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呐浮标在历史上,就是在二战中出现的,是为了遏制德国人的越来越庞大的潜艇优势而采用的技术对抗措施,首先由英国发明。
而现在,德国在电子技术上具有了长足的进步,这种声呐浮标探测装置,也已经发展成熟了。
对舰队来说,敌人的潜艇有很大的威胁,这个时代的潜艇对潜艇作战那绝对是扯淡,只有水面舰艇才是反潜的主力,所以,反潜直升机就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
随着探测到了信号,机长也毫不迟疑,立刻命令投掷下反潜鱼雷去!
左侧的短翼下,T5电动鱼雷离开了挂架,由于距离海面的高度很低,几乎是在投掷下去之后,就落入了水中。
对付水下的潜艇,如果使用深水炸弹的话,是相当浪费的,毕竟这东西几乎全靠蒙的,如果是水面舰艇,可以携带的数量要多一些,浪费不可怕,大不了多炸几遍。
但是,反潜直升机就不行了,它毕竟运载量有限,虽然携带着一部分的反潜深弹,但是,只要有可能,它就会使用自己携带的这种最新的鱼雷。
T5电动鱼雷,是在T3鱼雷的基础上改进出来,最大的改动就是它的导引头,这是德意志的第一代,同时也是全世界第一种声自导鱼雷,又代号G7ES。
在水下,是不能使用雷达的,唯一能用的就是声音,现在,各个军舰都已经使用了声呐作为探测水下的主要手段。
如果把声呐装到鱼雷上,让鱼雷可以自动寻找声音传来的方向,然后进行攻击,这样不就可以轻松地进行攻击了吗?
这个想法很简单,但是把这个想法转变为现实,却需要技术的支援。
哪怕是整合了整个欧洲的力量,在科技上进行投入,德国也才开发出来了这种第一代的声自导鱼雷,初步实现了这个目标,而且,它仅仅由直升机携带。
为何?
因为它不分敌我,虽然在发射的时候,给它装订了目标数据,但是在发射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目标丢失,重新寻找的时候,它很可能就会把自己的军舰当做目标给攻击了,历史上,这种鱼雷就不止一次这么干过。
而现在,有了反潜直升机,就不怕了,直升机飞出去的海域,肯定离己方的军舰有一定的距离,比如现在,就在鱼雷的最大射程之外,不用担心误击己方的军舰,终于可以放心地使用了。
相比历史上的T5鱼雷,它经过改进,除了可以进行反舰之外,还可以进行反潜。其实反舰和反潜,差的就是鱼雷设置深度的问题,当采用声自导技术之后,鱼雷定深这个参数,就可以被去掉了。
“噗通!”鱼雷溅落,进入海水里,当它进入海水之后,尾部的螺旋桨开始转动起来,首部的声自导装置,准确地捕捉到了几十米之下深度处的潜艇。
直升机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机动性,刚刚在捕捉到目标的信号之后,就开始机动飞行,几乎就是在目标的后上方投弹的。
同时,鱼雷落水的声音,也让水下的潜艇听到了,此时,对方刚刚下潜到了一百米深处,然后拉平了。
“他们又扔下来东西了,这次声音比较大,可能是深水炸弹。”声纳员说道,一边说,一边继续仔细地倾听,结果,他居然听到了那哗哗的声音,那是螺旋桨在转动!
“他们仍下来的是鱼雷!”声呐员焦急地喊道:“正在向我们这里而来!”
敌人居然扔鱼雷了!而且己方可是在一百米深度处啊,难道那枚鱼雷能钻到下面来?
当听到这话的时候,比尔艇长立刻就皱紧了眉头,对他来说,此时是疑惑不解的。
就连美国现在也没有自导鱼雷,最多他们就是利用潜艇的声呐,在没有用潜望镜目视搜索目标的时候,根据声呐提供的数据打鱼雷,那也是打对方的水面舰艇的,从未用鱼雷来打潜艇。
现在,德国人居然出现了鱼雷来打己方潜艇的情况,那他们是怎么设定鱼雷参数的?一般来说,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啊!
