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箱......真的有用!</p>
”</p>
无风状态下。</p>
郑涛在塔顶处的这句呼喊,清晰传进了地面上每个人的耳中。</p>
霎时间,</p>
地面上变得落针可闻。</p>
不过很快。</p>
这股寂静便被一阵更大的喧哗声给取代了,空地上再次变得如同菜市场般热闹了起来:</p>
“妈耶?瞭望塔真的不震了?”</p>
“mmp....这不对吧,这是啥子原理?”</p>
“塞林木哦,我们hui了这么大力气抹水泥,到头来还不如几桶水?”</p>
“有没可能是风的方位太偏噻?”</p>
“.......”</p>
各种各样的言论迅速充斥满了空地。</p>
有人震惊。</p>
有人怀疑。</p>
有人想要探究内中缘由。</p>
也有人狂喜不止。</p>
即便是周绍平、章公定、乔彩虹这种已经听徐云解释过原理的副业队成员,此时同样震撼的有些失神。</p>
毕竟原理是一回事,现实则是另一回事。</p>
如果凡事只要在理论上成立现实就会同样成立,那么人类现在早就反攻到南门二去了。</p>
在过去的这段日子里。</p>
他们见过太多理论上看似可行,现实中却宣告失败的事儿。</p>
接着又过了两分钟。</p>
瞭望塔的入口处出现了郑涛、老白以及其他几位副业队员的身影。</p>
只见郑涛几人此时脸色通红无比,不知道是情绪激动还是下楼动作太过剧烈导致的。</p>
随后郑涛匀了匀气息,从老白手中接过一台设备,快步走到了小毡帽老者的身边:</p>
“姚老师,平衡仪的参数已经记录下来了,风速仪也在这儿,请您过目。”</p>
姚姓老者朝郑涛点了点头,迫不及待的将设备放到地上,蹲下身子鼓捣了起来。</p>
过了片刻。</p>
只听这台设备发出了‘卡’的一道轻响。</p>
接着便嘎吱嘎吱的开始显示起了某些数据。</p>
“0.055.....0.057......0.048......”</p>
看着屏幕上回弹出来的诸多参数,姚笑林的内心越看越激动。</p>
这是一台从霓虹进口的动平衡测量仪,字如其意,主要用来测量物体的平衡状态。</p>
虽然它不在禁运名单,但由于转子轴精度超过了国产生产能力的缘故,它的珍稀程度丝毫不逊色于禁运级设备。</p>
截止到目前。</p>
算上这台在内,国内相同规格的平衡仪只有六台。</p>
这六台动平衡测量仪无一不是用在了战斗机、军舰这些重要设备的生产环节,性质重要无比。</p>
他们手中的这台平衡仪还是‘家里’考虑到221基地需要提供稳定的平衡环境,才将它与气象仪器一起送了过来。</p>
根据配套传来的操作说明显示。</p>
相关气象仪器在35米建筑内的适宜运作系数是0.06,最高最高不能超过0.08。</p>
但在之前的测量过程中。</p>
面对相同情况的八级风的冲击,大多数瞭望塔的示数都超过了0.35,有些甚至会破0.4。</p>
即便是姚笑林他们带人不停的用水泥、混凝土加固塔身,震动系数最低也只达到了0.29。</p>
结果就在姚笑林认为前路灰暗一片的时候,居然有人用几个水箱就解决了这个大问题?</p>
更关键的是。wap.</p>
一旁的风力测速仪同样记录了塔顶对应的风速,也就说并不存在所谓的‘方位不对’风力小的说法。</p>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p>
姚笑林宁愿相信海对面那个叫肯什么迪的大统领会被人暗杀,也不可能相信会有这种离谱的事儿发生。</p>
不过眼下事实胜于雄辩,这种离谱的“神迹”居然真的发生了......</p>
想到这里。</p>
姚笑林不由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的将动平衡测量仪收好。</p>
接着站起身,带着郑涛走到了徐云身边。</p>
表情郑重的看向了这位法老似的年轻人:</p>
