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谣 三笑

小说:诸天谣 作者:龙七二十一 更新时间:2023-10-15 10:07:46 源网站:2k小说网
  一百六十八章了,168个日夜。

  没有一日几更,也没有连更。你们一直不离不弃,令我感动。

  下面更新的速度会加快,否则《诸天谣》真会成为你我一生的事业,哈哈哈……m.bīQikμ.ИěΤ

  但是,依然不会为了数量牺牲质量。

  好书应当圆融合理,线索勾连,细节呼应,仿佛天成。

  偶然在朋友的手机上发现无线有非常多评论,自己手机却见不到,想笑;一位哥们专门跑来捧场,却稀里糊涂不知道跑去了哪个网站。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弄完后告诉我,我反正是没有见着,想笑;一些很可爱的书友一直在《**》订阅,我后来才发现那也是正版,想笑;最近抽时间专门去翻阅了几本神作,差一点笑掉大牙……

  所以,能够看到这段文字的朋友,我希望:

  慢慢地读。

  或许你回头看第二遍时,感悟会有所不同。阅读是为了愉悦,不是为了完成一口气看完的任务。一本好书除了情节以外,还应该带给人诸多启示与审美。假如一目十行,就成了牛嚼牡丹,真还不如去啃草。

  看看前言。

  在正文之前有多篇作品相关,有些是我个人的感怀或者回答问题,有些是书友们的精华书评分析,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看一看。管中窥豹,你会发现在简短的文字里,原来隐藏了如此庞大的信息。

  订阅正版。

  希望能够见到你们的评论,听到你们的声音。

  下面这篇文章是网友讷讷与韭菜合写,对《诸天谣》某个章节的解析,感谢她们。

  只是很可惜,纵然我挂在了这里,绝大部分人还是见不到的。

  ……

  《秦始皇说了什么》

  ——————————

  在《诸天谣》第四十二章《无定海》里面,信使变身成为秦始皇,一个人呆在《光明世界》的一个湖边上练大字,说了这样一段话:

  “李斯发明的篆书还真复杂呀,中规中矩,笔划繁多,每一个字都是一副画。车同轨、书同文,小篆开始脱离象形,省略了不少笔画,中规中矩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竹简这么短窄,狂草肯定不行,修饰文字只能省略,大量的留白让你去猜。所以华夏古文化趋向于感性的想象而非理性的逻辑,同这书写工具、书写方式脱不了干系,呵呵。

  “李斯这厮尽管聪明,却被恐惧压伏被利益诱惑,勾结赵高篡改朕的旨意,导致大秦二世而终,直到被腰斩之前才晓得牵黄犬逐狡兔也是人生一大乐事,早干嘛去了?不过,朕非但灭了六国,也扼杀了自由之精神。原本诸子意气风发,合则留不合则去,待朕一统后都没了出路,逐渐沦落为奴才。导致千年后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崖山之后,再无中华。朕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第一段是说书写工具和书写方式影响了蚊子,蚊子又影响了思维,思维又影响了文化。

  徐无闻老师提出的“小篆源起战国”,很有道理。李斯再牛逼,这文字也不能说造就造。每种字体发展中就带有简单化、逻辑化的趋向,演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早在李斯整订小篆前,在战国时期小篆的雏形就已出现并在部分地区使用。

  所以李斯只能说是个规范小篆的人,“秦篆”也不一定真的起源于大秦帝国。汉字脱离象形应该奠基于大篆,到小篆的时候非常成熟,而大篆基本已经奠定了后来中国方块字的雏形。许慎的《说文解字.卷一》和流沙河先生的《白象解字》,在手稿本的旁边都附有字体演变,非常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虽然文字需要长期演变形成,没有人能够凭空创造。但是一般约定俗成,会把发明的帽子戴在第一个规范并且发扬的人身上。就像宋体字是秦桧发明的,可在秦桧之前肯定出现过差不多的写法。所以后世纷纷扬扬,把“小篆第一人”的帽子戴到了李斯身上。宋体字漂亮规范,一直沿用到现在。只是因为秦桧同学的名声太臭,这份功劳被悄悄抹杀了。

