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华当天下午与蔡鹤卿、刘玉芳和陈琪美他们告别之后,划着小船回到了西埠头村家中。</p>
他把珍藏在大立柜里的陶罐抱出来打开,把装满的水倒掉,取出所有珍珠,用金丝绒布仔细擦干。</p>
准备包裹时,还是把最大的那颗珍珠之王留下来,心里还是有点不舍。</p>
这颗珍珠之王留下来,其他的都变现成银元。</p>
决定之后,他用相同方式将那颗珍珠之王保存于陶罐中,还是用沸水存放。</p>
其余共有四十余颗用绒布包裹好,准备在后天带到绍兴城,去拜见陈琪美的二叔陈宗玉。</p>
但愿能卖个合理的价位。</p>
傍晚时分,陈天华还是在土根精品水产摊位上,跟吴老三他们碰上了头。</p>
“从明天开始你们三个人一组,再找可靠的三个人,先计有六个人分成二个组,清晨野钓青壳虾,傍晚野钓草鱼、螺蛳青。”</p>
“钓杆工具我早已给你们准备好了,钓虾由我大姐亭姐和小妹幼娟指导,野钓鱼则在下午我开始亲自培训,后天一早我要进城一趟,你们自行操作。”</p>
对于陈天华的安排,林根他们没任何意见,说好明天五更天在瓜子湖南岸碰面。</p>
因为那里离林根和吴老三家近。</p>
“少当家的,人手我们已落实有十几个,年龄从十八岁至三十岁都有,都是本村的知根知底,身强力壮,会点木工、泥瓦工。”</p>
吴老三负责招人,他大概介绍一番。</p>
“若先安排来三个的话,就我家小五,加上林强和林军两兄弟如何?”吴老三看了林根一眼,向陈天华请示。</p>
林强和林军是林根的二个兄弟,也是陈天华的嫡亲表哥,人方面当然是可靠的。</p>
“行…没问题,叫他们过来先学做起来,另外,阿华你们也去租二条划船来吧,有船作业起来就方便了,租金我来出。”</p>
说着,从衣兜里摸出二块银元交给阿华。</p>
“好…”三人齐口同声地答应后,就分头行动。</p>
……</p>
翌日卯时</p>
吴老三、林根等六个男人在瓜子湖的南岸,跟陈天华姐妹仨碰面了。</p>
双方寒暄几句之后,就进入实质的临阵观摩,现场讲解,陈天华和亭娟等都是手把手传授。</p>
可怜这些大男人,那粗糙的手指,串个红蚯蚓很费劲,摘个虾更是笨拙,时不时地被倒钩刺给划破……</p>
首场野钓下来,个个弄得是满头大汗,手指还伤痕累累。</p>
关键是收成不理想,林根和吴老三二组相加,共二十支钓杆的成绩,竟还没有亭娟姐妹俩原来的高。</p>
绝大部分虾,在摘落下时被他们的粗壮大手,捏成死虾啦。</p>
首次作业成绩不理想完全可以理解。</p>
在整个作业完成之后,陈天华现场进行了点评。</p>
他除了要求大家多练串蚯蚓,摘虾这些基本动作需要多练之外,强调放钓和起杆的节奏,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p>
尤其是指出:摘虾时要轻摘轻捏,绝不能捏成死虾,一旦成了死虾,卖相难看不说,价钱一落千丈。</p>
这活看似简单,但很细腻,实际上是个妥妥的技术活。</p>
下午开始到傍晚的野钓草鱼,陈天华讲解了地点水域的选择,以及诱饵谷糠撒泼的时间间隙,尤其强调鱼上钩后的跟踪、拉放,以及最后收取的要点,并现场指导。</p>
有了早晨钓虾的教训,吴老三他们这六人,这次都学得非常认真。</p>
讲解完了,让每个人都实践一边、感受一下。</p>
……</p>
旧历十月初六,清晨</p>
立冬过后的第三天,天老爷正经八百地揭开了入冬的面纱。</p>
从双栖乡到绍兴府城的运河湖面上,一片静谧,薄雾弥漫在空中,使得远处景色若隐若现,寒风吹过预示出行人需要保暖。</p>
陈天华五更天划着小船就出发了。</p>
天气寒冷,尤其是清早五更天,有点过冬的感觉,许多人出门都穿上了棉衣。</p>
他穿上母亲和大姐共同给他编织的一件毛线衣,外披着一件厚麻布做的长袖衫。</p>
毛绒线是鸦片战争之后,由国外传入清朝国内,双栖乡镇的杂货店里,就只有上次陈天华上门大闹,买毛巾牙膏那家才有得卖。</p>
