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十二章 盛世美景(雾)</p>
“什么?上热搜了?”</p>
听到宣传端口负责人传来的汇报,在现场指挥相关事宜的田良伟不由眉头一皱:</p>
“这才过去多久,这就具备半夜上热搜的流量了?”</p>
虽然田良伟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作为一名学院领导,互联网的事情他多少还是比较了解的。</p>
若是说有视频或者图片传出去,那他倒不会太过惊讶。</p>
毕竟现场这么多人呢,拍个照录个像太正常了。</p>
但一张图片或者视频想要从消息转换成新闻,这里需要的传播基数就很大了。</p>
要是在白天还有些可能,但在后半夜依靠零散碎片自然积累起相关热度嘛......</p>
实话实说。</p>
这概率确实不高。</p>
面对田良伟的质疑,宣传端口的负责人无奈笑了笑:</p>
“田院长,是这样的。</p>
经过我们技术部的确认,发现信息的源头出自14号楼里的一位学生。</p>
他叫做傅明,是个网络作家,在平台上拥有着一个比较大的粉丝群体。</p>
在那些粉丝的转发下,消息直接跃过了初始的碎片积累阶段,一开始就多渠道传播了。</p>
而且他在视频最后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盗取的网络素材,还特意拍摄了自己的作家后台的画面,结果把科大的课本和一卡通也截了进去。</p>
网友们由此追溯到了贴吧,正好贴吧里也有一些看热闹的学生在发帖讨论这事儿,只不过他们的传播度没那么广而已。</p>
等到两拨人一碰头,这事儿就彻底被锤死了。”</p>
随后负责人顿了顿,试探着道:·</p>
“田院,咱们要不要先把舆论端给锁住?</p>
贴吧很简单,吧主是一位老师在担任,把发帖等级拉起来就行。</p>
至于热搜可能有些麻烦,但估摸着一个小时也就差不......”</p>
没等他说完,田良伟便摆了摆手,打断了他:</p>
“别别别,控评就算了,这种事情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你一控评反倒就会让人觉得心虚了,有些事就是这样子变糟糕的。</p>
这样吧,你亲自负责一下舆论端口。</p>
正常讨论的评论不要管,那个最先爆出消息的学生也不要追责。</p>
不过要是看到有什么借机抹黑科大、带节奏的言论,就先把它处理掉,保不齐背后就有一些咱们海对面的老熟人了。”</p>
田良伟的话有些意味深长,毕竟某些事儿发生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p>
科大虽然排名上不如清北交复,但由于定位背景的问题,科大、国科大以及哈工大三所学校,在舆论上其实经常会受到一些别用有心的攻击。</p>
有些时候,被攻击的频率甚至要高于清北交复。</p>
眼下科大出了这种事,绝大多数的讨论可能没什么恶意,但必然会有一些人打算浑水摸鱼。</p>
得到了田良伟的指示,舆论端负责人当即领命:</p>
“明白,我这就去做。”</p>
带负责人离去后,田良伟转身看向宿舍楼。</p>
他正打算目光深邃的来一句‘多事之秋呐’,结果眼角忽然扫到了水管上密密麻麻的蟑螂,顿时一个激灵:</p>
“娘希匹,老子tmd密恐啊!”</p>
........</p>
考虑到田良伟已经六十多岁了,这个季节昼夜温差也比较大,外头容易感冒。</p>
因此在几位随行领导的劝阻下,田良伟先行返回了住所。</p>
徐云则与几位安保人员留在现场,值起了夜班。</p>
