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墌城。</p>
薛举死后第三天,薛仁杲就登基继位了,如今正在和大臣们商量薛举的安葬事宜。</p>
“陛下,先皇薨逝,葬礼不能太简单,一定要风风光光地大办。”宗罗睺说。</p>
薛仁杲点头:“我们打败了唐军,正是强盛时期,先皇的葬礼当然要风风光光地办,不能草率。</p>
“先去选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再选一个黄道吉日,下葬之前,每日都要做法事,这些事情就交给礼部去做......”</p>
话还没说完,就有侍卫急匆匆地跑进来,喊道:“不好了,陛下,李世民打来了......”</p>
“什么?”薛仁杲腾地站了起来:“手下败将还敢再来?”</p>
宗罗睺看向内侍:“李世民现在在何处,带了多少人?”</p>
侍卫回答:“李世民就驻扎在城外三十里,大概带了十万人左右。”</p>
“才十万人慌什么?”薛仁杲又坐了下去,丝毫不在意。</p>
西秦军队有三十万,李世民又是他的手下败将,没什么可怕的。</p>
“宗罗睺,你去会一会李世民。”</p>
“是,陛下。”</p>
--------------</p>
唐军的速度很快,没过多久,一座营垒就在高墌城外拔地而起。</p>
左三在营地找到正在巡视的李世民,将手中的纸条递给他:“主子,这是左四传来的消息。”</p>
李世民打开纸条看了看,然后吩咐道:“去把苏定方叫来。”</p>
很快,苏定方就来了。</p>
李世民将纸条递给他:“你看看吧。”</p>
当苏定方看见上面的信息时,脑袋轰的一声就炸开了,王伏宝死了?</p>
还是被冤死的?</p>
苏定方心中一阵酸楚,突然就想起了王庾曾经对他说的话,她说夏王会听信谗言,杀害忠臣良将,果然被她说中了。</p>
这一刻,苏定方对窦建德很失望,他原以为窦建德是明主,就算因为林郅悟,他被迫归降唐朝,但他心中还是惦记着能回到夏朝。</p>
可如今......他不想回去了。</p>
正在这时,秦叔宝匆匆跑了过来:“元帅,宗罗睺来挑战了。”</p>
李世民当即下令:“关闭营门,不许应战。”</p>
下完命令后,李世民回了大帐。</p>
众将领闻讯赶来。</p>
殷开山对李世民说:“元帅,属下请求出战,挫挫西秦的锐气。”</p>
“末将也请战......”</p>
众将领纷纷请战,一个个同仇敌忾,想洗刷上次兵败的耻辱。</p>
“不可。”李世民断然拒绝了他们:“上次我们兵败,如今还有不少将领在薛仁杲手中,士气不高。</p>
“而西秦军队打败了我们一次,正是骄躁轻敌之时,我们应该坚守不出,让他们更加骄躁,再一举攻之。”</p>
话里话外还是和上次一样,不应战,死守到底,使用拖延战术,直到西秦断粮,骄躁不堪,再进行总攻。</p>
刘文静张开嘴,下意识就想反驳李世民,突然想到上次的教训,以及他现在无官无职的身份,又默默地闭上了嘴巴。</p>
殷开山也是如此,将反对的意见咽进了肚子里。</p>
但还是有人反对,屈突通说道:“元帅,正是因为我们上次打败了,将士们心里憋着一口气,想赢回来。如今对方挑衅上门,正该直面迎战,出了这口恶气。</p>
“相信将士们一定能首战告捷。”</p>
听见这番话,很多人蠢蠢欲动。</p>
侯君集附和:“没错,凭借这股冲劲,我们一定能打宗罗睺一个落花流水。”</p>
看着侯君集信心满满的模样,李世民不禁发出一声冷笑,“我们刚败不久,士气低落,就算心中想赢回来,但他们对于西秦军队,还是有一丝惧意。</p>
“等时间稍长,敌军日益骄躁,我军士气振奋之后,不需多费力,一战便能攻克。”</p>
他的话掷地有声,让侯君集无法反驳。</p>
李世民肃然说道:“传我军令,再敢言战者,斩。”</p>
听到这句话,众人没再反对。</p>
李世民很有信心,自从上次兵败回长安后,他就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如果当初他能坚守最初的战略,上次就不会兵败。</p>
这一次,他坚定地贯彻自己的战略计划,一定能胜利。</p>
就这样,李世民紧闭营门,拒不应战。</p>
一连数日,宗罗睺就在营门外,不断派人挑衅唐军,但唐军始终不应战,弄得宗罗睺心烦气躁,只想杀人。</p>
