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函谷关曾是战马嘶鸣、甲戈铿锵的古战场,伏尸百万、流血漂杵,传说老子于此地骑青牛出关羽化飞升,更平添了几分人文色彩,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之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此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地处“周秦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黄河奔流而下、河道曲折,北岸中条山崇峻绵长,南岸秦岭险绝起伏,联结关中与洛阳之间的古道贯穿绝涧,由函谷关一路西行,另一侧屹立于黄河岸边尚有一座潼关。
两关夹持,遂成天堑,无论出关或是入关,都难如登天。
……
左武卫穿行于涧谷之中,旌旗招展,行军迅速。大军抵达函谷关下,程咬金一道道命令下达,骑兵护卫后阵,步卒突前,弓弩手居中对关上予以威慑,同时云梯、箭楼等攻城器械一件一件组装起来。
然而未等攻城器械组装完毕,城关大门已然洞开,守军列队鱼贯而出,主动缴械投降……
程咬金倒也并不意外。
如今李绩率领数十万东征大军逼近关中,是足以左右长安局势的强悍力量,在李绩一直未曾表明立场倾向的情况下,无论东宫亦或是关陇,都不敢主动激起李绩的怒火。
如今东征大军想要入关,那就只能任其入关。
既然挡也挡不住,何苦冒着激怒李绩将其推向东宫的风险去以卵击石呢……
左武卫顺利进入函谷关,将守军缴械之后予以驱逐,令其自回关中,而后接管函谷关防务。
于关下生火造饭,用过晚饭之后,就地休整。
翌日清晨,留下一旅兵卒防御城关,其余兵马全部启程,一路疾行直扑潼关。
……
黄河自北方奔腾而来,激湍咆哮,一头撞在秦岭山麓,去势受阻,顺地势折耳向东,自秦岭与中条山之间一路狂奔而去。
河水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潼关以北,黄河对岸,便是大名鼎鼎的“风陵渡”,几百年后,会有一个明眸皓齿、钟灵毓秀的姑娘夜驻古渡,听着旁人讲起“神雕大侠”的传奇,一颗芳心辗转萦绕,情愫暗生……
潼关与函谷关相距百里,朝发夕至。黄河北岸的黄土丘塬之上,共建有汉、隋两座潼关,这是因为隋朝之时,雨水在汉潼关以南十里之处的丘塬冲刷出一条新道,若由此行军可避过汉潼关,沿着禁沟、潼水一路向南绕过汉潼关直入关中,故而于此新建城关,镇守新道。
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乃进出三秦之锁钥,更是关中的东大门,战略地位比之函谷关更甚。
事实上,自隋唐之后,函谷关渐被废弃,潼关“一夫当关”,承担着封锁关中之重任……
左武卫一路疾行,穿越涧谷,攀爬丘塬,沿着仅容一车通过的狭窄通道直抵潼关之下。只不过这回防御潼关的守军却不似函谷关那般主动开城投降,让出城关,而是关门紧闭,关上兵马列阵,严阵以待。
毕竟潼关乃是进入关中的最后一道屏障,只要越过潼关便是一马平川,以左武卫之骁勇精锐,想要予以拦截必须以数倍甚至十倍之兵力,在尚未得到关陇高层授权之时,守关武将不敢擅自弃关。
当然,也不敢擅自开战……
程咬金引领大军来到关下,见到关门进逼,遂询问左右:“潼关守将何人?”
一员副将道:“应该是怀化将军薛狐吴仁。”
>
程咬金自然识得此人,哂笑一声,不屑道:“原来是长孙家的走狗……派人前去关下喊话,告诉薛狐吴仁,识相的的速速弃械投降,撤出城关,否则一旦本帅尽起大军猛攻,关上关下,格杀勿论!”
“喏!”
