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分到最多的战利品就是帐篷,分到七百顶帐篷,而且都是金兵的羊皮帐篷,冬暖夏凉
其次是战马,五千名士兵人人都有战马,这是东路军士兵不敢想象的,这也是西军的一个优势。
大营已经扎好,七百顶大帐整齐有致,指挥使以上将领都有自己的独立大帐。
还有参军帐、幕僚帐、军务帐、仓帐等等
但西军和东路军相比也有一个最大的不足,那就是粮食,尤其是现在,几乎所有的西军大将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危机,那就是粮食不足。
这得怪完颜兀术,他把各州各县的官粮都收刮一空,而这些粮食又被陈庆军队一把火烧了,导致完颜兀术粮尽而败,也导致庞大的战利品中唯独没有粮食。
所以当各个大将出任各地总管,都将面对一座座空空荡荡仓库,没有一颗粮食。
别人陈庆管不了,但他现在得管自己手下五千人的吃饭问题。
下午时分,陈庆把郑平和杨元清二人找来商议对策,几名文官也在座。
郑平已经被张浚破格提升为统领,而杨元清现在还是指挥使,等正式诏书到来后,最多升一级,提升为副统领。
陈庆见郑平刚要开口,便知道他又要开始抱怨了,眼睛一瞪,“不准再说那些早知今天何必当初的屁话,现在要解决粮食问题,说些有用的。”
郑平被提前封了嘴,他只得悻悻道:“缺粮就要去买,等大家都找商人买粮,粮价就得上天了,还不如自己去买,越早越好,趁粮价还没有涨起来。”
陈庆点点头,“这句话有道理,关键是去哪里买?”
“肯定去巴蜀啊!总不能去关中买吧!”
“那运输呢?”陈庆又问道。
郑平挠挠头道:“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肯定有办法。”
旁边虞侯周宽笑道:“粮食运输我倒有办法解决!”
“周虞侯说说看!”
周宽走到地图前,指剑门关南面的梓潼县道:“我们可以在梓潼县码头租几座大仓库,从巴蜀各地购买的粮食走水路先存放在大仓库内,然后再雇佣两支蜀道骡队,长年为我们送粮,可以走仙人关,这样就能保证我们的粮食供应了。”
另一名虞侯张妙补充道:“统制必须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军粮转运营,包括军粮的采购、运输、安全、转运等等,这是一件大事,必须认真对待。”
陈庆忍不住欣然道:“两位的方案非常好,就烦请两位商量一下,写一份详细的方案,两天内交给我。”
两人躬身道;“卑职一定按时上交报告。”
陈庆见杨元清欲言又止,便笑道:“元清有话尽管说!”
杨元清缓缓道:“其实郑将军和两位虞侯的方案很好,但那最快也要两三个月以后才能见效,远水不解近渴,我们眼前的困境必须要先解决,至少解决三个月的粮食问题。”
“元清有想法吗?”
杨元清道:“办法还是买粮,只不过是就近买,之前统制提到向羌人购买羊,向农民购买粮,其实我们还忘记了一个可能有粮食的大户。”
陈庆笑道:“可是指秦州的士绅豪门?”
“没错,他们手中一定有粮食。”
陈庆点点头,“说得有道理,秦州的大户我来想办法,现在还有一件事,就是我们手中得有钱,有钱才能买粮,二十万两银子是一部分,我们还要尽快把终南县藏匿的财物取回来。”
一直没有说话的幕僚张晓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道:“我们可以走仙人关到汉中,再从汉中走骆傥道北上关中,然后用骡队走终南小道把钱财运出来,再走原路返回,应该没有风险。”
停一下,张晓又意味深长对陈庆道:“我要提醒统制,我们必须在朱胜非上任前把钱财运回来,吴都统还能睁只眼闭只眼,一旦朱胜非上任,这些财物肯定就会起波澜了,我们最多只有二十天时间。”
张晓的提示让陈庆警醒,他见过朱胜非,此人虽然谈不上大奸大恶,但绝对是一个心性薄凉、书生意气很重的人。
被他知道了这笔财富,确实非常危险。
陈庆沉吟片刻,对杨元清道:“我们正好有四百辆大车,就烦请元清和牛皋带一千士兵完成这件事,我会写一封信给吴都统,把事情给他讲清楚,一路过关隘他就放行了。”
杨元清点点头,“卑职明天就出发!”
军营还在修建之中,数百名士兵正在忙碌地砌墙,士兵们用的是糯米石灰浆,将一石糯米熬得十分粘稠,混入石灰浆中,虽然没有水泥,但砌成的石墙依旧十分坚固,很难倒塌。
另外数十名士兵在搭建岗哨,用木头搭建一座三丈高的哨塔,基本上和城墙平齐,站在塔上,军营和军营四周都一览无余。
这时,赵小乙跑了过来,“统制,外面有人找!”
“是谁?”