  李斯身为大秦丞相,在秦始皇死后,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逼迫秦始皇长子扶苏**,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来被赵高忌妒,于秦二世二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夷三族。他在死前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意思就是,我想跟你一起牵着黄狗,到蔡东门那儿去打野兔子,难道可以实现吗?这句话后来成为经典语录,流露出荣华富贵神马都是浮云,生命和自由才是人生最珍贵的东西。

  春秋战国期间群雄并立,诸子百家繁荣昌盛,学说层出不穷。但从大秦帝国一统之后,到后来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后来的唐宋元明清,统治者均会扶持有利于统治的学说,对“异端”进行无情打击。因为帝国一统,思想的生存空间被压缩,诸子再也不能流窜作案了,不得不管好自己的嘴巴,否则脑袋会搬家。

  而汉民族也是从那个时候起,逐渐失去了自由、奔放、勇猛、壮烈的气质,越往后视死如归的人越少,苟且偷生的人越多。尤其在秦亡之后没几年的楚汉大战中,无赖地痞刘邦击败高傲贵胄项羽,可以看作现实功利击败古典浪漫的典范前奏。

  因此,在《诸天谣》的书里面,秦始皇才会说:“朕非但灭了六国,也扼杀了自由之精神。原本诸子意气风发,合则留不合则去,待朕一统后都没了出路,逐渐沦落为奴才。导致千年后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崖山之后,再无中华。”

  蒙古与南宋在南海崖山展开最后一场大规模海上决战,结果是宋朝灭亡,小皇帝和数十万人跳海殉国。大宋文明的风气文弱,虽然在军事上差一点,自然科学与商业繁荣却达到了封建主义最高峰,不但超越历朝历代,也超越了后来的明、清两朝。崖山之战标志着异族入主中原,野蛮击败先进,数千年历史的汉文明被摧毁,精英人物丧失殆尽,文化出现断层,古典的华夏正统已经不复存在。wwω.ЪiqíΚù.ИěT

  所以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华。

  ————————————

  经常被书友们反复问及,比方说,道士行凶捕快去哪了,门派决斗官员怎么还观礼?甚至一位当红的大婶也提出了类似疑惑,问:当代怎么还有私塾?

  这一些,其实全是关于背-景设定的问题。

  首先,这是一本架空的玄幻,不是纪实文学。非要找出一个不太接近的模板话,大约要把时间的指针往回拨一百多年。

  虽然书中写的是未来,却是一个科技崩溃修真出世的社会,一段生命跨越星海的孤独旅程,一曲在欲望、情感、灭绝、光阴、虚空中的战歌,同我们熟悉的当代在根子上是不同的。

  细心人还会发现,书中的历-史只涉及到元明。之后呢,书中的天地并不一定就是大家以为的世界。

  我希望在真实中体现合理的神奇,这往往也最难写。既然朋友们非常认真地探讨,那说明初步还是成功的。

  哈哈哈,谢谢。

  虽然是玄幻,但前两卷《尘世之光》和《梦幻泡影》,还不能够天马行空。

  到了第四卷后,就该自由多了。

  ______

  再补充一个问题:

  “俺不应该是北方方言么,洞庭湖边的大婶说俺……是在卖萌的意思?”

  答:

  南方许多乡下都称“俺”,以指代自己。比方说在洞庭湖区的常德方言中,一般念an(阳平),同北方的an(上声),在音调上约有区别。

  “是多女主吗?”

  答:

  男人在同一时段爱上不同女子,为种马;在不同时段爱上不同女子,为情圣。在不同时段爱上同一女子,童话、名人传记里常有,可我怀疑至少部分爱情演变成了亲情、责任……

  “2043年还有人力渡船?衣着打扮不符合当代吧。”

  答:

  现在南方偏僻水乡依旧存在人力渡船。我曾经去到北方山里,见到有的人家竟然连灶都没有,用几块土砖支起一口铁锅,城市中人是很难想象的。

  背景设定必须避开本朝,你懂的。

  “感觉有点一本正经胡扯。下潜一百五十米应该是增加六百斤压力吧,你多了一个万。”

  答:

  呵呵,谢谢。这可是一本玄幻,正在向一本正经胡扯的至高境界努力。

  至于下潜150米承受600还是600万斤压力,想一想马德堡半球实验。一个大气压就可以令抽空的铜球需要十六匹马才能拉开,下潜一百五十米相当于增加了一十五个大气压,就会明白的。“《无定海》那章有一首长长的散文诗,是在炫耀文笔吗,还是凑字数?

