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二百八十八章 最后一环任务(6.6K)

小说:走进不科学 作者:新手钓鱼人 更新时间:2023-04-03 05:53:28 源网站:新笔趣阁
  >

  1850年11月17日。</p>

  农历壬寅年庚戍月廿二十四,星期四。</p>

  宜祭祀、作灶、除虫、码字。</p>

  忌伐木、出嫁。</p>

  按照正常历史轨迹。</p>

  在遥远的东方。</p>

  五天以后。</p>

  那位写下“I</p>

  shall</p>

  dedicate</p>

  myself</p>

  to</p>

  the</p>

  interests</p>

  of</p>

  the</p>

  country</p>

  in</p>

  life</p>

  and</p>

  death,irrespective</p>

  of</p>

  personal</p>

  will</p>

  and</p>

  world”的林大人便会因病逝世,某个封建王朝又倒下了一尊为数不多可以称得上民族脊梁的人物。</p>

  而同一时间。</p>

  数万里之外的英伦半岛。</p>

  徐云正与上百名学生一同坐在阶梯教室中,一脸昏昏欲睡的听着礼台上某人的讲话。</p>

  发言人的个头不高,身材有些臃肿,满脸横肉。</p>

  他的上身穿着一身高高竖领的亚麻衬衣,下身则是深色的燕尾服配长裤。</p>

  一副标准的19世纪英伦贵族打扮。</p>

  此时此刻。</p>

  矮胖男子正在慷慨激昂的说着演讲稿,第一排则坐着包括威廉·惠威尔等人在内的各大院校领导。</p>

  “各位同学,我很高兴能在访问母校之际,见到如此多年轻而又散发着朝气的面孔.....”</p>

  “......遥想当年,教授们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的高尚师德,更是感染和教育了我,为我树立了平凡而伟大的典范,使我的道德修养受到陶冶、意志品格得以磨练。”</p>

  “还记得晨光熹微,教授们踏着晨露来到学校,陪伴我读书学习。”</p>

  “夜阑人静,教授们迎着月光回家,时常把我和同学的成长进步牵挂......”</p>

  礼台下。</p>

  看着滔滔不绝的矮胖男子,休伯特·艾里不屑的撇了撇嘴,对徐云抱怨道:</p>

  “说的比唱的好听,还踏着晨露学习呢,当年我爸和他在一个班级读书,一学期到头见不到他五次!”</p>

  “如果不是他那伯爵继承人的身份外加捐了一大笔钱,他早就被剑桥给清退出去了。”</p>

  徐云笑了笑,没有说话。</p>

  礼台上的矮胖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弗雷德里克·阿加尔·埃利斯的父亲。</p>

  也就是现任埃利斯伯爵,维托里诺·埃利斯。</p>

  维托里诺·埃利斯是今天上午抵达的剑桥大学,一到学校便受到了校领导的热情接待。</p>

  在经过半天的校内观光后,剑桥大学在下午组织了这么一场交流会。</p>

  当然了。</p>

  会议说是‘交流’,实际上就是维托里诺·埃利斯的个人演讲。</p>

  至于维托里诺·埃利斯委托校方组织这么一场会议的目的嘛.....</p>

  看看参会人员就知道了:</p>

  除了三一学院全体数学系成员之外。</p>

  到场的还包括了学联各个部分的负责人,以及罗塞蒂等少数已经公开了身份的使徒社成员。</p>

  就读专业、</p>

  工作单位、</p>

  头部社团。</p>

  以上三者几乎涵盖了老汤所有的交际圈。</p>

  想到这里。</p>

  徐云轻叹一声,不由为老汤捏了一把冷汗。</p>

  实话实说。</p>

  若是抛开自己这个变数,维托里诺·埃利斯的这一手将会是一次掀翻老汤基本盘的绝杀。</p>

  老汤这种普普通通的小镇做题家,对于这种碾压局没有任何的抵抗之力。</p>

  会议之后。</p>

  学联会长这个职位,必然将成为弗雷德里克·阿加尔·埃利斯的囊中之物。</p>

  万幸的是,还好自己在场......</p>

  而就在徐云思维泛动之际,礼台上的维托里诺·埃利斯也在继续着他的演讲:</p>

  “.....上午的时候,我听惠威尔院长介绍,今年剑桥大学成立的学生社团比往年增长了接近70%。”</p>

  “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大学嘛,本来就应该热闹一些才好。”</p>

  结果说着说着,维托里诺·埃利斯忽然面色一板。</p>

  语气陡然凝重了起来:</p>

  “但俗话说得好,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热闹也不能是瞎闹。”</p>

  “所以有些话,我想在这里多说两句。”</p>

  听闻此言。</p>

  现场气氛顿时一肃,落针可闻。</p>

  维托里诺·埃利斯却仿佛没有注意到氛围的变化一般,继续说道:</p>

  “举个例子,我和普莱姆教授聊天的时候,听说有学生成立了一个叫什么格物社的社团,寓意看上去倒是不错。”</p>

  “但我一看他们的活动申请....哈,居然是想要寻找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p>

  “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德意志的柏林天文台,意大利的罗马天文台.....如此多欧洲顶尖天文台都没观测到的天体,有些人居然天真到想通过数学把它计算出来?”</p>

