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第二天,布莱恩的引流管和尿管都被拔掉,开始带着腰围下床活动,他对手术的效果他非常满意。
实验室的一些研究员有空经常过来与布莱恩聊聊天,当然这些人聊天的主题还是学术,反正只要随便聊几句就能进入学术主题。尤其是陆小路本来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悟性远远超过一般人,与布莱恩这种站在学术前沿的大师多次沟通后,自己受益匪浅,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在肿瘤方面的研究,杨平的目前的思路是利用M13噬菌体作为载体,将能够杀死肿瘤细胞的K因子携带进入人体,然后对肿瘤细胞进行选择性亲和,进而杀死肿瘤细胞,这种思路非常好,可是具体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其中将K因子嵌入M13噬菌体是一个难题,其次让这种复合体对肿瘤细胞进行选择性的亲和,又是一个难题。
系统空间只能提供时间、空间与物资,并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所以如何解决的问题方法还得杨平自己来思考,杨平提出了思路,现在要很多具体的技术来实现这个思路。
在免疫学方面,尤其肿瘤免疫学方面的研究,布莱恩可以说是世界最先进的,他的某些具体实验方法可以借鉴。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才是做学术的态度。
电子阅片屏上挂着布莱恩术后的MRI照片,尽管金属的内植物对影像存在一定的干扰,但是还是能够看清楚手术区域的细节。脱出的巨大椎间盘髓核已经被摘除,神经的压迫自然也得到解除,腰椎滑脱已经复位,腰4和腰5椎骨被椎弓根钉牢牢地固定。以后腰4和腰5椎体会融合到一起,两块骨折变成一块骨头,这个节段也就获得了持久的稳定。当然,这个阶段也失去了自己的活动能力,但是腰椎有五节,失去一节的活动能力对整个腰椎的活动能力损失不大。对于老年人来说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对年轻人还是有影响,年轻人对腰部的活动要求比较高。
“教授,如果不存在腰椎不稳的情况,只是单纯的腰椎间突出,也选择椎间盘摘除 椎骨间的植骨融合 椎弓根钉内固定这种这种组合术式?”
“是呀,现在中青年很多只是腰椎间盘突出,能不能只做椎间盘摘除呢?”
围在周围的学生提出了心中的疑惑。
“如果是中青年患者,不存在腰椎节段不稳,那么在术式就不能选择这种组合术式,应该只做腰椎间盘摘除,现在大量样本显示只做腰椎间盘摘除的效果非常好。”杨平解释给大家听。
布莱恩带着腰围,旁边放着一个助行器,其实他自己完全可以走,只不过让陪护拿着助行器跟着,万一累了拿助行器扶手可以休息一会。
布莱恩不知道怎么看MRI片,但是曼因斯坦已经跟他比划了好几次,他也懂那么一点点,别的看不出来,起码两点可以看懂。一是巨大的髓核在MRI片子上是一块黑黑的东西,现在已经不见了。二是两节椎骨的前后缘原来是错开的,现在已经在一条线上,明显知道已经恢复了正确的位置。
好奇心让布莱恩也有点胡思乱想,其实隔行如隔山在英语国家比中国表现得更加突出,在中文世界,只要你认识字,就算是其它专业的书籍,你也能够看懂一点,最多一些专业名词的意思不懂,但是表达的基本内容还是能懂。
可是在英语世界,只要跳到一个完全没有接触的专业,就算布莱恩这么大教授也是什么都看不懂,这种看不懂是真看不懂,一点也看不懂,看到的全是字母。
这就好比牛肉狗肉猪肉,在中文里,就算你认识,起码知道这是肉,还是动物的肉,放到英语世界这是什么东西整个脑子是白的。所以在英语世界很多高级知识分子不知道长方体怎么说,见到长方体的单词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这就不足为奇了。
“我要是弯腰,这金属的螺钉会断在身体里面吗?”布莱恩担心这个。
杨平告诉他:“有这种可能,但是可能微乎其微。”
“如果断在里面怎么办?”搞学术的人喜欢穷根究底。
“这些金属固定物的职责是临时固定,也就是在两块椎骨没有长到一块之前,应力由金属内固定来分担,一旦椎骨长到一起,它的职责就已经完成。所以,这个问题分两种情况来看,要是在椎骨融合之后出现螺钉断裂,可以将螺钉取出来。如果椎骨还没有融合,那只能重新再做一次手术,将断裂的内固定换上全新的内固定,重新固定。”杨平满足他的好奇心。
“如果螺钉断在椎骨里面呢,就像埋在里面,怎么取?”
