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天万界??”</p>
张三丰低声念道。</p>
这四个字可以虽然他之前没听说过,可是能够顾名思义。</p>
他试探问道:“佛经里有记载,说世界不唯一,有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道经里也有时空万万,宇宙无垠之说,难道你…………”</p>
洪康也不隐瞒,点头道:“洪某并无转世之法, 但另有机缘,掌握了前往一方更高等级的世界的方法。”</p>
在这儿,洪康也留了个心眼。</p>
没说自己可以一直穿梭于诸天万界。</p>
张三丰的神情微变,激动问道:“道友指的是传说中的仙界?!”</p>
修道者追求的是什么?</p>
自然是功德圆满,位列仙班啦!</p>
为此,他们研究斋醮、服药、练气等种种手段,为了这个目标一心苦修。</p>
可是,别说长生不老了,就连道行到张三丰这个境界的人, 亦是古今少有~!</p>
洪康反问道:“张真人认为仙界是什么样的?”</p>
张三丰说道:“愿闻道友高见。”</p>
洪康想了想道:“世界如水。有的是涓涓细流,有的是汪洋大海,溪流中只能生存一些鱼虾,而大海里才能容得下巨鲲。”</p>
“而所谓更高等的世界,并非一定是仙人遍地。”</p>
“但肯定能让张真人你更进一步!”</p>
“所谓浅水难养蛟龙!”</p>
“张真人道功精深,但是此方世界,终究是限制了你。”</p>
张三丰撮了撮嘴。</p>
听洪康的意思,他似乎不是第一次穿梭世界!</p>
不过,张三丰终究没问出口。</p>
他忽然说到了庞青羊身上。</p>
“这就是道友不愿接受那位姑娘的缘由?!”</p>
“那位姑娘气度清华,剑意逼人,且对你一片痴情,道友……真的不曾动心?!”</p>
洪康转头看着夕阳渐渐淡去。</p>
“身份上她是我的义妹,可实际上,她在我眼里就像是女儿一般。”</p>
“毕竟, 我又不是真的年少慕艾的年纪~!”</p>
“几个弟弟妹妹里, 她的武道天赋最好!所以, 从小我花在她身上的心思就更多一点,也难免对她更偏爱一些。”</p>
“或许是这种偏爱, 让她误以为成了男女间的眷恋。”</p>
洪康不知想到了什么,忍不住轻笑出声。</p>
“张真人,你别看她剑道高深,对于男女间的事情,嗬嗬…………”</p>
“她曾说,她这辈子就算找,也只会找能打得过她的人!你听听这话………”</p>
张三丰亦是露出笑意。</p>
洪康说道:“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此方世界,能配得上她的人的确少之又少。哪怕是王公贵族,百年之后,不还是一抔黄土!”</p>
“等她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认识了更多的天骄,或许,能找到她真正的归宿。”</p>
张三丰相信洪康说的话。</p>
因为他能感受到洪康言语里的真实。</p>
或者说,他是根据洪康的精神波动来判断的。</p>
只是,他看到庞青羊这姑娘,不免想到了两百多年前的那道鹅黄身影。</p>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终身误!</p>
自此,那道身影便不再明慧潇洒了~!</p>
而自己,手握那对铁罗汉,远远地守着那道鹅黄身影,从一个小小和尚,守到了白发老道。</p>
“情与貌,略相似啊……!”</p>>
谷顮 ………………</p>
洪康问道:“何谓“玄关一窍”?”</p>
有关“玄关一窍”的记载不少,而且名字也有很多。</p>
但是大都说法不明,如雾中观花;更有的两者说法完全相悖,如今有张三丰这位真高士愿意传授,洪康自是欣喜。</p>
要是自己去钻研,不知要耗费几多时间!?</p>
就像是针锋上打一筋斗,电光中立一注脚。</p>
张三丰答道:“玄关者,万象咸寂,一念不成,忽而有感、感无不通,忽而有觉、觉无不照,此际是玄关也。”</p>
“然则玄关之在人,如石中之火,电中之光,顷刻不见,难以捉摸。”</p>
“此窍也,乃真心、真性、真精、真神、真气之所自出,而玄关者为之机括耳。”</p>
“所谓的“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便是如此啦~!”</p>
“故而,能开辟“玄关一窍”,即得证先天妙境!!”</p>
“那会儿,便可时时与天地相呼应,源源不断的吸纳天地精气,补足己身。”</p>
洪康一震。</p>
他先前就觉得“玄关一窍”无比重要,可从张三丰嘴里得知其妙用后,才知道其重要性。</p>
若能源源不断的纳天地精气于己身,自己开辟穴窍的速度不得大大加快!!</p>
洪康诚恳地朝张三丰拱手拜谢,行了半师之礼。</p>
“还请张真人教我。”</p>
向比自己懂得多的人求教,并不丢人。</p>
张三丰说道:“此窍乃是“通天之窍”,执己不是,离己也不是,谁知一点元阳,明明洒洒在己身玄中高处,隐藏于不内不外之密处,内外一气牵连。”</p>