  答:

  那是一首诗,也是一道密码,一把钥匙,还没有到解开的时候。仔细看看龙辰面对这首诗的疑惑和信使前后矛盾的态度,会发觉有点意思。

  ————

  神女终于出场了,这几章有一点烧脑。其实一百多章前做过铺垫,伏下线索,通过传说,诗赋,或者乾达婆龙冰灵等等在言语中夹带,指向了这几章。

  哈哈哈,不是古典文化里那个温柔痴情的形象。

  这才像神女!

  接到的问题最多,就笼统概况,详细解释一下吧。

  1、她凌厉霸道,不符合古典文化里的形象。

  我觉得这就对了,传说中那个“傻白甜”的神女完全出于文人意**。她是人间至尊,怎么可能乞求楚王垂青。

  2、她说话流于现代口语,语境显得不协调。

  这是刻意安排的。她是穿越者,到一个陌生环境后肯定受影响,无论性格还是言辞。一旦强大到无可制衡的地步时,本性与习惯就绝不会有太多改变。

  3、撕花、掷金币的细节绝了,情感丰富,是不是推敲过很久?

  真还没怎么推敲,水到渠成。

  关于情感的几章,前面有《悲伤逆流成河》、《追着光影奔跑的如歌》、《殇》,恰恰是对三位不同女子的描述,自己很喜欢。筆趣庫

  原来拟定“唯有悲伤不辜负”,想来想去,改成了“只有悲伤不欺骗”。原因很简单,她是穿越者,这样更符合语气,更有力度。

  4、斩仙人、断天门,合不合理?

  请往后看,会有交待。

  这世间有无果的因,却不会有无因的果。

  关于合理性,我觉得首先要在逻辑上站得住脚,然后再考虑情理。就以正在热播的《人民的名义》,做个讲解示范吧。

  平心而论,这部电视剧的尺度放开了,接近生活,老戏骨的表演可圈可点。比起铺天盖地的脑残神剧强多了,但瑕疵也不少。

  侯亮平给昏迷中的陈海削苹果,被暗中保护的俩警察当成行凶嫌犯抓走。先别说俩警察鲁莽,只问一句,你俩走了,谁来保护昏迷者?正常处理程序应该是叫人支援,带走嫌犯。

  警车开进“山水庄园”抓走陈法官一个嫖客,情节很荒谬。首先群众以什么材料举报?电视里没讲,因为举不出。再说,门岗离会所至少有五十米距离,进去后层层岗哨,不会没有示警报讯?等找到正确房间时黄花菜早凉了,怎么可能让你抓个现行。还有,房门怎么可能没上锁。

  公安厅长打电话给治安队长放人,除非他**。首先,会暴露自己。其次,越级指挥是官场大忌,除非从上到下一竿子全是你嫡系。还打电话给市委书记,那就更扯了。

  厅长对治安队长说,陈法官可能在和外国学者学外语。

  治安队长马上反问,你见过光**在床上学外语的吗?

  基层的治安队长要和各路牛鬼蛇神打交道,不可能是个二楞子,这种讽刺的反诘语气听上去很解气,却不符合情理。高明的处理应该这样,治安队长吭吭哧哧一阵后,用委屈的语气压低声音道:“可是,可是……他们光着**在床上呀,被抓了现行。”

  另外,侯亮平这个反贪局长太脸谱化,而郑黄毛完全是一个生硬捏造的角色。反正我一看到黄毛和大长腿出现,那是一定要快进的。

  回到《诸天谣》,虽然是一部玄幻,但每个细节都会经得起推敲。就算一个无足轻重的配角,那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行为必须符合逻辑,情理。

  前段时间填《影视推荐表格》,要写各卷的内容简介,苦不堪言。倒不是偷懒,而是纵然有大纲,情节也会随发展而变化,不一定就是当初设计那样。这有一点像雕刻,作品渐渐显山露水,可材质的一些特点也会显露出来,你会觉得这里那里调整一下更好。当然,还不至于当初想雕俏嫦娥,结果冒出了猛张飞。

  像神女这一段,原来我并没有想到她会像碾臭虫一样杀了楚王。但写着写着,发现她一定会这么做,拽也拽不住。也就是说,她有了“生命”,有了独立人格。当然,这里面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后面再慢慢剧透。

  她是谁?

  猜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