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进入【化劲】之前,主要是习练各种拳术兵械。</p>
抛开招数、战斗能力不讲,本质上各人武者都是在进行两方面的修炼。</p>
【易骨】和【易筋】。</p>
所谓【易骨】者:练之以筑基壮体,使骨体坚如铁石,而形式气质,威严壮似泰山;</p>
而【易筋】者:练之已腾其膜,以长其筋。</p>
有俗语说:“筋长力大”。其劲纵横联络,生长而无穷也。</p>
这两样功夫,是在真正的让人体变得更健康,更强大。</p>
至于各种拳术刀法,在洪康看来只是护道之术。</p>
但是,这两样功夫在过去也是一个门派真正的的好东西,非嫡传弟子不可传授。</p>
寻常弟子,最多学几手拳法套路,这真东西是想都别想。</p>
就算是嫡传弟子,做师父的也不会把所有关隘一下子倾囊相授。</p>
总是要慢慢考验品性为人,若其脾性始终如一,方得面授机宜。</p>
要么,就是靠自己天资悟性,自己领悟其中关隘。</p>
不过,这种天才,是少之又少!</p>
而第三步功夫,便是【易髓】。</p>
便是洪康如今在琢磨的层次。</p>
拳经记载说:“所谓【易髓】者,练之以清虚起内,以轻松其体,内中清虚之象,神气运用,圆活无滞,身体动转,其轻如羽。”</p>
简单来说,这一步功夫,不是在锤炼筋骨肌肉了,而是在清理内腑。</p>
而清理内腑也只是初始阶段,高深阶段是要能强壮骨髓。</p>
清理好内腑,使吸入气息清新自然,五脏六腑不积攒杂质,就可以使各系统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p>
比如说肺部的换气、肝脏的解毒、肠道的消化等!</p>
内脏健康了,人不会得病,这才是拳术养生的真谛!</p>
但是这一步极少人能做到。</p>
至于更深层次的骨髓,那就更关键了!</p>
骨髓有造血能力。</p>
更强壮的骨髓能生成更鲜活的血液,当全身老血经过新陈代谢被替换完,人的体质能进一步的提高。</p>
或许寿命都会得到一定的延长。</p>
不过,后一句是洪康自己的猜测。</p>
但也不是没有依据的。</p>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了,人是很难活到自己的理论寿命极限的。</p>
因为在几十年的日子里,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人的身体遭到的各种病菌的侵害,都会一点一点的损伤人的生命力。</p>
而古时候那些修道有成的高人,像是钟离权、吕洞宾、白玉蟾、张三丰等等,关于他们的记载里,见过的人都说他们是鹤发童颜。</p>
也就是虽然头发花白,但是皮肤紧致如婴儿。</p>
而婴儿还有什么特点呢?</p>
那就是双瞳如剪水,清澈明亮;而不是老人的目光浑浊,黯淡无光。</p>
以前,洪康没觉得这是真的,只认为这是一个夸张的形容词。</p>
但现在自己练上了武术,而且火候儿到了一定高度了,自然忍不住猜测这些记载的真实与否!!</p>
假的就不用说了。</p>
如果是真的呢,究竟该如何修炼呢?</p>
到了这个时候,身边的人已经没人能给洪康帮助了,他们的境界还没洪康高呢!!</p>>
洪康只能选择,向拳经里寻找。</p>
但拳经里有真有假,须得仔细分辨。</p>
说一千道一万,还得洪康自己亲自去试。</p>
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p>
洪康看着那一堆拳谱自语道:“这是【形意门】的《虎豹雷音注述》;这是【武当派】的《钓蟾功》,里面好像有记载《大蟾气》;这是【八极拳】的秘传擤气录,里面有记录《哼哈二气详解》;这是《大洪拳》中的【翻浪劲】……”</p>
“这么多本,先看哪本呢?”</p>
洪康有点陷入了“烦恼”。</p>
若是让以前的人知道,那绝对会按捺不住内心嫉妒或是贪婪。前来杀人夺宝。</p>
这放在以前,那都是一个门派的根基啊!!</p>
就算是现在,大家都提倡交流,但也没这么多的练髓秘本,放这儿让人选啊!</p>
有些小拳种由于发源时间不长,本门里还没出现过化劲宗师,那是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记录。</p>