副将得令,赶紧派遣两个嗓门大的兵卒脱去甲胄、丢下兵刃,去往关下喊话。
未几,兵卒返回,禀报道:“启禀大帅,薛狐吴仁坚守不出,恳请大帅稍等半日,待到长安命令抵达,再做定夺。”
显然,左武卫骤然加速渡过函谷关直抵潼关,此举大大出乎关陇上层之预料,未能及时给于潼关守将应对之命令。而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潼关守将对于是战是退不敢擅专,既怕激怒李绩导致其彻底投向东宫的严重后果,也怕轻易将潼关陷于其手,致使隔绝关内。
程咬金冷笑一声:“行军打仗,岂容的他说如何便如何?传令下去,全军列阵,十通鼓后,若守军依旧闭门不出,即刻进攻!”
“喏!”
命令下达,这几个月来早已被龟速行军憋得发疯的左武卫兵卒士气大振,迅速列阵,“呜呜”号叫声中,弓弩手、盾牌手、长矛手各就各位,起兵游弋于两翼,云梯、箭楼等攻城器械迅速组装。
战鼓“隆隆”响起,冲天杀气搅动风云、震荡四野。
紧随左武卫之后的门阀军队尽皆惊惧,赶紧收拢军队避往一旁,唯恐自己之动作被左武卫误会,因此招到攻击。面前是潼关城楼,身后是深谷沟壑、黄河水道,此等地域一旦左武卫发动强攻,天下间难有可匹敌者……
潼关之上,守将薛狐吴仁扒着箭垛向下眺望,隆隆战鼓声中,左武卫军列鲜明、杀气腾腾,无数云梯、箭楼已经开始组装,用不了多久便可组装完毕,皆是兵卒顺着云梯攀爬城头,弓弩手登上箭楼居高临下向着关上予以施射,一场恶战就将爆发。
而潼关守军不过五千,关下左武卫兵力到达数万,且皆是骁勇善战之精锐,兵力、战力之对比极为悬殊,一旦开战,有败无胜。
然而潼关紧扼关中咽喉,乃三秦锁钥,一旦潼关被程咬金占领,数十万东征大军将会势不可挡的进入关中直扑长安,对当下之战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至眼下,李绩之立场依旧不得而知,此等情况之下若是任由其进入关中,最终导致关陇“兵谏”失败,他薛狐吴仁哪里担负得起这个责任?
从箭垛后下来,躲在女墙之后,薛狐吴仁满头大汗,急问道:“长安可有消息送抵?”
昨夜左武卫兵不血刃占据函谷关,并且当夜在关下扎营,消息便已经传到潼关。薛狐吴仁摸不准是战是降,只能连夜派人前往长安,请求关陇高层给于明确答复。
然而直至眼下,消息尚未回馈……
副将亦是一脸焦急,摇头道:“尚未有消息送抵……将军,等长安的命令怕是来不及了,是战是降是进是退,您得赶紧拿定主意,否则等到左武卫开始攻城,可就来不及了。”
薛狐吴仁急得来回踱步,举棋不定。
若战,结局毋庸置疑,肯定是打不过的。左武卫乃大唐强军,数十万东征大军当中属于第一序列,战力之强横顾忌也就唯有右屯卫等寥寥几支军队可堪比拟。这潼关之上五千兵马皆乃乌合之众,一旦开战,城关失陷几成定局。
若降,等于将关中咽喉拱手相送,在未知关陇高层之决议的情况下,极有可能背负一个极为严重之罪名。
毕竟,函谷关之战略地位,早已远不如潼关来得重要……
“咚咚咚”城下战鼓声陡然密集,校尉俯身箭垛向下眺望,惊叫道:“将军,左武卫开始攻城了!”
薛狐吴仁心中一震,急忙看去,只见关下的左武卫军队阵列开始前提,盾牌手与弓弩手交叉列阵,抵达关下一箭之地,弓弩手引弓搭箭,盾牌手竖起大盾,后阵则运送着云梯、撞车、箭楼等攻城器械缓缓上前。
只等这些攻城器械抵达城下,弓弩手便会万箭齐发,以火力压制关上守军,掩护军队攻城。
身边校尉都是面色发白,疾声催促:“将军,速下决断吧!”