“好像是秦州的通判,姓王。”
这么快就回来了,陈庆当即迎了出去。
只见一个三十余岁的男子站在军营门口,身穿青衣,头戴小帽,长了一张国字脸,浓眉毛,大鼻子,皮肤黝黑,看起来颇为威严,跟随在他身后之人正是杜敏。
陈庆笑着迎上前道:“还要烦劳王通判亲自上门,真不好意思!”
王通判叫做王淮,是秦州第一豪门王家的嫡长子,在秦州威望很高,被成纪县的士绅们一致推选为秦州政务官,主要维持秩序,镇压盗贼,有案子的时候他也要开堂审案,判决各种矛盾纠纷。
王淮连忙躬身行礼,“卑职不知道统制到来,实在是失礼,但统制的到来,让卑职也不胜欣喜。”
“王通判真的欢迎我来?”陈庆淡淡笑道。
“怎么能不欢迎呢?”
王淮叹口气道:“卑职是宋人,却在金兵的铁蹄下煎熬,眼睁睁看着金兵肆无忌惮的杀戮百姓,凌辱妇女,我却无能为力,那种屈辱实在让人难以忍受,我就天天盼着宋军,终于盼到了。”
王淮说得十分诚恳,事实上陈庆也理解,王家这种豪门在宋朝会过得很滋润,但在金兵眼中,他们就是肥羊,整个家族都生活在生死线上,这个感觉确实不好受。
“王通判请到大帐说话!”
陈庆把王淮请到自己中军大帐,士兵搬来几个凳子,两人分宾主落座。
陈庆指着杜敏笑道:“杜敏曾在箭筈关为我们军队做事,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他,他给我介绍了一些秦州的情况。”
王淮也笑道:“杜敏很尽职尽责,我不在时,州衙里都没人了,只有杜敏一个坚守,凭这一点我就很欣赏,我已任命他为司户参军,以后州衙财政一块就归他管。”
杜敏有点脸红,着实不好意思地站在一旁。
陈庆笑了起来,这么快就升职,这个王淮很上道嘛!
王淮又道:“陈将军想必也知道,卑职是野路子,不是朝廷命官,只是大家临时推举出来维持局面,一旦朝廷任命州官,卑职会立刻交权。”
陈庆摇摇头,“现在时局混乱,没有那么多讲究,我不在乎王通判是不是朝廷任命,关键是能稳住局面,能做事,我将来会上书天子,说明情况,请朝廷正式任命王通判。”
王淮大喜,他就怕陈庆是一个摆官腔,只认朝廷规则的人,否则他这个野路子通判就当不下去了,杜敏也告诉他,这个陈统制非常务实,现在他亲自感受到了,确实如此。
陈庆笑了笑又道:“我听杜敏说,王通判下乡去收税了,情况如何?”
其次是战马,五千名士兵人人都有战马,这是东路军士兵不敢想象的,这也是西军的一个优势。
大营已经扎好,七百顶大帐整齐有致,指挥使以上将领都有自己的独立大帐。
还有参军帐、幕僚帐、军务帐、仓帐等等
但西军和东路军相比也有一个最大的不足,那就是粮食,尤其是现在,几乎所有的西军大将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危机,那就是粮食不足。
这得怪完颜兀术,他把各州各县的官粮都收刮一空,而这些粮食又被陈庆军队一把火烧了,导致完颜兀术粮尽而败,也导致庞大的战利品中唯独没有粮食。
所以当各个大将出任各地总管,都将面对一座座空空荡荡仓库,没有一颗粮食。
别人陈庆管不了,但他现在得管自己手下五千人的吃饭问题。
下午时分,陈庆把郑平和杨元清二人找来商议对策,几名文官也在座。
郑平已经被张浚破格提升为统领,而杨元清现在还是指挥使,等正式诏书到来后,最多升一级,提升为副统领。
陈庆见郑平刚要开口,便知道他又要开始抱怨了,眼睛一瞪,“不准再说那些早知今天何必当初的屁话,现在要解决粮食问题,说些有用的。”
郑平被提前封了嘴,他只得悻悻道:“缺粮就要去买,等大家都找商人买粮,粮价就得上天了,还不如自己去买,越早越好,趁粮价还没有涨起来。”
陈庆点点头,“这句话有道理,关键是去哪里买?”
“肯定去巴蜀啊!总不能去关中买吧!”
“那运输呢?”陈庆又问道。
郑平挠挠头道:“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肯定有办法。”
旁边虞侯周宽笑道:“粮食运输我倒有办法解决!”
“周虞侯说说看!”
周宽走到地图前,指剑门关南面的梓潼县道:“我们可以在梓潼县码头租几座大仓库,从巴蜀各地购买的粮食走水路先存放在大仓库内,然后再雇佣两支蜀道骡队,长年为我们送粮,可以走仙人关,这样就能保证我们的粮食供应了。”
另一名虞侯张妙补充道:“统制必须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军粮转运营,包括军粮的采购、运输、安全、转运等等,这是一件大事,必须认真对待。”
陈庆忍不住欣然道:“两位的方案非常好,就烦请两位商量一下,写一份详细的方案,两天内交给我。”
两人躬身道;“卑职一定按时上交报告。”
陈庆见杨元清欲言又止,便笑道:“元清有话尽管说!”