“韩立同志是吧?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姚笑林,是基地建筑副业大队的总负责人。”</p>
“你给出的水箱阻尼器方案非常有效,韩立同志,你这次可给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呐!”</p>
说着。</p>
姚笑林便主动向徐云伸出了手。</p>
见此情形。</p>
一旁的乔彩虹下意识张了张嘴,想要替徐云拒绝握手:</p>
“等等.....”</p>
作为徐云目前的专职护士,乔彩虹很清楚,徐云如今的身体顶多就是八分熟恢复到了七分熟。</p>
他的身体状态别说握手了。</p>
眼下光抬起手掌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而且很容易对手掌造成二次伤害。</p>
然而令乔彩虹意外的是。</p>
轮椅上的徐云并未拒绝握手,而是缓慢而又坚定的.....</p>
抬起了他的左手手掌。</p>
费力之下。</p>
徐云的额头甚至都冒出了一些细密的汗珠。</p>
但他还是咬着牙,强撑着将手掌抬到了姚笑林右手的高度,指尖与对方轻轻一碰:</p>
“姚老师,很抱歉,我如今有伤在身,恐怕只能做到这样了。”</p>
姚笑林闻言顿时一愣,旋即才反应过来徐云这模样明显是个伤员来着:</p>
“啊这....对不住,对不住,韩立同志,一时激动居然没想到你的身体......”</p>
面对有些慌乱的姚笑林,徐云在绷带下笑着摇了摇头。</p>
如果此时站在面前想要握手的是其他人,他多半会如乔彩虹所想的一般出声拒绝——哪怕对方是李觉、周绍平也仍旧如此。</p>
但在听到姚笑林这个三个字后。</p>>
徐云却临时改变了主意。</p>
因为这个小老头儿....配得上自己这样做。</p>
姚笑林本人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人物。</p>
他的能力也就算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比较强的建筑师,离什么科学院啊工程院院士还有很大差距。</p>
但他却是一位极其极其可敬的先辈。</p>
至少徐云当初在金银滩原子城听到他的事迹的时候,整个人动容了许久。</p>
姚笑林今年59岁,是国内比较早期的建筑从业者,家里原本有一个哥哥,与妻子育有四个儿子。</p>
他的父亲和哥哥早年在抗战中从事敌后交通员任务,分别在41年和43年壮烈牺牲。</p>
姚笑林的四个儿子则有三个当了兵,老大与老三在当初那场半岛战役中壮烈牺牲,将英魂永远的留在了那座半岛。</p>
至于老二,则参与了三大核武基地中马兰基地的早期探索工作。</p>
在寻找博斯腾湖的过程中。</p>
他连同其他六位战友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络,直到2023年都未曾发现他们的尸骨。</p>
老四则继承了姚笑林的建筑衣钵,父子同时入选了221基地的副业建设大队。</p>
等再过一年半。</p>
姚笑林和老四为了收集爆轰试验场抗爆数据,在冷爆阶段待在了三号工位的数据收集室。</p>
结果没想到的是。</p>
三号工位的墙体由于在修建过程中掺杂了不少沙尘,荷载能力没有达到设计预期发生坍塌,姚笑林父子连同另外三位观察员同时壮烈牺牲。</p>
一家人从父、兄到子,整整三代七人,尽数为国牺牲。</p>
当初徐云在原子城的参观过程中听说了很多壮烈的事迹,但独属姚笑林一家的最令他感到震撼与惋惜。</p>
满门忠烈,不外如是。</p>
同时原子城中还有一张姚笑林的个人影像,面容徐云记不太清了,但却清晰记得这个小老头戴着一顶很有特点的小毡帽。</p>
因此在得知并且确定对方就是自己知道的那个姚笑林后。</p>
徐云临时改变了主意,说什么也不能让这位可敬的前辈空了手。</p>
