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裘生。</p>
身高186,体重70公斤,头发浓密,帅的一匹。</p>
科大生物学博士,校奖学金获得者,几乎是每个男生都梦寐以求的究极模板。</p>
但这样一位看似完美的人,却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难言之隐:</p>
他有口气。</p>
根据uptodate的统计。</p>
本土口臭的发病率大概有30%, 就是几乎每3人中就有1人遭受口臭困扰。</p>
只是多数情况下,我们自己久闻其臭,适应了这口臭的味儿所以没啥感觉而已。。</p>
口气的引发原因其实很简单,说白了就两种比较常见的诱因:</p>
20%归结于幽门螺杆菌,80%归结于口腔中的微生物代谢。</p>
其中后者便包含了大量之前提及过的奈瑟氏菌和厌氧链球菌等细菌。</p>
实际上。</p>
人类口腔里的细菌数量种类繁多,常见的都约有5、600种。</p>
其中有致病菌,也有非致病菌, 还有条件致病菌等等。</p>
一般情况下。</p>
在正常健康人的每一克牙垢中,可以找出100亿个细菌来。</p>
这些细菌随着唾液的分泌,会将残存在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分解成有机胺、氨气、硫化物等等。</p>
长期积累之下闻起来那個味儿哟.....</p>
当然了。</p>
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p>
就是一个人的直肠出了问题,导致一些排泄物的气味直接反涌到了口腔。</p>
这种情况是确实存在的,但得归结到肠道疾病的并发症里头,不属于平时所提到的口臭概念。</p>
“老徐,30%的口臭发病率啊!”</p>
实验室内。</p>
裘生双手撑在台前,身体前倾,表情激动中甚至带着些许狰狞:</p>
“你想想全国...不,全球有多少人?如果能把这类新种微生物运用到临床上,你的公司就能用两只脚走路了!”</p>
作为一位口气患者, 裘生几乎尝试过市面上各种各样的治疗手段。</p>
但无论是洗牙、漱口水还是大几十甚至上百块一条的牙膏, 效果都不太理想。</p>
倒不是说这些全都没用, 关键是它们持续的周期实在太短了。</p>
以李施德林的漱口水为例。</p>
这应该是目前口腔消杀里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品牌了,客观来说, 漱完口感觉确实也还行。</p>
但时间一长,口腔中就会再次出现那股味儿。</p>
因此在看到实验报告的一瞬间, 裘生便意识到了这种菌株的价值:</p>
与呲虫林一样,这种菌株的发现, 或许获不了太高级别的奖项。</p>
但它却拥有着难以想象的商业价值!</p>
而比起裘生的激动, 徐云的心绪则要平静许多,毕竟上辈子的阅历在这儿:</p>
“你先冷静点,老裘,眼下这八字还没一撇呢。”</p>
“你也是搞科研的,应该知道从实验室到普众化商品有多困难。”</p>
“别的不说,植株的培育就是个大问题,另外就是成品的方向,是做牙膏、药物还是药水?”</p>
“方向不同,定位也就不同,难度也随之变化。”</p>
“所以说到底还是得从长计议,俗话说得好,一口气是吃不成耳根的。”</p>
听徐云这么一说,裘生倒也逐渐冷静了下来。</p>
其实吧。</p>
他平时也不是个易燥易怒的性格,毕竟搞科研的性子都挺稳。</p>
奈何他是个新种微生物的受众群体,已经被口气困扰的太久太久了,因此一时间便有些失态。</p>
随后他沉默片刻,对徐云问道:</p>
“老徐,那你准备咋办?”</p>
徐云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将自己的一卡通拍到了桌上,指着上头的ustc道:</p>
“当然是摇人啦!”</p>
...........</p>
半个小时后。</p>
生命科学大楼。</p>
院长办公室。</p>
“什么?一种新型的微生物?”</p>
看着一脸郑重其事的徐云与裘生,田志刚疑惑的扶了扶自己黑色的框架眼镜:</p>