  维托里诺·埃利斯说完便摇了摇头,很是惋惜的叹了口气:</p>

  “我个人对于自然科学这门课程是持有尊重态度的,但对于现如今某些数学的发展方向,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p>

  “数百年以来,数学都是古典文化体系的核心,目前没有必要再去改变它的性质。”</p>

  说完维托里诺·埃利斯顿了顿,似乎想再增加一些讲话的力度,便又说道:</p>

  “甚至我认为可以这样说,在无数先贤的努力下,如今数学的大厦已经完全落成了,顶多只有两朵乌云漂浮在上头而已。”</p>

  “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放到现实的目标上,比如发展工业,种植玉米,以及防备高卢和意呆利的崛起。”</p>

  “当然,我指的不是现在,而是百年之后,这两个国家必然将会成为大英帝国强有力的对手。”</p>

  “我认为届时他们传承下来的血脉将会被激发,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都会奋战到底,不得不防呐......”</p>

  “......”</p>

  礼台下。</p>

  看着因着语速过快而脸色通红的维托里诺·埃利斯,徐云的表情不由有些微妙。</p>

  在听到维托里诺·埃利斯前半句话的时候,他还是有些愤怒的——直接点名格物社,这基本上就是准备赶尽杀绝了。</p>

  结果没想到这位埃利斯伯爵话锋一转,后头的话差点没让他喷出一口老血......</p>>

  但凡知道后续历史发展的人,都能知道维托里诺·埃利斯说的有多离谱。</p>

  更关键的是。</p>

  维托里诺·埃利斯diss的老汤,tmd就是开尔文勋爵啊......</p>

  命运真奇妙.JPG。</p>

  不过话说回来。</p>

  仔细想想,维托里诺·埃利斯会说出这番话倒也正常。</p>

  毕竟欧洲经典文学不但撑起了欧洲的文艺史,同样也是许多豪门家族的核心体系。</p>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宋副本中介绍过的卡文迪许。</p>

  那些豪门贵族的发展离不开古典数学,因此自然科学和近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实际上与上层阶级的利益是相悖的。</p>

  加之维托里诺·埃利斯的家族以商业方向为主,在意的是工人甚至奴隶交易,自然会感觉格物社的做法相当离谱。</p>

  至于后面关于高卢和意呆利的预言就不好评价了.......</p>

  总而言之。</p>

  听完维托里诺·埃利斯的后半句话。</p>

  徐云忽然发现自己愣是一点火气都没有冒出来,甚至还想和对方握个手,唱首听说我谢谢你......</p>

  当然了。</p>

  徐云的心态只能代表他个人,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一样,能够知晓历史的走向。</p>

  在维托里诺·埃利斯表明完态度后,周围便不停有视线往他和老汤身上扫去。</p>

  又过了一个小时。</p>

  ‘交流会’在微妙的气氛中结束。</p>

  在离开教室的时候可以明显看到,一些和老汤原本关系还算不错的学生,几乎全都与他保持了一定距离。新笔趣阁</p>

  没办法。</p>

  毕竟对于这个时代的学生来说,一位伯爵的压力还是太大了。</p>

  离开教室后,徐云几人在走道外汇合。</p>

  小麦一脚踢开一颗石子,脸上的表情愤懑中带着无力:</p>

  “哪有这样的嘛,还是堂堂伯爵,真是太不要脸了!”</p>

  徐云主动走上前,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p>

  “安拉安拉,这种人别放在心上,肆意去否定、践踏他人努力的人,最后的下场一般都很惨。”</p>

  “比如我认识的一个人,老是恶意歪曲否认历史,有事没事就吠上两句,今天正好过头七了。”</p>

  说完徐云看了天空,意味深长的道:</p>

  “有句话说得好啊,历史的跳蛋嗡嗡作响,无论旧时代如何强制忍耐,最终都只能化作一滩流水,湿了床单。”</p>

  小麦:“?”</p>

  接着徐云又看了眼一旁的老汤,问道:</p>

  “汤姆逊学长,该准备的环节都准备好了吗?”</p>

  老汤此时的表情依旧有些沉重,先是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番心绪,方才说道:</p>