至于整栋宿舍楼内的学生,则在一个半小时前由一队穿戴齐全的安保人员入内,给每人套上防护服后带出了宿舍,另行安置。</p>
毕竟蟑螂们虽然进不去宿舍,但如此多蟑螂携带的病毒却是个潜在隐患,聚集起来产生的气味也相当难闻。</p>
这种环境中待上几分钟甚至个把小时也许没啥问题,但若是一整个晚上的话,保不齐就会出什么事儿。</p>
就这样。</p>
一个小时一转而逝。</p>
随着时间的推移,宿舍楼墙外的蟑螂数目肉眼可见的少了许多。</p>
楼外的地面上也逐渐出现了一些蟑螂的尸体,其中最远一只甚至落到了两百米外。</p>
与此同时。</p>
整栋14号楼也隐约散发出了一股不太好闻的气味,这是夹杂了蟑螂尸体和排泄物的味道。</p>
期间徐云一直在关注着微博和贴吧,准确的说是那个话题。</p>
眼下话题的微博热度已经窜到了第十位,仅次于当初的老牛。</p>
不出意外的话。</p>
等天色一亮,这个话题大概率会窜到前六,毕竟内容实在太猎奇了。</p>
至于能不能更高一些,则要看明天娱乐圈有没有大瓜了。</p>
接着又是一个小时过去。</p>
到了这时候,胶饵的效果已经开始了关键代次的发力。</p>>
大部分外部的蟑螂都因为脱力而落到了地上,差不多三成左右彻底没了气息,剩下的七成则仍旧在苟延残喘。</p>
半个小时后。</p>
五点三十分。</p>
地面上除了极其个别生命力顽强之辈,99%的蟑螂都彻底失去了生命迹象。</p>
与此同时,简单休息了几个小时的田良伟也返回了现场。</p>
热搜话题则突破两位,来到了第八。</p>
“小徐。”</p>
到了现场后,田良伟看了眼宿舍楼,对徐云道:</p>
“现在时间差不多了吧?”</p>
徐云点点头:</p>
“差不多到点了。”</p>
田良伟微微颔首,看向身边一人:</p>
“关处长,麻烦你了。”</p>
田良伟口中的关处长是科大安保处的负责人,同时也是一位退役的特种兵,兼任校**预备役连连长。</p>
身材高高大大,国字脸,一看就相当可靠。</p>
科大的安保体系曾经多次演练过化粪池爆炸等一系列的特殊情况,因此在科大内部的诸多模块中,安保处无疑是现今最合适的人选。</p>
十多分钟后。</p>
一个二十人的防化小队组建完毕,徐云则以顾问的名义随行‘赎罪’。</p>
随后在关处长的带领下,一行人稳步朝14号楼行进。</p>
此时的天色只有蒙蒙亮,因此有些画面只有在靠近宿舍楼时,才会显得清晰起来。</p>
其中最显眼的,无疑是四条原本洁白的下水管道:</p>
管道在四楼以上的部分还能勉强看得出白色,但四楼以下的区域,则沾染上了大量的蟑螂排泄物。</p>
远远看去,水管就跟白加黑似的。</p>
而在管道的最下端,蟑螂的尸体则堆起了一个大约40厘米高的尖锐椎体。</p>
水管方圆五米之内,地面上密密麻麻的全是蟑螂尸体或者残骸,看不到一处空隙。</p>
网络上对于蟑螂有这样一个传闻:</p>
就是当你看到有一只蟑螂的时候,你家其实已经有十几万只蟑螂了。</p>
这个观点明显是错误的,因为蟑螂是要靠近水源生存的昆虫,住宅区内水源最多的地方无外乎浴室和厨房。</p>
若是下水道处有十几万只蟑螂,下水道早就被堵的不能用了。</p>
不过在今天夜里,死在14号楼的蟑螂数量恐怕真有这么个数字。</p>
毕竟这是汇集了一个学校上万人生活用水的出口节点之一,地面下的污秽难以想象。</p>
至于整个科大校内的蟑螂数量,保守估计最少在三百万头以上——不要以为这个数字很大,三百万其实都算少了。</p>
17年金陵大学曾经根据制作了一个分解者模型,也就是蚯蚓、螨、金龟子以及蟑螂等等。</p>
其中密集型的万人区域内,蟑螂的总数便在百万以上。</p>