而就在双方手指触碰的同时。</p>
徐云心中也下了个决断。</p>
已经牺牲的烈士他无法挽回他们的英灵,但无论如何,自己绝不能让姚笑林和他仅存的独子再出事了。</p>
眼下随着液体阻尼器的出现。</p>
或许......</p>
自己对历史的改变,将会从今天开始?</p>
..........</p>
当然了。</p>
徐云的内心想法姚笑林并不知情。</p>
在打完招呼后。</p>
姚笑林便将重点放到了阻尼器的具体原理,以及徐云的来历身上:</p>
“韩立同志,我听说这个叫阻尼器的技术,是剑桥大学的最前沿理论之一?”</p>
徐云见状连忙将心绪收拢,点了点头:</p>
“没错。”</p>
“那就奇怪了.....”</p>
姚笑林不由摸了摸下巴,眉头微微拧起,疑惑道:</p>
“8分厂的老黄也是剑桥大学毕业的,虽然比韩立同志你早了个五六年,但他不至于连听都没听过阻尼器这个概念吧?”</p>
“否则他且不说能不能拿出具体方案,至少应该会提一嘴才对。”</p>
徐云不太清楚姚笑林所说的老黄是谁,不过他在来的路上....或者说更早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一件事。</p>
那就是这个时期华夏国内的剑桥毕业生虽然不多,但多多少少还是有几个的。</p>
如此一来。</p>
自己的身份或许可以暂时靠着偷渡回国进行模湖。</p>
但很多知识...或者说黑科技想要通过剑桥这张大旗拿出去,就必须要过那些了解剑桥的‘学长学姐’的关。</p>
而想要过掉这关,最好的办法便是......</p>
对知识的传播范围施加一个群体方面的限制。</p>
想到这里。</p>
徐云不由抬起头,看向了姚笑林,语气平静的说道:</p>
“姚老师,这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p>
“一如华夏豆腐脑都可以分成咸甜辣党,国外大学对于知识的传播同样也分成许多群体。”</p>
“其中有些群体非常排外,压根不接纳华夏甚至亚裔留学生。”</p>
“例如剑桥大学有个组织,叫做使徒社,不知道姚老师您听说过吗?”</p>
“使徒社?”</p>
姚笑林眉头一掀,飞快的扫了眼一旁的周绍平等人,答道:</p>
“这我倒是有所耳闻,据说是剑桥大学内一个非常隐秘而又强大的组织,创立者似乎是丁尼生和他的几位朋友。”</p>
“类似的组织很多学校都存在,比如说兄弟会、舍身社、以利团等等。”</p>
姚笑林虽然能力和职称上都距离院士甚远,但建国后曾经出国进修过三年,也算是半个留学生。</p>
若不是有出国系统的学习过建筑知识,他也不可能被选为建筑大队的负责人。</p>
因此他对于国外大学的一些消息还是有所耳闻的。</p>
眼见姚笑林将使徒社的来历都说了出来,徐云不由心中一喜。</p>
不过他脸上的表情还是没什么变化(主要缠着绷带),只见他又说道:</p>
“姚老师,既然您知道这些惯例,接下来的内容应该就更好理解了。”</p>
“正如您所了解的那样,剑桥大学内除了使徒社外,还有很多其他社团存在。”</p>
“我的祖先曾经和麦克斯韦先生组建过一个社团,因此我在入学后,也被邀请加入了一个特殊的团体,我还是团体中唯一的华人。”</p>
“这个社团比使徒社还要神秘一些,而且不像使徒社那样涉及政治,是一个纯粹的学术社团。”</p>
“学术社团?”</p>
姚笑林来了兴趣,连忙追问道:</p>
“名字叫做什么?”</p>
徐云看了他一眼,语气有些微妙:</p>
“社团缩写为wsms,全称为windspiritmoonshadow,也就是......”</p>
“风灵月影。”</p>
..........</p>
注:</p>
闯轮回到了现在,整个人意识模湖,要撑到下午两点睡,这样凌晨两点大概醒,接着再调两天就能回归阳间了.....</p>sxbiquge/read/56/56150/ )
