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太上皇

小说: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作者:三羊泰来 更新时间:2021-04-28 20:26:17 源网站:新笔趣阁
  柳公公站在太上皇身边,心里十分的难受,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皇上,一代帝王的落幕,哪怕不悲凉,却反而更让他难受。</p>

  太上皇余光看到,失笑,“朕是高兴的。”</p>

  失落自然有,但是更多的是高兴,这是他一手培养出的继承人,今日后就要开启新的篇章,他现在心里涌动的都是期盼呢。</p>

  他期盼着江山在儿子的手里越来越强大,期盼着看到属于儿子的盛世。</p>

  皇上站在高台看得远,抬头看着好像近了许多的天空,天空广阔无垠,正如儿子的野心,皇上,不,应该是太上皇了,太上皇低声的笑着。</p>

  这时京城响起了炮竹声,哪怕在皇宫内,还是能依稀的听到。</p>

  太上皇背着手看向了宫外的方向,“皇上很的民心呢!”</p>

  柳公公,“太上皇教导的好。”</p>

  太上皇是高兴的,“嗯,对了,明日你就该出宫养老了吧。”</p>

  柳公公伤感了,却又不能哭,今日是大喜的日子,“是。”</p>

  太上皇,“你也的确该享几年福了。”</p>

  柳公公知道皇上要远行,他的身体不允许跟着,柳公公跪下行叩拜大礼,心里祝愿太上皇长命百岁。</p>

  后宫,太子妃还不是皇后,听到女官说大典结束后,太子妃终于松开了手里的帕子,帕子已经湿了,全都是汗水。</p>

  太子妃站起身,这里是母后原来的寝宫,现在是她的,她对这里十分的熟悉,熟悉到闭着眼睛都能走一遍。</p>

  现在寝室内挂着属于她的凤袍,伸手摸着凤袍,忍不住想起刘氏等人嫉妒的样子,嫉妒吧,只有她能进宫,现在只属于她和皇上。</p>

  周府,竹兰和大闺女坐在一起,外面还响着炮竹声。</p>

  竹兰问道:“你公婆都准备好了?”</p>

  雪梅点头,“嗯,行李已经收拾好了。”</p>

  竹兰很奇怪,“他们怎么突然想回去了?姜升回去祭祖的时候不是和姜老大谈了,日后老两口归你们吗?”</p>

  雪梅笑着,“我公公最近梦到了爷爷,所以想回去亲自修葺祖坟,如果不是太子继位,前几日公婆就启程了。”</p>

  顿了下继续道:“而且公婆也想其他几房了,都是儿子和孙子,公婆这几年靠自己也攒了一些银钱,估计想补一些给其他几房。”</p>

  这些雪梅不计较,反正是老两口自己种地攒的银钱,老两口惦记老家,她和相公都理解。</p>

  竹兰询问,“他们什么时候回来?”</p>

  雪梅道:“姜笃回去考秀才的时候会一起回来。”</p>

  竹兰点头,说来姜家老两口在京城只有周府请才会来,其他的时候从不登门,哪怕周家在京城越来越有地位,姜家老两口依旧过着自己的日子,也不会蛊惑雪梅来争什么。</p>

  竹兰想到这里,看着煮茶的大闺女,这里面与大闺女有很大的关系。</p>

  说来,几个儿女,就连大房未来都有爵位了。</p>

  竹兰道:“前日你爹考校了姜笃,睡觉前和我说,姜笃这孩子基础扎实的很,还有这孩子的心性好。”</p>

  雪梅听到爹夸了儿子,高兴极了,“这孩子回来都没和我说呢!”</p>

  竹兰,“这孩子的性子像你。”</p>

  以前周家的外孙,因为姜家的低调,姜升只是举人的关系,真没人多关注过,现在关注的多了,这孩子也没被外物所干扰,周书仁夸了姜笃并不是她骗大闺女。</p>

  下午,周书仁回来的时候,已经累瘫了,瘦老头躺平在炕上一点都不愿意动,“累,今日是真的累。”</p>

  竹兰推了下,“起来,你换了衣服再躺,官服脏兮兮的。”</p>

  周书仁反驳,“一点都不脏,整个皇宫的地面都洗刷过的。”</p>

  说着,周书仁还是撑着起来,飞快的换衣服踢了鞋子躺在炕上,将头对着媳妇,“媳妇,帮我解开呗!”</p>

  竹兰已经拿着梳子坐过来,“明日有大朝吧。”</p>

  周书仁,“嗯,明日你相公就升官了,你的诰命圣旨明日也会一起到府上,你早些准备着。”</p>

  竹兰惊讶了,“一起啊?”</p>

  周书仁闭着眼睛,“嗯,早就拟定好的,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四这些日子有多忙。”</p>

  竹兰笑着,“对哦,昌智在翰林院。”</p>

  周书仁沉默了一会道:“我们出宫的时候,我在高台上看到了太上皇。”</p>

  竹兰手顿了下,“太上皇已经很厉害了。”</p>

  周书仁也佩服这一点,前朝是历史的转折,开国皇帝也很牛,可结果呢,还不是在皇位上坐到了死,到死才松开权力。</p>

  竹兰将丈夫的头发都梳好,周书仁已经睡着了。</p>

  竹兰小心翼翼的放下丈夫的头,丈夫岁数一年比一年大,越来越容易累了。</p>

  次日一早,封赏大派发了,宫变有功的封赏,一些爵位的升级,大部分都是爵位调动,官员升级的真不多,周书仁应该是变动最大的了,正式成为了户部尚书。</p>

  周书仁内心没啥感觉,其他的大臣也没什么反应。</p>

  今日的早朝挺简单的,只有封赏。</p>

  等早朝结束后,众位大臣脸上有失落的,有喜悦的,周书仁则成了焦点。</p>

  日后的户部尚书,今日名正言顺了,六部之一,掌管全国银钱,这权力真的大。</p>

  吏部尚书笑着,“恭喜周尚书了。”</p>

  刑部尚书心里复杂啊,还是道:“恭喜。”</p>

  李钊和周书仁关系比较好了,“你的酒宴可要准备好酒,不是名酒可不行。”</p>

  周书仁,“放心绝对让大家满意。”</p>

  工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也走过来恭喜,尤其是工部尚书语气最热情了,不热情不行啊,工部现在也成了吃银子大户。</p>

  汪老爷子说了恭喜就离开了,人老了,昨日大典,现在都没缓过来,走了两步见儿子没走,扯着儿子袖子,“走了。”</p>

  汪苣跟上爹的脚步,等身边的人少了,汪苣才感慨,“周书仁当知府的时候,我们差不多的,这才几年,他比儿子高了几级。”</p>

  汪老爷子,“周书仁的仕途不可复制。”</p>

  周书仁有今日不仅仅是运气好,一路走来,周书仁是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和功绩积累出来的。</p>

  周家,竹兰早有准备,等宣旨的走了,竹兰拿到了定制的诰命服,然后发现拿到手里的诰命服比量的时候尺寸要大一些。</p>

  让竹兰心塞的是,大了一些反而穿的正好,她,她又胖了!!</p>

  </p>sxbiquge/read/3/35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