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四百七十八章 真·螺旋升天

小说:走进不科学 作者:新手钓鱼人 更新时间:2023-04-03 05:53:28 源网站:新笔趣阁
  >

  此时此刻。</p>

  虽然无论是众人的视线还是发布会的镜头,都没有锁定在自己身上。</p>

  但坐在第一排的铃木厚人,依旧感受到了一股如芒在背的窘迫感,仿佛有三千只蟑螂在自己背后爬来爬去。</p>

  他很怀疑自己是不是得罪了东方的神仙,以至于在发布会上遭遇了如此凄惨的羞辱。</p>

  身败名裂.jpg。</p>

  虽然不愿意承认。</p>

  但这个老八嘎内心深处确实是......挺后悔的。</p>

  似乎从他站起来打断潘院士的发言之后,整件事情的走向就有些不对了。</p>

  先是潘院士借力打力,把所有机构都拖下了水。</p>

  接着在威腾计算过程中,铃木厚人的计算结果出了错。</p>

  再后来是的背刺......</p>

  到了现在,威腾居然告诉他,这次发现的是超对称粒子?</p>

  这tmd咋顶啊......</p>

  在某个很短暂的瞬间,铃木厚人甚至冒出了一个想法:</p>

  要不自己干脆在发布会现场大喊一声板载,来个玉碎得了?</p>

  这样说不定还能给科院添点堵,影响影响直播节奏。</p>

  但这个念头最终还是被铃木厚人给放弃了,他还是挺惜命的.......</p>

  而就在铃木厚人胡思乱想的时候,潘院士则走到了威腾身边,对他说道:</p>

  “威腾先生,祝贺您,您的理论总算是有实验现象上的支撑了,这是一个足以载入物理史史册的发现。”</p>

  “或许等到明年的年底,我就能看到您获得诺奖的新闻了。”</p>

  虽然从严谨性角度来说,超对称粒子的发现依旧无法完全证明威腾的M理论。</p>

  这里的‘超对称粒子’,指的只是对撞发现的这两颗而已。</p>

  但如果今后超对称粒子家族能够扩大,或者随着超对称研究的深入发现了某些更深层次的关联......</p>

  那么M理论未尝没有被证明的那一天。</p>

  一如老爱同学的相对论。</p>

  最开始的相对论,其实只解释了水星近日点进动问题。</p>

  但后来随着爱丁顿对日全食中背景恒星光线弯曲的观测、沃尔特·亚当斯对天狼星B的光谱线位移的测量等诸多实际现象的证实,相对论最终还是登上了神坛。</p>

  在今天之前。</p>

  威腾M理论最大的问题就是你既拿不出证实的证据,又拿不出证伪的证据。</p>

  以至于M理论一直被限制在了数学框架内。</p>

  眼下随着超对称粒子的发现。</p>

  M理论总算迎来了转机。</p>

  这就好比一个考古学家猜测三千万年前有着一个无比发达的超古代文明,但他却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个观点。</p>

  超对称粒子就相当于是神光棒,它的能量转换啊啥的都和现有科技截然不同。</p>

  虽然单靠这玩意儿无法完全证明那个“文明”的存在,但至少算得上一个关键性证据。</p>

  顺着这部分挖掘说不定就能找到露露耶和加坦杰厄呢。</p>

  同时更微妙的是.....</p>

  虽然超对称粒子的计算过程是科院出的力,验证过程靠的是的对撞机。</p>

  但最先察觉到数据异常的那个人,却是威腾。</p>

  某种意义上来说......</p>

  这或许就是冥冥中的天意吧。</p>

  面对潘院士的庆贺,此时已经回过神的威腾显得姿态很低:</p>

  “潘先生,你说笑了,且不说超对称粒子是否值得诺奖,光是这个发现过程,出力最大的也是贵方与。”</p>

  “所以诺奖什么的我就不奢望了,只希望接下来的复验过程能够顺利完成吧,如果能再找到几颗超对称粒子就好了。”</p>

  潘院士笑着点了点头。</p>

  威腾所说的复验与科院的这场发布会无关,而是指散会后欧美科学界对超对称粒子的复验:</p>

  虽然目前来看这两颗粒子的准信度很高,但无论是出于稳妥还是后续研究的角度,物理学界都必须要再进行一次复验。</p>

  毕竟超对称粒子在理论框架上的价值实在是太重要了。</p>

  比如它的对称机制是什么?</p>

  是否存在激发或者逃逸态?</p>

  费米子和玻色子是否在其他更深层面的规则中有所交集?</p>

  更别说双粲夸克衰变成胶子的过程,这同样是物理学界前所未有的事例。</p>

  甚至再大胆一点儿......</p>

  超对称和超引力理论是否有关联?</p>

  毕竟11维的超引力理论模型同样非常优美,丘成桐先生当初都为这个框架出过力呢。</p>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对于超对称粒子的复验都势在必行。</p>

