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140章 蝴蝶翅膀扇啊扇

小说:走进不科学 作者:新手钓鱼人 更新时间:2023-04-03 05:28:18 源网站:新笔趣阁
  >

  院子里。</p>

  眼见徐云一脸懵逼的表情,王禀便继续解释道:</p>

  “《来夫剑诀》,乃是由秦凤路一位名叫来夫的女性剑客所创,在秦凤路一带非常有名。</p>

  当然了。</p>

  也不知是否巧合使然。</p>

  凡是修行了《来夫剑诀》的女子,基本上没多久都能找到合适的夫婿。</p>

  因此在秦凤路民间,《来夫剑诀》的来夫传着传着,便传成了可以找来夫婿的意思。”</p>

  徐云:“????”</p>

  好家伙。</p>

  说好的平天剑法呢?</p>

  搞来搞去成相亲剑法了?</p>

  随后王禀顿了顿,轻咳一声,继续道:</p>

  “不过小王,虽然《来夫剑诀》大多为女子修炼。。</p>

  但也正因如此。</p>

  这门剑法的入门也相对容易一些,大成后的杀伤力却不逊色其他剑法。</p>

  毕竟秦凤路一带历来不太安宁,《来夫剑诀》能成为女子护身的独门剑法,必有其可取之处。”</p>

  正如王禀所说。</p>

  宋朝的一级行政区叫做路,997年始定为十五路。</p>

  到了1072年。</p>

  又分京西路为南北二路,分淮南路为东西二路,分陕@西为永兴军、秦凤二路。</p>

  等再过几年。</p>

  宋徽宗还会把浚仪府升为京畿路,届时便会形成宋代24路的终极格局。</p>

  这些年青唐...也就是后世的青海未被收复,秦凤路所在的陕省便属于标准的国境边陲。</p>

  从秦凤路自南向北,大大小小的战乱连绵不绝。</p>

  在这种背景环境下。</p>

  《来夫剑诀》能成为秦凤路女子修行的独门剑法,可见它绝不是什么花架子:</p>

  若是在汴京这种太平之城那还好说,可能有些女子会练些表演性质的剑舞,用以自娱自乐或者取悦他人。</p>

  但在秦凤路那种战乱之地,可没人会拿自己的命去矫揉造作。</p>

  加之徐云本就没多少武术方面的底子,因此从实际角度出发......</p>

  《来夫剑诀》,似乎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p>

  真要是到了什么战乱背景的副本里头,自保才是王道,谁在意剑法的来历?</p>

  像后世的大学军训。</p>

  君不见多少男生的脚下,垫的都是女生的xx巾?</p>

  因此没怎么犹豫,徐云便对王禀道:</p>

  “校尉大人,小人还是决定修习这本《来夫剑诀》,不只需要做哪些准备?”</p>

  王禀想了想,说道:</p>

  “准备倒是不难,只需备好汤水补充水分即可,另外便是换身麻葛服饰, 再准备几条毛巾。</p>

  毕竟练功嘛,肯定要出些汗水。”</p>

  徐云了然的点点头:</p>

  “明白。”</p>

  在21世纪, 很多人想必都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p>

  古代没有热岛效应, 所以古时候的夏天要比现在凉爽很多。</p>

  但实际上, 这是一种错误的表述。</p>

  因为如今我们正在处于明清小冰期的结尾,相对付历史上的暖和期来说, 我们如今的天气其实是很寒冷单调的。</p>

  哪怕有热岛效应的‘增持’,实际上与暖和期相比,温度依旧不会高多少。</p>

  比如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 就做过一个赫赫有名的竺可桢曲线。</p>

  也是目前研究古代温度的权威图表。</p>

