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心而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诗虽然在后世流传甚广,但算不上什么千古佳句。
但配上李善此番壮举,诗文中昂然之意跃然而出,自有一股雄浑气势。
崔小娘子细细想象, 笑意甜美,不知不觉中脸上脖颈处绯红一片,看的崔信一肚子气没处发泄。
但女儿自迁居入京,因婚事多遭其母训斥,整日愁容,如今却笑容满面,也宽慰了崔信爱女之心……罢了,便宜那小子了!
不过还是要等到十五岁及笄!
不对,不对,那小子身边美妾俏婢,万一弄出个庶长子那就糟了……要不稍微提前一点?
崔信一时间心如乱麻,突然又想,李善虽然家道中落,但终究是名门之后,听说其母也不是凡品,应该不会弄出什么庶长子吧?
女儿又缠着问起代县诸事,崔信叹了口气,随口叙说着霞市盛况,又说起当日所见,叹道:“此生未见如此父母……赴任半载,有此盛名,怀仁不负怀仁之名。”
崔小娘子眼睛都亮晶晶的。
崔信轻声道:“吾女慧眼,怀仁实是少有俊杰,又有《爱莲说》一文, 实是天合之作。”
崔小娘子举起袖子遮住泛红的脸颊, 笑道:“父亲大人刚回京, 还不知道呢……当日马邑战报传至京中, 陛下金口一赞,言李郎君为世间第一流!”
“世间第一流?”崔信喃喃重复了一遍,“倒也配得上。”
崔小娘子脸上喜色一现,“父亲说的是!”
崔信有些诧异,问了几句才知道,“世间第一流”的评价传入坊间,颇有议论,虽然李善与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子弟都有交情,但还是有人颇有异议。
这是难免的,虽然李唐一朝行科举事,而且弃隋时科举不举寒门之例,但门阀依旧占据着主流……虽然很多人都猜测李善非寒门子弟,但毕竟父祖辈不为人知,自然有人为此不满。
因为九品中正制中,只有最顶级的门阀子弟才有资格被评为第一品……比如东晋的书圣王羲之。
崔信心想,申国公李穆历经魏、周、隋三朝,官居太师、上柱国、太傅,赐予丹书铁券, 拥有“赞拜不名、无反不死”特权, 若不是其子李金才获罪,传诸四代,李善这一辈的名望也足够评为上上品了。
既然提及这方面,崔信也交了个底,“父祖辈无需打探,此事一时不可外泄,放心就是。”
崔小娘子收敛笑容,正色道:“李郎君身负奇才,奋发而进,更兼品行高洁,当日便言,父祖功名,当自取之。”
品行高洁……这个词听得崔信一阵牙酸,就那小子的言行,也配得上品行高洁?
这一次相处大半个月,崔信也算看出了李善的性情,施恩怀义,杀伐决断,颇有手腕,但也心思极深……看刘世让都被逼到那地步就知道了。
不过崔信也知道,如今天下初定,但内有夺嫡纷争,外有突厥虎视,品行高洁的人……未必能保得住家门,而李善这样的人物才更有机会重塑门楣。
父女俩聊了好一阵儿,外间传来脚步声,张氏笑着进门,“李家下了帖子。”
崔小娘子脸一红,崔信诧异问道:“怀仁唯有寡母……”
按道理来说,寡妇是很少主动投帖拜门的。
张氏摇头道:“是客师表弟。”
崔信这才恍然,他的祖母是李客师的姑奶,两人算起来是表兄弟,只是关系略远了些,不过李客师在幽州担任兵曹时期,两人长相往来。
其实在崔信最早拟定的择婿名单中,李楷名列前茅呢。
“何日登门?”
>
张氏看了眼女儿,才说:“并非登门,城外东山寺腊梅盛开,相邀登山赏梅。”
崔信抓了抓胡子,犹豫半响才点头道:“久闻东山寺储西来真经,值得鉴赏。”
顿了顿,崔信看向女儿,补充道:“山路崎岖,你就不用去了。”
“父亲!”
张氏笑道:“李家也有女眷入寺上香,既无外男,不妨同去。”
呃,这个外男自然是专门指李善……崔小娘子立即抱住母亲的胳膊,笑嫣若花。
张氏搂着女儿正要交代几句,突然看见案上盒子里那颗红宝石,不由目光一敛,惊喜道:“如此宝石,正好打一支金步摇配上!”
崔信瓮声瓮气道:“送来又送回去……还是留给三郎,此次在代县遇见解县柳氏族人,有意许女,正好做彩礼。”
“那如何使得!”张氏哼了声,“这本就是女儿的!”