宗罗睺挑衅失败,对薛仁杲说:“陛下,李世民那厮忒沉得住气,无论我们怎么挑衅,怎么辱骂他,他都不出来。</p>
“我实在没有办法了,陛下不如去问问郝瑗的意见吧。”</p>
郝瑗是先皇最器重的谋臣,宗罗睺相信他一定有办法。</p>
薛仁杲皱起了眉头,他不想见郝瑗,因为郝瑗从前总仗着父亲的宠信就对他指手画脚,他很讨厌郝瑗。</p>
宗罗睺一看薛仁杲的脸色,就知道他不乐意见郝瑗,便劝道:“陛下,先皇生前说过,郝瑗是我们西秦最有智慧的人,这一仗,我们需要他。</p>
“何况先皇薨逝,郝瑗悲痛不已,重病在床,于情于理,您也应该去看一看他。”</p>
宗罗睺前几日去看过郝瑗,大夫说他的情况很不好,这个时候薛仁杲不去问问他的意见,恐怕就没机会了。</p>
想到这里,宗罗睺有点急,催促薛仁杲:“陛下,我现在陪您去看看郝瑗吧。”</p>
薛仁杲感觉宗罗睺是在命令他,心中怒火噌的一下就燃烧了起来:“我西秦兵力雄厚,人才济济,难道没有郝瑗,西秦就不行了吗?</p>
“我能打败李世民一次,就能打败他两次。</p>
“你继续去挑衅,我就不信李世民会当缩头乌龟,一辈子缩在龟壳中不出来。”</p>
说完,拂袖而出。</p>
宗罗睺急得不行,可又劝不了薛仁杲,只好自己一个人去了郝瑗的府邸。</p>
谁知还没进郝府,就看见门上挂起了白布。</p>
他心下一沉,快步走上前:“请问贵府这是......”</p>
侍从悲痛地回答:“我家阿郎去世了。”</p>
-------------</p>
郝瑗去世了,西秦朝廷想不出对付李世民的办法,只好派人去不断地挑衅李世民。</p>
可无论他们怎么骂,怎么挑衅,李世民就是不应战。</p>
如此过了一个多月,高墌城内粮食告罄,百姓们怨声载道,纷纷请求薛仁杲想办法赶走唐军。</p>
这一日,礼部尚书向薛仁杲请示:“陛下,如今唐军在城外虎视眈眈,先皇的遗体还没有安葬,怎么办才好?”</p>
薛仁杲正被百姓请愿弄得焦头烂额,此时听到礼部尚书的话,烦躁地吼道:“这点小事你还来烦我?没看见我正忙着吗?”</p>
最后丢下一句“你自己解决”就把礼部尚书赶了出去。</p>
礼部尚书:“......”</p>
先皇下葬是小事?</p>
</p>sxbiquge/read/0/151/ )
薛举死后第三天,薛仁杲就登基继位了,如今正在和大臣们商量薛举的安葬事宜。</p>
“陛下,先皇薨逝,葬礼不能太简单,一定要风风光光地大办。”宗罗睺说。</p>
薛仁杲点头:“我们打败了唐军,正是强盛时期,先皇的葬礼当然要风风光光地办,不能草率。</p>
“先去选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再选一个黄道吉日,下葬之前,每日都要做法事,这些事情就交给礼部去做......”</p>
话还没说完,就有侍卫急匆匆地跑进来,喊道:“不好了,陛下,李世民打来了......”</p>
“什么?”薛仁杲腾地站了起来:“手下败将还敢再来?”</p>
宗罗睺看向内侍:“李世民现在在何处,带了多少人?”</p>
侍卫回答:“李世民就驻扎在城外三十里,大概带了十万人左右。”</p>
“才十万人慌什么?”薛仁杲又坐了下去,丝毫不在意。</p>
西秦军队有三十万,李世民又是他的手下败将,没什么可怕的。</p>
“宗罗睺,你去会一会李世民。”</p>
“是,陛下。”</p>
--------------</p>
唐军的速度很快,没过多久,一座营垒就在高墌城外拔地而起。</p>
左三在营地找到正在巡视的李世民,将手中的纸条递给他:“主子,这是左四传来的消息。”</p>
李世民打开纸条看了看,然后吩咐道:“去把苏定方叫来。”</p>
很快,苏定方就来了。</p>
李世民将纸条递给他:“你看看吧。”</p>
当苏定方看见上面的信息时,脑袋轰的一声就炸开了,王伏宝死了?</p>
还是被冤死的?</p>
苏定方心中一阵酸楚,突然就想起了王庾曾经对他说的话,她说夏王会听信谗言,杀害忠臣良将,果然被她说中了。</p>
这一刻,苏定方对窦建德很失望,他原以为窦建德是明主,就算因为林郅悟,他被迫归降唐朝,但他心中还是惦记着能回到夏朝。</p>
可如今......他不想回去了。</p>
正在这时,秦叔宝匆匆跑了过来:“元帅,宗罗睺来挑战了。”</p>
李世民当即下令:“关闭营门,不许应战。”</p>