洪康若有所思。</p>
张三丰的声音逐渐变得空旷幽远:“入定之时,有先天祖气自虚无中来,悬于目前如明月当空。”</p>
“片刻,只觉混沌一片,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p>
洪康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所学</p>
张三丰的这段话和《道德经》第十四篇暗暗契合。</p>
其言曰: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p>
张三丰的声音继续:“至此,不知所以,不知有象,只觉先天祖气忽的变亮,竟是犹如太阳炙热悬空,先天祖气仿似大鼓相吸,而老道的身躯意识亦是犹如鼓棒相迎。”</p>
“至此,鼓棒相合而如同棒击鼓,速度愈来愈快。”</p>
“在冥冥中,突然脑中一开,身心俱震……”</p>
“老道只觉得头脑仿似爆开,径通周身,关窍齐开,骨节如断,酸软如绵,通体光明,只闻得千钟雷呜,万道霞光,灵明内外,琳琅满空,雷轰电击,撼通乾坤。</p>
“全身轻快安乐无比,周身酥软麻木,有瞬间施化之感,”</p>
“身心一片光明朗彻之感,心神豁然洞开,通身洞彻,横无涯际,好似天塌地陷,却又不知有山有水,不知有天地人我…………”</p>
洪康惊问道:“竟有如此异象?!”</p>
张三丰说道:“那时,老道只觉得眼前茫茫金光无涯无际,突然间不知我是谁?不知我的身体在哪里?呼吸仿佛已经停止,周身的关窍好像又都能呼吸,身心内外一片光明,身体已经融入太虚…………”</p>
“这些异象,皆在通玄关后可验。然,亦是说不尽的,随人根器,各现殊胜。”</p>
“根器不足,蹉跎一生,也无缘“玄关一窍”,最后或许会落得半信半疑之态。更有甚者,以为是道人故作玄虚,哄骗世人。”</p>
洪康说道:“此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须自己信得过方真。不然就是外道了!”</p>
张三丰叹道:“道友所言正是。”</p>
“所以人身造化同天地也。”</p>
他起身长立,对天仰望。</p>
“谁能醒悟人人有个“通天窍”,人人有味长生药,”</p>
“人人有个炼丹炉,人人有个上天梯,”</p>
“人人有个人不识呐………”</p>
</p>sxbiquge/read/57/57742/ )
“诸天万界??”</p>
张三丰低声念道。</p>
这四个字可以虽然他之前没听说过,可是能够顾名思义。</p>
他试探问道:“佛经里有记载,说世界不唯一,有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道经里也有时空万万,宇宙无垠之说,难道你…………”</p>
洪康也不隐瞒,点头道:“洪某并无转世之法, 但另有机缘,掌握了前往一方更高等级的世界的方法。”</p>
在这儿,洪康也留了个心眼。</p>
没说自己可以一直穿梭于诸天万界。</p>
张三丰的神情微变,激动问道:“道友指的是传说中的仙界?!”</p>
修道者追求的是什么?</p>
自然是功德圆满,位列仙班啦!</p>
为此,他们研究斋醮、服药、练气等种种手段,为了这个目标一心苦修。</p>
可是,别说长生不老了,就连道行到张三丰这个境界的人, 亦是古今少有~!</p>
洪康反问道:“张真人认为仙界是什么样的?”</p>
张三丰说道:“愿闻道友高见。”</p>
洪康想了想道:“世界如水。有的是涓涓细流,有的是汪洋大海,溪流中只能生存一些鱼虾,而大海里才能容得下巨鲲。”</p>
“而所谓更高等的世界,并非一定是仙人遍地。”</p>
“但肯定能让张真人你更进一步!”</p>
“所谓浅水难养蛟龙!”</p>
“张真人道功精深,但是此方世界,终究是限制了你。”</p>
张三丰撮了撮嘴。</p>
听洪康的意思,他似乎不是第一次穿梭世界!</p>
不过,张三丰终究没问出口。</p>
他忽然说到了庞青羊身上。</p>
“这就是道友不愿接受那位姑娘的缘由?!”</p>
“那位姑娘气度清华,剑意逼人,且对你一片痴情,道友……真的不曾动心?!”</p>
洪康转头看着夕阳渐渐淡去。</p>
“身份上她是我的义妹,可实际上,她在我眼里就像是女儿一般。”</p>
“毕竟, 我又不是真的年少慕艾的年纪~!”</p>
“几个弟弟妹妹里, 她的武道天赋最好!所以, 从小我花在她身上的心思就更多一点,也难免对她更偏爱一些。”</p>
“或许是这种偏爱, 让她误以为成了男女间的眷恋。”</p>
洪康不知想到了什么,忍不住轻笑出声。</p>
“张真人,你别看她剑道高深,对于男女间的事情,嗬嗬…………”</p>
“她曾说,她这辈子就算找,也只会找能打得过她的人!你听听这话………”</p>
张三丰亦是露出笑意。</p>
