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四百四十一章 轰然沉没的泰坦尼克(中)

小说:走进不科学 作者:新手钓鱼人 更新时间:2023-04-03 05:53:28 源网站:新笔趣阁
  >

  「……」</p>

  发布会现场。</p>

  听到台下响起的这番话。</p>

  潘院士的动作不由微微一顿,将目光投向了台下的……</p>

  铃木厚人。</p>

  此时此刻。</p>

  这位霓虹神冈探测器的前任负责人、中微子赫赫有名的大佬,正傲然站在座位上,面带质疑的看着主舞台。</p>

  见此情形。</p>

  潘院士在心中轻轻摇了摇头。</p>

  果不其然……</p>

  与科院之前预计的一样。</p>

  会议这才刚进行了一半,就有人跑出来搞事了。</p>

  什么?</p>

  你说铃木厚人有没有可能是纯粹是求知欲使然?</p>

  开玩笑……</p>

  看到这个老八嘎手上的扩音器了吗一一这就是他的声音能传遍全场的原因,明显是有备而来。</p>

  实话实说。</p>

  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只是因为行业壁垒的原故传播度没那么广罢了。</p>

  例如几个月前,也就是2022年6月在首尔举行的第三十届国际中微子与天体物理大会上,就有个棒子做过与铃木厚人一模一样的事儿。</p>

  当时那个棒子出场的时间,甚至比铃木厚人还要早一一铃木厚人好歹还是在潘院士介绍完相关信息后才冒出来的。</p>

  只能说有些人实在是太自负了。</p>

  顺带一提。</p>

  那次发布会发布的就是大亚湾反应堆的中微子测定成果,也就是此前提及到的华夏目前对基础物理贡献最大的一次发布会。</p>

  于是乎……</p>

  那个跳出来的棒子被王怡芳院士带领的大亚湾团队打脸打的啪啪响,摩擦了一遍又一遍。</p>

  会后第三天便主动辞去首尔大学近代物理学教授的职位了。</p>

  视线再回归原处。</p>

  铃木厚人的这个举动让现场出现了一些骚乱,不少人对这个突***况显得极其意外。</p>

  「呸!」</p>

  陈姗姗的耳机里忽然传来了一声轻斥,她顺势转过头,发现摄像师老周正怏怏然的看着台下的铃木厚人:</p>

  「这个老鬼子,指定是来砸场子的!臭不要脸!」</p>

  陈姗姗由于面对观众不好开口,只能朝老周快速眨了眨眼。</p>

  示意自己赞同这个观点。</p>

  随后她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掏出手机看了眼直播间。</p>

  果不其然。</p>

  此时的直播间内,齐刷刷都是一片【八嘎】【日内瓦】【小鬼子进村了】之类的弹幕。</p>

  还有少数则是西八之类的整活评论。</p>

  不过生气归生气。</p>

  陈姗姗也好,摄影师老周也罢。</p>

  他们的内心其实都有一个隐隐的担忧:</p>

  如果……</p>

  这个霓虹人真的砸场子成功了该怎么办?</p>

  毕竟这些人坏是真坏,但你要觉得他们蠢,那可就大错特错了。</p>

  铃木厚人敢这样做,他的背后一定有更深的势力在做规划,说不定开口就会命中某些痛点。</p>

  类似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因此现场的氛围很快便逐渐凝重了起来。</p>

  但在这些人的视野盲区。</p>

  徐云、陆朝阳、赵政国、周绍平、甚至包括侯星远……</p>

  这些了解内情的人脸上,却悄然浮现出了……</p>

  一丝笑意。</p>

  这抹笑容虽然弧度上压的很低,但却极其灿烂。如同……</p>

  开黑时五个人提前上线蹲在上路,看着一只萌萌的提莫正晃晃悠悠的朝草丛走来。</p>

  当然了</p>

  </p>

  钓鱼佬都知道。</p>

  买鱼的时候….咳咳,鱼儿刚咬钩的时候是不能上杆的,必须要溜一会儿鱼,才能把它拖出水面。</p>

  潘院士也显然明白这点。</p>

  因此他脸上的笑容转瞬即逝,仿佛压根没有过出现一般,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片阴沉。</p>

