天唐锦绣 ! 这样一个夜晚,这样一场极有可能主导帝国传承之走向的一场大战,自然牵动着关中无数人的目光,或是商贾,或是政客,甚至是寻常的百姓。

  内重门里,灯火彻夜通明。

  无数官吏来来回回出出进进,不断将外界各种情况送抵太子殿下面前,又不断将各种命令传递出去,喧嚣忙碌,脚步匆匆,却甚少有人说话,即便是相熟的好友走个碰头,大抵也只是相互颔首,目光致意,便错肩而过。

  紧张严肃的气氛弥漫在内重门里每一个人脸上。

  所有人都以为叛军会避开固若金汤的玄武门,不去跟骁勇善战屡战屡胜的右屯卫殊死拼杀,而是选取太极宫最为强攻之目标,争取一举击破太极宫防线,击溃东宫六率,毕其功于一役。

  事先数万兵马调集入长安城,也大抵映照了这种猜测。

  然而出乎预料的是,叛军这回反其道而行之,出其不意的调集十余万大军,分作东西两路沿着长安城东西城墙向北挺进,齐头并进、左右开弓,以泰山压顶之势力誓要将右屯卫一举歼灭!

  长安上下、关中内外,右屯卫之于玄武门之重要可谓妇孺皆知,若非当初房俊即便面对吐谷浑、突厥、大食人等强敌之时宁愿向死而生亦要留下一半右屯卫,只怕此刻东宫早已覆亡。

  正是那半支右屯卫,抵挡住叛军一次又一次猛攻,给东宫留住了一线生机,而随着房俊在西域大败入寇的大食军队,驰援数千里返回长安,玄武门愈发固若金汤,且连续给予叛军几场败仗。

  一旦右屯卫败亡,则无人再能固守玄武门,东宫之覆灭便是反掌之间……

  ……

  太子居处,灯烛高燃、亮如白昼。

  一众文武大臣汇聚于堂内,有人神情焦躁、惶恐不安,有人安之若素、云淡风轻,闹闹哄哄济济一堂。

  原本为了防御叛军有可能的大规模反击,东宫六率加强战备、厉兵秣马,结果叛军虚晃一枪杀向了右屯卫,这令一众文武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纷纷将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最令人心慌的是什么?

  非是敌人如何如何强大,而是眼瞅着敌人倾巢而来、大战开启,却只能在一侧袖手旁观,浑身力气使不上……

  若战端于太极宫开启,即便李靖资历甚高,但这些文臣官吏却不大在乎,总能够针对局势指手画脚,各个都化身兵法大家指导李靖如何排兵布阵、如何调兵遣将。

  虽然李靖大半是不会听的,可大家的参与感有了,就好似身临其境一般,胜利了自然会觉得自己也出了一份力气与有荣焉,更是一份了不得的显耀资历,即便败了也可将罪过都推给李靖头上,怪他未能听从大家的良策……

  但战事发生在玄武门外,由右屯卫独自面对两路挺进的十余万叛军,这就让大家伙难受了。

  因为房俊那厮根本不会纵容任何人对他指手画脚,他想打就打、想撤就撤,旁人莫说干预其战略布置,即便在旁边聒噪两声,都有可能招致房俊的训斥喝骂,谁敢往边上凑?

  即便房俊的战绩再是辉煌,可文官们总是有一种“我上我也行”的优越感,认为如果易地而处,我做的只能比你更好。现在却只能在内重门里干着急,半点插不上手,实在是令人抓心挠肝,郁闷非常。

  李承乾倒是经历这一番凶险波折很好的养出了一份荣辱不惊的气度,跪坐在地席之上,慢慢的呷着茶水,听着不断汇聚而来的军情战报,心里如何波澜起伏不得而知,面上始终云淡风轻。

  门外一阵喧哗,继而房门打开,一身戎装、须发皆白的李靖在门口脱了靴子,大步走进来。

  虽然年逾花甲,但一身军伍淬炼出来的英武之气却不减分毫,行进间龙行虎步、背脊挺直,气势雄浑。

  来到太子面前,施礼道:“老臣觐见殿下。”

  李承乾面容温和,温声道:“卫公不必拘礼,快快入座。”

  “多谢殿下。”

  待到李靖入座,尚未说话,一旁的刘洎已经迫不及待道:“此刻城外大战已经爆发,叛军兵力数倍于右屯卫,形势极为不妙!卫公不如派遣六率之一出城襄助,否则右屯卫危若累卵,一旦兵败,后果不堪设想!”