已经超出了他们的常识。
“鱼雷正在向我们游过来!”声呐员继续说道。
鱼雷居然还在过来?
“注意,发动机停转,保持静默。”比尔艇长大声地喊道,这一刻,他也只能是推测了。
如果上面来的是深水炸弹,他最好离开这个位置,省得被误伤,但是现在来的是鱼雷,这枚鱼雷如果能追上己方的话,那靠的只能是声音。
不错,就是声音,对方的鱼雷能够听到己方的声音,然后追过来!
没有别的选择,比尔艇长只能是试一试了。
尾部的电动机停转了,螺旋桨停止搅动水流,哗哗的响声消失了。同时,全艇所有人,都呆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发出任何的声音。
他们是严格遵守纪律的,在潜艇上,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让所有人遭遇危险,现在,他们都在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声呐员依旧在保持高度紧张,听着声呐里面的声音,那条鱼雷,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它还在向我们靠近。”声呐员说道。
比尔艇长没有说话,他也是在赌。
现在的情况已经超出了他们的常识,那枚鱼雷居然深入到海水一百米的下面,居然想要来打他们的潜艇,现在,他们已经保持了静默,只能等待。
这个时候再开动电动机逃命?那才是傻呢,比尔艇长既然做出了决定,就不会轻易改变。
T-5鱼雷还在向前,此时,它已经听不到前面的声音,瞬间消失了,所以,它只能按照刚刚的声音,进行惯性航行。
鱼雷继续向前向前,海水在流动着,轻轻地冲击着鱼雷,鱼雷的轨迹,也在慢慢地偏离原来的轨迹,逐渐地偏离,偏离,只见它几乎是擦着潜艇的艇身,和潜艇交叉而过。
潜艇内,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里了,他们甚至都能听到鱼雷的声音了。sxbiquge/read/35/35018/ )
而现在,德国在电子技术上具有了长足的进步,这种声呐浮标探测装置,也已经发展成熟了。
对舰队来说,敌人的潜艇有很大的威胁,这个时代的潜艇对潜艇作战那绝对是扯淡,只有水面舰艇才是反潜的主力,所以,反潜直升机就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
随着探测到了信号,机长也毫不迟疑,立刻命令投掷下反潜鱼雷去!
左侧的短翼下,T5电动鱼雷离开了挂架,由于距离海面的高度很低,几乎是在投掷下去之后,就落入了水中。
对付水下的潜艇,如果使用深水炸弹的话,是相当浪费的,毕竟这东西几乎全靠蒙的,如果是水面舰艇,可以携带的数量要多一些,浪费不可怕,大不了多炸几遍。
但是,反潜直升机就不行了,它毕竟运载量有限,虽然携带着一部分的反潜深弹,但是,只要有可能,它就会使用自己携带的这种最新的鱼雷。
T5电动鱼雷,是在T3鱼雷的基础上改进出来,最大的改动就是它的导引头,这是德意志的第一代,同时也是全世界第一种声自导鱼雷,又代号G7ES。
在水下,是不能使用雷达的,唯一能用的就是声音,现在,各个军舰都已经使用了声呐作为探测水下的主要手段。
如果把声呐装到鱼雷上,让鱼雷可以自动寻找声音传来的方向,然后进行攻击,这样不就可以轻松地进行攻击了吗?
这个想法很简单,但是把这个想法转变为现实,却需要技术的支援。
哪怕是整合了整个欧洲的力量,在科技上进行投入,德国也才开发出来了这种第一代的声自导鱼雷,初步实现了这个目标,而且,它仅仅由直升机携带。
为何?