“真核新种你直接投到《fungal diversity》不就好了,跑来找我干啥?”</p>
上辈子是微生物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p>
在生物学界,微生物新种的论文投递其实是存在一定规范的。</p>
例如细菌就投《ijsem》,全名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不能投其他杂志。</p>
真核的新种则是《fungal diversity》,这是一本中科院昆植所主办的国际期刊。</p>
在全球真菌学领域期刊中排名第二,在本土相关学术机构主办的全部188种sci期刊中排名第三。</p>
当然了。</p>
如果遇到某种非常有价值的新型微生物,也可能破例出现在《pans》上,但基本上数年难得一遇。</p>
科大方面和昆植所同属于中科院下属单位,因此徐云想要投递相关结果,只要直接联系对方即可。</p>
至少从阵势上来说,犯不着这么大张旗鼓的专门跑到院长办公室来通知田志刚。</p>
看着一脸疑惑的田志刚,徐云不由转过头,与裘生对视一眼。</p>
随后他从身上取出一份报告,递到田志刚面前:</p>
“老师,您先看看这个。”</p>
田志刚没说过,接过报告看了起来:</p>
“节丛孢属新种...宽度1.5μm...椭圆状....”</p>
报告前面的内容主要是新种的图形数据,看上去就纯粹是一种新型真菌而已。</p>
不过随着视线的下移。</p>
他的目光也陡然锐利了起来。</p>
几分钟后。</p>
田志刚面色郑重的抬起头,对徐云道:</p>
“小徐,这份数据准确吗?”</p>
徐云重重一点头,肯定道:</p>
“准确无误,在来之前我们重新采集了多份唾液样本,做了多组对照实验。”</p>
“最后发现新种微生物的消杀效果极其惊人且稳定,尤其是在我一个朋友的唾液样本中,效率甚至比其他普通样本更快一些。”</p>
裘生:</p>
“......”</p>
田志刚又看了眼报告,沉默片刻,说道:</p>
“如果新种真的像报告所说的那样,那么它的商业价值将会高到一个很惊人的地步...小徐,你有什么想法吗?”</p>
徐云拿起茶杯润了润嗓子,又指了指裘生:</p>
“我和老裘在来的路上简单讨论过几句,最后讨论出了一个方向。”</p>
田志刚正了正身子,来了兴趣:</p>
“哦?哪个方向?漱口水还是喷剂?”</p>
“不是,是牙膏。”</p>
“牙膏?”</p>
田志刚闻言一愣,不过很快便反应了过来:</p>
“类似溶菌酶牙膏的产品?”</p>
徐云点了点头,说道:</p>
“没错,和溶菌酶牙膏有些类似,不过目前还只是一个想法,具体怎么操作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才行。”</p>
牙膏。</p>
这便是徐云和裘生讨论出来的一个产品雏形。</p>
生物牙膏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年前,不过目前这个领域发展的不算快速。</p>
截止到2022年,市面上最常见的只有一种生物牙膏:</p>
植物溶菌酶牙膏。</p>
植物溶菌酶可以水解细菌细胞壁,溶解多种口腔细菌,目前市场上的植物溶菌酶主要提取自无花果。</p>
不过与上头所说的漱口水一样。</p>
溶菌酶牙膏虽然在实验室中消杀效果很不错,但实践环节持续的时间同样有限。</p>
硬要说的话,只能说比酵素牙膏那种智商税好一点,但同样对不起它的价格。</p>
因此可以这样说。</p>
在牙膏领域中,目前还没有一款真正有效的生物牙膏。</p>
这是一片巨大而空白的市场。</p>
同时比起之前的呲虫林,生物牙膏在制备环节的壁垒只有一个:</p>
灭活。</p>
所谓灭活,指的是一种通过特殊的灭活技术,保留有益菌原有结构及特性,但不再具备生长繁殖能力的有益菌。</p>
比如大家所喝的所有益生菌酸奶中,运用的都是灭活菌技术。</p>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p>
如果市场上有一支可以用三个月的牙膏,在清洁口腔的同时还是能在口腔植入有益菌群,这种有益菌群不但会消杀各种致病菌,还会分解牙缝中的食物残渣,产生无卡路里的代谢产物,</p>
