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p>
刘文静和李靖相继看完长安发来的诏书,喜不自胜,互道了一声“恭喜”。</p>
李靖瞥了眼诏书,突然说道:“这么大的喜事,不应该只有我们知晓,应该分享给我们的‘朋友’才对。”</p>
说完,将诏书递给一旁的亲兵:“把这份诏书送去给屈突通,让他也高兴高兴。”</p>
刘文静听了,不禁笑道:“恐怕他高兴不起来。”</p>
当屈突通看到这份诏书的时候,如遭雷劈,劈了个里焦外黑,耳朵里轰轰地响。</p>
长安失守,关中被李渊控制,他还有什么脸面去见皇帝?</p>
他对不起陛下......</p>
桑显和见屈突通一副如遭重创的模样,心中狐疑,捡起了掉在地上的诏书。</p>
看完诏书,桑显和的神色相对于屈突通来说很是平淡,显然他早已料到了这种结果。</p>
“大将军,关中已然沦陷,既然李渊尊奉代王即位,匡扶隋室,不如我们投降吧。”</p>
屈突通凌厉目光一扫。</p>
桑显和瑟缩了一下,数息过后,又硬着头皮说:“大将军,我们连潼关都打不下,更何况长安现在落入了李渊手中,更是重兵把守,我们没希望的。”</p>
“就算没希望,我们也不能投降。”屈突通的态度很坚决。</p>
桑显和继续劝:“李渊尊奉的还是隋朝,陛下名义上只是成了太上皇,我们此时投降并不是背叛朝廷.....”</p>
“呵呵。”屈突通发出一声嗤笑:“不过又是一个司马昭罢了。”</p>
桑显和被噎,一时之间说不出反驳的话。</p>
“不必多说,就算只剩最后一人,我也不会投降。”屈突通下达命令:“传令下去,一个时辰后,大军开拔回河东。”</p>
亲兵立刻去传军令。</p>
“大将军这是想干什么?”桑显和问道。</p>
屈突通走回书案后面,开始收拾东西:“既然长安救不了,那就保住河东,阻挡李渊东进。”</p>
------</p>
一个时辰后,刘文静接到消息,与李靖商量:“屈突通大军离开了,看样子应该是回河东了,我们要不要去追?”</p>
李靖有点犹豫:“唐公让我们镇守潼关,若是我们离开,万一其他义军趁虚而入怎么办?”</p>
刘文静皱起了眉头:“攻打河东的长孙顺德和刘弘基原本就只有五万人,打到现在都没有把河东攻下,士兵损耗也不少。</p>
“如今屈突通率援军回河东,必然对长孙顺德他们施行两面夹击,他们危矣。”</p>
可是潼关兵力不足啊,李靖很为难。</p>
这时,常何快步进来,对他们说:“司马,将军,秦国公率大军到了城外。”</p>
刘文静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秦国公是谁,随即兴奋地往外走:“走,我们出城迎迎二郎。”</p>
几人到了城外,见礼过后,李世民问道:“屈突通人呢?”</p>
刘文静回道:“两刻钟前,屈突通退兵了,看样子是回河东了。”</p>
李世民一听,连忙说道:“肇仁,你留下来镇守潼关,我现在去追屈突通,药师,你带上玄甲军随后跟上。”</p>
肇仁是刘文静的字,药师是李靖的字。</p>
李靖立刻去召集潼关城内的玄甲军,李世民则率领大军先行。</p>
-------</p>
后方士兵急匆匆地追上屈突通,禀道:“大将军,后方有追兵。”</p>
屈突通大惊,当即下令:“暂停前行。”</p>
而后跳下马,趴在地上倾听,土地震动,马蹄声浩荡,看来人数不少。</p>
这时,负责勘察的斥候慌慌张张跑来:“大将军,是李渊的军队,初步估计有一万多人。”</p>
屈突通想了想,对桑显和说:“我留一万人给你,你留下来拖住他们,其他人跟我回去支援河东。”</p>
桑显和不同意:“大将军,对方才一万多人,我们还有三万人,就算与他们对上,胜算也很大。”</p>
“不行。”屈突通摇了摇头:“河东形势严峻,我必须马上赶回去。”</p>
说完,屈突通留下一万人马给桑显和,自己带着其他人加快速度前往河东。</p>
望着绝尘而去的屈突通,桑显和有点失望。</p>
部将觑了眼桑显和,小心翼翼地问:“我们现在该怎么办?”</p>
桑显和吐出一口浊气,沉着脸道:“摆阵。”</p>