  “已经准备好了,‘多多罗’望远镜所在的区域暂时被戒严,负责看守的都是我的人。”</p>

  “另外丹尼尔和斯坦利也在那边,不用担心有人会对望远镜做手脚。”</p>

  徐云犹豫片刻,还是轻轻点了点头。</p>

  丹尼尔自不必说。</p>

  丹尼尔·布莱德雷,使徒社那个推荐徐云的第二人,这次提供了大量布莱德雷家族的观测记录。</p>

  斯坦利则是爱德华·布尔·斯坦利。</p>

  也就是使徒社面试时徐云和老汤见到的第一位社员,和老汤关系很好。</p>

  不过徐云一直把他当成了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所以印象始终不太好。</p>

  总而言之。</p>

  到了眼下的这一阶段,徐云他们能准备的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p>

  如今他们能做的只有一件事......</p>

  等天黑。</p>

  .......</p>

  冬季的天黑的很快,在交流会结束后一个小时不到,天色便逐渐开始昏暗了下来。</p>

  又过了半个小时。</p>

  天空的能见度再次下降了一个等级。</p>

  徐云和老汤等人抽空吃了个饭,毕竟今晚的事情还是会消耗一些体力的。</p>

  晚上六点半。</p>

  天色变得漆黑一片,星空中出现了一颗又一颗的星星。</p>

  与此同时。</p>

  靠着一周前预热的效果,大量学生开始聚集到了望远镜周边。</p>

  老汤亲自坐镇望远镜附近,徐云则待在临时搭建的一座棚子里——这座棚子中摆放着桌椅和笔纸,高斯这些德国远征军,以及数学系中支持老汤的十多位学生组成的数算团队便安置于此。</p>

  另外考虑到天黑的缘故。</p>

  徐云还请威廉·惠威尔拉了几条电线,用以提供足够的光源。</p>

  “布瓦尔星图......”</p>

  “赫维留星图......”</p>

  徐云站在小棚子里,不断将准备好的观测记录分发到数算团队的手上。</p>

  这次前来剑桥的德国数学家一共有27名,其中有一些人在前来剑桥的路上经过了曼彻斯特等地中转,便又顺道喊来了几位英国的数学家给法拉第“送终”,例如西尔维斯特等等。</p>

  因此这一批外援一共有32人,算上数学系的11名学生,加起来总数正好43。</p>

  在这个人数基础上。</p>

  徐云将他们分成了七个小组,分别根据已有信息完成计算。</p>

  算过星球轨道的同学应该都知道。</p>

  在星空之中,每颗星球都可以规划到某种坐标系内。</p>

  比如银道坐标,赤道坐标,黄道坐标等等......</p>

  所谓银道坐标系,实际上就是一个极坐标系。</p>

  它以太阳为原点,银盘上面太阳指向银河系中心为0°方位。</p>

  往东为经度正向,往北为纬度正向。</p>

  赤道坐标则是以地球中心为坐标系原点,地球中心指向春分点的方向为0°。</p>

  所谓春分点就是赤道和黄道的交点,赤纬是从天赤道(地球赤道向外投影)平面向南(负)或者向北(正)的角度,赤经是从春分点向东的角度。</p>

  黄道坐标就更简单了。</p>

  它是以黄道作基准平面的天球坐标系统,多用作研究太阳系天体运动情况之用。</p>

  黄道系统描述的是行星环绕太阳移动的轨道,它的中心在太阳系的重心,也就是太阳的位置。</p>

  它的基本平面是地球的轨道面,称为黄道面。</p>

  非常简单,也非常好理解。</p>

  徐云这次明面上使用的是黄道系统,不过计算阶段使用的则是银道坐标系。</p>

  只要将历史上的观测记录通过坐标系统进行某些计算,便可以尝试去破解星辰的奥秘。</p>

  一切准备就绪后。</p>

  徐云看了眼周围,老汤以及高斯等人同时朝他点了点头。</p>

  见此情形。</p>

  徐云深吸一口气,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字:</p>

  解。</p>

  ......</p>

  注:</p>

  这章我第一次试着语音码了一部分,大家能看得出来是哪部分吗?</p>

  开头到埃斯利说完话、徐云和小麦的聊天、聊天结束到最后这一部分,大家可以猜一猜,用123来表示吧。</p>

  如果不明显的话我以后会试着部分语音,要是明显有违和感大家都能看出来是哪部分的话那就算了,阅读体验最重要。</p>sxbiquge/read/56/56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