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女相 第34章 迂回打探

小说:大唐第一女相 作者:晢晢 更新时间:2021-03-11 02:25:45 源网站:新笔趣阁
  自己挖的坑,怎么破?</p>

  王庾在脑中急速搜寻答案,有了,她一本正经地对秦琼说道:“兄长,是这样的。</p>

  “我阿娘姓王,她是王家九代单传的血脉,传到她这一代就是个女娃,没办法,为了不让王家断了香火,就只能把我写进王家族谱中,延续香火。</p>

  “阿耶当时也同意了,所以我叫王庾,不叫秦庾。”</p>

  这样说总行了吧?反正秦琼的父亲已经去世了,随她怎么编,只要不太过分就行。</p>

  王庾偷偷地去瞄秦琼的脸色,见他神情严肃,眉心拧成了旋儿,心中咯噔一下,不会非要给她改姓吧?</p>

  “既然阿耶都同意了,我这个做兄长的也无话可说,走,跟我回去。”秦琼上前去拉王庾。</p>

  王庾侧身躲过,心中惊恐,面上天真茫然:“回哪儿啊?我就住在这里,我回哪儿去?”</p>

  唉,小孩子真是麻烦。</p>

  秦琼按下心中的烦躁,耐心解释道:“唐公给我和罗士信安排了住处,你是我兄弟,当然是跟着我住了。”</p>

  “不要。”</p>

  看王庾一脸抗拒的神色,秦琼很不理解,目光逐渐变得怀疑。</p>

  恰在这时,李世民出现了。</p>

  “突厥人刚打了一场败仗,心有不甘,定会卷土重来,平日里我们男人要忙着操练,巡防,哪有功夫来照顾小孩子。</p>

  “叔宝,就让王庾在我府上继续住着吧。</p>

  “她才六岁,正是需要照料的时候,你一个大男人也不会照顾小孩子,她住在这里,好歹长孙氏能照顾她。”</p>

  秦琼客气地说道:“这样诸多不便,恐麻烦贵府。”</p>

  “不麻烦。”李世民热情豪爽地说道:“她冰雪聪明,活泼机灵,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她,何况,阿耶还给她安排了任务。”</p>

  “任务?”秦琼惊道:“什么任务?”</p>

  小小年纪就接任务,这个唐国公府是狼窝吗?</p>

  王庾也疑惑地看向了李世民,什么任务?她怎么不知道?</p>

  “从今日开始,阿耶要教她读书,她课业繁重,进进出出也不方便,所以还是住在我府上比较方便。”李世民说。</p>

  读书?</p>

  是背书还差不多。</p>

  王庾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连连点头:“对对对,我要读书,不方便住外面。”</p>

  秦琼本来有很多话想跟王庾说,但看现在这个情况,只好把话咽进了肚里,对李世民抱拳:“如此,就有劳二郎了。”</p>

  “不必客气。”</p>

  “那我等就先告辞了。”</p>

  秦琼等人纷纷向李世民告辞。</p>

  出了唐国公府,唐俭对秦琼说:“秦兄和罗兄刚来晋阳,对晋阳还不熟悉,不如我带二位到处走走吧。”</p>

  “行,有劳唐兄。”</p>

  ......</p>

  “所谓一见钟情都是见色起意,这句话也是你师父教你的?”</p>

  李世民坐下,似笑非笑地看向王庾。</p>

  王庾心中一紧,这小子什么时候来的,怎么连这句话都听见了?</p>

  她淡然地在他对面坐下,点点头:“额...他老人家有时候说话...很精辟。”</p>

  有个虚无缥缈的师父也挺好的,没事就可以拿出来背锅。</p>

  这什么师父,乱七八糟的都教给孩子,李世民猜想王庾的这个世外高人师父定是个披着道袍的“流氓”。</p>

  李世民一边拿起茶夹子夹住茶饼放到火上烘烤,一边漫不经心地问王庾:“你那天用来杀人的那把刀是从哪里来的?我从未见过这么精巧稀奇的刀。”</p>

  闻言,王庾心中起了警惕,但眼睛不由自主地看向茶饼,好香哦,“...额,那是我妈...阿娘给我的生辰礼物。”</p>

  “这样说来,你阿娘姓王,你阿耶姓秦咯?”李世民翻了翻茶饼。</p>

  香气四溢,王庾被吸引得身体前倾,去吸那好闻的茶香:“当然不是,我阿耶姓王,我是王家人,我不是秦琼的兄弟,我说那些话都是骗他的。”</p>

  你当然不是秦琼的兄弟,你可是女娃。</p>

  李世民将烤好的茶放到纸囊中存储,保持茶的香气不会散失,“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向秦琼言明真相?”</p>

  说到这里,李世民严肃地教育王庾:“你年纪小,又失去了双亲,没人教你,你犯错可以理解。但你现在住在李府,以后就必须读书识字,学学做人的道理。”</p>

  见王庾心不在焉,目光一直在那些茶器上流连,李世民突然喝道:“坐好。”</p>

  冷不丁被吼,王庾吓得一哆嗦,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双目正视李世民,双手交叠放在腿上,摆出一副认真听讲的态度。</p>

  李世民满意了,开始给她上课:“南朝刘义庆编写了一本书,名叫《世说》,其中记载了这样一则轶事:</p>

  “陈太丘约定和朋友一起出行,他们约定正午动身,但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来,于是,陈太丘就走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来。</p>

  “当时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p>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p>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p>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约定好,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p>

  “元方曰:‘君与家父约了正午出行,到了约定时间您却没到,这是不守信用;对子骂父,则是无礼。’</p>

  “友人惭愧,下车去拉元方表示歉意,但元方头也不回地进了家门。</p>

  “陈元方七岁就懂得做人必须讲诚信,若不讲诚信就得不到朋友的尊重,别人也不会想要成为你的朋友。”</p>

  王庾疑惑地问:“刘义庆编写的不是《世说新语》吗?《世说》不是汉代刘向所着吗?”</p>

  “你从哪里听来的?虽说刘义庆编写的这本书与刘向所着的《世说》同名,但也不叫《世说新语》。”</p>

  哦,原来这个时候还没改名...</p>

  “等等。”</p>

  李世民怒瞪王庾:“你别想岔开话题,我正给你上课呢。”</p>

  “哦,老师请讲。”</p>

  “......”</p>

  还能不能让他好好地过一把老师瘾?</p>

  真是的,碰上这么不听话的学生,脑仁疼。</p>

  李世民按了按太阳穴,继续说道:“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句话是说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的真理。</p>

  “所以,做人处世的根本就是诚信,不信不立,这个道理你要牢记于心。”</p>

  王庾态度非常端正:“是,我记住了,等二郎彻底收服秦琼的心,让他心甘情愿留在你的身边为你效力后,我就去跟他说明真相。”</p>

  “......”</p>

  敢情她不讲诚信还是因为帮他留住人才?</p>

  那是他的错咯?</p>

  李世民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只觉得一口气憋在胸口,上不去下不来,堵得慌。</p>

  他拿起冷却后的茶饼放进茶碾子的碾槽,两手把住碾轮轮轴,将茶饼想象成王庾那张欠揍的脸,用力地来回碾压。</p>

  王庾看见他手背上凸起的青筋,猜想李世民定是把那茶饼当成了他心中最恨的人,狠狠地碾啊碾啊,碾成粉末,就像挫骨扬灰...</p>

  </p>sxbiquge/read/0/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