“水箱......真的有用!</p>
”</p>
无风状态下。</p>
郑涛在塔顶处的这句呼喊,清晰传进了地面上每个人的耳中。</p>
霎时间,</p>
地面上变得落针可闻。</p>
不过很快。</p>
这股寂静便被一阵更大的喧哗声给取代了,空地上再次变得如同菜市场般热闹了起来:</p>
“妈耶?瞭望塔真的不震了?”</p>
“mmp....这不对吧,这是啥子原理?”</p>
“塞林木哦,我们hui了这么大力气抹水泥,到头来还不如几桶水?”</p>
“有没可能是风的方位太偏噻?”</p>
“.......”</p>
各种各样的言论迅速充斥满了空地。</p>
有人震惊。</p>
有人怀疑。</p>
有人想要探究内中缘由。</p>
也有人狂喜不止。</p>
即便是周绍平、章公定、乔彩虹这种已经听徐云解释过原理的副业队成员,此时同样震撼的有些失神。</p>
毕竟原理是一回事,现实则是另一回事。</p>
如果凡事只要在理论上成立现实就会同样成立,那么人类现在早就反攻到南门二去了。</p>
在过去的这段日子里。</p>
他们见过太多理论上看似可行,现实中却宣告失败的事儿。</p>
接着又过了两分钟。</p>
瞭望塔的入口处出现了郑涛、老白以及其他几位副业队员的身影。</p>
只见郑涛几人此时脸色通红无比,不知道是情绪激动还是下楼动作太过剧烈导致的。</p>
随后郑涛匀了匀气息,从老白手中接过一台设备,快步走到了小毡帽老者的身边:</p>
“姚老师,平衡仪的参数已经记录下来了,风速仪也在这儿,请您过目。”</p>
姚姓老者朝郑涛点了点头,迫不及待的将设备放到地上,蹲下身子鼓捣了起来。</p>
过了片刻。</p>
只听这台设备发出了‘卡’的一道轻响。</p>
接着便嘎吱嘎吱的开始显示起了某些数据。</p>
“0.055.....0.057......0.048......”</p>
看着屏幕上回弹出来的诸多参数,姚笑林的内心越看越激动。</p>
这是一台从霓虹进口的动平衡测量仪,字如其意,主要用来测量物体的平衡状态。</p>
虽然它不在禁运名单,但由于转子轴精度超过了国产生产能力的缘故,它的珍稀程度丝毫不逊色于禁运级设备。</p>
截止到目前。</p>
算上这台在内,国内相同规格的平衡仪只有六台。</p>
这六台动平衡测量仪无一不是用在了战斗机、军舰这些重要设备的生产环节,性质重要无比。</p>
他们手中的这台平衡仪还是‘家里’考虑到221基地需要提供稳定的平衡环境,才将它与气象仪器一起送了过来。</p>
根据配套传来的操作说明显示。</p>
相关气象仪器在35米建筑内的适宜运作系数是0.06,最高最高不能超过0.08。</p>
但在之前的测量过程中。</p>
面对相同情况的八级风的冲击,大多数瞭望塔的示数都超过了0.35,有些甚至会破0.4。</p>
即便是姚笑林他们带人不停的用水泥、混凝土加固塔身,震动系数最低也只达到了0.29。</p>
结果就在姚笑林认为前路灰暗一片的时候,居然有人用几个水箱就解决了这个大问题?</p>
更关键的是。wap.</p>
一旁的风力测速仪同样记录了塔顶对应的风速,也就说并不存在所谓的‘方位不对’风力小的说法。</p>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p>
姚笑林宁愿相信海对面那个叫肯什么迪的大统领会被人暗杀,也不可能相信会有这种离谱的事儿发生。</p>
不过眼下事实胜于雄辩,这种离谱的“神迹”居然真的发生了......</p>
想到这里。</p>
姚笑林不由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的将动平衡测量仪收好。</p>
接着站起身,带着郑涛走到了徐云身边。</p>
表情郑重的看向了这位法老似的年轻人:</p>
“韩立同志是吧?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姚笑林,是基地建筑副业大队的总负责人。”</p>