崔信懒得再分说,胡乱瞎扯了几句出了门,虽然昨日才回京,但今日还是要去中书省转一圈,至少要和中书令、两位中书侍郎打个招呼。
当然了,崔信还有其他目的。
第一个上前打招呼的是中书侍郎宇文士及,“崔公终于回来了。”
寒暄几句后,崔信低声道:“临行前,怀仁嘱咐,代其问候……尚有些许礼单,这两日送到府中。”
宇文士及了然点头,笑道:“他日还要讨一碗喜酒。”
“那是自然。”
迟疑了会儿,宇文士及低声问:“怀仁在代县现况如何?”
“此次马邑一行,未有受伤吧?”
崔信深深看了宇文士及一眼,摇头道:“安然无恙。”
崔信也曾经问过李善,为何宇文士及如此维护……李善用莫测的口吻提起了南阳公主与魂归九泉的宇文禅师。
虽然不懂心理学,但崔信也隐隐感觉得到,宇文士及对李善的维护是无关利益纠纷的。
陆续拜见了中书令杨恭仁和另一位中书侍郎温大雅,崔信踱出中书省,迈过承天门大街,去对面撞了撞,代李善拜会门下省侍中江国公陈叔达……宰辅中,陈叔达和李善私人关系最是密切,有点像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味道。
“怀仁开拓商路,看来获利不少。”陈叔达大笑道:“居然拜托崔舍人为其赠礼。”
崔信也很是无语,临行前李善列了张名单,拜托他为其送礼……春节不能回去,但礼还是要送的。
就今日所见的几位,杨恭仁、宇文士及、陈叔达都在名单上……只不过未必是本人,比如杨恭仁那边就是其长子杨思谊。
闲聊了会儿,崔信起身告辞,突然问道:“对了,尚未拜会裴相……”
陈叔达一点都没察觉,“弘大兄前几日偶感风寒,在府中休养。”
崔信目光闪烁,行礼告辞离去……他身为清河崔氏,此次险些被裴世矩害得陷入马邑,李善暂时不能反击,只砍下了代县赵氏的五颗头颅,但他崔信是有足够底气去怼裴世矩的。
还真以为我脾气那么好?!
平心而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诗虽然在后世流传甚广,但算不上什么千古佳句。
但配上李善此番壮举,诗文中昂然之意跃然而出,自有一股雄浑气势。
崔小娘子细细想象, 笑意甜美,不知不觉中脸上脖颈处绯红一片,看的崔信一肚子气没处发泄。
但女儿自迁居入京,因婚事多遭其母训斥,整日愁容,如今却笑容满面,也宽慰了崔信爱女之心……罢了,便宜那小子了!
不过还是要等到十五岁及笄!
不对,不对,那小子身边美妾俏婢,万一弄出个庶长子那就糟了……要不稍微提前一点?
崔信一时间心如乱麻,突然又想,李善虽然家道中落,但终究是名门之后,听说其母也不是凡品,应该不会弄出什么庶长子吧?
女儿又缠着问起代县诸事,崔信叹了口气,随口叙说着霞市盛况,又说起当日所见,叹道:“此生未见如此父母……赴任半载,有此盛名,怀仁不负怀仁之名。”
崔小娘子眼睛都亮晶晶的。
崔信轻声道:“吾女慧眼,怀仁实是少有俊杰,又有《爱莲说》一文, 实是天合之作。”
崔小娘子举起袖子遮住泛红的脸颊, 笑道:“父亲大人刚回京, 还不知道呢……当日马邑战报传至京中, 陛下金口一赞,言李郎君为世间第一流!”
“世间第一流?”崔信喃喃重复了一遍,“倒也配得上。”
崔小娘子脸上喜色一现,“父亲说的是!”
崔信有些诧异,问了几句才知道,“世间第一流”的评价传入坊间,颇有议论,虽然李善与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子弟都有交情,但还是有人颇有异议。
这是难免的,虽然李唐一朝行科举事,而且弃隋时科举不举寒门之例,但门阀依旧占据着主流……虽然很多人都猜测李善非寒门子弟,但毕竟父祖辈不为人知,自然有人为此不满。
因为九品中正制中,只有最顶级的门阀子弟才有资格被评为第一品……比如东晋的书圣王羲之。
崔信心想,申国公李穆历经魏、周、隋三朝,官居太师、上柱国、太傅,赐予丹书铁券, 拥有“赞拜不名、无反不死”特权, 若不是其子李金才获罪,传诸四代,李善这一辈的名望也足够评为上上品了。
既然提及这方面,崔信也交了个底,“父祖辈无需打探,此事一时不可外泄,放心就是。”
崔小娘子收敛笑容,正色道:“李郎君身负奇才,奋发而进,更兼品行高洁,当日便言,父祖功名,当自取之。”
品行高洁……这个词听得崔信一阵牙酸,就那小子的言行,也配得上品行高洁?