  届时除了LHC外,Tevatron势必也将加入‘战场’。</p>

  想到这里。</p>

  潘院士不由看了眼不远处正在和卡洛·鲁比亚相谈甚欢的侯星远。</p>

  不同于以往的情况。</p>

  这次与科院达成了合作协议的二五仔,无论如何都不会...或者说不能把科院排除在复验序列外。</p>

  也就是这一次,科院可以做到实验结果上的同步,能够保证华夏物理学界在超对称这个新兴课题组中不会被排除在外。</p>

  这是以往难以想象的‘待遇’,此前很多粒子的相关实验,科院都是被孤立无视的。</p>

  例如希格斯粒子。</p>

  欧美物理学界的高校最晚在2013年6月末,就拿到了希格斯粒子的详细资料。</p>

  但华夏物理学界直到2015年8月才第一次拿到了核心数据,比欧美方面晚了整整两年——这还是开绿灯的结果,海对面原先的想法是压到17年。</p>

  当欧美高校研究到希格斯粒子与缪子磁性质的时候,兔子们还在哼哧哼哧的搞着自耦和呢。</p>

  很多时候欧美对咱们的封锁远远不止贸易那么简单,物理....或者说理科的理论方向同样也是个重灾区。</p>

  就在潘院士的思绪略微有些出神之际,威腾又说道:</p>

  “对了,潘,这次的复验过程实在是有劳你们了,我欠了你们一个大人情。”</p>

  “今后...或者说现在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你们尽管开口便是,我一定全力以赴!”</p>

  看着一脸真诚的威腾,潘院士顿时心中一喜,不过脸上还是保持着平静,主动伸出手说道:</p>

  “威腾先生,您太客气了。”</p>

  “对于未知的事物提出质疑并且寻求真相,这是任何一个物理人与物理机构都应该具备的素养,于场合无关。”</p>

  “我们绝不会以此来要求您给予某些回报,这不是我们东方的待客之道,所以还请您别说这种话了。”</p>

  潘院士的语气很坚决,这是侯星远事先就交代过他的话术,是更高层的意志。</p>

  毕竟威腾现在说到底就只是个理论物理学家,地位高是高,但短时间内还真没法给兔子带来太多有实际价值的东西。</p>

  加之科院今天收获的利益可不止一点半点儿,消化起来也需要时间。</p>

  因此与其提出某些要求,不如大气的主动把事儿说开,换取威腾的好感。</p>

  这种人情可不是科院说不用管就真可以抛之脑后的,随着超对称粒子的研究深入,威腾的这份人情只会越欠越大。</p>

  在恭贺完威腾后。</p>

  潘院士也没忘了正事,在镜头的锁定下,一步步回到了发言台。</p>

  虽然距离上次在发言台发言仅仅过去了三个多小时。</p>

  但此时潘院士的内心,全然是另外一种情绪。</p>

  他的心境从最开始的‘威腾搞事’发展到‘科院可以看戏’,接着是科院组得出成果时的‘这波要遭’。</p>

  再然后是粒子对撞报告阶段的‘这局稳了’,最终又变成了得知是超对称粒子的‘我勒个擦这场血赚’。</p>

  起起伏伏,犹如在坐过山车。</p>

  幸好......</p>

  现在尘埃落定了。</p>

  想到这里。</p>

  潘院士不由深吸一口气,再次用中文说道:</p>

  “现场的各位同行,媒体来宾,以及场外的观众朋友,大家久等了。”</p>

  “首先,我想要很荣幸的宣布一件事。”</p>

  “那就是根据的实验,我们确实在950GeV这个区间附近,找到了一颗...不,应该说两颗未被发现的粒子。”</p>

  “现在请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威腾教授,以及第一排处的诸位嘉宾,这是一次必被载入史册的计算实验!”</p>