  从曲线中可以看出,隋唐、北宋时期的温度要比其他时期高很多。</p>

  国外其实也做过类似的温度统计,比较有名的就是格陵兰岛曲线。</p>

  也就是通过研究格陵兰岛原始冰川中冰样本的含氧量,对对应年代进行测温。</p>

  令人称奇的是。</p>

  竺可桢曲线和格陵兰岛曲线的制作过程几乎没有任何交流,但二者的很多节点却都惊人的一致。</p>

  也就是说。</p>

  过去的某些温度变化, 其实是全球性的气温危机。</p>

  眼下正处于夏天, 从表格上可以查阅得出, 汴京的温度大约在35.3度以上, 堪比后世的四大火炉。</p>

  因此徐云想要练功,必须要换上一身相对透气或者西汉的衣服。</p>

  否则估计功没练成, 人便给闷死了。</p>

  好在徐云已经算是苏府的门客, 待遇和话语权方面要比仆役高了很多。</p>

  因此一刻钟不到。</p>

  徐云便换上了一身半臂...也就是短袖的麻葛服饰。</p>

  随后在王禀的引导下,徐云开始了.......</p>

  扎马步。</p>

  没错。</p>

  扎马步。</p>

  “剑之一道,神外现于剑,而魂则归于步法,下盘不稳,便容易头重脚轻。”</p>

  只见此时此刻, 王禀正双手负于身后, 恢复了先前冷面的模样,对着徐云侃侃而谈:</p>

  “而步法,又分为马步、并步,歇步,仆步,交叉步,虚步等等,其中马步乃是最基础的法门。”</p>

  说着他又看了眼徐云的下盘,微微颔首:</p>

  “小王,你已过了最合适学剑的年龄,想要将《来夫剑诀》入门, 每日最少要扎半个时辰的马步。”</p>

  徐云闻言, 眼角微微一抽。</p>

  在很久很久以前,早到徐云读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他曾经参加过一个学校的武术班。</p>

  如今两辈子过去,他早就忘了武术班里教过什么、老师同学长什么样。</p>

  甚至连武术班是学校的兴趣小组,还是要交钱的课外培训班都不记得了。</p>

  但有个动作他现在都还印象深刻,并且大概率这辈子都忘不了。</p>

  那就是扎马步。</p>

  这玩意儿基本上和骑自行车一样,掌握了以后哪怕闭着眼睛都能想起来。</p>

  因此在王禀提出要求后,徐云很快便做出了标准的动作。</p>

  当然了。</p>

  动作标准归标准,但体力的消耗还是非常折磨人的。</p>

  大概只过了几分钟不到,徐云的双腿便隐约开始了颤抖。</p>>

  不过王禀却丝毫没有放宽要求的想法,面对自己哥哥的救命恩人,他继续保持着严厉的态度:</p>

  “小王,腿不能动!”</p>

  “腰挺起来!”</p>

  “呼吸平稳,跟着我做,深吸...缓呼...再深吸...”</p>

  “坚持住,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p>

  就这样。</p>

  在王禀的激励下,徐云在宋朝的第一次马步,最终坚持了.....</p>

  十分钟不到。</p>

  实话实说。</p>

  这个时间其实不算短了。</p>

  不信的同学可以自己试试。</p>

  在长时间没接触过相关动作的情况下,半分钟不到身体就可能出现一些反馈。</p>

  王禀显然也明白这点,因此在感觉时间差不多后,他便也不再坚持:</p>

  “好了,小王,可以停下了。”</p>

  听到这番话,徐云顿时身子一松,啪的一下坐到了地上,呲着牙揉起了大腿。</p>

  不得不说。</p>

  王禀的眼光还是很准的。</p>

  眼下徐云的肌体已经来到了一个临界点,再坚持下去的话,也许还能再站个一两分钟,但大概率会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p>