“算了,从上往下看吧!现在又不赶时间。”</p>
洪康拿起了最上面的那一本,《虎豹雷音注述》。</p>
找了个藤椅,悠悠地翻阅着。</p>
一翻开,洪康就沉了进去。</p>
这个年代没有互联网,不是信息大爆炸的前世,没那么多的书籍随便浏览。</p>
所以,洪康养成了一个好习惯。</p>
看书的时候是慢条斯理,专注于其中。</p>
“《虎豹雷音法》不是用来打架的,而是用来发声长功夫的。”</p>
这本书里开篇明旨。</p>
洪康读到这一句,眼前一亮。</p>
再接着往下看去,心思沉浸下去。</p>
不知不觉,日头就西斜了。</p>
微黄的阳光洒在院子里,花草都被染上了一层金妆,看起来格外美好。</p>
……</p>
一连近一个月,洪康都在研究总结各门各派的练髓特点。</p>
除了日常处理一下【黑水集团】的工作,洪康是一门心思扑在功夫上。</p>
简直比他刚学拳的时候还要着迷。</p>
最后,他发现所有的练髓窍门,归根到底就是一个东西——声音。</p>
无论是《虎豹雷音法》的模拟滚滚雷音;还是《大蟾气》的过海底上脊椎,撑命门入玄关;亦或是佛门的念咒,那些和尚念着“阿弥陀佛”敲着木鱼……</p>
都是在【声音】上下功夫。</p>
区别无非是锻炼的身体部位有所差异。</p>
但究其本质,是相同的。</p>
洪康总结了一下,当武者练拳练到一定程度,骨骼筋肉都已爽利坚实,此时功夫要向身内走,就是要沁进五脏六腑。</p>
但这一步很难,就要用“发声”来接引一下,声音由内向外,劲力由外向内,里应外合一下,功夫方能成就。</p>
因为内腑柔软,骨髓深藏,不能像以前练功那样,只能依靠声音来牵引。</p>
“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它们的共性,结合一下各种法门的优点?”洪康自语道,“嗯?应该是可行的,不过得小心琢磨。毕竟是内腑,要是一个不慎伤了,养伤都得养好久!!”</p>
唰!</p>
忽然,脑子里有灵光闪过。</p>
洪康回忆起了一些事儿……</p>sxbiquge/read/57/57742/ )
在进入【化劲】之前,主要是习练各种拳术兵械。</p>
抛开招数、战斗能力不讲,本质上各人武者都是在进行两方面的修炼。</p>
【易骨】和【易筋】。</p>
所谓【易骨】者:练之以筑基壮体,使骨体坚如铁石,而形式气质,威严壮似泰山;</p>
而【易筋】者:练之已腾其膜,以长其筋。</p>
有俗语说:“筋长力大”。其劲纵横联络,生长而无穷也。</p>
这两样功夫,是在真正的让人体变得更健康,更强大。</p>
至于各种拳术刀法,在洪康看来只是护道之术。</p>
但是,这两样功夫在过去也是一个门派真正的的好东西,非嫡传弟子不可传授。</p>
寻常弟子,最多学几手拳法套路,这真东西是想都别想。</p>
就算是嫡传弟子,做师父的也不会把所有关隘一下子倾囊相授。</p>
总是要慢慢考验品性为人,若其脾性始终如一,方得面授机宜。</p>
要么,就是靠自己天资悟性,自己领悟其中关隘。</p>
不过,这种天才,是少之又少!</p>
而第三步功夫,便是【易髓】。</p>
便是洪康如今在琢磨的层次。</p>
拳经记载说:“所谓【易髓】者,练之以清虚起内,以轻松其体,内中清虚之象,神气运用,圆活无滞,身体动转,其轻如羽。”</p>
简单来说,这一步功夫,不是在锤炼筋骨肌肉了,而是在清理内腑。</p>
而清理内腑也只是初始阶段,高深阶段是要能强壮骨髓。</p>
清理好内腑,使吸入气息清新自然,五脏六腑不积攒杂质,就可以使各系统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p>
比如说肺部的换气、肝脏的解毒、肠道的消化等!</p>
内脏健康了,人不会得病,这才是拳术养生的真谛!</p>
但是这一步极少人能做到。</p>
至于更深层次的骨髓,那就更关键了!</p>
骨髓有造血能力。</p>
更强壮的骨髓能生成更鲜活的血液,当全身老血经过新陈代谢被替换完,人的体质能进一步的提高。</p>
或许寿命都会得到一定的延长。</p>
不过,后一句是洪康自己的猜测。</p>
但也不是没有依据的。</p>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了,人是很难活到自己的理论寿命极限的。</p>