  话音刚落。</p>

  台下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p>

  潘院士这番话一字未提科院,但处处都有科院的身影。</p>

  同时出于稳妥角度考虑,潘院士并没有直接宣布这次被发现的是超对称粒子——虽然目前的准确性高达99.9999%,但一切还是要等欧美那边复验成功再说才最为稳妥。</p>

  反正此时虽然嘴上没提,但最终分配利益的时候,谁都无法忽略科院的存在。</p>

  看着台下如同暴雨般的掌声,潘院士的情绪也上来了不少,眼眶微微有些发红。</p>>

  他不是在激动个人的荣誉得失,而是在为华夏物理学界欣喜。</p>

  今日之后。</p>

  华夏高能物理界,终于拥有了粒子领域的定义权。wap.</p>

  更关键的是.....</p>

  这是一场面向全国人民的发布会。</p>

  虽然同样是99.9999%的观众可能看不懂具体过程,但他们却可以清楚一件事:</p>

  这次发布会史无前例的成功了,在外国老们面前狠狠的秀了一波存在感。</p>

  这对于民族自信心的激励作用是空前的,这属于精神层面上最重要的收获。</p>

  甚至在潘院士的心底,还有一道小火苗在微微跳动:</p>

  有没有可能一种可能,今天...就是华夏物理学界的腾飞之始呢?</p>

  这个念头实在是有些吓人与大胆,甚至要超过了所谓的意淫范畴,以至于潘院士都只是浅触辄止。</p>

  但另一方面。</p>

  他的感性思维却一直在心中低语:</p>

  万一呢?</p>

  万一真的是这样呢?</p>

  那该多美啊......</p>

  在潘院士缥缈的目光中,现场的掌声再次归于平静。</p>

  见此情形。</p>

  潘院士便暂时将各种想法抛到了脑后。</p>

  只见他假意整理了几下面前的稿件,实则借机迅速调整好了心态,继续开口道:</p>

  “当然了,目前这两颗新粒子尚未被正式命名,相关的其他属性还需更深入的检测。”</p>

  “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科院方面也会保持与方面的联络,将相关消息各位可以关注公众号‘新手钓鱼人’,以及抖音号‘无名小扑街’。”</p>

  “而到了眼下这个阶段,我们的发布会也差不多到了终章了。”</p>

  听到潘院士这番话。</p>

  现场再次一静,直播间内的弹幕也少了一大截。</p>

  偌大的发布会主会场,只剩下了潘院士的声音在室内回荡:</p>

  “说实话,在这场发布会开始之前,我们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有同行、有媒体、也有大众舆论。”</p>

  “许多人一听说‘华夏科学院’这个主办方,就认为我们绝不可能发现暗物质。”</p>

  “但大众并不了解的是,在过去的几年间,华夏物理学界其实产出过许多优秀的成果。”</p>

  “比如王贻芳院士,比如薛其坤院士,比如罗俊院士、冯波教授等等.....”</p>

  潘院士说话之间。</p>

  镜头也转向了台下的几位华夏物理学家。</p>

  第一位被镜头锁定的是王贻芳院士,此时的他面色一如既往的严肃。</p>

  他的成就无需多言。</p>

  他的右手边则是薛其坤院士,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者。</p>

  虽然如今薛其坤院士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的位置上有些争议,很多人认为本土情怀浓厚的薛其坤院士有点“土”,和南科大追求国际化的气质不符。</p>

  但这属于人事方面的问题。</p>

  在学术成就上,他依旧是国内距离诺奖最近的一人。</p>

  接着画面再次一转,给到了他们身后一排的罗俊院士。</p>

  众所周知。</p>

  万有引力常数G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数值,它在课本上近似于6.67×10-^11N·m2/kg2。</p>