杨元清缓缓道:“其实郑将军和两位虞侯的方案很好,但那最快也要两三个月以后才能见效,远水不解近渴,我们眼前的困境必须要先解决,至少解决三个月的粮食问题。”
“元清有想法吗?”
杨元清道:“办法还是买粮,只不过是就近买,之前统制提到向羌人购买羊,向农民购买粮,其实我们还忘记了一个可能有粮食的大户。”
陈庆笑道:“可是指秦州的士绅豪门?”
“没错,他们手中一定有粮食。”
陈庆点点头,“说得有道理,秦州的大户我来想办法,现在还有一件事,就是我们手中得有钱,有钱才能买粮,二十万两银子是一部分,我们还要尽快把终南县藏匿的财物取回来。”
一直没有说话的幕僚张晓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道:“我们可以走仙人关到汉中,再从汉中走骆傥道北上关中,然后用骡队走终南小道把钱财运出来,再走原路返回,应该没有风险。”
停一下,张晓又意味深长对陈庆道:“我要提醒统制,我们必须在朱胜非上任前把钱财运回来,吴都统还能睁只眼闭只眼,一旦朱胜非上任,这些财物肯定就会起波澜了,我们最多只有二十天时间。”
张晓的提示让陈庆警醒,他见过朱胜非,此人虽然谈不上大奸大恶,但绝对是一个心性薄凉、书生意气很重的人。
被他知道了这笔财富,确实非常危险。
陈庆沉吟片刻,对杨元清道:“我们正好有四百辆大车,就烦请元清和牛皋带一千士兵完成这件事,我会写一封信给吴都统,把事情给他讲清楚,一路过关隘他就放行了。”
杨元清点点头,“卑职明天就出发!”
军营还在修建之中,数百名士兵正在忙碌地砌墙,士兵们用的是糯米石灰浆,将一石糯米熬得十分粘稠,混入石灰浆中,虽然没有水泥,但砌成的石墙依旧十分坚固,很难倒塌。
另外数十名士兵在搭建岗哨,用木头搭建一座三丈高的哨塔,基本上和城墙平齐,站在塔上,军营和军营四周都一览无余。
这时,赵小乙跑了过来,“统制,外面有人找!”
“是谁?”
“好像是秦州的通判,姓王。”
这么快就回来了,陈庆当即迎了出去。
只见一个三十余岁的男子站在军营门口,身穿青衣,头戴小帽,长了一张国字脸,浓眉毛,大鼻子,皮肤黝黑,看起来颇为威严,跟随在他身后之人正是杜敏。
陈庆笑着迎上前道:“还要烦劳王通判亲自上门,真不好意思!”
王通判叫做王淮,是秦州第一豪门王家的嫡长子,在秦州威望很高,被成纪县的士绅们一致推选为秦州政务官,主要维持秩序,镇压盗贼,有案子的时候他也要开堂审案,判决各种矛盾纠纷。
王淮连忙躬身行礼,“卑职不知道统制到来,实在是失礼,但统制的到来,让卑职也不胜欣喜。”
“王通判真的欢迎我来?”陈庆淡淡笑道。
“怎么能不欢迎呢?”
王淮叹口气道:“卑职是宋人,却在金兵的铁蹄下煎熬,眼睁睁看着金兵肆无忌惮的杀戮百姓,凌辱妇女,我却无能为力,那种屈辱实在让人难以忍受,我就天天盼着宋军,终于盼到了。”
王淮说得十分诚恳,事实上陈庆也理解,王家这种豪门在宋朝会过得很滋润,但在金兵眼中,他们就是肥羊,整个家族都生活在生死线上,这个感觉确实不好受。
“王通判请到大帐说话!”
陈庆把王淮请到自己中军大帐,士兵搬来几个凳子,两人分宾主落座。
陈庆指着杜敏笑道:“杜敏曾在箭筈关为我们军队做事,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他,他给我介绍了一些秦州的情况。”
王淮也笑道:“杜敏很尽职尽责,我不在时,州衙里都没人了,只有杜敏一个坚守,凭这一点我就很欣赏,我已任命他为司户参军,以后州衙财政一块就归他管。”
杜敏有点脸红,着实不好意思地站在一旁。
陈庆笑了起来,这么快就升职,这个王淮很上道嘛!
王淮又道:“陈将军想必也知道,卑职是野路子,不是朝廷命官,只是大家临时推举出来维持局面,一旦朝廷任命州官,卑职会立刻交权。”
陈庆摇摇头,“现在时局混乱,没有那么多讲究,我不在乎王通判是不是朝廷任命,关键是能稳住局面,能做事,我将来会上书天子,说明情况,请朝廷正式任命王通判。”
王淮大喜,他就怕陈庆是一个摆官腔,只认朝廷规则的人,否则他这个野路子通判就当不下去了,杜敏也告诉他,这个陈统制非常务实,现在他亲自感受到了,确实如此。
陈庆笑了笑又道:“我听杜敏说,王通判下乡去收税了,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