洪康说道:“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此方世界,能配得上她的人的确少之又少。哪怕是王公贵族,百年之后,不还是一抔黄土!”</p>
“等她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认识了更多的天骄,或许,能找到她真正的归宿。”</p>
张三丰相信洪康说的话。</p>
因为他能感受到洪康言语里的真实。</p>
或者说,他是根据洪康的精神波动来判断的。</p>
只是,他看到庞青羊这姑娘,不免想到了两百多年前的那道鹅黄身影。</p>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终身误!</p>
自此,那道身影便不再明慧潇洒了~!</p>
而自己,手握那对铁罗汉,远远地守着那道鹅黄身影,从一个小小和尚,守到了白发老道。</p>
“情与貌,略相似啊……!”</p>>
谷顮 ………………</p>
洪康问道:“何谓“玄关一窍”?”</p>
有关“玄关一窍”的记载不少,而且名字也有很多。</p>
但是大都说法不明,如雾中观花;更有的两者说法完全相悖,如今有张三丰这位真高士愿意传授,洪康自是欣喜。</p>
要是自己去钻研,不知要耗费几多时间!?</p>
就像是针锋上打一筋斗,电光中立一注脚。</p>
张三丰答道:“玄关者,万象咸寂,一念不成,忽而有感、感无不通,忽而有觉、觉无不照,此际是玄关也。”</p>
“然则玄关之在人,如石中之火,电中之光,顷刻不见,难以捉摸。”</p>
“此窍也,乃真心、真性、真精、真神、真气之所自出,而玄关者为之机括耳。”</p>
“所谓的“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便是如此啦~!”</p>
“故而,能开辟“玄关一窍”,即得证先天妙境!!”</p>
“那会儿,便可时时与天地相呼应,源源不断的吸纳天地精气,补足己身。”</p>
洪康一震。</p>
他先前就觉得“玄关一窍”无比重要,可从张三丰嘴里得知其妙用后,才知道其重要性。</p>
若能源源不断的纳天地精气于己身,自己开辟穴窍的速度不得大大加快!!</p>
洪康诚恳地朝张三丰拱手拜谢,行了半师之礼。</p>
“还请张真人教我。”</p>
向比自己懂得多的人求教,并不丢人。</p>
张三丰说道:“此窍乃是“通天之窍”,执己不是,离己也不是,谁知一点元阳,明明洒洒在己身玄中高处,隐藏于不内不外之密处,内外一气牵连。”</p>
洪康若有所思。</p>
张三丰的声音逐渐变得空旷幽远:“入定之时,有先天祖气自虚无中来,悬于目前如明月当空。”</p>
“片刻,只觉混沌一片,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p>
洪康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所学</p>
张三丰的这段话和《道德经》第十四篇暗暗契合。</p>
其言曰: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p>
张三丰的声音继续:“至此,不知所以,不知有象,只觉先天祖气忽的变亮,竟是犹如太阳炙热悬空,先天祖气仿似大鼓相吸,而老道的身躯意识亦是犹如鼓棒相迎。”</p>
“至此,鼓棒相合而如同棒击鼓,速度愈来愈快。”</p>
“在冥冥中,突然脑中一开,身心俱震……”</p>
“老道只觉得头脑仿似爆开,径通周身,关窍齐开,骨节如断,酸软如绵,通体光明,只闻得千钟雷呜,万道霞光,灵明内外,琳琅满空,雷轰电击,撼通乾坤。</p>
“全身轻快安乐无比,周身酥软麻木,有瞬间施化之感,”</p>
“身心一片光明朗彻之感,心神豁然洞开,通身洞彻,横无涯际,好似天塌地陷,却又不知有山有水,不知有天地人我…………”</p>
洪康惊问道:“竟有如此异象?!”</p>
张三丰说道:“那时,老道只觉得眼前茫茫金光无涯无际,突然间不知我是谁?不知我的身体在哪里?呼吸仿佛已经停止,周身的关窍好像又都能呼吸,身心内外一片光明,身体已经融入太虚…………”</p>
“这些异象,皆在通玄关后可验。然,亦是说不尽的,随人根器,各现殊胜。”</p>
“根器不足,蹉跎一生,也无缘“玄关一窍”,最后或许会落得半信半疑之态。更有甚者,以为是道人故作玄虚,哄骗世人。”</p>
洪康说道:“此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须自己信得过方真。不然就是外道了!”</p>
张三丰叹道:“道友所言正是。”</p>
“所以人身造化同天地也。”</p>
他起身长立,对天仰望。</p>
“谁能醒悟人人有个“通天窍”,人人有味长生药,”</p>
“人人有个炼丹炉,人人有个上天梯,”</p>
“人人有个人不识呐………”</p>
</p>sxbiquge/read/57/577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