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七剑传人 第八百四十章 伐楚开端

小说:秦时之七剑传人 作者:未闻墨卿 更新时间:2023-04-24 05:20:24 源网站:新笔趣阁
  >

  咸阳郊外平坦的官道上,属于长公子扶苏的豪华马车,在一众禁军精骑的严密保护下,向着东方疾驰而去。</p>

  马车轮急速滚动的轰隆声下,隐约可闻些许交谈的话音。</p>

  而马车之内,赫然坐着两个人。</p>

  秦国长公子扶苏,以及他的老师, 秦国国师古寻。</p>

  月前,秦王所下的命令中,并未提及古寻会一同随行。</p>

  所以古寻现在属于内臣擅自离都。</p>

  可惜国师只是个虚衔,并无实职,太子太傅更是不用说,都没太子,他想往哪跑纯属个人自由。</p>

  这也是古寻故意所为, 打算一定程度上迷惑一下旁人。</p>

  当然,已经被他坑过一回的某人是否还会上当就是个未知数了。</p>

  不过他也不是很在意, 成或不成都无所谓。</p>

  这几乎已经是一场明牌局了,熊启是否会发作,就看他是否认为自己有成功的把握。</p>

  古寻倒是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是熊启见势不妙,决定放弃计划,那他就暗地里帮他添一把火,上上劲儿。</p>

  身为上位者,岂能半途而废?</p>

  你不想继续,那就让古某来帮你一把。</p>

  反正这一局,你熊启必须死, 而且必须死在扶苏的手里。</p>

  中国自古以来最看重的就是宗族亲缘,不管如何,熊启都是扶苏的舅舅。</p>

  若熊启只是楚国的宗室子弟, 和秦国本就不在一路也就罢了, 毕竟七国之间最不缺的就是姻亲关系,理都理不清。</p>

  但是熊启是一个秦臣, 一個兢兢业业, 忠心耿耿十几年的秦国重臣,百官之首,他的背叛势必给扶苏带来极为严重的负面舆论影响。</p>

  古寻倒是不觉得些许舆论能左右自己的谋划,不过嘛,自己的学生,自己心疼,何苦让他背负这些没来由的指摘呢?</p>

  正好,也能借此机会,让扶苏更进一步的成长一些。</p>

  车内,古寻挂着温和的浅笑,看着自己这个已经十二三岁,个头高长的学生,“看来你没有放下武功的修习,身体倒是越发壮实了。”</p>

  这年头,旁人保护的再好,都不如自己实力强来的有效。</p>

  原剧情里,扶苏可是遭遇过三次危机。</p>

  上来就被一帮不入流的流匪劫掠,还是靠天明这个半大小子和荀子这位垂垂老朽才幸免遇难。</p>

  然后又被罗网安排了一场刺杀,虽然只是虚惊。</p>

  最后,在北地,蒙恬十万大军都没能保护好他, 成功中毒,暂时下线。</p>

  可以说是多灾多难了。</p>

  古寻不认为这是倒霉,身为长公子,帝国权力的最关键一环,他所遭遇的一切,都绝非偶然。</p>

  不过这个世界里,谁在想随随便便算计自己这个学生,可就没那么容易了。</p>

  扶苏闻言,抿嘴一笑,和声回应道,“劳烦老师挂心,学生不敢放下老师的教诲。”</p>

  再一次被遣往战场的扶苏,已经没有了第一次时心中的忐忑与迷茫,神情心态都颇为淡定,不过对外界的好奇依然还在。</p>

  古寻不去控制自己的身躯,就让它顺着马车的晃动,一摇一摆,感觉颇为舒适,嘴上则略过了武功这个话题,转而对学生说道:</p>

  “你可知道,你父王此次为何要特意派你前往陈郢督战?”</p>>

  扶苏眨了下眼睛,沉吟一下后回答道:</p>

  “楚国地广人众,军力并不逊于我大秦,此番交战结果难料,父王许是希望我亲赴前线能提振军心,以求一举击破楚军。”</p>

  理论上,扶苏的回答绝对正确。</p>

  派遣王子王孙赶赴前线,乃至于国君御驾亲征,所要达成的直接目的,都是借助他们特殊的身份来提振士气。</p>

  从古至今,无论冷兵器战争还是热武器战争,军心士气都是很重要的一环。</p>

  不过这一次不一样。</p>

  古寻微微摇头,否定道,“并非如此。”</p>

  扶苏倒也没意外,只是静静的等待着下文。</p>

  老师特意问起这个问题,答案肯定不简单,不过他确实想不到更深层次的原因,只能回答这个最直白的。</p>

  “你可知道现在负责治理陈郢的官员是谁?”</p>

  “是……舅父。”扶苏没有多想,立刻给出了答案。</p>

  “嗯……”古寻点点头,接着说道,“现在基本已经确定,昌平君有意趁着秦楚交战,在陈郢举旗造反,联合楚军,一举击溃李信的二十万大军。”</p>

  原本神色淡然的扶苏顿时维系不住脸上的神情,先是茫然无措,继而难以置信,喃喃道,“怎会如此……舅父他……”</p>

  少年人有些难以接受亲人竟然背叛了自己的国家,甚至于应该说,是背叛了自己,毕竟他是秦国的公子,也就代表了秦国。</p>

  “老师,这是真的吗?”</p>

  尽管知道自己老师不会无的放矢,但他还是不死心的问了一句。</p>

  “确凿无疑,此事是我亲自安排影密卫去查的。”古寻彻底的打碎了扶苏的侥幸心理,再次给予他肯定的答复。</p>

  “舅父他……”扶苏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能说出什么话来,只有满脸的颓色。</p>

  尽管这些年他和昌平君的联系没有过往那么多,可两人终究是舅甥关系。</p>

  扶苏母亲早逝,父亲是一国之君,也只有这位舅舅算是身边至亲了。</p>

  古寻没有给扶苏太多缓解心理压力的时间,马上就接着说道:</p>

  “派你去陈郢,是我亲自入宫向你父王提出的请求,为的是由你亲自来平息这场动乱,稳固住此次伐楚之战,以剪除日后可能会出现的对你不利的民间舆论。”</p>

  “毕竟,熊启是伱的舅舅。”</p>

  扶苏有些无措的看着自己的老师,“我来?可是……”</p>

  扶苏倒不是觉得自己做不来这件事,只是一时调整不了心态,无法下定决心对熊启动手。</p>

  此时的他终究还是少年人,即使古寻特意找盖聂教导于他,心性上也还是差了几分果决。</p>

  当然,这也和他仁厚的性格有关。</p>

  古寻没有苛责于他,只是说道,“这件事我都做好了安排,你只需要按照计划来即可。”</p>

  “我知道你现在一时接受不了情况,不过……离到达陈地还有些日子,慢慢想吧。”</p>

  “我只能跟你说,熊启是楚国的宗室,他为楚国叛秦很正常,但同时,你也是秦国的公子,理应以秦国的利益为重。”</p>

  “无需太过纠结你和他的关系,这是一笔算不清的帐,要是真说起来,楚王宫中那位,也是你的舅舅。”</p>

  “此一时,彼一时,牢记自己的立场就好。”</p>sxbiquge/read/9/9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