看来布莱恩将这个问题当作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来研究了。
也好让大家看看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同时让大家知道任何教授都不是权威,他们都是人,一定有自己的认知局限,真正的科研工作者眼里没有权威,必须有质疑意识和质疑能力。
杨平用铅笔的橡皮头指着屏幕上的内固定:“如果断在椎骨里面,完全不用取,就让它留在里面,但是如果想取出来,也不是没办法,只是麻烦一点而已,没这个必要。”
“金属长期留在体内,释放的金属离子不会进入血液?然后在人体内四处扩散?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布莱恩越问越好奇,他已经沉浸在这种思考中。
杨平慢悠悠地告诉他:“你问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义,这也是目前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最大的潜在风险,大量的金属离子进入人体的血液,有未知的潜在风险,比如致癌。但是这个在金属对金属的人工髋关节上存在,因为金属与金属的摩擦会导致大量金属碎屑脱落,大量金属离子进入血液。可是刚刚说的椎骨里的断裂螺钉,你担心的情况不存在,因为留置在椎骨的里金属没有摩擦,而且周围是骨质,可以认为它是一块不活动的金属,不存在大量金属离子进入血液,这样它可以终生留在体内。”
布莱恩若有所思,似懂非懂的样子。
这些对一个脊柱外科医生来说都是常识,但是对于布莱恩来说,他觉得是重大发现。
这不足为奇,因为这些知识在他的盲区,他无论如何思考,也缺乏相应的思考内容,没有强大的内容做支撑,思考会显得苍白无力。
“会生锈吗?或者会与周围的骨组织里的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吗?如果会产生化学反应,可控吗?”
布莱恩摸摸下巴,郑重地提出这个问题。
实验室的一些研究员有空经常过来与布莱恩聊聊天,当然这些人聊天的主题还是学术,反正只要随便聊几句就能进入学术主题。尤其是陆小路本来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悟性远远超过一般人,与布莱恩这种站在学术前沿的大师多次沟通后,自己受益匪浅,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在肿瘤方面的研究,杨平的目前的思路是利用M13噬菌体作为载体,将能够杀死肿瘤细胞的K因子携带进入人体,然后对肿瘤细胞进行选择性亲和,进而杀死肿瘤细胞,这种思路非常好,可是具体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其中将K因子嵌入M13噬菌体是一个难题,其次让这种复合体对肿瘤细胞进行选择性的亲和,又是一个难题。
系统空间只能提供时间、空间与物资,并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所以如何解决的问题方法还得杨平自己来思考,杨平提出了思路,现在要很多具体的技术来实现这个思路。
在免疫学方面,尤其肿瘤免疫学方面的研究,布莱恩可以说是世界最先进的,他的某些具体实验方法可以借鉴。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才是做学术的态度。
电子阅片屏上挂着布莱恩术后的MRI照片,尽管金属的内植物对影像存在一定的干扰,但是还是能够看清楚手术区域的细节。脱出的巨大椎间盘髓核已经被摘除,神经的压迫自然也得到解除,腰椎滑脱已经复位,腰4和腰5椎骨被椎弓根钉牢牢地固定。以后腰4和腰5椎体会融合到一起,两块骨折变成一块骨头,这个节段也就获得了持久的稳定。当然,这个阶段也失去了自己的活动能力,但是腰椎有五节,失去一节的活动能力对整个腰椎的活动能力损失不大。对于老年人来说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对年轻人还是有影响,年轻人对腰部的活动要求比较高。
“教授,如果不存在腰椎不稳的情况,只是单纯的腰椎间突出,也选择椎间盘摘除 椎骨间的植骨融合 椎弓根钉内固定这种这种组合术式?”
