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米多高的矿洞足以让人活动自如。</p>
毕方握着火把,小心避开蔓延开来的巨大蜘蛛网,目露惊叹。</p>
火光刺激到长期居于黑暗中的巨蜘蛛,肢体牵动着白丝,朝着墙体角落隐藏起来。</p>
“没想到居然能在这里碰上科马奇蜘蛛,真是稀奇。”</p>
观众听到这话难免感到惊讶,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当初沙漠之中,于地下河流发现怪鱼的场景。</p>
两者都是洞窟,既视感很强。</p>
难不成科马奇蜘蛛同样很罕见吗?</p>
毕方点头:“这种蜘蛛是研究人员在检查博物馆标本时意外发现的,随后登记在册。”</p>
“为了找到活体,科学调查队专门去南非展开了好几次科考调查,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现,以至于人们担心科马奇蜘蛛已经灭绝了。”</p>
“一直到后来,南非的一名调查人员,在一个公园里偶然发现了一只公的和两只母的科玛奇蜘蛛,证实了科马奇蜘蛛还幸存于世。”</p>
先有标本,再有记录,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p>
生物科学成系统发展起来前,冒险家们已经在全世界烙下他们的足印。</p>
在偶然遇到罕见且稀奇的生物时,人们便会将其抓捕,制作成标本,将其视作自己冒险的荣耀与谈资。</p>
至于这种生物究竟是什么物种,有什么作用,大家并不关心。</p>
听故事的人只将其视作勇气勋章。</p>
超巨大的甲虫,吃昆虫的植物,血红色的珊瑚,这样的都是奇珍。</p>
同样的,能编织出举世罕见大网的蜘蛛当然不能放过。</p>
等冒险家们老死或者意外去世后,许多标本可能遗失,可能被后人继续珍藏,也可能捐献或贩卖给了博物馆。</p>
等到百年后的某一天,经由某位认真的记录员整理后,埋藏在藏馆角落积灰的标本就有可能重现人间。</p>
只不过几百年的时间,有些标本的原始物种可能早已灭绝,再也找不到活体。</p>
“野外究竟还剩了多少科马奇蜘蛛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数量一定不会很多。”</p>
毕方语气轻快道,“所以能在这里看到,还是一件挺幸运的事,我们运气不错。”</p>
正常废弃的钻石坑里,捡到漏的概率很小。</p>
真有细小的,高纯度碎钻,哪怕矿主看不上,最后撤走的矿工也不会放过的。</p>
除非这不是一个正常废弃的矿坑,或者运气足够好,刚好挖了一块岩壁,露出了久未被发现,并且有相当净度的钻石。</p>
因此毕方进来就没带着能搞到值钱东西的想法,更多的是满足自己和观众们的好奇心。</p>
现在能看到罕见的科马奇蜘蛛,完全是意外之喜,已经是不虚此“钻”了。</p>
“走吧,我们继续前进。”</p>
毕方避开蛛网,向着矿洞的更深处前进。</p>
黑暗愈发深邃,矿洞不仅没有变得狭小,反而愈发的空旷。</p>
这让观众内心压抑更甚,毕方的动作也愈发小心。</p>
“大家平时野外探险或者遇难,遇到洞窟中有大量蜘蛛的,千万要当心,倒不是因为蜘蛛有毒,而是在洞窟内生活有大量蜘蛛这件事背后,提供了有食物链更高层生物这种情况的可能性。”</p>
什么叫更高层生物的可能性?</p>
许多观众表示不解。</p>>
“很简单,第一,洞里有大量蜘蛛,证明荒废的时间很久,动物早已占据了矿洞。”</p>
“第二则是蜘蛛同样会成为食物链中的一员,它可不是顶端,许多毒蛇就喜欢吃节肢动物,洞窟本就是它们喜爱的环境,有了食物就更是如此,体型更大,毒性更强的蛇类才是致命的东西。”</p>
“至于蜘蛛,其实算不了什么。”</p>
毕方举着火把,以缓慢的速度前进着,小心且谨慎。</p>
同时和观众们进行一些知识上的交流。</p>
“与大家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样,蜘蛛对人的威胁性非常小。”</p>
“一方面绝大多数蜘蛛都很警惕,会避免接触人类,迫不得已下也会先警告再攻击。”</p>
“比如澳小利亚漏斗网蜘蛛,会先把最前面的两只或四只脚抬起,以示警告,看到这样的动作就应该远离了。”</p>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并没有发现蜘蛛主动攻击人类的桉例,包括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蜘蛛种类,例如跳蛛、家幽灵蛛、大木林蜘蛛等等。”</p>