因为它不分敌我,虽然在发射的时候,给它装订了目标数据,但是在发射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目标丢失,重新寻找的时候,它很可能就会把自己的军舰当做目标给攻击了,历史上,这种鱼雷就不止一次这么干过。
而现在,有了反潜直升机,就不怕了,直升机飞出去的海域,肯定离己方的军舰有一定的距离,比如现在,就在鱼雷的最大射程之外,不用担心误击己方的军舰,终于可以放心地使用了。
相比历史上的T5鱼雷,它经过改进,除了可以进行反舰之外,还可以进行反潜。其实反舰和反潜,差的就是鱼雷设置深度的问题,当采用声自导技术之后,鱼雷定深这个参数,就可以被去掉了。
“噗通!”鱼雷溅落,进入海水里,当它进入海水之后,尾部的螺旋桨开始转动起来,首部的声自导装置,准确地捕捉到了几十米之下深度处的潜艇。
直升机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机动性,刚刚在捕捉到目标的信号之后,就开始机动飞行,几乎就是在目标的后上方投弹的。
同时,鱼雷落水的声音,也让水下的潜艇听到了,此时,对方刚刚下潜到了一百米深处,然后拉平了。
“他们又扔下来东西了,这次声音比较大,可能是深水炸弹。”声纳员说道,一边说,一边继续仔细地倾听,结果,他居然听到了那哗哗的声音,那是螺旋桨在转动!
“他们仍下来的是鱼雷!”声呐员焦急地喊道:“正在向我们这里而来!”
敌人居然扔鱼雷了!而且己方可是在一百米深度处啊,难道那枚鱼雷能钻到下面来?
当听到这话的时候,比尔艇长立刻就皱紧了眉头,对他来说,此时是疑惑不解的。
就连美国现在也没有自导鱼雷,最多他们就是利用潜艇的声呐,在没有用潜望镜目视搜索目标的时候,根据声呐提供的数据打鱼雷,那也是打对方的水面舰艇的,从未用鱼雷来打潜艇。
现在,德国人居然出现了鱼雷来打己方潜艇的情况,那他们是怎么设定鱼雷参数的?一般来说,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啊!
已经超出了他们的常识。
“鱼雷正在向我们游过来!”声呐员继续说道。
鱼雷居然还在过来?
“注意,发动机停转,保持静默。”比尔艇长大声地喊道,这一刻,他也只能是推测了。
如果上面来的是深水炸弹,他最好离开这个位置,省得被误伤,但是现在来的是鱼雷,这枚鱼雷如果能追上己方的话,那靠的只能是声音。
不错,就是声音,对方的鱼雷能够听到己方的声音,然后追过来!
没有别的选择,比尔艇长只能是试一试了。
尾部的电动机停转了,螺旋桨停止搅动水流,哗哗的响声消失了。同时,全艇所有人,都呆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发出任何的声音。
他们是严格遵守纪律的,在潜艇上,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让所有人遭遇危险,现在,他们都在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声呐员依旧在保持高度紧张,听着声呐里面的声音,那条鱼雷,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它还在向我们靠近。”声呐员说道。
比尔艇长没有说话,他也是在赌。
现在的情况已经超出了他们的常识,那枚鱼雷居然深入到海水一百米的下面,居然想要来打他们的潜艇,现在,他们已经保持了静默,只能等待。
这个时候再开动电动机逃命?那才是傻呢,比尔艇长既然做出了决定,就不会轻易改变。
T-5鱼雷还在向前,此时,它已经听不到前面的声音,瞬间消失了,所以,它只能按照刚刚的声音,进行惯性航行。
鱼雷继续向前向前,海水在流动着,轻轻地冲击着鱼雷,鱼雷的轨迹,也在慢慢地偏离原来的轨迹,逐渐地偏离,偏离,只见它几乎是擦着潜艇的艇身,和潜艇交叉而过。
潜艇内,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里了,他们甚至都能听到鱼雷的声音了。sxbiquge/read/35/35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