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城内,屈突通和尧君素在等突袭消息。</p>
“咚咚.....”</p>
听到脚步声,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扫了过去。</p>
报信的小兵呼吸一窒,脚步顿住。</p>
尧君素心情急切,喝道:“还愣着干什么?是不是有消息?”</p>
“.....有.....有。”小兵顶着巨大的压力上前回道:“启禀大将军,我军夜袭敌营,全军覆没。”</p>
厅中一片死寂。</p>
小兵小心翼翼地抬头觑了一眼站在他左前方的尧君素,目光刚触及尧君素铁青的脸,立刻就垂下了头。</p>
张口欲说话,就见左前方的靴尖换了个方向,耳边响起了尧君素的声音。</p>
“我就说吧,应该多派些人去,叛军三万,去突袭怎么也应该派遣一万精兵去吧?”尧君素语气中皆是不忿。</p>
屈突通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既然是突袭,就不在兵多,贵在兵精。”</p>
尧君素反驳:“可若是多派些精兵,说不定此刻已经重创叛军,我们也能趁势剿杀他们。”</p>
“人多反而不好调度,我认为五千精兵去突袭,机动灵活,成功的机会更大。”</p>
“更大?呵呵,你看看,全军覆没了。”尧君素反唇相讥。</p>
“......”</p>
屈突通被噎,争吵戛然而止。</p>
小兵终于找到机会,小心翼翼地说:“我刚才说错了,不是全军覆没,是主将被杀,其他人弃械投降了。”</p>
尧君素:“......”</p>
屈突通:“.......”</p>
两人眼刀子同时射向小兵:“不早说?”</p>
“.....您没给我说话的机会啊。”小兵一边解释,一边不着痕迹地往后退。</p>
尧君素气急,对左右说:“把他拉下去,打十军棍。”</p>
两名侍卫立刻去拉小兵,小兵只觉得委屈,却不敢多言。</p>
屈突通没看小兵,只对尧君素说:“你看吧,要是听你的,此刻我们就损失了一万精兵,还好只派了五千人。”</p>
尧君素:“......”</p>
“嘭!”</p>
尧君素气得狠拍桌子:“他耶耶的,干脆全军出动,杀他个片甲不留。”</p>
屈突通凉凉开口:“你就不怕他们出了城,全军投降?”</p>
尧君素:“......”</p>
“他们敢?谁若投降,我就杀了谁。”尧君素抄起茶杯就摔在地上。</p>
众人望着地上粉碎的茶杯,大气不敢出。</p>
屈突通扫视了一圈那些垂着头沉默的将领们,心中不禁叹了口气,“你敢试吗?”</p>
闻言,尧君素神色一滞,他想起了那日桑显和劝降的情景,当桑显和喊出那句“早日投降,早日回关中与家人团聚”的话,士兵们就动摇了。</p>
又想起刚才的消息,那些士兵出了城就好像鱼儿进入河里,欢快地投降了。</p>
虽说他们的兵力是敌军的两倍,但他不敢冒险。</p>
万一士兵们出了城都投降了,他们还拿什么防守河东,阻止敌军东进?</p>
不,他不能冒险。</p>
尧君素默默地坐回原位。</p>
屈突通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你们放心,虽然我们剿灭不了叛军,但只要我们坚守一日,叛军就一日进不了河东。</p>
“坚守河东城,挡住叛军东进侵犯东都,这是我们唯一能为朝廷为陛下所做的事了。”</p>
说到这里,屈突通突然起身,扫视众人,语重心长地说:“诸位忠肝义胆,是国之栋梁,陛下对我们寄予了厚望。</p>
“我们没能保住长安,已经辜负了陛下一次,万不可再辜负陛下,辜负朝廷。”</p>
众人心中一凛,纷纷起身表明立场:“大将军请放心,我等必不会辜负朝廷,辜负陛下。”</p>
屈突通继续说道:“我与诸位共事多年,诸位的为人,我信得过,还请诸位约束好底下的人。</p>
“若有人欲投降叛军,斩立决。”</p>
“是。”众人齐声应诺。</p>
看见众人的态度,屈突通很满意:“你们放心,我已想到办法,绝不会让叛军进入河东城一步。”</p>
尧君素好奇问道:“敢问大将军有何良策?”</p>
屈突通:“只要我们不开城门,叛军就奈何不了我们,拖个三五个月,叛军自然离去。”</p>
众人点头,纷纷表示赞同。</p>
如今城内还有充足的粮食,坚持个一年半载应该没有问题。</p>
这时,有将领提出疑问:“听说叛军这几日正在造一种厉害的攻城器械,叫床弩,比绞车弩的威力更大。</p>