  在外人看来。</p>

  此时潘院士的表情相当「凝重‘,并且看上去有些生气,只是在强迫自己保持着克制罢了:</p>

  「铃木厚人先生,请问您这番话是什么意思?」</p>

  这一次潘院士使用的是地地道道的英文,这种做法不是崇洋***,而是为了不给铃木厚人留下任何装傻的空间。</p>

  同时他还很示意工作人员,将一只麦克风交到了铃木厚人手里。</p>

  铃木厚人见状冷哼一声,接过麦克风,同样用英语说道:</p>

  「潘院士,我个人对你过往的工作成果非常尊重,但我想问你…或者说问科院一个问题。」</p>

  「按你所介绍的情况,孤点粒子其实并不存在静质量定义,是这样的吧?」</p>

  潘院士点了点头:</p>

  「没错。」</p>

  「而它的二次发散参数是3.445?属于缺破的二维范畴?」</p>

  「然也。」</p>

  铃木厚人忽然噗嗤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光芒:</p>

  「那么既然如此,你们是怎么完成Can-Har-veyanolyinflo这个拓补机制的?」</p>

  「现场的专家学者不在少数,并且都是物理领域的资深同行,所以我希望贵方能明确回答我的问题。」</p>

  「如果你能给出相关解答,我愿意当场进行道歉一一以我个人的身份。」</p>

  「可如果这个问题你无法直接给出答案,那么我怀疑…..」</p>

  说到这里。</p>

  铃木厚人刻意顿了顿,拉长声音道:</p>

  「…..中科院的数据在造假。」</p>

  听到铃木厚人口中冒出的这番话,现场有部分华夏的物理学者顿时眉头一皱,暗叫了一声危险。这个老八嘎……</p>

  Can-Harveyanolyinflo。</p>

  这是一个有关高维上体态的反常以及低维上边界态的反常进行一个匹配机制。</p>

  当然了。</p>

  这里的高维并不是指宇宙维度,而是一个涉及到狄拉克质量的分类。</p>

  比如有的二维拉曼耦合光晶格、二维气体、三维自旋耦合轨道等等……</p>

  从潘院士他们此前公布出的数据不难看出。</p>

  孤点粒子手征费米子的规范对称性是被「自发」破坏了的,因此它必须要在边界态上完成一个匹配。</p>

  而这……</p>

  正是物理学界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p>

  这个课题够不上诺奖荣誉,因为它是一个纯理论的范畴,诺奖更多看的是现象和成果。</p>

  但在破解难度上。</p>

  它却丝毫不逊色于常规类的诺奖。</p>

  至少以铃木厚人对华夏物理学界的了解……</p>

  潘院士他们应该是无法匹配成功的一一或者说目前全球都没有人能在重子量级匹配成功。</p>

  在目前的粒子物理领域中。</p>

  解决这个问题最常见的就是近似法。</p>

  也就是不需要精确到百分百,在过程中能做到勉强凑合就行,比如90%或者91%就够了。</p>

  毕竟粒子物理更多还是以实验结果为主,纯数学倒是不需要完全契合。</p>

  这玩意儿就像手机。</p>

  一款华为保时捷或者苹果14固然好用,拿出</p>

  手也倍有面子。</p>

  但真到了某些物资急缺的关头,300块的麦芒照样也可以拿出来顶着。</p>

  可问题是……</p>

  外界的观众和媒体不知道这事儿啊。</p>

  他们一旦听说中科院在搞出暗物质的过程中没有完成Can-Harveyanolyinflo配比,那么很多事儿就有说头了。</p>

  甚至无耻一点。</p>

  其他机构完全可以在解决Can-Harveyanolyinflo机制后,在知名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p>

  表示他们在某某绝对精度的情况下,验证了中科院成果的准确性,将这个适配领域拉到了某某某某范畴。</p>

  虽然成果依旧要归属到中科院。</p>

  但这些论文却可以以此来混淆视听,甚至影响到华夏的话语权。</p>

  而这…..</p>

  也是铃木厚人今天的主要'任务'。</p>

  毕竟那些顶尖机构…或者说他们背后的政治集团也不是傻子,中科院敢这么大张旗鼓的搞发布会,想必多少都应该有些成果。</p>

  所以一开始。</p>

  铃木厚人的目的就很纯粹:</p>

  不一定要把桌子掀掉,但一定要在每盘菜里吐一口口水,恶心也要恶心死你。</p>

  所以他的举动看起来似乎有些突兀,甚至可以说毫无风度,但提出的问题却也非常致命。</p>

  面对气势逼人的铃木厚人,潘院士沉默片刻,脸上浮现出了一丝难色:</p>>

  「铃木先生,Can-Harveyanolyinflo机制的问题涉及到了非常复杂的数据与演算,按照发布会的时间排期,现在并非是正式的答疑环节。」</p>

  「所以如果因为您个人的想法而打乱了发布会安排…..现场的这些同行恐怕会有意见,所以您看……」</p>

  潘院士话音刚落。</p>

  铃木厚人的身边便站起了一位人高马大的白人男子,只见他从铃木厚人手中接过话筒,说道:</p>

  「潘先生,抱歉打断您一下,我是苏黎世大学EBC实验室的埃维尔·塞克斯。」</p>

  「我很理解贵方希望能够规范发布会的流程,但作为一名物理学家,我对这个问题同样非常好奇一一我们实验室如今在做的正是Can-Harveyanolyinflo机制的相关课题。」</p>