“你给出的水箱阻尼器方案非常有效,韩立同志,你这次可给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呐!”</p>
说着。</p>
姚笑林便主动向徐云伸出了手。</p>
见此情形。</p>
一旁的乔彩虹下意识张了张嘴,想要替徐云拒绝握手:</p>
“等等.....”</p>
作为徐云目前的专职护士,乔彩虹很清楚,徐云如今的身体顶多就是八分熟恢复到了七分熟。</p>
他的身体状态别说握手了。</p>
眼下光抬起手掌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而且很容易对手掌造成二次伤害。</p>
然而令乔彩虹意外的是。</p>
轮椅上的徐云并未拒绝握手,而是缓慢而又坚定的.....</p>
抬起了他的左手手掌。</p>
费力之下。</p>
徐云的额头甚至都冒出了一些细密的汗珠。</p>
但他还是咬着牙,强撑着将手掌抬到了姚笑林右手的高度,指尖与对方轻轻一碰:</p>
“姚老师,很抱歉,我如今有伤在身,恐怕只能做到这样了。”</p>
姚笑林闻言顿时一愣,旋即才反应过来徐云这模样明显是个伤员来着:</p>
“啊这....对不住,对不住,韩立同志,一时激动居然没想到你的身体......”</p>
面对有些慌乱的姚笑林,徐云在绷带下笑着摇了摇头。</p>
如果此时站在面前想要握手的是其他人,他多半会如乔彩虹所想的一般出声拒绝——哪怕对方是李觉、周绍平也仍旧如此。</p>
但在听到姚笑林这个三个字后。</p>>
徐云却临时改变了主意。</p>
因为这个小老头儿....配得上自己这样做。</p>
姚笑林本人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人物。</p>
他的能力也就算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比较强的建筑师,离什么科学院啊工程院院士还有很大差距。</p>
但他却是一位极其极其可敬的先辈。</p>
至少徐云当初在金银滩原子城听到他的事迹的时候,整个人动容了许久。</p>
姚笑林今年59岁,是国内比较早期的建筑从业者,家里原本有一个哥哥,与妻子育有四个儿子。</p>
他的父亲和哥哥早年在抗战中从事敌后交通员任务,分别在41年和43年壮烈牺牲。</p>
姚笑林的四个儿子则有三个当了兵,老大与老三在当初那场半岛战役中壮烈牺牲,将英魂永远的留在了那座半岛。</p>
至于老二,则参与了三大核武基地中马兰基地的早期探索工作。</p>
在寻找博斯腾湖的过程中。</p>
他连同其他六位战友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络,直到2023年都未曾发现他们的尸骨。</p>
老四则继承了姚笑林的建筑衣钵,父子同时入选了221基地的副业建设大队。</p>
等再过一年半。</p>
姚笑林和老四为了收集爆轰试验场抗爆数据,在冷爆阶段待在了三号工位的数据收集室。</p>
结果没想到的是。</p>
三号工位的墙体由于在修建过程中掺杂了不少沙尘,荷载能力没有达到设计预期发生坍塌,姚笑林父子连同另外三位观察员同时壮烈牺牲。</p>
一家人从父、兄到子,整整三代七人,尽数为国牺牲。</p>
当初徐云在原子城的参观过程中听说了很多壮烈的事迹,但独属姚笑林一家的最令他感到震撼与惋惜。</p>
满门忠烈,不外如是。</p>
同时原子城中还有一张姚笑林的个人影像,面容徐云记不太清了,但却清晰记得这个小老头戴着一顶很有特点的小毡帽。</p>
因此在得知并且确定对方就是自己知道的那个姚笑林后。</p>
徐云临时改变了主意,说什么也不能让这位可敬的前辈空了手。</p>
而就在双方手指触碰的同时。</p>
徐云心中也下了个决断。</p>