“另一方面则是,蜘蛛绝大部分没毒,就算有,它们的体型也太小了,小到哪怕你被剧毒蜘蛛咬了,也基本可以自愈。”</p>
“目前我们只发现7种蜘蛛的毒液会给人类造成伤害,其中澳小利亚漏斗网蜘蛛的毒液会直接导致人类死亡,不过只要在15分钟内注射抗蛇毒血清,就能脱离危险。”</p>
“剩余6种蜘蛛的毒液目前被认为不会直接导致人类死亡。”</p>
“比如大名鼎鼎的剧毒蜘蛛黑寡妇就是剩下六种的其中之一,毒性强过响尾蛇毒性的15倍,可就是因为太小,几乎没有致命危险。”</p>
“丑国每年约有2200人被黑寡妇咬伤,但至今没有一例权威的死亡报告,它的毒液最多会导致人类肌肉疼痛、腹部绞痛和心跳过快,伤者无需就医也能痊愈,除非你刚好有心脑血管病这些。”</p>
“此外蜘蛛很少会一次性把毒液全部注入。”</p>
蜘蛛能准确控制放毒的数量,无论是进攻还是反击,它都不会一次性用尽所有的毒液。</p>
毒液是蜘蛛捕获食物的武器,它要精打细算地使用。</p>
大个头的蟋蟀给多点儿毒,小个头的果蝇给少一点儿的毒,每一餐饭食都有计划好的毒液用量。</p>
如果一次性把毒液用完了,补充毒液需要几周的时间。</p>
这意味着,没有毒液武器的蜘蛛可能会挨饿好几个星期。</p>
纵然你捏着了蜘蛛的肚皮,它也不会一次性释放出所有的毒液来攻击你。</p>
“你不是蜘蛛的食物,它舍不得把宝贵且限量的毒液浪费在你身上。”</p>
“量少,注射少,注定了只有一种结果。”</p>
“毒液可不是病毒,没办法自我繁殖,量是不会变多的,把毒液注射到人体内,就像是把氰化物滴入大海,你毒不死任何人。”</p>
“当然,滴入大海太夸张了,但是意思差不多。”</p>
“即使是在上个世纪的澳小利亚,一共也只有13例蜘蛛致死报告。”</p>
【寄,被嫌弃了】</p>
【狠狠地咬你】</p>
【卧槽,原来是这样的吗,我大受震撼】</p>
【对蜘蛛的恐惧一下子小了很多】</p>
一路上,毕方都没有什么特殊发现,只是在墙壁上看到了一些符号,或许是当年矿工之间用来沟通或者随手涂鸦的。</p>
直到过了大约三四十米,甬道一下子宽阔起来,高度没怎么变,宽度却一下子达到了近十米。</p>
同时面前出现了三个不同方向的洞口。</p>sxbiquge/read/12/12905/ )
两米多高的矿洞足以让人活动自如。</p>
毕方握着火把,小心避开蔓延开来的巨大蜘蛛网,目露惊叹。</p>
火光刺激到长期居于黑暗中的巨蜘蛛,肢体牵动着白丝,朝着墙体角落隐藏起来。</p>
“没想到居然能在这里碰上科马奇蜘蛛,真是稀奇。”</p>
观众听到这话难免感到惊讶,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当初沙漠之中,于地下河流发现怪鱼的场景。</p>
两者都是洞窟,既视感很强。</p>
难不成科马奇蜘蛛同样很罕见吗?</p>
毕方点头:“这种蜘蛛是研究人员在检查博物馆标本时意外发现的,随后登记在册。”</p>
“为了找到活体,科学调查队专门去南非展开了好几次科考调查,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现,以至于人们担心科马奇蜘蛛已经灭绝了。”</p>
“一直到后来,南非的一名调查人员,在一个公园里偶然发现了一只公的和两只母的科玛奇蜘蛛,证实了科马奇蜘蛛还幸存于世。”</p>
先有标本,再有记录,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p>
生物科学成系统发展起来前,冒险家们已经在全世界烙下他们的足印。</p>
在偶然遇到罕见且稀奇的生物时,人们便会将其抓捕,制作成标本,将其视作自己冒险的荣耀与谈资。</p>
至于这种生物究竟是什么物种,有什么作用,大家并不关心。</p>
听故事的人只将其视作勇气勋章。</p>
超巨大的甲虫,吃昆虫的植物,血红色的珊瑚,这样的都是奇珍。</p>
同样的,能编织出举世罕见大网的蜘蛛当然不能放过。</p>
等冒险家们老死或者意外去世后,许多标本可能遗失,可能被后人继续珍藏,也可能捐献或贩卖给了博物馆。</p>
等到百年后的某一天,经由某位认真的记录员整理后,埋藏在藏馆角落积灰的标本就有可能重现人间。</p>
只不过几百年的时间,有些标本的原始物种可能早已灭绝,再也找不到活体。</p>
“野外究竟还剩了多少科马奇蜘蛛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数量一定不会很多。”</p>
毕方语气轻快道,“所以能在这里看到,还是一件挺幸运的事,我们运气不错。”</p>
