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一百六十八章 也许永远不会有答案的一个问题(4.6K)

小说:走进不科学 作者:新手钓鱼人 更新时间:2023-04-03 05:53:28 源网站:新笔趣阁
  >

  向太后病逝的消息来的极其突然。</p>

  除了个别知情人士外,绝大多数人都未曾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p>

  这个消息犹如一场倾盆大雨一般。</p>

  为这个本该如同夏日般酷热的大宋都城,带来了一丝生活上的凉意。</p>

  比如最热闹的御街上不少店铺关起了门。</p>

  朱雀门外检查往来的士卒数量却增加了不少。</p>

  表情肃杀,不苟言笑。。</p>

  本该热热闹闹的汴京夜市也骤然清冷了下来,由宵禁取而代之,画舫酒肆一律不准开张。</p>

  张三还告诉徐云。</p>

  原先计划在五天后开始的另一场蹴鞠比赛,也被动性的无限延期了。</p>

  整個汴京不准屠宰牲畜、不准婚嫁。</p>

  京内各寺院还得累计鸣钟一万次.....</p>

  基本上可以这样说。</p>

  向太后下葬前的这两个月里,整个汴京城的财政收入最少要亏损七成以上。</p>

  而更令人感到压抑甚至恐慌的,还是另一件事:</p>

  眼下时值八月初,宋哲宗赵煦故去的时间点则是......</p>

  公元1100年2月23日,将将好五个月前。</p>

  先前曾经提及过。</p>

  根据《礼记·王制》的规矩。</p>

  天子去世后要七日而殡,七月而葬。</p>

  宋朝天子的下葬时间要早一点,普遍在三到五个月左右。</p>

  而根据《宋史》卷18《哲宗本纪》记载:</p>

  “三年春正月辛未,帝有疾,不视朝。……己卯,帝崩。”</p>

  “四月己未,上谥曰钦文睿武昭孝皇帝,庙号曰哲宗。……八月壬寅,葬于永泰陵。”</p>

  根据1100年8月农历阳历对照表可以查出,八月的壬寅日是25日。(参考网站wannianli.tianqi/rilibiao/1100/)</p>

  没错!</p>

  在眼下这个时间点......</p>

  宋哲宗也还没下葬呢。</p>

  先帝下葬前旬月不到,太后突然驾崩。</p>

  这种情况你搁在哪个封建王朝里,都绝对不是个好兆头,对王权无疑是一种冲击。</p>

  而除了“天数”以外,还有一件“人事”也相当凑巧:</p>

  由于当初在向太后面前公然说过‘端王轻佻’的缘故,章惇在五月份已经上表请辞了宰相之职。</p>

  虽然赵佶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但到了眼下的八月,章惇已经居于僧舍, 不理政务了。</p>

  第二位宰相韩忠彦要到明年六月才能上位, 也就是说......</p>

  目前的大宋朝廷, 是没有宰相坐镇的!</p>

  因此老苏这位前任宰相的临时府院,在这几天里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再次被动的返回了大众视野中。</p>