因为在几十年的日子里,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人的身体遭到的各种病菌的侵害,都会一点一点的损伤人的生命力。</p>
而古时候那些修道有成的高人,像是钟离权、吕洞宾、白玉蟾、张三丰等等,关于他们的记载里,见过的人都说他们是鹤发童颜。</p>
也就是虽然头发花白,但是皮肤紧致如婴儿。</p>
而婴儿还有什么特点呢?</p>
那就是双瞳如剪水,清澈明亮;而不是老人的目光浑浊,黯淡无光。</p>
以前,洪康没觉得这是真的,只认为这是一个夸张的形容词。</p>
但现在自己练上了武术,而且火候儿到了一定高度了,自然忍不住猜测这些记载的真实与否!!</p>
假的就不用说了。</p>
如果是真的呢,究竟该如何修炼呢?</p>
到了这个时候,身边的人已经没人能给洪康帮助了,他们的境界还没洪康高呢!!</p>>
洪康只能选择,向拳经里寻找。</p>
但拳经里有真有假,须得仔细分辨。</p>
说一千道一万,还得洪康自己亲自去试。</p>
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p>
洪康看着那一堆拳谱自语道:“这是【形意门】的《虎豹雷音注述》;这是【武当派】的《钓蟾功》,里面好像有记载《大蟾气》;这是【八极拳】的秘传擤气录,里面有记录《哼哈二气详解》;这是《大洪拳》中的【翻浪劲】……”</p>
“这么多本,先看哪本呢?”</p>
洪康有点陷入了“烦恼”。</p>
若是让以前的人知道,那绝对会按捺不住内心嫉妒或是贪婪。前来杀人夺宝。</p>
这放在以前,那都是一个门派的根基啊!!</p>
就算是现在,大家都提倡交流,但也没这么多的练髓秘本,放这儿让人选啊!</p>
有些小拳种由于发源时间不长,本门里还没出现过化劲宗师,那是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记录。</p>
“算了,从上往下看吧!现在又不赶时间。”</p>
洪康拿起了最上面的那一本,《虎豹雷音注述》。</p>
找了个藤椅,悠悠地翻阅着。</p>
一翻开,洪康就沉了进去。</p>
这个年代没有互联网,不是信息大爆炸的前世,没那么多的书籍随便浏览。</p>
所以,洪康养成了一个好习惯。</p>
看书的时候是慢条斯理,专注于其中。</p>
“《虎豹雷音法》不是用来打架的,而是用来发声长功夫的。”</p>
这本书里开篇明旨。</p>
洪康读到这一句,眼前一亮。</p>
再接着往下看去,心思沉浸下去。</p>
不知不觉,日头就西斜了。</p>
微黄的阳光洒在院子里,花草都被染上了一层金妆,看起来格外美好。</p>
……</p>
一连近一个月,洪康都在研究总结各门各派的练髓特点。</p>
除了日常处理一下【黑水集团】的工作,洪康是一门心思扑在功夫上。</p>
简直比他刚学拳的时候还要着迷。</p>
最后,他发现所有的练髓窍门,归根到底就是一个东西——声音。</p>
无论是《虎豹雷音法》的模拟滚滚雷音;还是《大蟾气》的过海底上脊椎,撑命门入玄关;亦或是佛门的念咒,那些和尚念着“阿弥陀佛”敲着木鱼……</p>
都是在【声音】上下功夫。</p>
区别无非是锻炼的身体部位有所差异。</p>
但究其本质,是相同的。</p>
洪康总结了一下,当武者练拳练到一定程度,骨骼筋肉都已爽利坚实,此时功夫要向身内走,就是要沁进五脏六腑。</p>
但这一步很难,就要用“发声”来接引一下,声音由内向外,劲力由外向内,里应外合一下,功夫方能成就。</p>
因为内腑柔软,骨髓深藏,不能像以前练功那样,只能依靠声音来牵引。</p>
“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它们的共性,结合一下各种法门的优点?”洪康自语道,“嗯?应该是可行的,不过得小心琢磨。毕竟是内腑,要是一个不慎伤了,养伤都得养好久!!”</p>
唰!</p>
忽然,脑子里有灵光闪过。</p>
洪康回忆起了一些事儿……</p>sxbiquge/read/57/577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