  萧瑀坐在太子下首,手里拈着茶杯,闻言瞅了岑文本一眼,后者微微蹙眉,却没有说话。

  与刘洎不同,这二位都是见惯大风大浪的,可谓文武并举、能内能外,入朝可为宰辅,赴边可为良将。对于刘洎如此沉不住气,且提出此等愚昧之简易,前者冷笑质疑,后者失望透顶。

  果不其然,李靖面无表情,看着刘洎反问道:“是谁跟刘侍中说右屯卫危若累卵?如此扰乱军心、信口雌黄,可以军纪治罪。”

  刘洎一愣,面色难看:“卫公此言何意?如今叛军两路大军齐发,十余万精锐势如烈火,右屯卫兵力匮乏,左支右绌、捉襟见肘,形势自然岌岌可危,若不能及时予以支援,稍有不慎便会陷入败亡之途。届时之后果,不用吾说想必卫公也清楚。”

  堂中不少年青文官纷纷颔首迎合,予以赞同,都认为应当及时支援。右屯卫的确剽悍善战,可总不是铁人,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随时有覆亡之虞,若右屯卫覆灭,玄武门必失;玄武门失去,东宫比亡;东宫亡了,他们这些东宫属官即便能够留得一命,往后余生也势必远离朝堂中枢,消沉落魄……

  李靖面色阴沉,一字字道:“首先,右屯卫大将军乃是房俊,此刻正坐镇中军、指挥作战,局势是否危急,不是哪一个外人说说就可以,直至眼下,房俊不曾有一字片语谈及局势危急,更不曾派人入宫求援。其次,叛军猛攻右屯卫,焉知其不是藏着调虎离山的主意,实则早已备好一支精兵就等着东宫六率出宫支援之时趁虚而入?”

  言罢,不理会刘洎等人,转身对李承乾恭声道:“殿下明鉴,自古以来,文武殊途,朝堂之上最忌文武干预、混淆不清。当年杜相、房相甚至长孙无忌,皆乃惊才绝艳之辈,文武并举、才华绝伦,却从不曾以首辅之身份干预军机。英国公身为首辅,亦将军务缓缓交接,若非此番东征陛下征召其随行,怕是也渐渐放下军机。由此可见,各营其务、各司其职实乃千古至理,殿下春秋正盛,亦当谨记此理,切莫文武混淆、军政不分,导致朝局紊乱、遗祸千秋。”

  嚯!

  此言一处,堂内众人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李靖,这还是那个对于政治木讷迟钝的卫国公么?这番话简直字字如刀,一刀一刀的割着刘洎的脸皮,直割得鲜血淋漓……

  李靖说完这番话,心情甚为酣畅。

  这等朝堂争锋、勾心斗角的确非他所长,他也不喜欢这种氛围,军人的职责便是保家卫国,站在舆图之前运筹帷幄,策马舞刀决胜千里,这才是他这一生的追求。

  但不喜欢也不擅长朝堂斗争,却不意味着可以容忍文官插手军务。

  军队有军队的规矩和利益。

  刘洎一张脸涨得血红,愤怒的瞪着李靖,正欲反唇相讥,一旁的萧瑀冷不丁道:“卫公何需这般长篇大论?你是军方统帅,这一仗到底这么打自然由你为主,吾等多言几句也不过是关心局势、关心殿下安危而已,切莫小题大做,借机生事,否则老朽绝不甘休。”

  文官们纷纷低下头,各个神情古怪。

  这话听上去似乎实在维护刘洎,然而实则却是将刘洎的话语给定了性,这完全是刘洎个人之言,谁也代表不了,甚至只是“小题”,无需在意……

  刘洎一口气憋在胸口,郁闷难言,羞臊暴怒,却又不能发作。123xyq/read/4/47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