  ...........</p>

  半个月后。</p>

  “哎......”</p>

  在送走了一位来自吏部的员外郎后。</p>

  老苏拖着有些疲敝的身子回到客厅,对身边的宗泽道:</p>

  “汝霖,这是今日第几位到府的客人了?”</p>

  宗泽这段时间原本在等着自己的任命回牒, 不过眼下出了向太后这桩子事儿,他的任命自然被无限期延迟了。</p>

  因此在徐云的搭线下。</p>

  这位与老苏有过师徒缘分的‘宗爷爷’便暂居在了苏府,帮助老苏处理一些公文上的事儿。</p>

  几日的配合下来,老苏发现宗泽的能力要比印象中的强少许多。</p>

  一些想法虽然比较尖锐稚嫩,但却也颇有几分新奇与道理。</p>

  因此在一些场合便将他带在了身边, 充当起了文秘, 顺便承接迎来送往。</p>

  听到老苏的问话, 宗泽很快答道:</p>

  “回老师, 这是第七位了。”</p>

  老苏微微颔首,伸手揉了揉肩膀, 忽然想到了什么, 又问道:</p>

  “对了,小王他人在哪儿?”</p>

  “似是在书院里给李姑娘上课。”</p>

  “简王殿下呢?”</p>

  “殿下依旧未至。”</p>

  老苏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p>

  此时距离向太后薨殂已经过去了快半个月,太后的遗体早在七天前便行了大殓入棺。</p>

  小赵并不是向太后的亲子,理论上来说多多少少都能出宫一两趟才是。</p>

  随后他沉默片刻,叹了口气,道:</p>

  “汝霖, 随我去见见小王吧。”</p>

  宗泽恭敬道:</p>

  “是。”</p>

  可惜徐云不在现场, 否则让他听到老苏这句话,多半会庆幸自己还好没拿姬姓做马甲。</p>

  随后老苏带着宗泽复行了一段路,二人很快便来到了三人课堂的那个院子里。</p>

  结果刚一靠近院落门口。</p>

  老苏耳中便传来了徐云的声音:</p>

  “李姑娘,今日我们的辟谣小课堂讲的是一对动物,鸳鸯。”</p>

  “古人们认为鸳鸯是爱情的代表,比如卢照邻在《长安古意》便写过,‘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你应该也听过吧?”</p>