已经牺牲的烈士他无法挽回他们的英灵,但无论如何,自己绝不能让姚笑林和他仅存的独子再出事了。</p>
眼下随着液体阻尼器的出现。</p>
或许......</p>
自己对历史的改变,将会从今天开始?</p>
..........</p>
当然了。</p>
徐云的内心想法姚笑林并不知情。</p>
在打完招呼后。</p>
姚笑林便将重点放到了阻尼器的具体原理,以及徐云的来历身上:</p>
“韩立同志,我听说这个叫阻尼器的技术,是剑桥大学的最前沿理论之一?”</p>
徐云见状连忙将心绪收拢,点了点头:</p>
“没错。”</p>
“那就奇怪了.....”</p>
姚笑林不由摸了摸下巴,眉头微微拧起,疑惑道:</p>
“8分厂的老黄也是剑桥大学毕业的,虽然比韩立同志你早了个五六年,但他不至于连听都没听过阻尼器这个概念吧?”</p>
“否则他且不说能不能拿出具体方案,至少应该会提一嘴才对。”</p>
徐云不太清楚姚笑林所说的老黄是谁,不过他在来的路上....或者说更早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一件事。</p>
那就是这个时期华夏国内的剑桥毕业生虽然不多,但多多少少还是有几个的。</p>
如此一来。</p>
自己的身份或许可以暂时靠着偷渡回国进行模湖。</p>
但很多知识...或者说黑科技想要通过剑桥这张大旗拿出去,就必须要过那些了解剑桥的‘学长学姐’的关。</p>
而想要过掉这关,最好的办法便是......</p>
对知识的传播范围施加一个群体方面的限制。</p>
想到这里。</p>
徐云不由抬起头,看向了姚笑林,语气平静的说道:</p>
“姚老师,这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p>
“一如华夏豆腐脑都可以分成咸甜辣党,国外大学对于知识的传播同样也分成许多群体。”</p>
“其中有些群体非常排外,压根不接纳华夏甚至亚裔留学生。”</p>
“例如剑桥大学有个组织,叫做使徒社,不知道姚老师您听说过吗?”</p>
“使徒社?”</p>
姚笑林眉头一掀,飞快的扫了眼一旁的周绍平等人,答道:</p>
“这我倒是有所耳闻,据说是剑桥大学内一个非常隐秘而又强大的组织,创立者似乎是丁尼生和他的几位朋友。”</p>
“类似的组织很多学校都存在,比如说兄弟会、舍身社、以利团等等。”</p>
姚笑林虽然能力和职称上都距离院士甚远,但建国后曾经出国进修过三年,也算是半个留学生。</p>
若不是有出国系统的学习过建筑知识,他也不可能被选为建筑大队的负责人。</p>
因此他对于国外大学的一些消息还是有所耳闻的。</p>
眼见姚笑林将使徒社的来历都说了出来,徐云不由心中一喜。</p>
不过他脸上的表情还是没什么变化(主要缠着绷带),只见他又说道:</p>
“姚老师,既然您知道这些惯例,接下来的内容应该就更好理解了。”</p>
“正如您所了解的那样,剑桥大学内除了使徒社外,还有很多其他社团存在。”</p>
“我的祖先曾经和麦克斯韦先生组建过一个社团,因此我在入学后,也被邀请加入了一个特殊的团体,我还是团体中唯一的华人。”</p>
“这个社团比使徒社还要神秘一些,而且不像使徒社那样涉及政治,是一个纯粹的学术社团。”</p>
“学术社团?”</p>
姚笑林来了兴趣,连忙追问道:</p>
“名字叫做什么?”</p>
徐云看了他一眼,语气有些微妙:</p>
“社团缩写为wsms,全称为windspiritmoonshadow,也就是......”</p>
“风灵月影。”</p>
..........</p>
注:</p>
闯轮回到了现在,整个人意识模湖,要撑到下午两点睡,这样凌晨两点大概醒,接着再调两天就能回归阳间了.....</p>sxbiquge/read/56/56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