更别说学校这种每日有大量厨余垃圾诞生的地方了,是常规住宅区的数倍都很正常。</p>
这其实和冰山理论是一个道理,肉眼不可见的下沉部分,远远要比明面上多很多。</p>
哒哒哒——</p>
连体防化服的靴子在地面上走过,徐云一行人很快进入了宿舍楼内。</p>
只见此时此刻,一到二层的楼梯上赫然布满着一排排的蟑螂尸体。</p>
每一阶台阶之上,保守估计都有二三十只遗骸。</p>
关处长用清洁设备扫出一条路,众人就这样一进二,二升三。</p>
最后来到了四层,也就是常礼成他们所在的楼层。</p>
作为一位退伍的特种兵,关处长的能力虽然不至于像小说里的兵王那般夸张,但阅历和心理承受能力还是可以的。</p>
比如他在出国维和的那段时期,多多少少也见过点血,与穷凶极恶的歹徒对过枪。</p>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威猛的汉子,在见到四楼场景时,浑身上下硬生生起了一堆鸡皮疙瘩!</p>
只见此时此刻......</p>
四楼这条三十多米长、三米宽的过道上,赫然密密麻麻的铺着最少三厘米厚的蟑螂尸体!</p>
随后关处长等人强忍不适,一步步踏过蟑螂堆,带着众人抵达了整个事件的最中心。</p>
也就是四楼放有垃圾堆的空白地带。</p>
唔,怎么说呢。</p>
这片区域现在不应该用‘空白’二字来形容了:</p>
原先相对还比较光洁的几面墙壁上,此时密密麻麻全都沾满了蟑螂的排泄物,将整片墙壁都涂成了黑色。</p>
窗台上、垃圾桶里,整片区域哪怕是缝隙之中,都满满的插着蟑螂腿!</p>
地面上各类肢体堆成小山,隆起了数个椎体。</p>
这片十几平米的区域内,蟑螂的厚度最少都在十厘米以上,数量不知凡几!</p>
.........></p>sxbiquge/read/56/56150/ )
[[第七十二章 盛世美景(雾)</p>
“什么?上热搜了?”</p>
听到宣传端口负责人传来的汇报,在现场指挥相关事宜的田良伟不由眉头一皱:</p>
“这才过去多久,这就具备半夜上热搜的流量了?”</p>
虽然田良伟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作为一名学院领导,互联网的事情他多少还是比较了解的。</p>
若是说有视频或者图片传出去,那他倒不会太过惊讶。</p>
毕竟现场这么多人呢,拍个照录个像太正常了。</p>
但一张图片或者视频想要从消息转换成新闻,这里需要的传播基数就很大了。</p>
要是在白天还有些可能,但在后半夜依靠零散碎片自然积累起相关热度嘛......</p>
实话实说。</p>
这概率确实不高。</p>
面对田良伟的质疑,宣传端口的负责人无奈笑了笑:</p>
“田院长,是这样的。</p>
经过我们技术部的确认,发现信息的源头出自14号楼里的一位学生。</p>
他叫做傅明,是个网络作家,在平台上拥有着一个比较大的粉丝群体。</p>
在那些粉丝的转发下,消息直接跃过了初始的碎片积累阶段,一开始就多渠道传播了。</p>
而且他在视频最后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盗取的网络素材,还特意拍摄了自己的作家后台的画面,结果把科大的课本和一卡通也截了进去。</p>
网友们由此追溯到了贴吧,正好贴吧里也有一些看热闹的学生在发帖讨论这事儿,只不过他们的传播度没那么广而已。</p>
等到两拨人一碰头,这事儿就彻底被锤死了。”</p>
随后负责人顿了顿,试探着道:·</p>
“田院,咱们要不要先把舆论端给锁住?</p>
贴吧很简单,吧主是一位老师在担任,把发帖等级拉起来就行。</p>