  “但实际上呢,鸳鸯存在着混交的现象。”</p>

  “比如雄性鸳鸯几乎都会出轨,当雄性鸳鸯与雌性鸳鸯交配完成后, 就会毫不留情地扔下雌性, 寻找下一个交配对象。”</p>

  “此外,雄性鸳鸯也会与不同的雌性个体进行交配,并且可以多次怀孕。”</p>

  “因此同一窝里的小鸳鸯,虽然是一个母亲,却可能有不同的父亲。”</p>

  老苏and宗泽:</p>

  “.......”</p>

  接着徐云顿了顿,又说到:</p>

  “然后我们再来聊聊卧冰求鲤,从我们之前学过的热能公式来讨论它是否......”</p>

  老苏闻言,额头顿时冒起了几根黑线。</p>

  只见他快步走进了院子里,轻咳一声,打断了徐云的话:</p>

  “咳咳...小王,在上课呐。”</p>

  徐云原本正讲在兴头上呢,闻言下意识的转过身,见到老苏后神色一愣:</p>

  “老爷,您怎么来了?”</p>

  老苏心说得亏我来了,否则保不齐哪天就能见到老李拎着菜刀上门讨说法.....</p>

  不过腹诽归腹诽,他嘴上还是道:</p>

  “嗯,刚送完客人,就拐过来看看,顺便和你说件事儿。”</p>

  徐云眨了眨眼,说道:</p>

  “啥事儿?”</p>

  老苏用下巴努了努他身上代表门客的腰牌,说道:</p>

  “你现已入了府中门客名册,按照制式规矩,一个月后太后梓宫入陵,你也得跟着府中仆役到朱雀门外相送,此事你需做好准备。”</p>

  徐云微微一愣,疑惑道:</p>

  “一个月?太后她...这么快就入陵了?”</p>

  老苏点了点头,朝周围看了几眼,嘴中冒出几个字:</p>

  “先帝也要一同入陵。”</p>

  徐云张了张嘴, 正想问些什么, 但旋即便自个儿反应了过来。</p>

  是了。</p>

  按照时间来看。</p>

  眼下宋哲宗的棺椁差不多到了快入陵的时间点了, 估摸着也就一两个礼拜的样子。</p>

  宋哲宗的陵寝是永泰陵, 向太后则要和宋神宗合葬,陵寝为永裕陵。</p>

  二者都属于宋陵之一,位置在后世的巩义,直线距离只有三百米左右。</p>

  二者位置相近,丧葬规格也类似。</p>

  因此宋徽宗只要将宋哲宗的入陵时间延后半个月,又将向太后的入陵时间提前半个月,两者正好能凑到一个节点完成。</p>

  反正如今皇室下葬时间的变通性很大,不像周朝那样必须要待满七个月,长点或者短点都无伤大雅。</p>

  比如长的汉文帝刘恒,停棺停了整整十一个月才下葬。</p>

  而汉朝的另一位汉景帝,只停棺了四十天就入了陵。</p>

  实际上。</p>

  停棺的目的演化到现在,甚至连防止复活都沾不上边了,纯粹就是为了告诉满朝文武一件事:</p>

  先帝的死因没有任何问题,不信你们自个儿去看看。</p>

  当然了。</p>

  老苏的这番话里还有另外一个意思:</p>

  向太后都已经去了,徐云作为曾经的男伶,于情于理都应该送她一步。</p>

  毕竟俗话说得好。</p>>

  人死债消嘛。</p>

  可惜徐云并不知晓老苏的这套脑补,心思单纯的他还以为这只是个常规习俗而已,便当即应允道:</p>

  “您放心吧,到时候我一定随仆役们到场,出发前您让谢老都管喊我一声就好。”</p>

  老苏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又看向了小李,问道:</p>

  “清照,简王殿下今日可好?”</p>

  小李先是朝他行了个礼,随后脸上浮现出一丝忧色,摇头道:</p>

  “苏伯伯,殿下近日出宫次数极少,似乎被牵制住了一般,若非信件照常往来,小女都以为他出什么事了。”</p>

  徐云闻言轻咦一声,敏锐的发现了一个词:</p>

  “等等,......信件?”</p>

  小李一愣,旋即有些不自然的道:</p>

  “.....只是近日京内氛围诡异,殿下不便出宫,只是互做交流而已。”</p>

  徐云朝这小豆芽看了一眼,意味深长的拉着喉咙:</p>

  “哦——.......”</p>

  “好了好了。”</p>

  一旁的老苏见状,主动出声给小李解了个围,说道:</p>

  “小王,你就别埋汰人家了,明日我让元年找个裁缝,给你定做一身过得去的行头,其余照旧即可。”</p>

  眼见老苏再次提及正事,徐云也连忙收起了玩闹的心思,认真回道:</p>

  “小人明白。”</p>

  ........</p>

  赵佶虽非向太后的亲子,但他历来对向太后都以生母待之。</p>

  因此在向太后故去后。</p>

  赵佶主动推辞朝政,日夜在向太后的梓宫面前守起了孝。</p>

  皇帝尚且如此,明面上自然也不会有人搞事了。</p>

  因此自老苏与徐云聊完的一个月内。</p>

  一切看似风平浪静,只要等待棺椁入葬,汴京便可恢复正常。</p>

  但真正了解京中局势的人都看得出来。</p>

  在这副平静的外表下,潜藏着一股随时可能突破冰面的暗流。</p>

  比如据老苏所说。</p>

  这些天里。</p>

  不少原先隶属于向太后势力的橙子,一个接一个的改换门庭,急匆匆的向赵佶表起了忠心。</p>

  还有一些小赵的臣属,则旁侧敲击小赵生母朱贵妃的身体,似乎在跳不跳反之间做思量。</p>

  其中有个祖上来自番邦法兰克、在织造局负责白色布匹生产的臣子,干脆便直接投向了赵佶。</p>

  尤其是在八月十五元夕节当天,鲁东还发生了一场大地动。</p>

  虽然震级不高,没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但民间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传闻。</p>