而且这种代谢产物的味道还特别好闻,大家可以根据喜好选择是要薄荷味的、柠檬味的等等......</p>>
如此一来,这种产品的前景用三个字足以形容:</p>
还有谁?</p>
当然了。</p>
这只是一个前景方面的构想。</p>
想要将新种制作成成品,除了成品制备环节的壁垒外,技术上的难点同样很多:</p>
比如像之前提到过的单位密度。</p>
不说青霉素那样一剂百万吧,至少也得有50万单位才行。</p>
同时还有如何保证菌群的时效性,同样也是个需要花心思研究的课题:</p>
你让有口气的人一天刷两次牙肯定没问题,三次的话勉勉强强也能坚持。</p>
但如果要刷五六次、七八次甚至更多?</p>
那这种牙膏也就失去实际价值了。</p>
想到这里。</p>
田志刚不由看向徐云,问道:</p>
“说吧,小徐,要院里...或者学院怎么配合你?”</p>
徐云放在桌下的手掌微微一握,不过表面上还是很平静:</p>
“首先就是样本的采集,我们发现这种微生物在接触到在365nm的波长时会激发绿色荧光,所以希望能对校内的地下管道进行全方位的菌种收集。”</p>
田志刚闻言点了点头:</p>
“这个没问题,我可以直接向校董事会申请,高低不过是在硬件检测的过程中加个激光检测罢了,这事儿不难。”</p>
其实吧。</p>
从光环给出的奖励不难看出,这类新种大概率只存在在篮球场地下的那块下水管道中。</p>
不过田志刚他们可不知道这个消息,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来看,展开地毯式搜索才是正常之举。</p>
所以徐云才提出了这个想法,尽量让自己的发现显得比较有偶然性一些。</p>
随后田志刚顿了顿,继续道:</p>
“除了全方位检测之外还有呢?”</p>
“还有就是设备和经费方面的支持。”</p>
徐云身子微微前倾,很自然的提出了票子的要求:</p>
“新种微生物理论上存在很高的商业价值,正好符合咱们华盾生科的业务范畴,所以学校这边是不是应该.....”</p>
田志刚瞥了徐云一眼,说道:</p>
“不对吧,公司账户上不是还有一大笔钱吗?”</p>
在之前的融资过程中,科大新创基金作为领头方,一共投了800万华夏币的现金流。</p>
科大物理学院、科大生命科学学院,每方各投两百万,共计四百万。</p>
徐云则通过签署科大的创业扶持注入了一百现金。</p>
扣除掉厂房1314222元的租金之外,公司账面上还有一千万出头呢。</p>
面对自己老师的质问,徐云嘿嘿的挠了挠头,坦然说道:</p>
“我这不想着省点钱嘛,咱们公司接下来的开支可有不少呢,那些钱可都是储备金来着。”</p>
“别的不说,光物流、产品成本、生产设备这些都不是一个小数字。”</p>
“等公司步入正轨后,我们肯定会设立实验室甚至研发中心,逐渐建立自己的研发体系。”</p>
“但现在一根蟑螂药都没卖出去,我穷的跟网络作家似的,您看.....”</p>
“去去去,少贫啊你。”</p>
田志刚朝他挥了挥手,随后沉吟片刻,道:</p>
“这样吧,院里不久前刚进了几台micro-matrix的36孔微型生物反应器,箱子都没拆呢,还有一台350rpm的轨道摇床,过一会儿我找人送你实验室去。”</p>
“好家伙,micro-matrix?”</p>
徐云抬起眼皮,讶异的看了眼自己的老师:</p>
“还有350rpm的轨道摇床?老师,您啥时候这么大方了?别是有啥阴谋吧?”</p>
面对徐云狐疑的目光,田志刚眼神微微躲闪了几下,战术性的喝了口水:</p>
“别想太多,哪有阴不阴谋的,只是想让你们顺便试试一种新型的微流控界面纳升注射技术和高聚合物补料方式罢了。”</p>
“这是院里的黄潜教授课题组在一周前刚完成的新课题,刚好缺小白...咳咳,实验室的实战报告,这不就想到你了嘛。”</p>
“套用我一个搞爆破的老朋友、工程院特级爆破专家任丹札的话来说就是,反正不要钱,多少试一点嘛。”</p>
徐云见说嘴角微微抽动了几下,最后幽幽叹了口气:</p>
“行吧,就按您说的办呗。”</p>
替人搞课题实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哪个环节成功哪个环节失败、失败的情形、数据都是要收集汇总的。</p>
