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美暴君 第四百三十八章 文武联合

小说:大明完美暴君 作者:魔道世家 更新时间:2023-04-04 08:24:28 源网站:新笔趣阁
  >

  王在晋也没想到这个杨二虎的胆子这么大。</p>

  确实是在他意料之外。</p>

  “在满桂的手下,受点委屈吃点苦也就算了,我家将军怕的就是满桂利用职权,公报私仇啊。”</p>

  “独石口与马营城又是长城的要害关塞,万一出了什么事,岂不是危祸到京畿了?”</p>

  “还望阁老能高抬贵手,把我家公子调离宣府,只要不在宣府, 不管去哪里都可以接受。”</p>

  将领不合,确实是兵家大忌,这一点王在晋非常清楚。</p>

  尤其是这种明里暗里的内斗,损害的只能是朝廷的精力与钱财。</p>

  此时的王在晋,内心已经开始动摇起来了。</p>

  满桂虽是归附的蒙古人, 但毕竟不是自家人,可那杨俊是世代将门, 当年随着文皇帝征蒙古的。</p>

  要真论起来, 他自然是更加信任杨俊,也更愿意培养重用杨俊。</p>

  更何况人家老爹还是一镇总兵官,且现在大同宣府的位置和稳定,更加重要,不可有一点漏洞啊。</p>

  虽然当今皇帝极其强势,军政大事都要亲自过问审批,可这调防问题,他一个堂堂的兵部尚书,还是可以做主的。</p>

  “既如此,本官就准许了。”</p>

  王在晋虽然应允了,但也是有许多限制的。</p>

  他的调令文书上特别写明了,杨俊只能带五百人离开,多一个人多一匹马都不行。</p>

  而且是限期的,即在他收到调令文书,就立刻要办好所有的交接,以及防务之事。</p>

  在十日之内, 必须离开独石口和马营城, 否则就问罪。</p>

  而杨二虎也算是完成了此行的任务。</p>

  这些所谓的限制,在他看来已经是无关紧要的了。</p>

  到时要带多少人离开,还不是他们说了算?</p>

  至于这一纸调令,只是用来迷惑满桂,以及入关的凭证而已。</p>

  而杨二虎拿到盖了章的调兵令后,并没有马上离开京师。</p>

  而是在城内逗留了两天。</p>

  此行来京师,自然是不可能只为了拿到调令这一件事。</p>

  毕竟他们要做的可是弑君的大事,方方面面都要合计好,免得出了岔子。</p>

  陈良训的府中,今日可是特别热闹,不止是江南士族集团的官员代表来了,就连东林党以及以朱纯臣为首的勋贵也到此了。</p>

  杨二虎一个平民奴隶出身,从来就没有见过这种大场面,心中不免有些虚。</p>

  可简单调整过后,他就镇定自若的开始了自我介绍。</p>

  “诸位老爷,小人杨二虎,虽然不过区区百户,但此行也是代表我家将军来的,还望诸位老爷能放下心中戒备,坦诚相见。”</p>

  不得不说,杨洪看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这要是换了别人,说话不打怵都不错了。</p>

  陈良训虽然拜托了自己的同乡进行交涉,可了解的情况还是极其有限的。</p>

  于是他率先发问道:</p>

  “杨将军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此事还在谋划之中,切记不可提前暴露,或是走了风声,否则大家就全得遭殃了。”</p>

  而一些比较胆小的官员听了,也是附和道:</p>

  “是啊是啊,大同可是有不少厂卫的暗探,这些人得严加提防才是。”</p>

  “尽管放心,我家将军心思缜密,行事低调,绝不会有此失误。”</p>

  “我家将军现在已经做好了准备,大同镇城的军将与主要官员,都已经被拉拢了过来。”</p>>

  谷铵</p>

  “只等时机一到,就可出手。”</p>

  杨二虎回道。</p>

  “要紧的是长城外那些蒙古人,要想成事,可是缺他们不可啊。”</p>

  “还有江南那边,你们也要加紧催促,准备好了之后,就不必在计划盘算了,迅速发难即可。”</p>

  “而后让关外那些蒙古人配合起来,让杨洪放他们入关,造起声势之后,那皇帝就坐不住了。”</p>

  身为反帝勋贵之首的朱纯臣,很快就将全盘的计划都说了出来。</p>

  文官和勋贵联合起来计算皇帝,这在整个大明朝,还是头一遭。</p>

  由此可见,朱由校的一系列政策以及所作所为,到底得罪了多少人,又把他们得罪的多狠。</p>

  “那些蒙古人倒是好说,有奶便是娘,只要给足他們钱粮,和所需的利益,必然是会参与的。”</p>

  不等杨二虎回答,陈良训就已经回复了朱纯臣的担忧。</p>

  “我现在担心的,就是皇帝会不会如我们所愿的那般,再次御驾亲征。”</p>

  “如果没有,那我们所做的准备与计划,不过都是徒劳而已。”</p>

  看着他们一脸的忧愁和不放心,吏部员外郎周顺昌故作高深的哈哈大笑两声,让的众人都是不解。</p>

  “部郎为何发笑?”</p>

  陈良训疑惑的问道。</p>

  周顺昌随后回道:</p>

  “这还不简单?看来你们还是不够了解皇帝心中所想啊。”</p>

  “他可是要做第二个文皇帝的,到时边镇军报说敌军来犯,边军不能敌,你们说他能不为所动?”</p>

  刚说完就有官员问道:</p>

  “部郎所言,何以见得?”</p>

  周顺昌摇了摇头,心中暗想,你们和我根本不在一个层次啊,于是颇为无奈的解释道:</p>

  “皇帝的种种迹象和行为,不是已经暴露无疑了嘛?”</p>

  “诸位难道还看不出来?”</p>

  “皇帝刚刚登基,就迫不及待的整顿军队,将各地精锐集中至京师,组成所谓的羽林军。”</p>

  “这与文皇帝当年,组建三大营何其相似?不正是如出一辙?”</p>

  “甚至将京营与亲军卫全部裁撤,不也是在削弱兵部与勋贵的势力兵权?”</p>

  “他主动千里远征,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要掌控军队,树立威望?”</p>

  “我们正好可以抓住这一点,来打他个措手不及。”</p>

  众人听完,一致认为周顺昌的分析完全正确,皇帝的目的,好像真的如他所说一样。</p>

  这样一来,那这事就好办多了,众人心中的千斤重石,也算是落了下来。</p>

  那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后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事成之后,如何扶持他们看中的人登基上位了。</p>

  “广王不日就要离京,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尽快找个机会与他接触一番,探探他的虚实,一定要搞清楚他的想法。”</p>

  “此事就交于我吧,广王离京的诸多事宜,都是我们礼部负责,我正好可以直接见他。”</p>

  礼部主事孙亮信心十足,其实通过这几天的观察,他觉得广王并不像其他藩王一样,是个只会吃喝的饭桶。</p>

  而是有着自己想法和抱负的,只是不敢说出来而已。</p>sxbiquge/read/12/12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