函谷关曾是战马嘶鸣、甲戈铿锵的古战场,伏尸百万、流血漂杵,传说老子于此地骑青牛出关羽化飞升,更平添了几分人文色彩,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之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此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地处“周秦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黄河奔流而下、河道曲折,北岸中条山崇峻绵长,南岸秦岭险绝起伏,联结关中与洛阳之间的古道贯穿绝涧,由函谷关一路西行,另一侧屹立于黄河岸边尚有一座潼关。
两关夹持,遂成天堑,无论出关或是入关,都难如登天。
……
左武卫穿行于涧谷之中,旌旗招展,行军迅速。大军抵达函谷关下,程咬金一道道命令下达,骑兵护卫后阵,步卒突前,弓弩手居中对关上予以威慑,同时云梯、箭楼等攻城器械一件一件组装起来。
然而未等攻城器械组装完毕,城关大门已然洞开,守军列队鱼贯而出,主动缴械投降……
程咬金倒也并不意外。
如今李绩率领数十万东征大军逼近关中,是足以左右长安局势的强悍力量,在李绩一直未曾表明立场倾向的情况下,无论东宫亦或是关陇,都不敢主动激起李绩的怒火。
如今东征大军想要入关,那就只能任其入关。
既然挡也挡不住,何苦冒着激怒李绩将其推向东宫的风险去以卵击石呢……
左武卫顺利进入函谷关,将守军缴械之后予以驱逐,令其自回关中,而后接管函谷关防务。
于关下生火造饭,用过晚饭之后,就地休整。
翌日清晨,留下一旅兵卒防御城关,其余兵马全部启程,一路疾行直扑潼关。
……
黄河自北方奔腾而来,激湍咆哮,一头撞在秦岭山麓,去势受阻,顺地势折耳向东,自秦岭与中条山之间一路狂奔而去。
河水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潼关以北,黄河对岸,便是大名鼎鼎的“风陵渡”,几百年后,会有一个明眸皓齿、钟灵毓秀的姑娘夜驻古渡,听着旁人讲起“神雕大侠”的传奇,一颗芳心辗转萦绕,情愫暗生……
潼关与函谷关相距百里,朝发夕至。黄河北岸的黄土丘塬之上,共建有汉、隋两座潼关,这是因为隋朝之时,雨水在汉潼关以南十里之处的丘塬冲刷出一条新道,若由此行军可避过汉潼关,沿着禁沟、潼水一路向南绕过汉潼关直入关中,故而于此新建城关,镇守新道。
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乃进出三秦之锁钥,更是关中的东大门,战略地位比之函谷关更甚。
事实上,自隋唐之后,函谷关渐被废弃,潼关“一夫当关”,承担着封锁关中之重任……
左武卫一路疾行,穿越涧谷,攀爬丘塬,沿着仅容一车通过的狭窄通道直抵潼关之下。只不过这回防御潼关的守军却不似函谷关那般主动开城投降,让出城关,而是关门紧闭,关上兵马列阵,严阵以待。
毕竟潼关乃是进入关中的最后一道屏障,只要越过潼关便是一马平川,以左武卫之骁勇精锐,想要予以拦截必须以数倍甚至十倍之兵力,在尚未得到关陇高层授权之时,守关武将不敢擅自弃关。
当然,也不敢擅自开战……
程咬金引领大军来到关下,见到关门进逼,遂询问左右:“潼关守将何人?”
一员副将道:“应该是怀化将军薛狐吴仁。”
>
程咬金自然识得此人,哂笑一声,不屑道:“原来是长孙家的走狗……派人前去关下喊话,告诉薛狐吴仁,识相的的速速弃械投降,撤出城关,否则一旦本帅尽起大军猛攻,关上关下,格杀勿论!”
“喏!”