像田志刚提到的两个技术,单独实践的话连同设备损耗在内,没个15-20万基本下不来。</p>
眼见徐云同意了自己的要求,田志刚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p>
随后又想到了什么,从抽屉里取出了一份传真:</p>
“对了,昨天侯院长的专利内推已经有了回复,专利正式批下来了,专利号是20221......”</p>
“不过考虑到论文还没发布的问题,专利号暂时没有公示。”</p>
“论文那边我帮你打听了一下,大概一周到两周内就可以出刊,毕竟是约稿形式嘛,总之耐心等待几天就好......”</p>
“对了,侯院长托我和你说一声,小伙子很有前途,好好加油干,遇到了什么问题也可以找他。”</p>
“侯院长......”</p>
徐云接过传真看了几点,默默将侯星远的人情记在了心里。</p>
自己目前可能还没足够的能力帮到侯星远,毕竟那可是站在共和国科研金字塔最顶尖的个位数大佬。</p>
他们的身形直入云端,徐云暂时还只能抬头仰望。</p>
但随着光环任务的完成,他相信终有一天,自己能将这份人情还给侯星远。</p>
甚至更近一步,给国家帮把手。</p>
这并不是臆想。</p>
先前提及过。</p>
在副本任务出现之前,徐云的雪莉是博士即将毕业,能力大概是副高级别。</p>
当时他的目标是复刻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的足迹,28岁评选正高职称,也就是正教授。</p>
但之前随着小牛体验卡的使用,徐云在生物方面的认知又突破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p>
能力已经无限接近热门专业的正高级别了,缺的只是一个职称评选环节而已。</p>
若是今后能再多些类似思维卡的奖励,徐云坚信自己走到金字塔尖的时间一定不会太久。</p>
.......</p>
随后他又与田志刚聊了一些其他话题,了解了一番最近校内的动向与安排。</p>
一个小时后。</p>
田志刚收到校董事会传真:</p>
同意开展校内地下水管道扫描,尝试寻找全新的新种微生物植株。</p>
其中篮球场那块的区域则交给了徐云负责,协助他的也是科大嫡系力量——当初随他一同进入14号楼收集蟑螂尸体的校安保队。</p>
十分钟后。</p>
徐云和裘生与田志刚告辞,离开了办公室。</p>
而就在二人刚刚走出医学大楼时,裘生忽然轻咦一声,指着某个方向道:</p>
“老徐,你看那儿。”</p>
徐云顺势看去。</p>
只见此时此刻。</p>
不远处的一棵树下正围着一群人,好像在围观着什么,还有人拿着手机正在拍照。</p>
吃瓜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本能,哪怕是博士也不例外,徐云顿时一拍裘生肩膀:</p>
“走,咱们去看看!”</p>
两分钟不到,两人便走到了人群边缘。</p>
结果刚一靠近人堆,他们的耳中便传来了一堆叽叽喳喳的讨论声:</p>
“好奇怪呀,怎么这年头还有野生动物跑进来啊?”</p>
“不是野生的吧,咱们学校在市中心诶。”</p>
“市中心咋了,你忘了前年的野猪么?”</p>
“野猪那事儿不是一个概念好伐,那是全国封城时候下山溜进来的......”</p>
“这只估计是哪个餐馆里逃出来的吧......”</p>
野生动物?</p>
徐云闻言,眼中闪过了一丝好奇。</p>
难道是蛇或者羊?</p>
毕竟没记错的话,西区附近有个蛇肉打边炉来着。</p>
恰好此时徐云面前有个男生让出了位置,他便顺势插到了前排。</p>
只见此时此刻。</p>
人群的中心处正站着几位安保人员,齐心协力的压着.....</p>
一头驴。</p>
看着这头黑色的毛驴,不知为何,徐云的心中忽然冒出了一个有些古怪的念头:</p>
咋感觉这头驴好像有些熟呢......</p>
就在他纳闷之际。</p>
地面上被压到的驴忽然瞥到了徐云的脸,顿时一个激灵,四只蹄子飞快的扑棱了起来:</p>
“欧啊——欧啊——”</p>
.....</p>
注:</p>
这个彩蛋居然有人能猜到,牛批!</p>
话说如果搞个码字直播,有人来看吗,不露脸但可以聊聊天.....</p>
</p>sxbiquge/read/56/56150/ )