“其射出来的弩箭比长枪还要粗壮,箭头射入城墙,箭杆留在外面,士兵们可以借助箭杆攀城而上。</p>
“这样的攻城器械,我们毫无办法。</p>
“再说,威力这么强大,若是叛军对着城门射击,我们又该怎么应对?”</p>
议事厅再一次陷入了死寂。</p>
虽然没见过,但很多人都听说过这种新的攻城器械,威力很大,目前还没有能抵挡的办法。</p>
沉默了一会儿,有人小声说道:“我听说他们有一支骑兵,配备的武器是诸葛连弩。”</p>
众人大为震恐,张大着嘴,说不出话来。</p>
“要不,我们还是投降吧?”坐在末尾的一名小将提议道。</p>
尧君素虎目一瞪,立即下令:“来人啊,把他拉出去斩了。”</p>
守在门口的士兵没动,看向了屈突通。</p>
尧君素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哈着腰对屈突通说:“此人意欲扰乱军心,且有投降叛军之心,不可姑息,请大将军严惩,以振军心。”</p>
屈突通平日里很欣赏刚正不阿的尧君素,两人关系还算要好。</p>
于是,屈突通没有追究他越权之罪,而是吩咐士兵:“拉下去砍了。”</p>
那小将连忙跪地求饶:“大将军,我只是提个建议,并无投降之心啊,求大将军开恩....”</p>
可惜,屈突通并没有听他解释,挥挥手,士兵们就将他带下去了。</p>
刚发生集体投降的事件,这个时候正需要重振军心,此人撞上来,恰好就给了屈突通杀一儆百的理由。</p>
其他人神色凝重,小心翼翼地坐着,不敢轻易言语,怕触及大将军的霉头。</p>
“各位不必紧张,有什么话,咱们畅所欲言。”</p>
屈突通微微一笑,想要缓解一下沉重的气氛。</p>
可惜,众人听见“畅所欲言”四个字,更加不敢开口了。</p>
半天没有人说话,屈突通有点尴尬。</p>
好在,这个时候,有人缓解了他的尴尬。</p>
只见尧君素站了起来,对众人说:“河东城的城墙很厚,就算他们要攻城,一时半会也没那么容易。</p>
“城门虽然裹上了铁皮,但叛军的床弩既然能射进城墙,说不定也能射穿铁皮。</p>
“再者,若是叛军着重攻击一点,未必不能射穿城门,这一点,我们不能不防。”</p>
屈突通听他分析得头头是道,心知他必定有了主意,便问:“你有何良策?”</p>
</p>sxbiquge/read/0/151/ )
“咚咚.....”</p>
听到脚步声,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扫了过去。</p>
报信的小兵呼吸一窒,脚步顿住。</p>
尧君素心情急切,喝道:“还愣着干什么?是不是有消息?”</p>
“.....有.....有。”小兵顶着巨大的压力上前回道:“启禀大将军,我军夜袭敌营,全军覆没。”</p>
厅中一片死寂。</p>
小兵小心翼翼地抬头觑了一眼站在他左前方的尧君素,目光刚触及尧君素铁青的脸,立刻就垂下了头。</p>
张口欲说话,就见左前方的靴尖换了个方向,耳边响起了尧君素的声音。</p>
“我就说吧,应该多派些人去,叛军三万,去突袭怎么也应该派遣一万精兵去吧?”尧君素语气中皆是不忿。</p>
屈突通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既然是突袭,就不在兵多,贵在兵精。”</p>
尧君素反驳:“可若是多派些精兵,说不定此刻已经重创叛军,我们也能趁势剿杀他们。”</p>
“人多反而不好调度,我认为五千精兵去突袭,机动灵活,成功的机会更大。”</p>
“更大?呵呵,你看看,全军覆没了。”尧君素反唇相讥。</p>
“......”</p>
屈突通被噎,争吵戛然而止。</p>
小兵终于找到机会,小心翼翼地说:“我刚才说错了,不是全军覆没,是主将被杀,其他人弃械投降了。”</p>
尧君素:“......”</p>
屈突通:“.......”</p>
两人眼刀子同时射向小兵:“不早说?”</p>
“.....您没给我说话的机会啊。”小兵一边解释,一边不着痕迹地往后退。</p>
尧君素气急,对左右说:“把他拉下去,打十军棍。”</p>
两名侍卫立刻去拉小兵,小兵只觉得委屈,却不敢多言。</p>
屈突通没看小兵,只对尧君素说:“你看吧,要是听你的,此刻我们就损失了一万精兵,还好只派了五千人。”</p>
尧君素:“......”</p>
“嘭!”</p>
尧君素气得狠拍桌子:“他耶耶的,干脆全军出动,杀他个片甲不留。”</p>
屈突通凉凉开口:“你就不怕他们出了城,全军投降?”</p>
尧君素:“......”</p>