至于热搜可能有些麻烦,但估摸着一个小时也就差不......”</p>
没等他说完,田良伟便摆了摆手,打断了他:</p>
“别别别,控评就算了,这种事情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你一控评反倒就会让人觉得心虚了,有些事就是这样子变糟糕的。</p>
这样吧,你亲自负责一下舆论端口。</p>
正常讨论的评论不要管,那个最先爆出消息的学生也不要追责。</p>
不过要是看到有什么借机抹黑科大、带节奏的言论,就先把它处理掉,保不齐背后就有一些咱们海对面的老熟人了。”</p>
田良伟的话有些意味深长,毕竟某些事儿发生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p>
科大虽然排名上不如清北交复,但由于定位背景的问题,科大、国科大以及哈工大三所学校,在舆论上其实经常会受到一些别用有心的攻击。</p>
有些时候,被攻击的频率甚至要高于清北交复。</p>
眼下科大出了这种事,绝大多数的讨论可能没什么恶意,但必然会有一些人打算浑水摸鱼。</p>
得到了田良伟的指示,舆论端负责人当即领命:</p>
“明白,我这就去做。”</p>
带负责人离去后,田良伟转身看向宿舍楼。</p>
他正打算目光深邃的来一句‘多事之秋呐’,结果眼角忽然扫到了水管上密密麻麻的蟑螂,顿时一个激灵:</p>
“娘希匹,老子tmd密恐啊!”</p>
........</p>
考虑到田良伟已经六十多岁了,这个季节昼夜温差也比较大,外头容易感冒。</p>
因此在几位随行领导的劝阻下,田良伟先行返回了住所。</p>
徐云则与几位安保人员留在现场,值起了夜班。</p>
至于整栋宿舍楼内的学生,则在一个半小时前由一队穿戴齐全的安保人员入内,给每人套上防护服后带出了宿舍,另行安置。</p>
毕竟蟑螂们虽然进不去宿舍,但如此多蟑螂携带的病毒却是个潜在隐患,聚集起来产生的气味也相当难闻。</p>
这种环境中待上几分钟甚至个把小时也许没啥问题,但若是一整个晚上的话,保不齐就会出什么事儿。</p>
就这样。</p>
一个小时一转而逝。</p>
随着时间的推移,宿舍楼墙外的蟑螂数目肉眼可见的少了许多。</p>
楼外的地面上也逐渐出现了一些蟑螂的尸体,其中最远一只甚至落到了两百米外。</p>
与此同时。</p>
整栋14号楼也隐约散发出了一股不太好闻的气味,这是夹杂了蟑螂尸体和排泄物的味道。</p>
期间徐云一直在关注着微博和贴吧,准确的说是那个话题。</p>
眼下话题的微博热度已经窜到了第十位,仅次于当初的老牛。</p>
不出意外的话。</p>
等天色一亮,这个话题大概率会窜到前六,毕竟内容实在太猎奇了。</p>
至于能不能更高一些,则要看明天娱乐圈有没有大瓜了。</p>
接着又是一个小时过去。</p>
到了这时候,胶饵的效果已经开始了关键代次的发力。</p>>
大部分外部的蟑螂都因为脱力而落到了地上,差不多三成左右彻底没了气息,剩下的七成则仍旧在苟延残喘。</p>
半个小时后。</p>
五点三十分。</p>
地面上除了极其个别生命力顽强之辈,99%的蟑螂都彻底失去了生命迹象。</p>
与此同时,简单休息了几个小时的田良伟也返回了现场。</p>
热搜话题则突破两位,来到了第八。</p>
“小徐。”</p>
到了现场后,田良伟看了眼宿舍楼,对徐云道:</p>
“现在时间差不多了吧?”</p>
徐云点点头:</p>
“差不多到点了。”</p>
田良伟微微颔首,看向身边一人:</p>
“关处长,麻烦你了。”</p>
田良伟口中的关处长是科大安保处的负责人,同时也是一位退役的特种兵,兼任校**预备役连连长。</p>