正常废弃的钻石坑里,捡到漏的概率很小。</p>
真有细小的,高纯度碎钻,哪怕矿主看不上,最后撤走的矿工也不会放过的。</p>
除非这不是一个正常废弃的矿坑,或者运气足够好,刚好挖了一块岩壁,露出了久未被发现,并且有相当净度的钻石。</p>
因此毕方进来就没带着能搞到值钱东西的想法,更多的是满足自己和观众们的好奇心。</p>
现在能看到罕见的科马奇蜘蛛,完全是意外之喜,已经是不虚此“钻”了。</p>
“走吧,我们继续前进。”</p>
毕方避开蛛网,向着矿洞的更深处前进。</p>
黑暗愈发深邃,矿洞不仅没有变得狭小,反而愈发的空旷。</p>
这让观众内心压抑更甚,毕方的动作也愈发小心。</p>
“大家平时野外探险或者遇难,遇到洞窟中有大量蜘蛛的,千万要当心,倒不是因为蜘蛛有毒,而是在洞窟内生活有大量蜘蛛这件事背后,提供了有食物链更高层生物这种情况的可能性。”</p>
什么叫更高层生物的可能性?</p>
许多观众表示不解。</p>>
“很简单,第一,洞里有大量蜘蛛,证明荒废的时间很久,动物早已占据了矿洞。”</p>
“第二则是蜘蛛同样会成为食物链中的一员,它可不是顶端,许多毒蛇就喜欢吃节肢动物,洞窟本就是它们喜爱的环境,有了食物就更是如此,体型更大,毒性更强的蛇类才是致命的东西。”</p>
“至于蜘蛛,其实算不了什么。”</p>
毕方举着火把,以缓慢的速度前进着,小心且谨慎。</p>
同时和观众们进行一些知识上的交流。</p>
“与大家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样,蜘蛛对人的威胁性非常小。”</p>
“一方面绝大多数蜘蛛都很警惕,会避免接触人类,迫不得已下也会先警告再攻击。”</p>
“比如澳小利亚漏斗网蜘蛛,会先把最前面的两只或四只脚抬起,以示警告,看到这样的动作就应该远离了。”</p>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并没有发现蜘蛛主动攻击人类的桉例,包括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蜘蛛种类,例如跳蛛、家幽灵蛛、大木林蜘蛛等等。”</p>
“另一方面则是,蜘蛛绝大部分没毒,就算有,它们的体型也太小了,小到哪怕你被剧毒蜘蛛咬了,也基本可以自愈。”</p>
“目前我们只发现7种蜘蛛的毒液会给人类造成伤害,其中澳小利亚漏斗网蜘蛛的毒液会直接导致人类死亡,不过只要在15分钟内注射抗蛇毒血清,就能脱离危险。”</p>
“剩余6种蜘蛛的毒液目前被认为不会直接导致人类死亡。”</p>
“比如大名鼎鼎的剧毒蜘蛛黑寡妇就是剩下六种的其中之一,毒性强过响尾蛇毒性的15倍,可就是因为太小,几乎没有致命危险。”</p>
“丑国每年约有2200人被黑寡妇咬伤,但至今没有一例权威的死亡报告,它的毒液最多会导致人类肌肉疼痛、腹部绞痛和心跳过快,伤者无需就医也能痊愈,除非你刚好有心脑血管病这些。”</p>
“此外蜘蛛很少会一次性把毒液全部注入。”</p>
蜘蛛能准确控制放毒的数量,无论是进攻还是反击,它都不会一次性用尽所有的毒液。</p>
毒液是蜘蛛捕获食物的武器,它要精打细算地使用。</p>
大个头的蟋蟀给多点儿毒,小个头的果蝇给少一点儿的毒,每一餐饭食都有计划好的毒液用量。</p>
如果一次性把毒液用完了,补充毒液需要几周的时间。</p>
这意味着,没有毒液武器的蜘蛛可能会挨饿好几个星期。</p>
纵然你捏着了蜘蛛的肚皮,它也不会一次性释放出所有的毒液来攻击你。</p>
“你不是蜘蛛的食物,它舍不得把宝贵且限量的毒液浪费在你身上。”</p>
“量少,注射少,注定了只有一种结果。”</p>
“毒液可不是病毒,没办法自我繁殖,量是不会变多的,把毒液注射到人体内,就像是把氰化物滴入大海,你毒不死任何人。”</p>
“当然,滴入大海太夸张了,但是意思差不多。”</p>
“即使是在上个世纪的澳小利亚,一共也只有13例蜘蛛致死报告。”</p>
【寄,被嫌弃了】</p>
【狠狠地咬你】</p>
【卧槽,原来是这样的吗,我大受震撼】</p>
【对蜘蛛的恐惧一下子小了很多】</p>
一路上,毕方都没有什么特殊发现,只是在墙壁上看到了一些符号,或许是当年矿工之间用来沟通或者随手涂鸦的。</p>
直到过了大约三四十米,甬道一下子宽阔起来,高度没怎么变,宽度却一下子达到了近十米。</p>
同时面前出现了三个不同方向的洞口。</p>sxbiquge/read/12/12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