  说着他又看了一圈身边众人,与几人不动声色的交换了一下眼神,继续道:</p>

  「我相信现场的众位同行也有不少人和我抱有一样的看法,所以您所谓大家对答疑环节提前会有意见的担心,实际上并不存在。」</p>

  埃维尔·塞克斯说完。</p>

  有不少机构的参会代表同时点了点头。</p>

  当然。</p>

  保持沉默或者露出反对神色的人也有不少,只是出于中立角度不好出声反驳就是了。</p>

  所以从全局角度看去。</p>

  这些大佬要么沉默,要么就在表示赞同。</p>

  只是令一旁的铃木厚人有些奇怪的是……</p>

  一直和华夏关系非常好的安东·塞林格,以及其他几位华夏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此时同样没有出声。</p>

  原本他还以为要和这些人争论一番呢。</p>

  发言台上。</p>

  看着现场这些齐齐表态的机构代表。</p>

  潘院士掀了掀眉毛,对铃木厚人道:</p>

  「铃木先生,我想先请问您一个问题,可以吗?」</p>

  铃木厚人闻言一怔,回过神后点点头:</p>

  「可以。」</p>

  潘院士盯着他看了几秒钟,手指习惯性的在发言台上笃笃了两下,问道:</p>

  「铃木先生….不知道神冈实验室的诸位同行,现在是不是也在看着这场直播呢?」</p>

  「……」</p>

  铃木厚人很想说一句这不是废话么,但这个场合也不太好因为这点小事儿发作,毕竟他也代表着霓虹科学界来着:</p>

  「没错,现在神冈实验室几乎所有员工都在观看这次直播一一我在会议开始前刚和实验室的同事联系过。」</p>

  潘院士又看向了其他机构代表:</p>

  「诸位也是这样的吗?」</p>

  台下很快传来了一阵肯定的应答声。</p>

  吧嗒一一</p>

  潘院士见状,愉快的打了个响指,脸上的表情突然灵动了许多:</p>

  「既然如此….那现在就好办了。」</p>

  「铃木先生,还有现场其他机构的同行朋友,请通知你们实验室的员工们就位,大家准备开机吧。」</p>

  「?」</p>

  听到这句话。</p>

  铃木厚人这个老是臭着脸的小老头脸上,罕见的浮现出了一丝茫然:</p>

  「潘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开机吧?」</p>

  潘院士的脸上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笑意,但眼中却闪过了一丝杀气:</p>

  「铃木先生,您不是好奇我们怎么解决了Can-Harveyanolyinflo机制吗?」</p>

  「由于整个暗物质的生成流程太过复杂,我如果回答了您这个疑问,说不定您又会冒出自体态或者复数标量场的问题。」</p>

  「而等您问完,说不定就又有CERN的专家继续冒出其他问题,CERN问完又到了BDL实验室…..」</p>

  「所以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干脆不做文字上的解答,直接所有机构一起,与我们从流程上来一次…..」</p>

  「当场复现吧。」</p>

  唰一一</p>

  潘院士话音刚落。</p>

  他背后的大屏幕上,瞬间出现了两组画面。</p>

  第一组画面赫然是中科大校内同步辐射实验室的操作台,此时正有几位研究人员在台前忙碌着什么。</p>

  而另一组画面上,则写着一段话:</p>

  【第一阶段所需材料及流程】:M.</p>

  【首先准备铅离子束两管,任意辐射光源一对,周长五百至八百米长束流管一条,清洗干净后静置20分钟】</p>

  【接着将束流壁加热至158度,开始辐射光源,当闭管内电子信号降低至10的负3量级后,开始发射铅离子束】</p>

  【待离子束反应完成,沿顺时针方向寻找中ψ∝exp(—|x/xO)对应量级轨迹,注意,这一步内不可加入任何含氢物质,否则容易导致成品呈现焦黑糊状】</p>

  在画面出现的刹那。</p>

  各大直播平台上的弹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停滞,但一秒钟不到,便清一色的换成了满屏的问号:</p>