身材高高大大,国字脸,一看就相当可靠。</p>
科大的安保体系曾经多次演练过化粪池爆炸等一系列的特殊情况,因此在科大内部的诸多模块中,安保处无疑是现今最合适的人选。</p>
十多分钟后。</p>
一个二十人的防化小队组建完毕,徐云则以顾问的名义随行‘赎罪’。</p>
随后在关处长的带领下,一行人稳步朝14号楼行进。</p>
此时的天色只有蒙蒙亮,因此有些画面只有在靠近宿舍楼时,才会显得清晰起来。</p>
其中最显眼的,无疑是四条原本洁白的下水管道:</p>
管道在四楼以上的部分还能勉强看得出白色,但四楼以下的区域,则沾染上了大量的蟑螂排泄物。</p>
远远看去,水管就跟白加黑似的。</p>
而在管道的最下端,蟑螂的尸体则堆起了一个大约40厘米高的尖锐椎体。</p>
水管方圆五米之内,地面上密密麻麻的全是蟑螂尸体或者残骸,看不到一处空隙。</p>
网络上对于蟑螂有这样一个传闻:</p>
就是当你看到有一只蟑螂的时候,你家其实已经有十几万只蟑螂了。</p>
这个观点明显是错误的,因为蟑螂是要靠近水源生存的昆虫,住宅区内水源最多的地方无外乎浴室和厨房。</p>
若是下水道处有十几万只蟑螂,下水道早就被堵的不能用了。</p>
不过在今天夜里,死在14号楼的蟑螂数量恐怕真有这么个数字。</p>
毕竟这是汇集了一个学校上万人生活用水的出口节点之一,地面下的污秽难以想象。</p>
至于整个科大校内的蟑螂数量,保守估计最少在三百万头以上——不要以为这个数字很大,三百万其实都算少了。</p>
17年金陵大学曾经根据制作了一个分解者模型,也就是蚯蚓、螨、金龟子以及蟑螂等等。</p>
其中密集型的万人区域内,蟑螂的总数便在百万以上。</p>
更别说学校这种每日有大量厨余垃圾诞生的地方了,是常规住宅区的数倍都很正常。</p>
这其实和冰山理论是一个道理,肉眼不可见的下沉部分,远远要比明面上多很多。</p>
哒哒哒——</p>
连体防化服的靴子在地面上走过,徐云一行人很快进入了宿舍楼内。</p>
只见此时此刻,一到二层的楼梯上赫然布满着一排排的蟑螂尸体。</p>
每一阶台阶之上,保守估计都有二三十只遗骸。</p>
关处长用清洁设备扫出一条路,众人就这样一进二,二升三。</p>
最后来到了四层,也就是常礼成他们所在的楼层。</p>
作为一位退伍的特种兵,关处长的能力虽然不至于像小说里的兵王那般夸张,但阅历和心理承受能力还是可以的。</p>
比如他在出国维和的那段时期,多多少少也见过点血,与穷凶极恶的歹徒对过枪。</p>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威猛的汉子,在见到四楼场景时,浑身上下硬生生起了一堆鸡皮疙瘩!</p>
只见此时此刻......</p>
四楼这条三十多米长、三米宽的过道上,赫然密密麻麻的铺着最少三厘米厚的蟑螂尸体!</p>
随后关处长等人强忍不适,一步步踏过蟑螂堆,带着众人抵达了整个事件的最中心。</p>
也就是四楼放有垃圾堆的空白地带。</p>
唔,怎么说呢。</p>
这片区域现在不应该用‘空白’二字来形容了:</p>
原先相对还比较光洁的几面墙壁上,此时密密麻麻全都沾满了蟑螂的排泄物,将整片墙壁都涂成了黑色。</p>
窗台上、垃圾桶里,整片区域哪怕是缝隙之中,都满满的插着蟑螂腿!</p>
地面上各类肢体堆成小山,隆起了数个椎体。</p>
这片十几平米的区域内,蟑螂的厚度最少都在十厘米以上,数量不知凡几!</p>
.........></p>sxbiquge/read/56/56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