  但在微观粒子的计算中,这个数值的精度要求却极高。</p>

  可以这样说。</p>

  每次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度提升,都是一次粒子物理的革新。</p>

  从人类发现微观世界后,G在数据上的精度虽然一直在被优化,也就是可能今天是0.352,明天变成了0.351。</p>

  但在在“量级”这个概念上,G只被优化过七次。</p>

  其中最近的一次量级优化,正是出自罗俊院士之手。</p>

  他在2018年采用精密扭秤周期法测量了万有引力常数G,将目前国际上光子静止质量的上限提高了一个多数量级,两次被国际基本粒子数据组收录,至今都是国际第一。</p>

  虽然与薛其坤院士有点类似。</p>

  罗俊院士在中山大学担任校长的时候评价不佳,在卸任的时候可以说有些落寞甚至人人喊打,并且在一些校内政策上确实有所不当。</p>

  但依旧是那句话:</p>

  一个人的人事管理能力,和他的学术研究水平是无关的。</p>

  在物理贡献这块,罗俊院士依旧可以稳居华夏理论物理界前三。</p>

  接着镜头再次转动。</p>

  将冯波、徐湛、何颂等教授的身影录入到了屏幕上。</p>

  或许绝大部分观众在看到这些学者的时候都只会一扫而过。</p>

  但在目前千万级的观众量级下,势必也会有不少观众选择去搜索这些人的贡献。</p>

  然后他们就会发现一件事:</p>

  哦,原来华夏物理学界真的不是啥贡献都没有......</p>

  只要有万分之一的人这样去做,潘院士的这番话就不是白费口舌。</p>

  接着潘院士顿了顿,再次环视台下一圈,说道:</p>

  “当然了,由于信息壁垒的缘故,很多业外人士并不清楚业内的一些动态。”</p>

  “但是在今天,随着盘古粒子暗物质、随着这两颗超对称粒子的发现,我可以很骄傲的宣布.......”</p>

  “华夏物理学界如今不但有能力发现暗物质,还有能力现场计算出另外一组未知的粒子,甚至....更多!”</p>

  说完。</p>

  潘院士的目光迅速在铃木厚人、布鲁斯·阿诺尔等人的身上一扫,意有所指的道:</p>

  “所以我在此谨代表中科院,感谢一些同行给了我们一次...不,应该说两次汇报表演的机会。”</p>

  “会后我们将‘随机’挑选一些业内同行,赠送由国内知名主播黄旭东、管泽元以及知名作家大眼珠子联名书写的祝福明信片,预祝各位的家人身体健康,各家机构月月都能产出新成果,还请各位切勿推辞。”</p>

  听到潘院士的这番话。</p>

  台下的铃木厚人等人微微一怔,随后勉强扯出一丝笑容,干巴巴的拍起了掌。</p>

  徐云:“.......”</p>

  不知为何。</p>

  他的脑海中忽然响起了高秀敏老师的一句名言:</p>

  “他还得谢谢咱呢.......”</p>

  在赠送完‘福利’之后。</p>

  潘院士该说的也都说的差不多了。</p>

  其实按照正常的发布会流程,接下来还应该由侯星远上台再说些官方的客套话。</p>

  但之前由于为了验证威腾猜想是否正确,发布会已经额外多消耗了五个多小时的时间,此时都已经临近晚上七点了。</p>

  考虑到不少大老的精力乃至体力都已经消耗殆尽,科院方面便决定将侯星远的发言稿给临时删除。</p>

  因此最终进行收尾的依旧是潘院士:</p>

  “各位现场来宾,以及场外的观众朋友,现在是燕京时间晚上六点38分,发布会从开始到现在,也接近了十个小时。”</p>

  “我们华夏有句古话,叫做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眼下便差不多到了散场的时候了。”</p>

  说完潘院士顿了几秒钟,声音骤然拔高:</p>

  “我很荣幸的在此宣布,中科院暗物质成果发布会,至此正式圆满落幕!”</p>

  “接下来,请各位来宾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离开现场,我们在各自下榻的酒店安排了丰富的晚宴,比如墨西哥代表团强烈要求的特辣蓉城火锅等等......”</p>

  随着潘院士这番话的说完。</p>

  台下瞬间站起了数百位的华夏学者,用力的排着手掌。</p>

  又过了片刻。</p>

  来自各方的代表稍慢一步,也相继起身鼓起了掌。</p>

  杨老、</p>

  威腾、</p>

  希格斯、</p>

  陆朝阳、</p>

  田良伟、</p>

  徐云......</p>

  掌声经久不息。</p>

  科院发布会.....</p>

  至此落幕!</p>

  .....</p>

  注:</p>

  qq群又炸了,我QQ也被封了,你们都聊啥了啊,别人开新群是因为群员满了,我开新群是因为老群炸了.....</p>sxbiquge/read/56/56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