裘生。</p>
身高186,体重70公斤,头发浓密,帅的一匹。</p>
科大生物学博士,校奖学金获得者,几乎是每个男生都梦寐以求的究极模板。</p>
但这样一位看似完美的人,却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难言之隐:</p>
他有口气。</p>
根据uptodate的统计。</p>
本土口臭的发病率大概有30%, 就是几乎每3人中就有1人遭受口臭困扰。</p>
只是多数情况下,我们自己久闻其臭,适应了这口臭的味儿所以没啥感觉而已。。</p>
口气的引发原因其实很简单,说白了就两种比较常见的诱因:</p>
20%归结于幽门螺杆菌,80%归结于口腔中的微生物代谢。</p>
其中后者便包含了大量之前提及过的奈瑟氏菌和厌氧链球菌等细菌。</p>
实际上。</p>
人类口腔里的细菌数量种类繁多,常见的都约有5、600种。</p>
其中有致病菌,也有非致病菌, 还有条件致病菌等等。</p>
一般情况下。</p>
在正常健康人的每一克牙垢中,可以找出100亿个细菌来。</p>
这些细菌随着唾液的分泌,会将残存在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分解成有机胺、氨气、硫化物等等。</p>
长期积累之下闻起来那個味儿哟.....</p>
当然了。</p>
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p>
就是一个人的直肠出了问题,导致一些排泄物的气味直接反涌到了口腔。</p>
这种情况是确实存在的,但得归结到肠道疾病的并发症里头,不属于平时所提到的口臭概念。</p>
“老徐,30%的口臭发病率啊!”</p>
实验室内。</p>
裘生双手撑在台前,身体前倾,表情激动中甚至带着些许狰狞:</p>
“你想想全国...不,全球有多少人?如果能把这类新种微生物运用到临床上,你的公司就能用两只脚走路了!”</p>
作为一位口气患者, 裘生几乎尝试过市面上各种各样的治疗手段。</p>
但无论是洗牙、漱口水还是大几十甚至上百块一条的牙膏, 效果都不太理想。</p>
倒不是说这些全都没用, 关键是它们持续的周期实在太短了。</p>
以李施德林的漱口水为例。</p>
这应该是目前口腔消杀里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品牌了,客观来说, 漱完口感觉确实也还行。</p>
但时间一长,口腔中就会再次出现那股味儿。</p>
因此在看到实验报告的一瞬间, 裘生便意识到了这种菌株的价值:</p>
与呲虫林一样,这种菌株的发现, 或许获不了太高级别的奖项。</p>
但它却拥有着难以想象的商业价值!</p>
而比起裘生的激动, 徐云的心绪则要平静许多,毕竟上辈子的阅历在这儿:</p>
“你先冷静点,老裘,眼下这八字还没一撇呢。”</p>
“你也是搞科研的,应该知道从实验室到普众化商品有多困难。”</p>
“别的不说,植株的培育就是个大问题,另外就是成品的方向,是做牙膏、药物还是药水?”</p>
“方向不同,定位也就不同,难度也随之变化。”</p>
“所以说到底还是得从长计议,俗话说得好,一口气是吃不成耳根的。”</p>
听徐云这么一说,裘生倒也逐渐冷静了下来。</p>
其实吧。</p>
他平时也不是个易燥易怒的性格,毕竟搞科研的性子都挺稳。</p>
奈何他是个新种微生物的受众群体,已经被口气困扰的太久太久了,因此一时间便有些失态。</p>
随后他沉默片刻,对徐云问道:</p>
“老徐,那你准备咋办?”</p>
徐云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将自己的一卡通拍到了桌上,指着上头的ustc道:</p>
“当然是摇人啦!”</p>
...........</p>
半个小时后。</p>
生命科学大楼。</p>
院长办公室。</p>
“什么?一种新型的微生物?”</p>
看着一脸郑重其事的徐云与裘生,田志刚疑惑的扶了扶自己黑色的框架眼镜:</p>
“真核新种你直接投到《fungal diversity》不就好了,跑来找我干啥?”</p>