“他们敢?谁若投降,我就杀了谁。”尧君素抄起茶杯就摔在地上。</p>
众人望着地上粉碎的茶杯,大气不敢出。</p>
屈突通扫视了一圈那些垂着头沉默的将领们,心中不禁叹了口气,“你敢试吗?”</p>
闻言,尧君素神色一滞,他想起了那日桑显和劝降的情景,当桑显和喊出那句“早日投降,早日回关中与家人团聚”的话,士兵们就动摇了。</p>
又想起刚才的消息,那些士兵出了城就好像鱼儿进入河里,欢快地投降了。</p>
虽说他们的兵力是敌军的两倍,但他不敢冒险。</p>
万一士兵们出了城都投降了,他们还拿什么防守河东,阻止敌军东进?</p>
不,他不能冒险。</p>
尧君素默默地坐回原位。</p>
屈突通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你们放心,虽然我们剿灭不了叛军,但只要我们坚守一日,叛军就一日进不了河东。</p>
“坚守河东城,挡住叛军东进侵犯东都,这是我们唯一能为朝廷为陛下所做的事了。”</p>
说到这里,屈突通突然起身,扫视众人,语重心长地说:“诸位忠肝义胆,是国之栋梁,陛下对我们寄予了厚望。</p>
“我们没能保住长安,已经辜负了陛下一次,万不可再辜负陛下,辜负朝廷。”</p>
众人心中一凛,纷纷起身表明立场:“大将军请放心,我等必不会辜负朝廷,辜负陛下。”</p>
屈突通继续说道:“我与诸位共事多年,诸位的为人,我信得过,还请诸位约束好底下的人。</p>
“若有人欲投降叛军,斩立决。”</p>
“是。”众人齐声应诺。</p>
看见众人的态度,屈突通很满意:“你们放心,我已想到办法,绝不会让叛军进入河东城一步。”</p>
尧君素好奇问道:“敢问大将军有何良策?”</p>
屈突通:“只要我们不开城门,叛军就奈何不了我们,拖个三五个月,叛军自然离去。”</p>
众人点头,纷纷表示赞同。</p>
如今城内还有充足的粮食,坚持个一年半载应该没有问题。</p>
这时,有将领提出疑问:“听说叛军这几日正在造一种厉害的攻城器械,叫床弩,比绞车弩的威力更大。</p>
“其射出来的弩箭比长枪还要粗壮,箭头射入城墙,箭杆留在外面,士兵们可以借助箭杆攀城而上。</p>
“这样的攻城器械,我们毫无办法。</p>
“再说,威力这么强大,若是叛军对着城门射击,我们又该怎么应对?”</p>
议事厅再一次陷入了死寂。</p>
虽然没见过,但很多人都听说过这种新的攻城器械,威力很大,目前还没有能抵挡的办法。</p>
沉默了一会儿,有人小声说道:“我听说他们有一支骑兵,配备的武器是诸葛连弩。”</p>
众人大为震恐,张大着嘴,说不出话来。</p>
“要不,我们还是投降吧?”坐在末尾的一名小将提议道。</p>
尧君素虎目一瞪,立即下令:“来人啊,把他拉出去斩了。”</p>
守在门口的士兵没动,看向了屈突通。</p>
尧君素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哈着腰对屈突通说:“此人意欲扰乱军心,且有投降叛军之心,不可姑息,请大将军严惩,以振军心。”</p>
屈突通平日里很欣赏刚正不阿的尧君素,两人关系还算要好。</p>
于是,屈突通没有追究他越权之罪,而是吩咐士兵:“拉下去砍了。”</p>
那小将连忙跪地求饶:“大将军,我只是提个建议,并无投降之心啊,求大将军开恩....”</p>
可惜,屈突通并没有听他解释,挥挥手,士兵们就将他带下去了。</p>
刚发生集体投降的事件,这个时候正需要重振军心,此人撞上来,恰好就给了屈突通杀一儆百的理由。</p>
其他人神色凝重,小心翼翼地坐着,不敢轻易言语,怕触及大将军的霉头。</p>
“各位不必紧张,有什么话,咱们畅所欲言。”</p>
屈突通微微一笑,想要缓解一下沉重的气氛。</p>
可惜,众人听见“畅所欲言”四个字,更加不敢开口了。</p>
半天没有人说话,屈突通有点尴尬。</p>
好在,这个时候,有人缓解了他的尴尬。</p>
只见尧君素站了起来,对众人说:“河东城的城墙很厚,就算他们要攻城,一时半会也没那么容易。</p>
“城门虽然裹上了铁皮,但叛军的床弩既然能射进城墙,说不定也能射穿铁皮。</p>
“再者,若是叛军着重攻击一点,未必不能射穿城门,这一点,我们不能不防。”</p>
屈突通听他分析得头头是道,心知他必定有了主意,便问:“你有何良策?”</p>
</p>sxbiquge/read/0/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