那个杂货店伙计现在见到陈天华,完全是毕恭毕敬,一口一个陈公子。</p>
但凡店里到了时髦或时尚物品,他总是第一时间告诉陈天华。</p>
因为这家伙完全是时髦的代名词。</p>
这种毛绒线到货,就是一个礼拜前那个伙计告诉他的。</p>
毛绒线这是个好东西啊,时下清末人们过冬,不是皮袄皮袍,就是棉袄棉袍,尤其是棉袄,棉花没怎么压实,小孩子们穿在身上臃肿像是个圆球。</p>
成年人穿在身上,肥肥大大的同样显得臃肿不堪,做事十分不便。</p>
陈天华像个大阔老,把杂货店里的几斤毛绒线全给买了,那伙计笑得合不拢嘴。</p>
这家推广毛绒线的上海洋行,专门印刷有宣传单页配货出单,上面是几种简单的编织毛衣裤的针法要诀。</p>
陈天华在竹林子里现削带磨弄了二根竹针,按照图解和文字在边上讲解,母亲和亭娟在边上试。</p>
母亲和亭娟平时里做衣织布编麻绳等,手很巧,编织毛衣很快掌握,还自己琢磨要诀。</p>
几天功夫,除了给陈天华编了一件毛衣,亭娟给母亲编织了一套,连衣带裤。</p>
这次,陈天华准备到了绍兴城里,多买几斤毛绒线回家,家里每人都穿上轻便的毛衣毛裤。</p>
小船也已装上乌蓬,两头挂有挡风的帘布,就像一条乌蓬船,船仓内铺有草席,上面可以放置干货,也可以人坐在上面歇息。</p>
镜明学堂就在府河边上,从西埠头村走水路非常便捷,约四十里路程。</p>
一条空船,一个小时就到了。</p>
陈天华到时,学堂里早操刚结束,还没开始早课呢。</p>
“哎哟华之老弟啊,你咋这么早就来了呢,你不知道商店一般要到晌午,也就是上午十点钟才开门的吗?”</p>
陈琪美见陈天华大清早就跑到学堂,惊愕道。</p>
“五更起床我都习惯了,英士兄,不知你二叔可否到了绍兴?”陈天华拱了拱手,有点不好意思说道。</p>
商店商场十点以后开门,这个习俗百余年之后世,照样沿用着呢,他岂会不知。</p>
<!--17K::--></p>sxbiquge/read/57/57916/ )
他把珍藏在大立柜里的陶罐抱出来打开,把装满的水倒掉,取出所有珍珠,用金丝绒布仔细擦干。</p>
准备包裹时,还是把最大的那颗珍珠之王留下来,心里还是有点不舍。</p>
这颗珍珠之王留下来,其他的都变现成银元。</p>
决定之后,他用相同方式将那颗珍珠之王保存于陶罐中,还是用沸水存放。</p>
其余共有四十余颗用绒布包裹好,准备在后天带到绍兴城,去拜见陈琪美的二叔陈宗玉。</p>
但愿能卖个合理的价位。</p>
傍晚时分,陈天华还是在土根精品水产摊位上,跟吴老三他们碰上了头。</p>
“从明天开始你们三个人一组,再找可靠的三个人,先计有六个人分成二个组,清晨野钓青壳虾,傍晚野钓草鱼、螺蛳青。”</p>
“钓杆工具我早已给你们准备好了,钓虾由我大姐亭姐和小妹幼娟指导,野钓鱼则在下午我开始亲自培训,后天一早我要进城一趟,你们自行操作。”</p>
对于陈天华的安排,林根他们没任何意见,说好明天五更天在瓜子湖南岸碰面。</p>
因为那里离林根和吴老三家近。</p>
“少当家的,人手我们已落实有十几个,年龄从十八岁至三十岁都有,都是本村的知根知底,身强力壮,会点木工、泥瓦工。”</p>
吴老三负责招人,他大概介绍一番。</p>
“若先安排来三个的话,就我家小五,加上林强和林军两兄弟如何?”吴老三看了林根一眼,向陈天华请示。</p>
林强和林军是林根的二个兄弟,也是陈天华的嫡亲表哥,人方面当然是可靠的。</p>
“行…没问题,叫他们过来先学做起来,另外,阿华你们也去租二条划船来吧,有船作业起来就方便了,租金我来出。”</p>
说着,从衣兜里摸出二块银元交给阿华。</p>
“好…”三人齐口同声地答应后,就分头行动。</p>
……</p>
翌日卯时</p>
吴老三、林根等六个男人在瓜子湖的南岸,跟陈天华姐妹仨碰面了。</p>
双方寒暄几句之后,就进入实质的临阵观摩,现场讲解,陈天华和亭娟等都是手把手传授。</p>