上辈子是微生物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p>
在生物学界,微生物新种的论文投递其实是存在一定规范的。</p>
例如细菌就投《ijsem》,全名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不能投其他杂志。</p>
真核的新种则是《fungal diversity》,这是一本中科院昆植所主办的国际期刊。</p>
在全球真菌学领域期刊中排名第二,在本土相关学术机构主办的全部188种sci期刊中排名第三。</p>
当然了。</p>
如果遇到某种非常有价值的新型微生物,也可能破例出现在《pans》上,但基本上数年难得一遇。</p>
科大方面和昆植所同属于中科院下属单位,因此徐云想要投递相关结果,只要直接联系对方即可。</p>
至少从阵势上来说,犯不着这么大张旗鼓的专门跑到院长办公室来通知田志刚。</p>
看着一脸疑惑的田志刚,徐云不由转过头,与裘生对视一眼。</p>
随后他从身上取出一份报告,递到田志刚面前:</p>
“老师,您先看看这个。”</p>
田志刚没说过,接过报告看了起来:</p>
“节丛孢属新种...宽度1.5μm...椭圆状....”</p>
报告前面的内容主要是新种的图形数据,看上去就纯粹是一种新型真菌而已。</p>
不过随着视线的下移。</p>
他的目光也陡然锐利了起来。</p>
几分钟后。</p>
田志刚面色郑重的抬起头,对徐云道:</p>
“小徐,这份数据准确吗?”</p>
徐云重重一点头,肯定道:</p>
“准确无误,在来之前我们重新采集了多份唾液样本,做了多组对照实验。”</p>
“最后发现新种微生物的消杀效果极其惊人且稳定,尤其是在我一个朋友的唾液样本中,效率甚至比其他普通样本更快一些。”</p>
裘生:</p>
“......”</p>
田志刚又看了眼报告,沉默片刻,说道:</p>
“如果新种真的像报告所说的那样,那么它的商业价值将会高到一个很惊人的地步...小徐,你有什么想法吗?”</p>
徐云拿起茶杯润了润嗓子,又指了指裘生:</p>
“我和老裘在来的路上简单讨论过几句,最后讨论出了一个方向。”</p>
田志刚正了正身子,来了兴趣:</p>
“哦?哪个方向?漱口水还是喷剂?”</p>
“不是,是牙膏。”</p>
“牙膏?”</p>
田志刚闻言一愣,不过很快便反应了过来:</p>
“类似溶菌酶牙膏的产品?”</p>
徐云点了点头,说道:</p>
“没错,和溶菌酶牙膏有些类似,不过目前还只是一个想法,具体怎么操作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才行。”</p>
牙膏。</p>
这便是徐云和裘生讨论出来的一个产品雏形。</p>
生物牙膏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年前,不过目前这个领域发展的不算快速。</p>
截止到2022年,市面上最常见的只有一种生物牙膏:</p>
植物溶菌酶牙膏。</p>
植物溶菌酶可以水解细菌细胞壁,溶解多种口腔细菌,目前市场上的植物溶菌酶主要提取自无花果。</p>
不过与上头所说的漱口水一样。</p>
溶菌酶牙膏虽然在实验室中消杀效果很不错,但实践环节持续的时间同样有限。</p>
硬要说的话,只能说比酵素牙膏那种智商税好一点,但同样对不起它的价格。</p>
因此可以这样说。</p>
在牙膏领域中,目前还没有一款真正有效的生物牙膏。</p>
这是一片巨大而空白的市场。</p>
同时比起之前的呲虫林,生物牙膏在制备环节的壁垒只有一个:</p>
灭活。</p>
所谓灭活,指的是一种通过特殊的灭活技术,保留有益菌原有结构及特性,但不再具备生长繁殖能力的有益菌。</p>
比如大家所喝的所有益生菌酸奶中,运用的都是灭活菌技术。</p>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p>
如果市场上有一支可以用三个月的牙膏,在清洁口腔的同时还是能在口腔植入有益菌群,这种有益菌群不但会消杀各种致病菌,还会分解牙缝中的食物残渣,产生无卡路里的代谢产物,</p>
而且这种代谢产物的味道还特别好闻,大家可以根据喜好选择是要薄荷味的、柠檬味的等等......</p>>