副将得令,赶紧派遣两个嗓门大的兵卒脱去甲胄、丢下兵刃,去往关下喊话。
未几,兵卒返回,禀报道:“启禀大帅,薛狐吴仁坚守不出,恳请大帅稍等半日,待到长安命令抵达,再做定夺。”
显然,左武卫骤然加速渡过函谷关直抵潼关,此举大大出乎关陇上层之预料,未能及时给于潼关守将应对之命令。而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潼关守将对于是战是退不敢擅专,既怕激怒李绩导致其彻底投向东宫的严重后果,也怕轻易将潼关陷于其手,致使隔绝关内。
程咬金冷笑一声:“行军打仗,岂容的他说如何便如何?传令下去,全军列阵,十通鼓后,若守军依旧闭门不出,即刻进攻!”
“喏!”
命令下达,这几个月来早已被龟速行军憋得发疯的左武卫兵卒士气大振,迅速列阵,“呜呜”号叫声中,弓弩手、盾牌手、长矛手各就各位,起兵游弋于两翼,云梯、箭楼等攻城器械迅速组装。
战鼓“隆隆”响起,冲天杀气搅动风云、震荡四野。
紧随左武卫之后的门阀军队尽皆惊惧,赶紧收拢军队避往一旁,唯恐自己之动作被左武卫误会,因此招到攻击。面前是潼关城楼,身后是深谷沟壑、黄河水道,此等地域一旦左武卫发动强攻,天下间难有可匹敌者……
潼关之上,守将薛狐吴仁扒着箭垛向下眺望,隆隆战鼓声中,左武卫军列鲜明、杀气腾腾,无数云梯、箭楼已经开始组装,用不了多久便可组装完毕,皆是兵卒顺着云梯攀爬城头,弓弩手登上箭楼居高临下向着关上予以施射,一场恶战就将爆发。
而潼关守军不过五千,关下左武卫兵力到达数万,且皆是骁勇善战之精锐,兵力、战力之对比极为悬殊,一旦开战,有败无胜。
然而潼关紧扼关中咽喉,乃三秦锁钥,一旦潼关被程咬金占领,数十万东征大军将会势不可挡的进入关中直扑长安,对当下之战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至眼下,李绩之立场依旧不得而知,此等情况之下若是任由其进入关中,最终导致关陇“兵谏”失败,他薛狐吴仁哪里担负得起这个责任?
从箭垛后下来,躲在女墙之后,薛狐吴仁满头大汗,急问道:“长安可有消息送抵?”
昨夜左武卫兵不血刃占据函谷关,并且当夜在关下扎营,消息便已经传到潼关。薛狐吴仁摸不准是战是降,只能连夜派人前往长安,请求关陇高层给于明确答复。
然而直至眼下,消息尚未回馈……
副将亦是一脸焦急,摇头道:“尚未有消息送抵……将军,等长安的命令怕是来不及了,是战是降是进是退,您得赶紧拿定主意,否则等到左武卫开始攻城,可就来不及了。”
薛狐吴仁急得来回踱步,举棋不定。
若战,结局毋庸置疑,肯定是打不过的。左武卫乃大唐强军,数十万东征大军当中属于第一序列,战力之强横顾忌也就唯有右屯卫等寥寥几支军队可堪比拟。这潼关之上五千兵马皆乃乌合之众,一旦开战,城关失陷几成定局。
若降,等于将关中咽喉拱手相送,在未知关陇高层之决议的情况下,极有可能背负一个极为严重之罪名。
毕竟,函谷关之战略地位,早已远不如潼关来得重要……
“咚咚咚”城下战鼓声陡然密集,校尉俯身箭垛向下眺望,惊叫道:“将军,左武卫开始攻城了!”
薛狐吴仁心中一震,急忙看去,只见关下的左武卫军队阵列开始前提,盾牌手与弓弩手交叉列阵,抵达关下一箭之地,弓弩手引弓搭箭,盾牌手竖起大盾,后阵则运送着云梯、撞车、箭楼等攻城器械缓缓上前。
只等这些攻城器械抵达城下,弓弩手便会万箭齐发,以火力压制关上守军,掩护军队攻城。
身边校尉都是面色发白,疾声催促:“将军,速下决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