很快,李世民的大军就与桑显和的军队相遇了。</p>
王庾有点兴奋:“哦~有人拦路。”</p>
李世民瞟了她一眼,举起右手就要下达攻击的命令,却被对面的场景惊了一下。</p>
只见站在最前面的桑显和将手中兵器一扔,高声喊道:“我等愿归附大丞相,效忠大丞相。”</p>
话音刚落,他身后排列整齐的隋军士兵们各个都扔了兵器,齐声喊道:“我等愿归附大丞相,效忠大丞相。”</p>
王庾:“......”</p>
这么大的阵仗,她还以为要攻击他们,却没想到是投降。</p>
身后传来大全兴奋的声音:“真好,不用打仗了。”</p>
义军将士见到这一幕,各个都很惊喜。</p>
刚追上来的李靖和四百多名玄甲军将士很惊愕,这些人攻打潼关,久攻不下的时候没想着投降,怎么这会儿见到李世民反而投降了呢?</p>
难道是摄于李世民的军威?</p>
李靖在对面人群中搜索,终于找到了原因:“秦国公,屈突通跑了,还带走了两万人马。”</p>
李世民坐在马上,目光往对面逡巡了一遍,而后对李靖说:“不着急,先把这些人收编了。”</p>
等到他们收编了桑显和的军队,一路追到了河东城外,刚好看见屈突通的军队进了城。</p>
李世民当即下令:“砍伐树木,造攻城器械。”</p>
长孙顺德和刘弘基走了过来:“见过秦国公。”</p>
他们已经见过诏书,知晓众人都升了官职。</p>
“这些日子,你们辛苦了,接下来就交给我吧。”</p>
李世民说完,目光扫视了他们身后的人马,“看来河东城是块硬骨头,你们牺牲了不少人啊。”</p>
长孙顺德叹道:“是啊,攻了一个多月都没攻下。最不幸的是,孙华阵亡了。”</p>
孙华阵亡的事,李渊早就收到了奏报,李世民也知晓此事。</p>
此时再提起孙华,李世民不免感到惋惜,毕竟孙华曾经是关中最强的义军首领,是个人才。</p>
这么年轻就牺牲了,不免让人唏嘘。</p>
众人沉默了一阵,李世民对长孙顺德说:“你找个熟悉地形的人,带我去观察一下周围的地形。”</p>
“我也去......”</p>
</p>sxbiquge/read/0/151/ )
刘文静和李靖相继看完长安发来的诏书,喜不自胜,互道了一声“恭喜”。</p>
李靖瞥了眼诏书,突然说道:“这么大的喜事,不应该只有我们知晓,应该分享给我们的‘朋友’才对。”</p>
说完,将诏书递给一旁的亲兵:“把这份诏书送去给屈突通,让他也高兴高兴。”</p>
刘文静听了,不禁笑道:“恐怕他高兴不起来。”</p>
当屈突通看到这份诏书的时候,如遭雷劈,劈了个里焦外黑,耳朵里轰轰地响。</p>
长安失守,关中被李渊控制,他还有什么脸面去见皇帝?</p>
他对不起陛下......</p>
桑显和见屈突通一副如遭重创的模样,心中狐疑,捡起了掉在地上的诏书。</p>
看完诏书,桑显和的神色相对于屈突通来说很是平淡,显然他早已料到了这种结果。</p>
“大将军,关中已然沦陷,既然李渊尊奉代王即位,匡扶隋室,不如我们投降吧。”</p>
屈突通凌厉目光一扫。</p>
桑显和瑟缩了一下,数息过后,又硬着头皮说:“大将军,我们连潼关都打不下,更何况长安现在落入了李渊手中,更是重兵把守,我们没希望的。”</p>
“就算没希望,我们也不能投降。”屈突通的态度很坚决。</p>
桑显和继续劝:“李渊尊奉的还是隋朝,陛下名义上只是成了太上皇,我们此时投降并不是背叛朝廷.....”</p>
“呵呵。”屈突通发出一声嗤笑:“不过又是一个司马昭罢了。”</p>
桑显和被噎,一时之间说不出反驳的话。</p>
“不必多说,就算只剩最后一人,我也不会投降。”屈突通下达命令:“传令下去,一个时辰后,大军开拔回河东。”</p>
亲兵立刻去传军令。</p>
“大将军这是想干什么?”桑显和问道。</p>
屈突通走回书案后面,开始收拾东西:“既然长安救不了,那就保住河东,阻挡李渊东进。”</p>
------</p>
一个时辰后,刘文静接到消息,与李靖商量:“屈突通大军离开了,看样子应该是回河东了,我们要不要去追?”</p>
李靖有点犹豫:“唐公让我们镇守潼关,若是我们离开,万一其他义军趁虚而入怎么办?”</p>