如此一来,这种产品的前景用三个字足以形容:</p>
还有谁?</p>
当然了。</p>
这只是一个前景方面的构想。</p>
想要将新种制作成成品,除了成品制备环节的壁垒外,技术上的难点同样很多:</p>
比如像之前提到过的单位密度。</p>
不说青霉素那样一剂百万吧,至少也得有50万单位才行。</p>
同时还有如何保证菌群的时效性,同样也是个需要花心思研究的课题:</p>
你让有口气的人一天刷两次牙肯定没问题,三次的话勉勉强强也能坚持。</p>
但如果要刷五六次、七八次甚至更多?</p>
那这种牙膏也就失去实际价值了。</p>
想到这里。</p>
田志刚不由看向徐云,问道:</p>
“说吧,小徐,要院里...或者学院怎么配合你?”</p>
徐云放在桌下的手掌微微一握,不过表面上还是很平静:</p>
“首先就是样本的采集,我们发现这种微生物在接触到在365nm的波长时会激发绿色荧光,所以希望能对校内的地下管道进行全方位的菌种收集。”</p>
田志刚闻言点了点头:</p>
“这个没问题,我可以直接向校董事会申请,高低不过是在硬件检测的过程中加个激光检测罢了,这事儿不难。”</p>
其实吧。</p>
从光环给出的奖励不难看出,这类新种大概率只存在在篮球场地下的那块下水管道中。</p>
不过田志刚他们可不知道这个消息,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来看,展开地毯式搜索才是正常之举。</p>
所以徐云才提出了这个想法,尽量让自己的发现显得比较有偶然性一些。</p>
随后田志刚顿了顿,继续道:</p>
“除了全方位检测之外还有呢?”</p>
“还有就是设备和经费方面的支持。”</p>
徐云身子微微前倾,很自然的提出了票子的要求:</p>
“新种微生物理论上存在很高的商业价值,正好符合咱们华盾生科的业务范畴,所以学校这边是不是应该.....”</p>
田志刚瞥了徐云一眼,说道:</p>
“不对吧,公司账户上不是还有一大笔钱吗?”</p>
在之前的融资过程中,科大新创基金作为领头方,一共投了800万华夏币的现金流。</p>
科大物理学院、科大生命科学学院,每方各投两百万,共计四百万。</p>
徐云则通过签署科大的创业扶持注入了一百现金。</p>
扣除掉厂房1314222元的租金之外,公司账面上还有一千万出头呢。</p>
面对自己老师的质问,徐云嘿嘿的挠了挠头,坦然说道:</p>
“我这不想着省点钱嘛,咱们公司接下来的开支可有不少呢,那些钱可都是储备金来着。”</p>
“别的不说,光物流、产品成本、生产设备这些都不是一个小数字。”</p>
“等公司步入正轨后,我们肯定会设立实验室甚至研发中心,逐渐建立自己的研发体系。”</p>
“但现在一根蟑螂药都没卖出去,我穷的跟网络作家似的,您看.....”</p>
“去去去,少贫啊你。”</p>
田志刚朝他挥了挥手,随后沉吟片刻,道:</p>
“这样吧,院里不久前刚进了几台micro-matrix的36孔微型生物反应器,箱子都没拆呢,还有一台350rpm的轨道摇床,过一会儿我找人送你实验室去。”</p>
“好家伙,micro-matrix?”</p>
徐云抬起眼皮,讶异的看了眼自己的老师:</p>
“还有350rpm的轨道摇床?老师,您啥时候这么大方了?别是有啥阴谋吧?”</p>
面对徐云狐疑的目光,田志刚眼神微微躲闪了几下,战术性的喝了口水:</p>
“别想太多,哪有阴不阴谋的,只是想让你们顺便试试一种新型的微流控界面纳升注射技术和高聚合物补料方式罢了。”</p>
“这是院里的黄潜教授课题组在一周前刚完成的新课题,刚好缺小白...咳咳,实验室的实战报告,这不就想到你了嘛。”</p>
“套用我一个搞爆破的老朋友、工程院特级爆破专家任丹札的话来说就是,反正不要钱,多少试一点嘛。”</p>
徐云见说嘴角微微抽动了几下,最后幽幽叹了口气:</p>
“行吧,就按您说的办呗。”</p>
替人搞课题实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哪个环节成功哪个环节失败、失败的情形、数据都是要收集汇总的。</p>
像田志刚提到的两个技术,单独实践的话连同设备损耗在内,没个15-20万基本下不来。</p>