“是呀,现在中青年很多只是腰椎间盘突出,能不能只做椎间盘摘除呢?”
围在周围的学生提出了心中的疑惑。
“如果是中青年患者,不存在腰椎节段不稳,那么在术式就不能选择这种组合术式,应该只做腰椎间盘摘除,现在大量样本显示只做腰椎间盘摘除的效果非常好。”杨平解释给大家听。
布莱恩带着腰围,旁边放着一个助行器,其实他自己完全可以走,只不过让陪护拿着助行器跟着,万一累了拿助行器扶手可以休息一会。
布莱恩不知道怎么看MRI片,但是曼因斯坦已经跟他比划了好几次,他也懂那么一点点,别的看不出来,起码两点可以看懂。一是巨大的髓核在MRI片子上是一块黑黑的东西,现在已经不见了。二是两节椎骨的前后缘原来是错开的,现在已经在一条线上,明显知道已经恢复了正确的位置。
好奇心让布莱恩也有点胡思乱想,其实隔行如隔山在英语国家比中国表现得更加突出,在中文世界,只要你认识字,就算是其它专业的书籍,你也能够看懂一点,最多一些专业名词的意思不懂,但是表达的基本内容还是能懂。
可是在英语世界,只要跳到一个完全没有接触的专业,就算布莱恩这么大教授也是什么都看不懂,这种看不懂是真看不懂,一点也看不懂,看到的全是字母。
这就好比牛肉狗肉猪肉,在中文里,就算你认识,起码知道这是肉,还是动物的肉,放到英语世界这是什么东西整个脑子是白的。所以在英语世界很多高级知识分子不知道长方体怎么说,见到长方体的单词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这就不足为奇了。
“我要是弯腰,这金属的螺钉会断在身体里面吗?”布莱恩担心这个。
杨平告诉他:“有这种可能,但是可能微乎其微。”
“如果断在里面怎么办?”搞学术的人喜欢穷根究底。
“这些金属固定物的职责是临时固定,也就是在两块椎骨没有长到一块之前,应力由金属内固定来分担,一旦椎骨长到一起,它的职责就已经完成。所以,这个问题分两种情况来看,要是在椎骨融合之后出现螺钉断裂,可以将螺钉取出来。如果椎骨还没有融合,那只能重新再做一次手术,将断裂的内固定换上全新的内固定,重新固定。”杨平满足他的好奇心。
“如果螺钉断在椎骨里面呢,就像埋在里面,怎么取?”
看来布莱恩将这个问题当作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来研究了。
也好让大家看看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同时让大家知道任何教授都不是权威,他们都是人,一定有自己的认知局限,真正的科研工作者眼里没有权威,必须有质疑意识和质疑能力。
杨平用铅笔的橡皮头指着屏幕上的内固定:“如果断在椎骨里面,完全不用取,就让它留在里面,但是如果想取出来,也不是没办法,只是麻烦一点而已,没这个必要。”
“金属长期留在体内,释放的金属离子不会进入血液?然后在人体内四处扩散?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布莱恩越问越好奇,他已经沉浸在这种思考中。
杨平慢悠悠地告诉他:“你问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义,这也是目前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最大的潜在风险,大量的金属离子进入人体的血液,有未知的潜在风险,比如致癌。但是这个在金属对金属的人工髋关节上存在,因为金属与金属的摩擦会导致大量金属碎屑脱落,大量金属离子进入血液。可是刚刚说的椎骨里的断裂螺钉,你担心的情况不存在,因为留置在椎骨的里金属没有摩擦,而且周围是骨质,可以认为它是一块不活动的金属,不存在大量金属离子进入血液,这样它可以终生留在体内。”
布莱恩若有所思,似懂非懂的样子。
这些对一个脊柱外科医生来说都是常识,但是对于布莱恩来说,他觉得是重大发现。
这不足为奇,因为这些知识在他的盲区,他无论如何思考,也缺乏相应的思考内容,没有强大的内容做支撑,思考会显得苍白无力。
“会生锈吗?或者会与周围的骨组织里的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吗?如果会产生化学反应,可控吗?”
布莱恩摸摸下巴,郑重地提出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