  【???????】</p>

  实际上不止是网络平台。</p>

  就连发布会现场的诸多大佬,也齐齐露出了一丝错愕的表情。</p>

  本来就有些萌萌哒的希格斯更是忍不住揉了揉眼睛,看上去有些懵逼。</p>

  在希格斯漫长的研究生涯中,他线上线下参加过的发布会最少都有数百场之多,算上讲座甚至要超过千场。</p>

  但无论是普通的大学讲座,还是诺奖级成果的发布,他都从未见过如此的…….</p>

  奇景。</p>

  实话实说。</p>

  希格斯虽然和铃木厚人背后的那些意志没有任何交集,但他对那些意志想要拆台的想法却也不是一无所知一一毕竟他的地位在这边,业内在他的眼中没有太大的秘密。</p>

  同样的</p>

  道理。</p>

  他也很清楚中科院必然也知道这件事,肯定会做出一些应对手段。</p>

  结果没想到……</p>

  中科院居然搞出了这么一手反击?</p>

  这可真是太令人意外了。</p>

  用复现实验过程来做证据。</p>

  这确实是一种比语言解释更有力的反击手段,但对应的难度和风险却很大。</p>

  除非……</p>

  中科院能够保证高强度高几率的产出孤点粒子。</p>

  在场的聪明人不少,意思到这一点的顶尖学者不仅是希格斯。</p>

  威腾、胡特夫特等人也很快想到了这点。</p>

  于是众多大佬们看向一旁侯星远的目光,顿时变了得有些意味深长了起来。</p>

  此时纵观整个现场。</p>

  面色没有太大变化的与会者,依旧只有徐云、陆朝阳等少数的科院嫡系成员。</p>

  不过即便已经事先从潘院士口中知道了科院的计划,此时徐云的心中还是有些紧张。</p>

  毕竟……</p>

  这实在太大胆了。</p>

  这是在发布会定下日期的当天就被准备好的方案,但出于保密需要,他和陆朝阳直到昨天才被告知了大致内容。</p>

  至于科院这样做的原因嘛……</p>

  自然就是像潘院士上面说的那样:</p>

  如果说孤点粒子的成果,是一道品相上佳、口味也很棒的菜。</p>

  那么铃木厚人的举动,就是在指责科院在做菜过程中开了什么了见不得人的科技。</p>

  在对方有心挑毛病的情况下。</p>

  即便你告诉他某某黑色的痕迹是老抽上的底色,他依旧会继续找问题。</p>

  比如质疑刀工,认为这么薄的菜品一定是机器加工出来而非手切。</p>

  又比如质疑口感,表示一定是使用了某些添加剂云云。</p>

  既然如此……</p>

  科院干脆就不费口舌了,直接了当的换做了另一种证明方式:</p>

  直接现场再做一次实验,同时把流程和需要的材料都告诉其他机构,大家一起来复验一次一一反正这些数据最后都是要公布出去的。</p>

  当然了。</p>

  这种做法并不纯是冲动上头或者冒险走钢丝,实际上科院也是分析再三才做出的决定。</p>

  毕竟孤点粒子有个很特殊的地方:</p>

  它完全不像希格斯粒子那样在十亿次质子碰撞中才会出现一次,寿命也远远不止希格斯粒子的万亿分之一秒一一徐云计算出了孤点粒子的概率轨道,在基态化处理的过程中,又将孤点粒子的寿命延长到了十多秒。</p>

  截止到目前。</p>

  孤点粒子的单束捕捉率已经达到了83.4%。</p>

  两根束流管下去,理论上除了非洲代表团背后的机构可能落空,其他机构百分百都能顺利捕捉。</p>

  这就是……</p>

  科院方面的底气。</p>

  同时也是为什么潘院士…或者说科院会在PPT上单独介绍徐云贡献的原因。</p>

  毕竟徐云的两个工作对于这次实验的帮助,实在是太大太大了。</p>

  幕后英雄.JPG。</p>

  加之验证孤点粒子所需要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中微子探测的常用物质。</p>

  普通人或许接触不到,但对于那些大机构来说嘛……</p>

  就像在厨房里找出一颗鸡蛋一样简单。</p>

  因此出于以上诸多的综合考虑,科院这次决定……</p>

  整波骚的。</p>

  ……</p>

  -</p>

  看</p>sxbiquge/read/56/56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