眼见徐云同意了自己的要求,田志刚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p>
随后又想到了什么,从抽屉里取出了一份传真:</p>
“对了,昨天侯院长的专利内推已经有了回复,专利正式批下来了,专利号是20221......”</p>
“不过考虑到论文还没发布的问题,专利号暂时没有公示。”</p>
“论文那边我帮你打听了一下,大概一周到两周内就可以出刊,毕竟是约稿形式嘛,总之耐心等待几天就好......”</p>
“对了,侯院长托我和你说一声,小伙子很有前途,好好加油干,遇到了什么问题也可以找他。”</p>
“侯院长......”</p>
徐云接过传真看了几点,默默将侯星远的人情记在了心里。</p>
自己目前可能还没足够的能力帮到侯星远,毕竟那可是站在共和国科研金字塔最顶尖的个位数大佬。</p>
他们的身形直入云端,徐云暂时还只能抬头仰望。</p>
但随着光环任务的完成,他相信终有一天,自己能将这份人情还给侯星远。</p>
甚至更近一步,给国家帮把手。</p>
这并不是臆想。</p>
先前提及过。</p>
在副本任务出现之前,徐云的雪莉是博士即将毕业,能力大概是副高级别。</p>
当时他的目标是复刻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的足迹,28岁评选正高职称,也就是正教授。</p>
但之前随着小牛体验卡的使用,徐云在生物方面的认知又突破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p>
能力已经无限接近热门专业的正高级别了,缺的只是一个职称评选环节而已。</p>
若是今后能再多些类似思维卡的奖励,徐云坚信自己走到金字塔尖的时间一定不会太久。</p>
.......</p>
随后他又与田志刚聊了一些其他话题,了解了一番最近校内的动向与安排。</p>
一个小时后。</p>
田志刚收到校董事会传真:</p>
同意开展校内地下水管道扫描,尝试寻找全新的新种微生物植株。</p>
其中篮球场那块的区域则交给了徐云负责,协助他的也是科大嫡系力量——当初随他一同进入14号楼收集蟑螂尸体的校安保队。</p>
十分钟后。</p>
徐云和裘生与田志刚告辞,离开了办公室。</p>
而就在二人刚刚走出医学大楼时,裘生忽然轻咦一声,指着某个方向道:</p>
“老徐,你看那儿。”</p>
徐云顺势看去。</p>
只见此时此刻。</p>
不远处的一棵树下正围着一群人,好像在围观着什么,还有人拿着手机正在拍照。</p>
吃瓜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本能,哪怕是博士也不例外,徐云顿时一拍裘生肩膀:</p>
“走,咱们去看看!”</p>
两分钟不到,两人便走到了人群边缘。</p>
结果刚一靠近人堆,他们的耳中便传来了一堆叽叽喳喳的讨论声:</p>
“好奇怪呀,怎么这年头还有野生动物跑进来啊?”</p>
“不是野生的吧,咱们学校在市中心诶。”</p>
“市中心咋了,你忘了前年的野猪么?”</p>
“野猪那事儿不是一个概念好伐,那是全国封城时候下山溜进来的......”</p>
“这只估计是哪个餐馆里逃出来的吧......”</p>
野生动物?</p>
徐云闻言,眼中闪过了一丝好奇。</p>
难道是蛇或者羊?</p>
毕竟没记错的话,西区附近有个蛇肉打边炉来着。</p>
恰好此时徐云面前有个男生让出了位置,他便顺势插到了前排。</p>
只见此时此刻。</p>
人群的中心处正站着几位安保人员,齐心协力的压着.....</p>
一头驴。</p>
看着这头黑色的毛驴,不知为何,徐云的心中忽然冒出了一个有些古怪的念头:</p>
咋感觉这头驴好像有些熟呢......</p>
就在他纳闷之际。</p>
地面上被压到的驴忽然瞥到了徐云的脸,顿时一个激灵,四只蹄子飞快的扑棱了起来:</p>
“欧啊——欧啊——”</p>
.....</p>
注:</p>
这个彩蛋居然有人能猜到,牛批!</p>
话说如果搞个码字直播,有人来看吗,不露脸但可以聊聊天.....</p>
</p>sxbiquge/read/56/56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