  就这样。</p>

  一个月的时间一转而逝。</p>

  时间很快便来到了宋哲宗与向太后的入陵之日。</p>

  这一日清晨。</p>

  徐云提前穿戴好了行头,在谢老都管的带领下,跟着府中数十位仆役来到了朱雀门外。</p>

  按照事先得到的送葬布置。</p>

  门客的位置要在仆役之前,府院族人之后,起到一个类似承接过渡的性质。</p>

  由于老苏的其他孩子不在汴京,因此今天随老苏站在最前排的只有一个小苏六号。</p>

  外加小苏六号的三个儿子,小苏青春版一号、二号和三号。</p>

  至于门客的数量则就比较多了:</p>

  虽然一开始老苏府上只有三位门客,但最近一段时间内除了徐云外,宗泽、老贾、刘益等文官或者数学家也都被老苏入了门客名册。</p>

  因此眼下整个苏府的门客数量达到了十一位,比主房人数还要高点。</p>

  老苏一家边上站着的则是其他一些京中功勋,大概处于二品集团的区间,一个个态度也都很客气。</p>

  毕竟老苏虽然致仕,但他好歹也是前任宰相,身上还有一个太子少保以及赵郡公的封号呢。</p>

  就这样。</p>

  过了大概一个时辰左右。</p>

  铛铛铛——</p>

  最靠近皇宫的大相国寺内,忽然响起了三道巨大的钟鸣声。</p>

  也不知那边用了什么方法,好像将声音放大了不少。</p>

  又过了一会儿。</p>

  右常庆门中,缓缓走出了一个浩大的抬棺方阵。</p>

  这是一个由七十二人组成的抬棺队伍,最早的专业送葬天团,来自汴京以及周遭各地。</p>

  在过去的十天里,他们还进行过了无数次的杠演。</p>

  所谓杠演。</p>

  乃是指找来一根和棺椁一样重量的独龙木,上面放上整整一碗水,抬棺队伍要做到抬棺行进十里碗中却不洒出一点儿水才算成功。</p>

  而在这个抬棺队伍之后。</p>

  还有人拉着黄龙帐缦,两边跟着白绫帷幔。</p>

  再往后则是六十四位面部涂了古怪涂料的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边走边在念着什么。</p>

  接着是卤薄仪仗队,高举兵器和纸扎,像极了后世高举纸片人老婆的漫展coser.....</p>

  当然了。</p>

  这种场合下,自然也少不了唢呐这个灵魂乐器的影子。</p>

  按照老苏先前的介绍。</p>

  整个宋哲宗队伍的人数足足有一千六百三十三人,其中杠夫总共有三班,得这样轮着抬到皇陵处。</p>

  这还不算完呢。</p>

  上辈子做过皇帝并且顺利下葬的都知道。</p>

  等到了皇陵之后。</p>

  届时还得由继任皇帝祭酒三次,时将册、宝放入地宫里的册宝座之上,在将吉土投放进棺床金井之中。</p>

  再由太监执灯,继任皇帝亲自在梓宫前引导龙輴进入地宫,大臣在后跟随入内。</p>

  待到了棺床。</p>

  工匠会撤下龙輴将梓宫正式安放,皇帝及大臣祭奠后离开地宫。</p>

  最后由工匠放好龙山石...也就是卡棺石,在石门外支顶自来石彻底关闭石门,撤掉木质轨道封闭地宫。</p>

  待继任皇帝及大臣回到了地面。</p>

  他们还要在石五供前再次举哀行礼,将神牌送往京城供奉于太庙,至此才算入葬完毕。</p>

  不过这一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参与的:</p>

  必须要正四品以上,并且是实职的官员才能随行。</p>

  像老苏这种已经致仕的虚职,最远只能到朱雀门外而已——哪怕他是前任宰相也一样。</p>

  宋哲宗的棺椁出毕后,便轮到了向太后入陵。</p>

  与宋哲宗的阵势一样。</p>

  向太后出场时,依旧是抬棺、执幡、唢呐。</p>

  不过比起宋哲宗的一千多人,向太后的送葬团规模要小一点。</p>

  按照徐云的目测,人数可能也就六百左右,至多八百吧。</p>

  就这样。</p>

  足足三个时辰过后,两具棺椁才正式离开了汴京。</p>

  而这也代表着宋神宗两位最亲之人,至此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p>

  大宋,正式进入了大送阶段。</p>

  按照正常历史。</p>

  再过二十年。</p>

  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三个奇葩,便会玩出一系列人类历史上都绝无仅有的骚操作。</p>

  山河沦陷,国祚崩塌。</p>

  百年之后崖山一战,十万子民以身殉国,用血与泪为这个奇葩而又屈辱的操作挂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p>

  在出殡完毕后。</p>

  没有后续任务的徐云等人又回到了苏府,继续起了各自该做的事情。</p>

  就这样。</p>

  时间一天一天的悄然流逝。</p>

  三个月后的某一天。</p>

  这一日。</p>

  徐云正在教导着老贾等人五次方程的解答技巧,老苏也津津有味的在一旁听着,小李则依旧是一圈的蚊香眼.....</p>

  就在此时。</p>

  谢老都管快步从远处走来,身边还带着一位有些陌生的丫鬟。</p>

  小李由于一个字儿没听懂,便率先注意到了来人,只见她讶异的一挑眉:</p>

  “小云,你怎么来了?”</p>

  “小姐,出事了!”</p>

  丫鬟原本还在强绷着脸,见到小李后顿时撑不住了,瞬间泪眼婆娑道:</p>

  “老爷...老爷他被抓走了!”</p>

  .......</p>

  </p>sxbiquge/read/56/56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