这一次相处大半个月,崔信也算看出了李善的性情,施恩怀义,杀伐决断,颇有手腕,但也心思极深……看刘世让都被逼到那地步就知道了。
不过崔信也知道,如今天下初定,但内有夺嫡纷争,外有突厥虎视,品行高洁的人……未必能保得住家门,而李善这样的人物才更有机会重塑门楣。
父女俩聊了好一阵儿,外间传来脚步声,张氏笑着进门,“李家下了帖子。”
崔小娘子脸一红,崔信诧异问道:“怀仁唯有寡母……”
按道理来说,寡妇是很少主动投帖拜门的。
张氏摇头道:“是客师表弟。”
崔信这才恍然,他的祖母是李客师的姑奶,两人算起来是表兄弟,只是关系略远了些,不过李客师在幽州担任兵曹时期,两人长相往来。
其实在崔信最早拟定的择婿名单中,李楷名列前茅呢。
“何日登门?”
>
张氏看了眼女儿,才说:“并非登门,城外东山寺腊梅盛开,相邀登山赏梅。”
崔信抓了抓胡子,犹豫半响才点头道:“久闻东山寺储西来真经,值得鉴赏。”
顿了顿,崔信看向女儿,补充道:“山路崎岖,你就不用去了。”
“父亲!”
张氏笑道:“李家也有女眷入寺上香,既无外男,不妨同去。”
呃,这个外男自然是专门指李善……崔小娘子立即抱住母亲的胳膊,笑嫣若花。
张氏搂着女儿正要交代几句,突然看见案上盒子里那颗红宝石,不由目光一敛,惊喜道:“如此宝石,正好打一支金步摇配上!”
崔信瓮声瓮气道:“送来又送回去……还是留给三郎,此次在代县遇见解县柳氏族人,有意许女,正好做彩礼。”
“那如何使得!”张氏哼了声,“这本就是女儿的!”
崔信懒得再分说,胡乱瞎扯了几句出了门,虽然昨日才回京,但今日还是要去中书省转一圈,至少要和中书令、两位中书侍郎打个招呼。
当然了,崔信还有其他目的。
第一个上前打招呼的是中书侍郎宇文士及,“崔公终于回来了。”
寒暄几句后,崔信低声道:“临行前,怀仁嘱咐,代其问候……尚有些许礼单,这两日送到府中。”
宇文士及了然点头,笑道:“他日还要讨一碗喜酒。”
“那是自然。”
迟疑了会儿,宇文士及低声问:“怀仁在代县现况如何?”
“此次马邑一行,未有受伤吧?”
崔信深深看了宇文士及一眼,摇头道:“安然无恙。”
崔信也曾经问过李善,为何宇文士及如此维护……李善用莫测的口吻提起了南阳公主与魂归九泉的宇文禅师。
虽然不懂心理学,但崔信也隐隐感觉得到,宇文士及对李善的维护是无关利益纠纷的。
陆续拜见了中书令杨恭仁和另一位中书侍郎温大雅,崔信踱出中书省,迈过承天门大街,去对面撞了撞,代李善拜会门下省侍中江国公陈叔达……宰辅中,陈叔达和李善私人关系最是密切,有点像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味道。
“怀仁开拓商路,看来获利不少。”陈叔达大笑道:“居然拜托崔舍人为其赠礼。”
崔信也很是无语,临行前李善列了张名单,拜托他为其送礼……春节不能回去,但礼还是要送的。
就今日所见的几位,杨恭仁、宇文士及、陈叔达都在名单上……只不过未必是本人,比如杨恭仁那边就是其长子杨思谊。
闲聊了会儿,崔信起身告辞,突然问道:“对了,尚未拜会裴相……”
陈叔达一点都没察觉,“弘大兄前几日偶感风寒,在府中休养。”
崔信目光闪烁,行礼告辞离去……他身为清河崔氏,此次险些被裴世矩害得陷入马邑,李善暂时不能反击,只砍下了代县赵氏的五颗头颅,但他崔信是有足够底气去怼裴世矩的。
还真以为我脾气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