可怜这些大男人,那粗糙的手指,串个红蚯蚓很费劲,摘个虾更是笨拙,时不时地被倒钩刺给划破……</p>
首场野钓下来,个个弄得是满头大汗,手指还伤痕累累。</p>
关键是收成不理想,林根和吴老三二组相加,共二十支钓杆的成绩,竟还没有亭娟姐妹俩原来的高。</p>
绝大部分虾,在摘落下时被他们的粗壮大手,捏成死虾啦。</p>
首次作业成绩不理想完全可以理解。</p>
在整个作业完成之后,陈天华现场进行了点评。</p>
他除了要求大家多练串蚯蚓,摘虾这些基本动作需要多练之外,强调放钓和起杆的节奏,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p>
尤其是指出:摘虾时要轻摘轻捏,绝不能捏成死虾,一旦成了死虾,卖相难看不说,价钱一落千丈。</p>
这活看似简单,但很细腻,实际上是个妥妥的技术活。</p>
下午开始到傍晚的野钓草鱼,陈天华讲解了地点水域的选择,以及诱饵谷糠撒泼的时间间隙,尤其强调鱼上钩后的跟踪、拉放,以及最后收取的要点,并现场指导。</p>
有了早晨钓虾的教训,吴老三他们这六人,这次都学得非常认真。</p>
讲解完了,让每个人都实践一边、感受一下。</p>
……</p>
旧历十月初六,清晨</p>
立冬过后的第三天,天老爷正经八百地揭开了入冬的面纱。</p>
从双栖乡到绍兴府城的运河湖面上,一片静谧,薄雾弥漫在空中,使得远处景色若隐若现,寒风吹过预示出行人需要保暖。</p>
陈天华五更天划着小船就出发了。</p>
天气寒冷,尤其是清早五更天,有点过冬的感觉,许多人出门都穿上了棉衣。</p>
他穿上母亲和大姐共同给他编织的一件毛线衣,外披着一件厚麻布做的长袖衫。</p>
毛绒线是鸦片战争之后,由国外传入清朝国内,双栖乡镇的杂货店里,就只有上次陈天华上门大闹,买毛巾牙膏那家才有得卖。</p>
那个杂货店伙计现在见到陈天华,完全是毕恭毕敬,一口一个陈公子。</p>
但凡店里到了时髦或时尚物品,他总是第一时间告诉陈天华。</p>
因为这家伙完全是时髦的代名词。</p>
这种毛绒线到货,就是一个礼拜前那个伙计告诉他的。</p>
毛绒线这是个好东西啊,时下清末人们过冬,不是皮袄皮袍,就是棉袄棉袍,尤其是棉袄,棉花没怎么压实,小孩子们穿在身上臃肿像是个圆球。</p>
成年人穿在身上,肥肥大大的同样显得臃肿不堪,做事十分不便。</p>
陈天华像个大阔老,把杂货店里的几斤毛绒线全给买了,那伙计笑得合不拢嘴。</p>
这家推广毛绒线的上海洋行,专门印刷有宣传单页配货出单,上面是几种简单的编织毛衣裤的针法要诀。</p>
陈天华在竹林子里现削带磨弄了二根竹针,按照图解和文字在边上讲解,母亲和亭娟在边上试。</p>
母亲和亭娟平时里做衣织布编麻绳等,手很巧,编织毛衣很快掌握,还自己琢磨要诀。</p>
几天功夫,除了给陈天华编了一件毛衣,亭娟给母亲编织了一套,连衣带裤。</p>
这次,陈天华准备到了绍兴城里,多买几斤毛绒线回家,家里每人都穿上轻便的毛衣毛裤。</p>
小船也已装上乌蓬,两头挂有挡风的帘布,就像一条乌蓬船,船仓内铺有草席,上面可以放置干货,也可以人坐在上面歇息。</p>
镜明学堂就在府河边上,从西埠头村走水路非常便捷,约四十里路程。</p>
一条空船,一个小时就到了。</p>
陈天华到时,学堂里早操刚结束,还没开始早课呢。</p>
“哎哟华之老弟啊,你咋这么早就来了呢,你不知道商店一般要到晌午,也就是上午十点钟才开门的吗?”</p>
陈琪美见陈天华大清早就跑到学堂,惊愕道。</p>
“五更起床我都习惯了,英士兄,不知你二叔可否到了绍兴?”陈天华拱了拱手,有点不好意思说道。</p>
商店商场十点以后开门,这个习俗百余年之后世,照样沿用着呢,他岂会不知。</p>
<!--17K::--></p>sxbiquge/read/57/57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