  随后王禀朝他递来一个水囊,拍了拍他的身子:</p>

  “来,先润润嗓子吧。”</p>

  徐云顺势接过,咕噜咕噜的喝了一大口。</p>

  一秒钟后。</p>

  徐云一个没忍住,‘噗哈’的喷了一大口出来。</p>

  只见他抹了把嘴角,一边感受着口中略微刺激的味道,一边苦笑着对王禀道:</p>

  “校尉,这...怎么是酒啊?”</p>

  王禀顿时哈哈一笑,显然心情很好:</p>

  “男子汉大丈夫,既要行走江湖,怎能不会喝酒?听</p>

  苏伯公老人家说,你小子不是还鼓捣出了什么酒精吗?”</p>

  徐云见说,无奈的朝王禀拱了拱手,随后拎着水囊...或者说酒囊的脖子放到了眼前。</p>

  犹豫片刻,继续咕噜咕噜的喝了起来。</p>

  毕竟宋朝的酒水浓度不高,王禀选的还是一种略微甘甜的米酒。</p>

  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其实还挺好喝的。</p>

  看着坐在地面上小口饮酒的,王禀又沉吟片刻,继续道:</p>

  “小王,除了步法之外,剑术最关键的便是剑招了,我且示范几种给你看看。”</p>

  说罢。</p>

  他从边上拿起一把木剑,站好步伐,先是向前刺去。</p>

  几息之间。</p>

  手腕一翻,持剑快速上挑。</p>

  “这叫‘蜻蜓点水’。”</p>

  接着他空中甩了个剑花,继续从下往上攻击,但实际上却是佯攻。</p>

  当剑上升一尺过后,手随臂动,由东向西横劈。</p>

  “这叫‘翻身过横’。”</p>

  只见王禀一边说一边示范,手脚并用,砂石飞起。</p>

  木剑剑身似乎有一股森然之气扑面而来,一柄木剑在王禀的手上仿佛具备了生命。</p>

  并且与后世表演不同的是,王禀可是货真价实的沙场战将。</p>

  招数中带着相当凌厉的杀伐之气,是真正能克敌制胜的招数。</p>

  在演示完几套招式之后,王禀收下木剑,运了运气息:</p>

  “以上几招便是《来夫剑诀》的核心杀招,虽然不似《落雨千丝剑》那般玄杂奥妙,但胜在节省体力,对上寻常江湖盗贼也丝毫不怵。”</p>

  徐云微微点了点头。</p>

  虽然他只是个外行人,但依旧可以感觉到一股灵动的味道。</p>

  王禀并没有提及内力之类的概念,至于是剑法级别不够还是另有他因,徐云就不得而知了。</p>

  但还是那句话。</p>

  或许《来夫剑诀》不是最好的剑法,但却是最适合徐云的一个选择。</p>

  而在调整完呼吸的后,王禀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对徐云道:</p>

  “对了小王,你若是要行走江湖,还有一件事得先解决。”</p>

  徐云茫然的眨了眨眼:</p>

  “不知何事?”</p>

  “你得取个诨号。”</p>

  “诨号?”</p>

  徐云闻言一愣,不过很快他便反应了过来:</p>

  王禀说的应该是江湖绰号。</p>

  就像文人喜欢给自己取个xx先生的号一样,江湖中人也很喜欢给自己取些霸气的名头。</p>

  比如入云龙啦,智多星啦,血手人屠啦等等....</p>

  不过比文人‘无耻’一点的是。</p>

  武林中人在自我介绍的时候,经常会在诨号前冠之以‘江湖人称’的前缀,看上去好像是别人给自己取的似的。</p>

  不过考虑到自己要在这个副本里待很长一段时间,今后或许也会再接触古代副本。</p>

  有个诨号倒也挺必要的,说不定啥时候就能唬唬人呢。</p>

  因此徐云想了想,说道:</p>

  “校尉大人,传闻在风灵月影宗还未灭亡之时,每位宗内弟子想要入门,必须先成为码农,经过一关艰难的考验。</p>

  码农们的工作便是没日没夜的刻录文字,一刻钟都不能歇息。</p>

  每日只能啃啃馒头,喝喝清汤寡水。</p>

  每日最少四千字,效率高的则能六千,更高的则可日码万余字。</p>

  眼下风灵月影宗早已烟消雾散,但作为后辈传人,小人不应忘记根本。”</p>

  随后徐云顿了顿,继续道:</p>

  “因此小人想取的绰号,便叫做......”</p>

  “日更三万,您觉得如何?”</p>

  说这话的时候,徐云脸上的表情很坦然。</p>

  反正日更三万的是王麻子,和他徐云又有什么关系呢?</p>

  ...........</p>

  </p>sxbiquge/read/56/56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