下完命令后,李世民回了大帐。</p>
众将领闻讯赶来。</p>
殷开山对李世民说:“元帅,属下请求出战,挫挫西秦的锐气。”</p>
“末将也请战......”</p>
众将领纷纷请战,一个个同仇敌忾,想洗刷上次兵败的耻辱。</p>
“不可。”李世民断然拒绝了他们:“上次我们兵败,如今还有不少将领在薛仁杲手中,士气不高。</p>
“而西秦军队打败了我们一次,正是骄躁轻敌之时,我们应该坚守不出,让他们更加骄躁,再一举攻之。”</p>
话里话外还是和上次一样,不应战,死守到底,使用拖延战术,直到西秦断粮,骄躁不堪,再进行总攻。</p>
刘文静张开嘴,下意识就想反驳李世民,突然想到上次的教训,以及他现在无官无职的身份,又默默地闭上了嘴巴。</p>
殷开山也是如此,将反对的意见咽进了肚子里。</p>
但还是有人反对,屈突通说道:“元帅,正是因为我们上次打败了,将士们心里憋着一口气,想赢回来。如今对方挑衅上门,正该直面迎战,出了这口恶气。</p>
“相信将士们一定能首战告捷。”</p>
听见这番话,很多人蠢蠢欲动。</p>
侯君集附和:“没错,凭借这股冲劲,我们一定能打宗罗睺一个落花流水。”</p>
看着侯君集信心满满的模样,李世民不禁发出一声冷笑,“我们刚败不久,士气低落,就算心中想赢回来,但他们对于西秦军队,还是有一丝惧意。</p>
“等时间稍长,敌军日益骄躁,我军士气振奋之后,不需多费力,一战便能攻克。”</p>
他的话掷地有声,让侯君集无法反驳。</p>
李世民肃然说道:“传我军令,再敢言战者,斩。”</p>
听到这句话,众人没再反对。</p>
李世民很有信心,自从上次兵败回长安后,他就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如果当初他能坚守最初的战略,上次就不会兵败。</p>
这一次,他坚定地贯彻自己的战略计划,一定能胜利。</p>
就这样,李世民紧闭营门,拒不应战。</p>
一连数日,宗罗睺就在营门外,不断派人挑衅唐军,但唐军始终不应战,弄得宗罗睺心烦气躁,只想杀人。</p>
宗罗睺挑衅失败,对薛仁杲说:“陛下,李世民那厮忒沉得住气,无论我们怎么挑衅,怎么辱骂他,他都不出来。</p>
“我实在没有办法了,陛下不如去问问郝瑗的意见吧。”</p>
郝瑗是先皇最器重的谋臣,宗罗睺相信他一定有办法。</p>
薛仁杲皱起了眉头,他不想见郝瑗,因为郝瑗从前总仗着父亲的宠信就对他指手画脚,他很讨厌郝瑗。</p>
宗罗睺一看薛仁杲的脸色,就知道他不乐意见郝瑗,便劝道:“陛下,先皇生前说过,郝瑗是我们西秦最有智慧的人,这一仗,我们需要他。</p>
“何况先皇薨逝,郝瑗悲痛不已,重病在床,于情于理,您也应该去看一看他。”</p>
宗罗睺前几日去看过郝瑗,大夫说他的情况很不好,这个时候薛仁杲不去问问他的意见,恐怕就没机会了。</p>
想到这里,宗罗睺有点急,催促薛仁杲:“陛下,我现在陪您去看看郝瑗吧。”</p>
薛仁杲感觉宗罗睺是在命令他,心中怒火噌的一下就燃烧了起来:“我西秦兵力雄厚,人才济济,难道没有郝瑗,西秦就不行了吗?</p>
“我能打败李世民一次,就能打败他两次。</p>
“你继续去挑衅,我就不信李世民会当缩头乌龟,一辈子缩在龟壳中不出来。”</p>
说完,拂袖而出。</p>
宗罗睺急得不行,可又劝不了薛仁杲,只好自己一个人去了郝瑗的府邸。</p>
谁知还没进郝府,就看见门上挂起了白布。</p>
他心下一沉,快步走上前:“请问贵府这是......”</p>
侍从悲痛地回答:“我家阿郎去世了。”</p>
-------------</p>
郝瑗去世了,西秦朝廷想不出对付李世民的办法,只好派人去不断地挑衅李世民。</p>
可无论他们怎么骂,怎么挑衅,李世民就是不应战。</p>
如此过了一个多月,高墌城内粮食告罄,百姓们怨声载道,纷纷请求薛仁杲想办法赶走唐军。</p>
这一日,礼部尚书向薛仁杲请示:“陛下,如今唐军在城外虎视眈眈,先皇的遗体还没有安葬,怎么办才好?”</p>
薛仁杲正被百姓请愿弄得焦头烂额,此时听到礼部尚书的话,烦躁地吼道:“这点小事你还来烦我?没看见我正忙着吗?”</p>
最后丢下一句“你自己解决”就把礼部尚书赶了出去。</p>
礼部尚书:“......”</p>
先皇下葬是小事?</p>
</p>sxbiquge/read/0/151/ )