刘文静皱起了眉头:“攻打河东的长孙顺德和刘弘基原本就只有五万人,打到现在都没有把河东攻下,士兵损耗也不少。</p>
“如今屈突通率援军回河东,必然对长孙顺德他们施行两面夹击,他们危矣。”</p>
可是潼关兵力不足啊,李靖很为难。</p>
这时,常何快步进来,对他们说:“司马,将军,秦国公率大军到了城外。”</p>
刘文静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秦国公是谁,随即兴奋地往外走:“走,我们出城迎迎二郎。”</p>
几人到了城外,见礼过后,李世民问道:“屈突通人呢?”</p>
刘文静回道:“两刻钟前,屈突通退兵了,看样子是回河东了。”</p>
李世民一听,连忙说道:“肇仁,你留下来镇守潼关,我现在去追屈突通,药师,你带上玄甲军随后跟上。”</p>
肇仁是刘文静的字,药师是李靖的字。</p>
李靖立刻去召集潼关城内的玄甲军,李世民则率领大军先行。</p>
-------</p>
后方士兵急匆匆地追上屈突通,禀道:“大将军,后方有追兵。”</p>
屈突通大惊,当即下令:“暂停前行。”</p>
而后跳下马,趴在地上倾听,土地震动,马蹄声浩荡,看来人数不少。</p>
这时,负责勘察的斥候慌慌张张跑来:“大将军,是李渊的军队,初步估计有一万多人。”</p>
屈突通想了想,对桑显和说:“我留一万人给你,你留下来拖住他们,其他人跟我回去支援河东。”</p>
桑显和不同意:“大将军,对方才一万多人,我们还有三万人,就算与他们对上,胜算也很大。”</p>
“不行。”屈突通摇了摇头:“河东形势严峻,我必须马上赶回去。”</p>
说完,屈突通留下一万人马给桑显和,自己带着其他人加快速度前往河东。</p>
望着绝尘而去的屈突通,桑显和有点失望。</p>
部将觑了眼桑显和,小心翼翼地问:“我们现在该怎么办?”</p>
桑显和吐出一口浊气,沉着脸道:“摆阵。”</p>
很快,李世民的大军就与桑显和的军队相遇了。</p>
王庾有点兴奋:“哦~有人拦路。”</p>
李世民瞟了她一眼,举起右手就要下达攻击的命令,却被对面的场景惊了一下。</p>
只见站在最前面的桑显和将手中兵器一扔,高声喊道:“我等愿归附大丞相,效忠大丞相。”</p>
话音刚落,他身后排列整齐的隋军士兵们各个都扔了兵器,齐声喊道:“我等愿归附大丞相,效忠大丞相。”</p>
王庾:“......”</p>
这么大的阵仗,她还以为要攻击他们,却没想到是投降。</p>
身后传来大全兴奋的声音:“真好,不用打仗了。”</p>
义军将士见到这一幕,各个都很惊喜。</p>
刚追上来的李靖和四百多名玄甲军将士很惊愕,这些人攻打潼关,久攻不下的时候没想着投降,怎么这会儿见到李世民反而投降了呢?</p>
难道是摄于李世民的军威?</p>
李靖在对面人群中搜索,终于找到了原因:“秦国公,屈突通跑了,还带走了两万人马。”</p>
李世民坐在马上,目光往对面逡巡了一遍,而后对李靖说:“不着急,先把这些人收编了。”</p>
等到他们收编了桑显和的军队,一路追到了河东城外,刚好看见屈突通的军队进了城。</p>
李世民当即下令:“砍伐树木,造攻城器械。”</p>
长孙顺德和刘弘基走了过来:“见过秦国公。”</p>
他们已经见过诏书,知晓众人都升了官职。</p>
“这些日子,你们辛苦了,接下来就交给我吧。”</p>
李世民说完,目光扫视了他们身后的人马,“看来河东城是块硬骨头,你们牺牲了不少人啊。”</p>
长孙顺德叹道:“是啊,攻了一个多月都没攻下。最不幸的是,孙华阵亡了。”</p>
孙华阵亡的事,李渊早就收到了奏报,李世民也知晓此事。</p>
此时再提起孙华,李世民不免感到惋惜,毕竟孙华曾经是关中最强的义军首领,是个人才。</p>
这么年轻就牺牲了,不免让人唏嘘。</p>
众人沉默了一阵,李世民对长孙顺德说:“你找个熟悉地形的人,带我去观察一下周围的地形。”</p>
“我也去......”</p>
</p>sxbiquge/read/0/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